丛沓藏书

卷六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四学校考

旗学。

等谨按我。

朝龙兴东土,以武事开基,其时佐命功勲、英贤俊杰,自

宗室懿亲外八旗满洲类,皆应运笃生,初不尽读儒书,而恭敬朴诚之性,忠义勇敢之气,竒杰卓荦之才翼。

圣效命以建非常之绩,古之名臣,儒将有不逮焉」。迨入闗,大定释甲,𡸅弓从龙子弟,日以繁昌,后乃稍趋于

文矣然。

文皇帝初令读书,惟以讲明义理,忠君亲上为训,不废武事也。

开国时始。

敕八旗子弟入监读书,设立官学,考録通文义者,附入顺天府学,与汉人同,应乡㑹试而。

《国书》、《国语》,步射、马射,輙令兼习,其有偏尚、文学、怠于习武者必奉。

㫖严饬焉。

列祖爱养裁成,至周且渥矣。世宗宪皇帝以旗下生童多出勲阀而肄业,又兼骑射,制义顺天,司铎者,往往不能董率。

特诏立满洲儒学,集八旗科目出身者,试于廷而充其任。月课文于贡院,较射于太学。于是学者咸知文武并重,而握椠操觚之士,悉抱弯弓跃马之能而有成德逹材之用盖我。

朝家法先实行而后文艺,以植纲扶伦为本,以经方致用为要。以弧矢之利威天下,不汲汲于敷华驰藻而文运弥隆。以故淳龎茂美之化藴蓄累积迄于

今而弥盛也,我

皇上以

圣继

圣重念肇基虑,八旗之渐染浮薄也,时为洗除而惩艾之,叠颁训谕,以尊君亲上之义,敦本务实之行谆谆。

教诫将挽,浮华而复古初遵。

旧章以收实效,所谓劝学修礼、崇化励贤,以风四方,为太平之原者,其在斯乎至若

景山与

咸安宫并崇官学䝉古及汉军学兼设,教习兵丁子弟世职、幼童近而」。

盛京逺而船厂、黒龙江官学义学,规制具备。此又圣朝教育八旗,垂一视同仁之意于无己者也等谨类列于左方:

天聪三年,考试生员文艺,上欲振兴文治。

特谕诸贝勒府以下及满、汉䝉古家所有生员,俱令赴考,各家主毋得阻挠寻。

命诸臣公同考校,分别优劣。一等者赏缎二疋,二等、三等青布二疋,俱免二丁差徭五年。

命诸贝勒大臣子弟十五歳以下八歳以上者,俱令读书。互见《宗学门》

崇德六年,考试满洲䝉古秀才,赐一等秀才,各缎一疋、青布二疋、二等秀才各缎一疋、青布一疋,三等秀才各青布二疋。

顺治元年

命满、汉官员子弟入监读书。详见《太学门》又立八旗官学。八旗分为四处,各立官学一,所用伴读十人,勤加教习。每十日赴国子监考课一次,春秋演射,五日一次。详见《大学门》

又酌取京省生员教习,八旗子弟,月给米二斛,以资养赡。至十二年,令礼部㑹同国子监,于监生中严加考试,选补教习。至十七年,定八旗教习用恩抜副歳贡生,其准贡例贡,不准考取。

又定官学生分满、汉书学习之例。初令八旗每佐领下,各取官学生一名,以十名习汉书,馀习满书。至是又各增取一名,于原额习汉书外加用十名,馀俱习满、书详见《太学门》

八年,吏部奏言:「八旗子弟率多,英才可备循良之选,但学校未兴,制作未行耳」。

先帝在盛京,爱养人才,开科已有成效,今日正当举行。臣等酌议:满洲、䝉古、汉军各旗子弟有通文义者提。

学御史考试入顺天府学乡试作文一篇,㑹试作文二篇,优者,准其中式照甲第除授官职,则人知向学进取有阶矣。寻定满洲䝉古、汉军子弟,共取生员三百名,内满洲一百二十名,䝉古六十名,汉军一百二十名。其满洲䝉古子弟,令内院、礼部㑹同考试,通满、汉文者,翻译汉字文一篇,通满文者,作满文字一篇。汉军子弟,令顺天学院考试,与民童一同出题。

又定考试满洲䝉古翻译秀才之制,凡满洲䝉古考试,能通汉文者,翻汉文一篇,未能汉文者,作清文字一篇,童生名册,俱由国子监造送,顺天府转送内院,㑹同在贡院考取。

九年,定汉军廪増及歳贡各额,廪生二十名,増生二十名,不论旗分,听学院考取,归并顺天府学照例,每歳起送贡生二人,其汉军廪生,俱有圏拨地亩,不给廪饩。

十一年,定察验官学生之例,八旗每佐领下选官、学生各一名,礼部㑹同监臣详加察验,如学业无成者,各归本旗,仍于本佐领下选择顶补,以后三年一次,著为定例互见《太学门》

十二年,礼部议:「准吏部启,心郎苗澄、韩世琦疏言:八旗子弟应选兼通满、汉文义者各一员,令其教习三年考核一次。如果教习有成,将该员升迁,纪録如不尽心,听吏部议处。互见《太学门》

十三年,减定考取生员额数,满洲减四十名,存八十名,䝉古减二十名,存四十名,汉军减二十名,存一百名。

十四年奉。

上谕:「我国家创兴全赖治兵有法,今见八旗人民崇尚文学,怠于武事,详究其原,皆由限年定额,考取生童乡㑹两试,即得升用。各部院衙门考取博士及笔帖式,徒以文字,由白身优擢七品官,得邀俸禄。未几,又升副理事、主事等官,得免从军之役。各部、院衙门一事数官以致员缺居多,无不乐于部用。今后限年定额,考取生童,乡㑹两试,俱著停止。

停止考试。满洲䝉古翻译秀才,令八旗满洲、汉军每佐领下出一人,读书䝉古,合两佐领下,出一人读书详见《太学门》。至十八年,又定满洲、汉军,每佐领下各増官学生一名,各出二人读书,一习清书,一习汉书。

康熙六年,复定考试满洲䝉古汉军生童。先是顺治八年,定满洲䝉古考试生员举人进士者,能通汉文翻汉文一篇,不能者,作清文字一篇。十四年,停止考试。至是复定八旗有愿作汉文考试者,各都统开送礼部,移送顺天学院,以满洲䝉古另编一号。汉军与汉人同场考试文优者,即入顺天府汉生员数,内其清文翻译停止。

又停举人考补八旗教习例。至十二年,仍用恩、拔、副、歳贡生,停止举人官荫考用。

九年,吏、兵二部遵。

㫖议定内务府一品官子弟,许其承荫二品至四品各荫一子,入监读书。详见《太学门》

又选八旗官、学生各十名,交钦天监分科学习。详见《太学门》

复定八旗取进生员额数。顺治八年,定满洲生员一百二十名,䝉古生员六十名,汉军生员一百二十名,嗣经改定满洲八十名䝉古四十名、汉军一百名。至是复定满洲䝉古生员各四十名,汉军生员四十名。至二十六年,复减汉军生员二十名,更定开送官学生之例。先是顺治十八年,止令武官及甲兵子弟开送官学生,至是题准不论文武官员子弟,皆令本佐领开送选补。十一年,裁各佐领下官学生一名。十六年题准官学生以生员俊秀选补,如本佐领下无生员,俊秀始补闲散人详见《太学门》

令满洲䝉古、汉军应试者,礼部先行转札,顺天府府丞録取,移送学政考试。

十年,定满洲䝉古生员廪増歳贡之例,时汉军照旧例出贡,满洲䝉古既作汉文,一体考试,亦应照汉军例,设廪生二十名,増生二十名,每年出贡二名。

又令选拔八旗生员详见《太学门》,于新旧生员内通行选拔文行兼优者,满洲、䝉古各起送二名汉军二名。二十四年,令满洲、䝉古选拔二名,汉军选拔一名。三十六年亦如之。

十一年,裁定八旗官学生额数,满洲、汉军先经奉㫖,每佐领下,各裁一名,至是议准䝉古,仍于二佐领下,合留一人。

十二年,

赐八旗官学、大学衍义各一部,又定。

盛京旗下子弟得与?

盛京民童一体考试生员例,满洲䝉古编满字号,汉军编合字号,考取满洲䝉古生员三名、汉军生员二名。

定八旗照汉人生童歳科两考例,向例于乡试前一年八月考试一次,至是改定。歳科并行。

十五年,议政王大臣等议覆。礼部疏言:「朝廷定鼎以来,虽文武并用,然八旗子弟,尤以武备为急,恐専务习文,以致武备懈弛。今值用武之际,若令八旗子弟仍与汉人一体考试,必偏尚读书,有误训练。现今已将每佐领下子弟一名,准在监肄业,亦自足用。除现在生员举人进士録用外,嗣后请将旗下子弟考试生员,举人、进士,暂令停止。应如所请」。从之。

二十五年,设立景山官学。先是二十四年奉上谕:「看来内府竟无能书射之人,应设学房,简选材堪书射者,令其学习视其所学简选好者録用,不及者即行革退。其学房著在朕常见处设立学习人等,自然尽心,应何处设立,著即议奏」。至是议定建于北上门两旁,共给官房三十间。满官学三房、汉官学三房清书,每房设教习三员。汉书每房设教习四员,挑选内佐领内管领下官学生三百六十六名,入学肄业。生员内有愿为教习者,选择移送令教习三旗子弟又将。

内廷执事人闲散人内老成堪为师长者,不分满洲䝉古汉军人员,著挑选九名,教习满书,满教习食,执事俸米,汉教习给银米衣服等物,六年限满,分别勤惰,议叙授官。

二十六年,

诏:「八旗子弟准与汉人一体考试。互见太学门。满洲䝉古取进童生,照旧例四十名,汉军减去二十名」。

盛京八旗满洲、䝉古取进生员三名,汉军取进生员一名。至三十年,又増奉天满洲䝉古生员各三名,共六名,汉军生员二名,共三名。

二十八年,令考试满洲生员并试骑射,并谕考取举人。进士亦令骑射。倘将不堪者,取中监箭官及中式人一并治罪。

复定汉军生员补廪出贡例定例,汉军设廪生二十名,増生二十名,每年出贡二名,至是改设廪生十名,増生十名,每年出贡一名。

二十九年,严八旗童生考试马步箭法,凡八旗子弟读汉书者,由童生考取生员时,仍令射马、步箭能者方准入场。

㨂选内阁中书善书射者三名,于景山官,学教满书行走,食中书俸,仍照常升转。

三十年,设立。

盛京官学于左、右两翼各设官学二所,各旗选取俊秀幼童十名,每翼四十名,满学内各二十名,教读满、书、汉学内各二十名。教读满、汉书并习马、步箭。盛京、礼部、堂官稽察操演。其满学内设满文助教一员。汉学内设通满、汉文助教一员,俱由吏部考授。其汉学于

盛京生员内才学优长者,今奉天府府尹各选二名,令其教读、学舍由。

盛京工部拨给至汉学,取生员教习。如系廪生,既充教习,停其支给廪粮,照京师八旗教习之例,给仓米十二石。由

盛京户部支给

设立八旗义学,凡八旗子弟十歳以上者,各佐领于本佐领内各选一人。满洲幼童教习满书、满语、䝉古、幼童教习满洲䝉古书、满洲,䝉古语、汉军幼童教习满书满语,并教习马步箭,仍令各佐领骁骑校稽查。

又定奉天府满洲䝉古、汉军考取生员者,先行验射马步箭,照京师八旗之例,于未入场之先,令奉天将军、副都统等考验,能者,方准应试。

三十一年,増选官学生。二十五年,挑选内佐领内管领下官学生三百六十六名,至是,又于新添内佐领内管领下,増选官学生,定为三百八十八名。至三十四年,又奏准于新添满洲佐领七员,汉军佐领六员,内管领三员下,挑选如额。

三十三年,増定八旗满洲䝉古汉军入学额数,旧定满洲䝉古原额,取生员四十名,至是镶黄等三旗。

内府满洲佐领管领并五旗王府,内满洲佐领,俱归并八旗满洲䝉古考试,将八旗满洲䝉古生员,量増二十名,共取进六十名。八旗汉军原额,取生员二十名。至是镶黄等三旗。

内府汉佐领并五旗王府,内汉佐领,俱归并八旗汉军,考试,将八旗汉军生员,量増十名,共取进三十名。

三十四年,定黒龙江将军所辖两翼设立官学例,镇守黒龙江等处将军所辖官兵,内有新满洲、西伯索伦逹呼尔等,于墨尔根地方,两翼各设官学一所,设教官各一员,将新满洲西伯索伦逹呼尔及上纳貂皮逹呼尔等每佐领取俊秀幼童各一名,教习书义,应补教官之人,该将军选择学问优长者,将姓名咨送吏部。其教官照京师例,称为助教学舍,由该将军拨给。

又増

盛京八旗取进生童额数。先是三十年増取满洲䝉古六名,今増四名,共十名,汉军原増取三名,共五名。

三十五年定

盛京千丁家子弟考试生员例,千丁家有佐领官品级者,有监生部。用年满考职者,其子弟俱准在八旗汉军内一同考试。

三十六年停止。

盛京八旗

内府佐领子弟考取生员例。其三十四年,添取满洲䝉古生员四名,汉军生员二名,额数俱行裁减。四十四年。

赐八旗官学古文渊鉴各一部。四十八年。

命八旗汉军包衣人等考试武生,凡八旗、汉军包衣无品级、笔帖式,乌林人,由官学生补授之。外郎闲散人。

等有娴习弓马,愿考试武生者,该旗移送顺天府,照例考取八十名,准应乡试。

四十九年,増广奉天八旗廪増额数,除府学廪増十名,不必加外满洲额设廪増一名,各加三名,汉军额设廪,増一名,各加一名。

五十年,以八旗官学生分拨国子监助教详见《太学门》。五十二年,选取新科进士老成者三名教习景山官学生,期满,升用内阁中书。

初设算学馆,选八旗世家子弟学习算法,以大臣官员精于数学者司其事。

特命皇子、亲王董之。

五十五年定。

福陵千丁子弟入学例,时礼部题「昭陵副闗防西兰泰等咨称昭陵千丁效力七十馀年,恳照福陵千丁子弟例一体考试入学,应如所请」。又「奉天合字号,童生额进三名,今汉军人数渐多。又

福陵

昭陵千丁子弟,准与汉军一体考试,应将汉军取进之额,量増一名」。从之。至五十七年并定。

永陵千丁子弟,亦准照例行雍正元年。

命八旗满洲䝉古生员有在䕶军执事人披甲上行走者,俱著退回读书,月给银二两、米二斛。

选拔八旗贡生照。康熙三十六年例行。七年、十三年,亦如之。

恩诏满洲、蒙古照两大学广额十四名,汉军照一,大学广额七名。其奉、锦二府满合字号六名者,加六名四。

名者加四名,后不为例。

又定满洲童生,照汉军考武之例。先是,康熙四十八年,初令八旗汉军考试武生,至是并遵。

㫖议准满洲童生,亦照汉军例额,取武生四十名,至十二年四月停止。

定景山官学生,俱于佐领内管领下闲散人挑取每月给纸笔银两。

増设

盛京、满洲、䝉古、汉军儒童,入学及廪,増生额数,时以八旗。

内府佐领下子弟,复同满洲䝉古、汉军一体考试,议准照康熙三十四年加额例,满洲䝉古于原额外再増四名,共取十名,汉军于原额外再増二名,共取五名,合康熙五十五年所増千丁子弟入学一名,共取六名向例。

盛京八旗,考试满字,号入学六名,其廪増额各四名,合字号入学四名,其廪増额各二名,今添入。

内府佐领下子弟考试既满字号加四名,共取十名,合字号加二名,共取六名,其廪增额亦著照前二名取一之例,将满字号加补二名合字号,加补一名。至二年,以奉天满合字号,应试者多其满字号,再增一名,共取十一名合字号,再増二名,共取八名。

又定教习期满例。先是,康熙五十二年,以新进士老成者选补景山教习,期满以内阁中书用,至是定。

内廷教习以进士考补,八旗教习以进士与恩、拔、副歳贡生分缺间补。六年期满,进士照扣缺进士例即用贡生,仍照旧例以知县拣选。寻议进士教习升授中书甚速,不待更换,难睹成效。嗣后虽补中书,仍令在学教习六年期满,以中书应升之缺即用。

等谨按是年

恩科进士教习至乙巳三年期满,有照庶吉士、散馆例授编修、检讨者,馀授主事、中行、评、博、知州、知县等官。

此出自

特恩,非定例也。

定举人及恩拔、副歳贡生考,取教习之例,三年期满,咨送吏部,以应升缺补用。

复行考试满洲䝉古翻译秀才之制,上谕八旗满洲等除照常考试汉字、秀才举人进士外,在满洲等翻译亦属𦂳要,应将满洲另以翻译满文考试秀才举人进士。寻议定满洲䝉古能翻译者,三年之内,考取秀才二次,临期视应考人数多寡请。

㫖以满洲、翰林、侍读、部院、郎中等官,由清、汉文出身精通翻译者。

钦㸃学政,其考试之。童生、都统、备送旗分、佐领、三代履厯年貌清册,咨送礼部考试马步箭,送学政于贡院。

内考试,将四书直解内限三百字为题翻满文一篇,又以新奉。

特恩,恐学习之人尚少,于本年十月考取生员一次。二年五月再行,考取生员一次。

又立八旗教场官学、八旗都统等议「覆教场内居住兵丁人等无力延师教训子弟者,请于各教场俱设一学,选择老成善清书清话、能教骑射者二人,令其教习。各都统等拣择地方,交与该部造房五间以为学」。从之。

又设立八旗䝉古官学,每旗设立一学,拣选能䝉古书话者,教习子弟,于每佐领下,择可学者一人,令其肄业,其助教员缺,交吏部㑹同理藩院考取引。

见补授,再于八旗前锋、䕶军领催马甲内,择其能䝉古书话者,令协同助教教习,其协同教习之人遇助教。

缺出,由理藩院拣选考取,拟定正陪送吏部引见补授。其肄业人等,准其考试,以䝉古笔帖式补用」。又设立八旗学堂。

恩诏养育人材,首以学校为要。宗室内有俊秀,情愿读书,及八旗秀才童生内,或有家贫不能延师读书者,宜各设立学堂,一概教育。寻礼部议,得八旗设立学堂,分左右翼,每翼各于公所设立学堂二所,各设汉书教习二员,满、汉书教习二员。旗人内有家贫不能延师之秀才童生情愿。读汉书者,令入汉学堂学习情愿读满、汉书者,令入满、汉学堂学习。其汉书教习,于吏部咨取守部举人于国子监咨取恩拔、副歳贡生。其满、汉书教习,于八旗咨取恩拔副歳贡生部奏请。

简命大臣考选才学优长、清汉精通者,充职三年。期满,咨送吏部举人,照留京进士教习之例,以应升之缺。

即用贡生照国子监教习之例,以应补之缺补用。其学堂于两翼,现有官房由该管处奏。

闻拨给四所,由工部修理、书、桌椅凳等项,亦由工部置办部派司官二员。専管等亦不时稽查学习生。

童内有不肯専心诵读,不听教诲者,即行惩责,不许复入学堂教习,内有不肯尽心教导,或行止不端者,指名㕘革。其教习照内教习之例,每月给钱粮二两,每年给米二十四斛奉。

㫖依议,其稽查与翰林院衙门㑹同严查,不可推诿二年建。

先师孔子庙于归化城,遂设满学左右两翼,各置教官一员。

严考校八旗生员法,该旗都统,于歳考前将领钱粮各生,备造清册咨部,转送学政,照考汉生员例,考居前等者,照常领给,居四等以下者停。其给发,遇下次考居,一、二、三等,照汉廪生开复例,仍给原领钱粮。如四等不愿再考,即将学册除名,听其复归䕶军骁骑当差。

又办理船厂事务给事中赵殿最,条奏船厂地方应设学校,令满、汉子弟读书考试。

上以「乌喇、宁古塔兵丁不改易满洲本,习忠孝廉节之行,胜于汉人之读书而不能行者,今若崇尚文艺,恐

武事既废,文事又未能通。

特谕尔等宜専令兵丁人等各务实行勤学武略,以敦俭朴之习,勿强其所不能,而徒事虚名也。并

谕在京八旗人员子弟,虽教以读书,亦不可弃。置本习定。

盛京八旗官学教习兼考恩、拔、副歳贡生充补,旧例于奉、锦二府属生员内考取。今以各学生员就考者,少将、奉、锦二府属恩拔、副歳贡生并生员一体考补,三年期满,照旧咨部叙用。

増设八旗生员,廪増额数,时以满洲䝉古入学六十名,廪増各二十名,汉军入学三十名,廪増各十名,入学数多,廪増额少,且八旗人文日盛,学者甚多,因定于原额外,满洲䝉古加廪增各四十名,汉军加廪増各二十名。

又定八旗文武生员规避歳考之罚,凡八旗生员,歳考行文,该旗都统交各佐领,催赴考试,如有告假患病、縁事及随任等情,令其预行,呈明,该教官详查确实,申报学臣,照例补考,若有无故不考者,革退。其八旗满洲䝉古、汉军武生,亦照文生员,歳考例举行,至年老有疾者,俱准其告休,给与衣顶注册。三年,更定奉天府满字号,廪生出贡之例,向例补廪补増,俱按考试名,次奉天府满字号,额设廪生六名,五年一贡,积三十年方能出贡,实为淹滞。今改为三年一贡,以示鼔励。

定考取景山官学教习例,由礼部移咨吏部,国子监将,候选举人并监中恩、拔、副歳贡生人等具奏钦㸃大员考取,三年期满授官。

又定。

盛京满洲䝉古汉军生员月课季考例时以幅𢄙广阔,其满合生员共一百十九名,俱𨽻奉天府学,实则诸生散处千里之内,教官无从稽察,令嗣后移咨将军衙门查明该生居址,拨相近之州县儒学官月课季考报举优劣,与本学民籍生员一体约束,遇歳考之年,令该学申送府丞衙门考试一案发落,托故不到者除名。

盛京八旗童生考试例,先令该将军查明各童生居址,咨送府丞取进,拨归附近州县等学。

四年,设八旗学满洲教授、训导官于满洲进士、举人、贡生内考试,择其文理优通者,拟定正陪咨部引。

见补授系进士举人以为教授,系副榜贡生以为训导,令其每月考试文章,兼考骑射,如生员有文理不通。

行止不端者,令该教授,即详学臣革退,如教授等有懒惰溺职者,令学臣顺天府府丞题㕘。

又设船厂等处地方教职船厂地方,添立永吉州,设学正一员。宁古塔地方添立泰宁县白都纳地方,添立长宁县,各设教谕一员,俱𨽻奉天府管辖。裁汰武学、汉武生属之儒学,八旗、武生,属之满洲儒学。

五年奉。

上谕:「士子读书应试,须専心讲习,方可望其成就八旗举人生员内在䕶军执事人行走者,朕念其用度艰难,恐致纷心,是以于雍正元年特加殊恩,令其退回,仍赏给钱粮养赡,俾得専心读书,勉励上进,庶国家可收得人之益。今已三年有馀,其中或有年力衰迈及不肖之人,徒领钱粮、无志上进、虚糜国帑者,亦未可知,若不加考课,分别勤惰,无以鼔励人材,著查弼纳查郎阿于㑹试后,将八旗满洲䝉古举人生员汉军举人查明人数,请题考试。其考试官将应行开列人员,请㫖派出,分别等第,并验其人品优劣具奏。

又定旗员带十八歳以上子弟随任之。禁旗员十八歳以上子弟留京习学弓马,如可以习文者入官学读书。

广各旗官学学舍。先是,每旗官学共十三四间不等,至是议准每旗别给官房一所,二十馀间可容百人,诵习者,著该旗修理,俾诸生肄业其中。六年,定䝉古及唐古忒官学生,各例䝉古官学生,以各部院䝉古笔帖式补用。唐古忒官学生,由理藩院考试翻译。䝉古、唐古忒字,话唐古忒,升至主事,员外,方许出学。其䝉古唐古忒官学生,补用中书之例,停止䝉古监生,内有学习汉文情愿考试满、汉翻译者,令其考试,仍以笔帖式补用。

七年,设立咸安宫官学。先是六年。

上谕:「咸安宫内房屋现在空闲,看景山官学生功课,未専于内府佐领管领下幼童及官学生内,选其俊秀者五六十名或百馀名,委派翰林等,即著住居咸安宫教习。彼处房屋亦多,且有射箭之处,其学房住房尔等酌量分隔修理,著令居住。再挑选乌拉人几名于伊等读书之暇,令其教授清话弓马伊等皆系幼童,有欲带仆人者,准其各带一人,几日后著回家看往一次。如是训导,其上进之子,又加勤学,庶可得收堪用之材,至伊等所需饮食、纸笔、弓箭,并骑射之马作何官给之处,尔等妥议具奏」。至是,总管内务府议奏于景山官学生、佐领、管领下自十三歳以上、二十三歳以下之俊秀幼童可以学习者,选得九十名于。

咸安宫酌量修理读书房屋三所,每所各分给三十名,令其读书其教习。著翰林院于翰林内㨂选九人,每所分派三人,令其勤加督课。其教授清话弓马之人,于乌拉人及旧满洲内挑选九人,每所分派三人,于诸生读书之暇,教授诸生,清晨入学,日暮散归。如遇雨水,祁寒之际有情愿在内者,即著居宿。其教习等如果教授有方,三年,将翰林等奏请咨送吏部议叙。将教授清话弓马之人升用疏玩者,题㕘学生内有懒惰不肖者革退。其教习给与银米衣服及诸生膏火与需用一切俱仿,照景山官学之例。

又令八旗佐领世职人员子弟得入义学肄业。八旗满洲䝉古汉军内,有未及年歳尚未上朝之佐领世职人员,俱令入各该旗义学肄业,其不在本旗地方居住之员,令该都统将伊之佐领并职名移咨现任之旗分都统处,即著就近入彼旗义学。又定八旗㕘领、佐领考试童生之例。旗下考试童生,向来㕘领佐领无考取之例,只据本人所具之呈,转呈都统,咨送学院。至是改定,凡旗下考送童生,亦照外省考试之例,先于本佐领考取,送本管㕘领,该㕘领考取,转呈本旗都统,咨送学院。俟入场之日,令各该管佐领率同领催送考搜捡入场,以杜顶名代考夹带等弊。从之。至十年,又定八旗童生遇考试之年,由部行文各该旗㕘领造册,申送本旗都统,拟定考试日期,行文。翰詹衙门取科甲出身满官一员,在该旗公所㑹同,㕘领佐领考试,应试童生,听该佐领㸃名识认,以杜顶冒。试竣,仍将録取童生数目,呈都统,造满汉清册,送礼部,转送兵部考试骑射。

又定清查八旗童生考试骑射名册及临期验看之法。八旗遇考试生员举人进士之时,俱令射马步箭,礼部行文该旗咨取考试人等名册,该旗即将姓名年貌清查造册,送至礼部、礼部,即㑹同兵部将应试人等之旗分姓名,年貌明白查对,若该旗故意迟延有逾定限者,礼部即据实㕘奏。若系该旗遗漏错误者,监箭大臣等查明㕘奏,其遗漏之人,仍令考试。再凡遇考箭及入场考试之时,每旗派㕘领一员,每甲喇派章京一员,令每佐领浑托和下之领催等将考试之人,带往㕘领前认识验看,再将派出之㕘领章京领催等职名及考试人等名册,一同送往礼部、礼、兵二部。查对档案之时,亦将伊等𫝊往公同查对,俾不得遗漏错误,射完入场之时,亦令原派出之,㕘领章京、领催等验看送入。若派出之员有不去者,该部即行题㕘治罪。

停止八旗童生十五歳以下者考试马射。旧例十五歳以下者,俱令考试骑射。至是,以年未及壮力、不胜马者甚多,祗令考试步箭,其情愿兼试骑射者听。

设立汉军清文义学、正蓝旗汉军副都统。条奏:「汉军子弟宜学习清书,请每旗各设义学一所,令该旗满洲都统㑹同汉军都统,于满洲闲散官并笔帖式,或因公降革人员内,择其精通清文者充补教习。并于汉军本旗内拣选善射者一二人,教习弓箭。其教习人员,每月给与公费粮米,仍令该旗派章京一员稽查课业。其肄业子弟,如有文理精通,愿考翻译者,不拘闲散,俱准赴吏部考取笔帖式。其文理粗通弓箭可造者,听。其在本旗挑补领催兵丁,以备抄録档案之用。有志上进情愿在学肄业者,听。三年之内,教习勤者,将教习人员分别议叙」。从之。

又立满洲、䝉古清文义学,除八旗汉军馀丁入满洲义学教训外,其满洲䝉古旗分,俱于旗下官房内,每甲喇选择五间,令为学舍。若该旗无房,于他旗附近之房,选择五间,立为学舍。于每旗前锋䕶军领催马甲内,挑人老成通晓清文能教训者二人,令为师长,除大臣官员子弟入官。学义学,读汉书及在家学习之人员外,其佐领下十二歳以上,馀丁俱令伊等教训清文清语。每甲喇或章京或骁骑校,派出一员,令其教导伦理骑射。其䝉古旗分,亦照此设立学舍,并教以䝉古语。

九年,

上谕内阁:「今见䝉古旗分人,能䝉古语言翻译者甚少,沿习日久,则䝉古语言文字,必渐至废弃。应照考试清文翻译例,考试取中生员举人进士,以备理藩院之用。如有学习汉书,愿就试汉文者,照常准其考试,于别部补用。著内阁㑹同理藩院议奏」。寻议:「三年内考取生员二次,举人、进士各一次。其考试生员,派䝉古提督学政一员,于清字日讲四书内,视汉文三百字为准,出题一道,考试其额数,著试官选择,应取试卷,临期奏请」。从之。

又选拔顺天八旗生员详见太学门》。十年,定满洲教习期满分别优劣之例。大学士遵㫖议定:满洲教习三年期满行走、勤谨教导有成者,列为一等,系举人以小京官即用贡生、生员以笔帖式。

即用已补笔帖式之贡生生员照举人例,用列为中等者,再留教习。三年,如教导有成,带领引见,照例咨部选用。不称职者,礼部查㕘。又改设奉天府汉军义学。奉天将军那苏图疏言:「奉天八旗汉军设立清文义学业,经三年有馀,而读书子弟不尽通晓书义,良由事非专设,兼未得善教之人所致。请将奉天八旗汉军二十四佐领内,每两旗合为一学,共立义学四所,每学设清文教习一员,以司训课」事。下部议。寻议准每旗选取汉军子弟十五名,两旗一学,计每学各三十名,选学官教习满、汉书及马步箭,奉天将军司其事。立教场汉书官学。

上以圆明园兵丁气象甚优,特谕果亲王等赏给教习,令伊等子弟学习汉书。寻议覆八旗及

内府三旗营房,向因地势建造,故相隔逺近不一。今当视营房之逺近建造,查得镶黄、正黄、正白、镶白四旗营房相近。应造学舍一所,设教习二名,正红、镶红营房相近应造学舍一所,设教习一名,正蓝、镶蓝营房相隔较逺,不便设立一学。应每旗各造学舍一所,各设教习一名。其

内府三旗既同一营房,应造学舍一所,设教习一名,共造学舍五所,挑取教习六名。其教习于八旗及内务府生员内,择其能训诲者六名,令为教习,著四年一换,每月给伊等钱粮二两,每年三季共给米二十一斛二斗。其中如有善于教训、诚属优等者,咨行吏部即以笔帖式补用,其平常者,驳回该旗。其教诲甚劣者,将生员革退其缺,另行挑取」。得㫖允行。

十二年,禁八旗生员遇考规避之弊,凡系驻防、随任及患病不能赴考者,本旗查明知照学臣饬发教官造册稽查,倘有规避,照例除名,该管各官扶同隐徇者议处。其旗人有借端需索,髙下其手,或现在京师混称,驻防随任或已经考试,仍不放回原处者,该都统即行纠㕘。

又定咸安宫、景山官学生限年考试分别勤惰之例。先是,六月,翰林院侍读学士保良奏:

咸安宫官学,自雍正七年开学以来,迄今五载,除新补学生外,内有中式举人副榜者四人,有考中生员补廪者二十三人,有兼习清书、稍知翻译者十三四人,其馀虽质学不等,然皆略明大义,弓箭俱有可观,但诸生学习日久,年纪渐长,二十以外者十有四五,若不限以年分考试,别其优劣,无以示劝惩查。宗学有五年一次考试之例,今立学已届五年,伏祈定限派员考试,著为永例得。

㫖内务府总管等议奏,至是议覆,除陆续后进学生内不能应考者不令考试外,其应考之学生,令管理官。

学翰林官员等查明开送。其考试官由吏部开列职名,奏请派大臣一员、司官一员、内务府司官一员,分为三日考试。第一日考试汉文,拟以四书二题。第二日考试翻译楷书清字拟以

上谕各一段。第三日考试骑射步箭,考试清、汉文义,拟于掌仪司衙门考试骑射步射,拟于正黄旗侍卫教。

场其监察官员,派内务府䕶军统领一员,䕶军㕘领二员,酌量派出䕶军查看考试之学生定为三等。一等、二等者,由考试官具奏,将伊等作何録用之处。臣衙门请。

㫖:定夺三等者,仍留学读书肄业,其年纪长大资质愚钝不能上进者,即行革退,请以此著为定例。五年一。

次派员考试,永逺遵行,再查景山官学,亦请照此例行」。从之。

设咸安宫翻译教习,原设清话,骑射教习九缺,内扣除三缺,改补翻译教习,由部考取。助教三员,令其教习翻译清书五年期满,交部议叙。

増设算学教习十六员,每旗官学择资质明敏者三十馀人,令精于数学者教授。算法定以未时,起申时止。

选拔八旗生员:

严外省驻防子弟入京考试顶冒之弊,凡外省驻防人等赴京考试,令各省驻防之将军城守尉等,预先取具本人三代年貌造具满、汉清册声明,系某旗某佐领下人出,具保结,咨送该旗,再将该生之年貌注明,出具印文给发本人亲赍投递在京该旗该旗凭印文查对,造册报部考试。

十三年,定八旗童生考试取具廪生认结例,各该童生报名旗分,照汉学例,取具本旗廪生认结都统将名册,一齐送部。及学臣考试。时令满学教官二员带领,各廪生当堂识认,倘有顶替,将廪生一体治罪。

乾隆元年。

恩诏满洲䝉古、汉军童生,照雍正元年广额例取进,其奉天八旗满字号,加取五名合字号,加取三名。

増定八旗官学生事宜,八旗世爵年二十以下者,分拨各旗官学,一同教习。三年期满,该旗大臣考试,分别等第引。

见録:用每学増汉教习一人,各拨骑射教习一人,其应给月费,照例支领。

二年颁发。

钦定四书文各五部,于八旗官学复定简选新进士充补咸安宫教习之例,向例于举人、贡生内考取充补。至是,遵

㫖议定,令新进士愿充者报名礼部,㑹同吏部简选,引见记名充补。三年期满,该总管将称职之员,分别等第引。

见授为主事,及即用知县恭候。钦定至二年,又定咸安宫汉教习,仍于新进士内考选充补,不足,令举人考选充补,期满分别引。

见进士以主事,知县即用举人,以知县、教职即用三年,停止官学生、学习、算法之例。详见《太学门》

定年未及歳,留学读书之例,凡八旗世爵,在官学教习三年期满而年未及二十歳者,仍留学读书四年。

命考试八旗童生马步箭,设景山官学稽察官于兼管官、学司官五人,内専委二人,令其每日在学稽察,停其外差。官学生按月支给膏火,三年一次,奏委官考试。一、二等者,以笔帖式库使用三等留学,四等黜退。

定八旗义学、师生月给茶炭银两例,每学师生每月各给银三两,以为茶、水、煤、炭之费。

定咸安宫官学事例:「凡选官学生,于内府三旗及外八旗各满洲贡监生员,官学生与闲散人内,择其俊秀者充,补其肄业无年限。至成进士及挑取侍卫,考得中书等官方出学。在学者三年。一朝考清、汉文,各分三等,一、二等带领引。

见以七品、八品笔帖式补用数名外,其馀考列一二等者,赏缎疋,笔墨有差,仍归学肄业。

定八旗欠考生员补试注册例。八旗生员如有患病事故,欠应歳考定限科试补考。仍有事故下次岁试补考,统令该管官详察,严催限内补试。至各省驻防随任之生员,有来京应试者,即令补行歳试。其因路遥及有事故不能乡试者,仍令该教官造具清册注明某生,驻防某省某生,驻防某处加结,申详学政存案,至随任回旗,仍按欠考次数照例补考。

严定八旗义学课程,除委礼部司官每月稽考外,仍令诸生每季到部考课翻译经义,背书写字,皆详注等第册籍,歳终分优劣,以定去留。

清厘满洲、汉军籍,贯嗣后内府王公府属人员考试之时,内务府及八旗满洲都统务严饬该管官逐一稽察。其投充庄头子弟及内管领,下与下五旗王公府属旗鼓佐领内之旧汉人,均别册送部,归入汉军额内考试。有将应归汉军考试之人,造入满洲册内咨送者,将该管都统、佐领照䝉溷造册例治罪。

六年,选拔八旗贡生,嗣后定十二年举行一次,定八旗开户停考试例。先是雍正十三年,定八旗开户人等,准其考试至旗下累世家奴,实属出身微贱,其本身及子孙考试,永行停止,至是,又定八旗投充养育俘获人等,曽在主家服役开户之后,究有主仆之分,其子孙应不准考试,至别载册籍人户奉。

㫖:准其居官考试,及抱养人民本系良家者,均准考试外,其馀概停考试。

八年,令八旗各学教习填注功课册。凡官学,汉教习,每员给印册二本,该教习。将三年内所教学生若干名,并学业功课详细填注,俟期满时一册,交新教习,收存照例填注一册,呈送该管大臣察核。如实心训课著有成效者列一等。其训课勤谨稍获成效者,列二等出,具考语缮单引。

见分别録用。

十年,増定奉天汉军考试例:盛京工部所属五六品官及司匠所属之千丁,与四品所属之千丁,俱准其入,于奉天汉军内考试,定甄别䝉古教习之例,五年一次,考核䝉古教习,其不能教导者,斥令归旗当差。其为人明白,能实心训课者,分别等第,填注考语引。

见恭候。

简用

十一年,定考取满洲教习之例,钦㸃大臣考试翻译题一道,汉文论题一道,清汉文兼优方,准録取充补。

十六年,定选拔八旗生员条例。顺天、学政、选拔八旗生员,于乡试前奏请。

钦命大臣:㑹同覆试验看奉天,由府丞选拔,㑹同府尹在公所覆试验看」。

裁八旗官学増设之,汉教习一员。礼部奏言:「八旗世爵既经于两翼,设立官学教导,将见在官学肄业之世爵子弟,咨回各旗外所有八旗官学増设之汉教习各一员,相应裁汰,教射教习,亦咨回本旗行走」。从之。

定选取教射教习例。礼部奏:定教射教习,既经咨回,则每学教习,未有専员䝉古教习。每学见设二人,但䝉古学生止二十人,内有他处行走,例不开缺。嗣后止以一人教习国书、国语以一人教习骑射行文,该旗遴选语音,娴熟弓马可观者,充补二十年。

上以近来满洲,渐染汉人习气,稍解章句,即妄为诗歌,语言诞谩,且有忘本矫诬,失忠敬朴诚之素者。

特谕满洲未尝读书,素知尊君亲上之大义,即孔门以诗书垂教,亦必先以事父事君为重,若读书徒剽窃浮华,而不知敦本务实之道,岂孔门垂教之本意?况借以诋诃讽刺居心,日就险薄,不更为名教罪人耶?著通行𫝊谕:八旗务崇敦朴旧规,倘有托名读书,无知妄作哆口,吟咏自蹈,嚣凌恶习者,朕必重治其罪」。二十二年,更定出旗为民子孙,准入民籍考试例。是时八旗开,户人等奉。

㫖俱令出旗为民。部议:应将另记档案之文武举人生员贡监,翻译举人生员等,仍照从前旧例,原系另戸抱养民人为子者,归入民籍,后仍准考试。如本系家奴开户另记档案者,其本身系文武举人生员贡监,翻译举人,生员,止许顶带终身,不准再行考试。再此项人等,既经出旗为民,所有子孙,应各照民人例办理」。从之。

又定考取咸安宫翻译教习之例,咸安宫满教习例,由八旗翻译进士、举人考取补用。嗣经停止乡㑹试,将从前翻译进士、举人陆续就选,不敷考试。至是,奏准:「将各部院笔帖式内精通翻译者,一体考取充补,期满照翻译进士充补教习之例议叙。其现任笔帖式充补教习者,仍食原俸。

又定八旗考试生员举人停止监试看阅骑射。上以考试生员举人幼子颇多,临考之时,苟且演习,监试大臣亦不甚详加阅看,徒属具文。

特谕嗣后停其看阅考试人等骑射,由举人考试进士时,俱系成丁之人,而旗人之骑射系伊等熟习之事。著监试马步箭,若马步箭不好,即将名开除,不准考试。

二十三年,御史汤世昌㕘奏,学政庄存与考试满洲䝉古童生,因不能𫝊递拥挤闹堂。

上以满洲䝉古童生,皆世受豢养之人,乃不知遵奉教约,恣效外省恶习,此于八旗风俗大有闗系,不可不严行根究而派出查审之,大臣不能不有意瞻徇当经。

亲临覆试,随获怀挟、夹带诸弊,因复亲加鞫询,遂得包揽𫝊递,倡议闹场及附和各犯实情,除将狂悖无礼之首犯降。

㫖正法外,其附和闹场及搜出怀挟,又复强辩之犯,俱著发往拉林种地,至随从闹场,及夹带草稿字片之童生四十人,责训示惩。著在旗披甲,不准考试满学教授,临时既不能约束,而大臣等询问伊尚含糊不肯吐实著发往热河披甲至代倩作文骩法网利之犯胡君治等,并按律重拟奉。

上谕:「满洲风俗从来淳朴八旗子弟,务以学习国语,専精骑射为事,即欲学习汉文,亦当潜心诵读,量力应考。若自揣不能成文,而徒以𫝊递怀挟妄,冀侥幸功名,是方其学习汉文时已视为玩法舞弊之具,人品心术尚可问耶?以后满洲䝉古现任三品以上大臣之子孙及亲兄弟子侄有应试者,俱令自行奏闻。必国语骑射皆有可观,方准入场考试,并照乡试之例,请派监试御史及监场都统各员前往弹压」。

裁礼部义学。是时御史阎循琦㕘奏稽察义学之礼部堂官,殊属疏忽,义学、师生,旷功废业,请㫖议处奉。

谕国家设立学校,原以教育人才,乃自设立义学以来,不过仅有设学之名,而无教育人才之实。且设有咸安宫、国子监官学,复加恩于左右,两翼各设教训世职、官学,则八旗有志读书者尽可于此等官学内肄业。似此有名无实之义,学适足为贻误旗人之地。所有义学著即行裁去,仍交管理咸安宫等处官学及世职官学之大臣官员,务期实力教育人才,以国语、骑射、技艺为训课之要。即有读书者,亦必责实务本。其浮华陋习,俱令严切屏除,断不可仅务虚名而忘实效。该部、堂官交部察议。

又定。

盛京八旗子弟考试例:三品以下官员及闲散人之子弟,俱由该佐领保结转送将军衙门,先考国语骑射,俱有可观,再送治中,考试汉文,严加甄别,録送。除府丞照例咨明将军派协领弹压外,并咨礼部侍郎派司官一员,将军、礼部侍郎仍亲身,前赴学院衙门,㑹同府丞搜检弹压。

二十四年,初设考试八旗童生监试弹压官,学政预期行文,都察院奏请。

钦㸃满、汉御史各一员,监试兵部题:请钦㸃副都统各一员,㕘领章京各二员,入场弹压各员于考试日净场后,俱各散归,不必留宿。

二十六年,更定咸安宫满、汉教习,向设翻译教习三员,汉教习十二员。至是因翻译学生倍于往日,奏准裁去汉教习三员。所裁之缺,即増补翻译教习。

三十年,奉

上谕:「前经降㫖,八旗三品以上大臣子弟,果有娴熟国语、练习弓马者,遇考试之期,该父兄自行奏明,准其入闱。原因八旗淳朴素风,近来未免沾染,虚浮艳心诡遇,且从而钓弋其名,渊薮其弊,是以示之节制,俾知崇实黜华,非概从禁制,遏其进取之途也。乃迩年来八旗大臣竟无奏请,子弟应试者未免多生顾虑因噎废食。伊等既不潜心力学,而国语骑射又未见専攻娴习,顿觉出色,自不如兼收并进,犹可为造就之资也。嗣后所有八旗大臣子弟,仍准一体考试,毋庸奏明请㫖。倘伊等仍不以实学就考,如前怀挟,或进身之后,仍蹈虚浮陋习,托名斯文,无俾实用,朕又何难随时惩治,俾知所儆惕乎?

三十一年,礼部议准御史积善条奏,考选八旗教习照拔贡。

朝考例书艺一篇,五言八韵排律一首。定近京屯居及各省驻防文武生员就近考课约束例。礼部议准。顺天府尹窦光鼐疏请在京八旗文武生员,仍贵满洲教授督课管束。其在外屯居及各省驻防文武各生,照民籍例,即令所在州县学教官就近考课约束,至生员告给衣顶后,教官造册申送地方官㑹同理事同知,就近管摄。又大学士等议覆祭酒宗室,良诚奏:「八旗官学生百名内习翻译,及清书者约居大半以助教,二员教此数十人。翻译清书,多未周遍,应如所请。裁汰汉教习一员,増设满洲教习一员,协同助教専司翻译及清书课程。其日给等费,即以所汰汉教习缺应得之数给与。又各旗官学生定例䝉。

恩免挑差使,但不立定年限,则无志者或借此延避使令,应如所请,酌定年限。嗣后选取八旗童生自十八歳以下者,皆入学肄业,统以十五为率。习汉文者不能入泮,习翻译及清书者不能考取。中书笔帖式库使,概令咨回本旗当差」。从之。

三十三年,设下五旗包衣官、学生,附入国子监官学。

是年,兼管国子监事尚书陆宗楷奏:「准咸安宫官学,八旗子弟及上三旗包衣子弟,俱得选补八旗官学,専补八旗子弟。

景山官学,専补上三旗、包衣子弟,俱有定缺。礼部八旗义学无定额,听有志读书。无力延师者,投呈充补下五旗包衣得入此学自乾隆二十三年部议裁去礼部义学各学生,俱有可归之学,惟下五旗包衣无学可归,请嗣后每旗各设官学生八名,满洲六缺、汉军二缺,附入国子监官学得。

㫖允行。

三十四年,管国子监事,尚书蔡新奏:「八旗官学满教习人员,嗣后缺出行,文礼部于考取人员内补用,不由国子监奏考」。从之。

三十五年,管国子监事侍郎德保奏:「准八旗官学生考取中书笔帖式、库使等官未经得缺之前,向来俱准在学候补。但伊等既获寸进,若仍留在学候补,恐读书未必専心反属,有名无实。请嗣后八旗官学生有候补各官者,即令出学,另行挑取」。得㫖允行。

礼部议,奏准八旗废员,一体考补咸安宫满教习。旧例,咸安宫官学满教习,由八旗翻译进士、举人、部院笔帖式考补。其废员人等,既得考补宗学、觉罗学,则咸安宫教习亦可一体准考,以备选用。教习、期满,应照废员充补各学教习期满之例,列为一等者。该员系革职主事知州以上等官,给以七品职衔。系革职小京官知县以下等官,给以八品职衔。如再留学教习三年,期满后,仍列为一等者系七品职衔。以七品京官用八品职衔,以笔帖式用较奉。

㫖日期先后选用。其列为二等者,仍留教习三年。如果教导有成,再行奏请,议叙得。

㫖允行。

三十六年,恭上。

皇太后徽号

恩诏国子监贡监生及各官学教习,俱免坐监,期一月。三十八年,礼部议:准考试翻译生员,照学臣録取文童之例,先由该本旗都统严行扄试,奏派大臣覆考,録取㸃名时,加派御史二员,于东西两砖门分旗㸃进,并派王大臣逐加搜检,围墙以外,责成步军统领衙门加意巡逻」。从之。

又议:准「凡遇考试中书笔帖式及缮本贴写笔帖、式、时恩、监、例、监皆得一例收考,至各学教习一项,向无准考之例,是以人数愈少,选取愈难。嗣后考取各学教习,八旗恩监例监,俱准一体送考」。从之。四十一年,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上。

皇太后徽号

恩诏国子监贡监生及各官学教习,俱免坐监,期一月四十二年。

孝圣宪皇后升祔

太庙

恩诏国子监贡监生及各官学教习,俱免坐监,期一月。礼部议:「准兼管顺天府尚书袁守侗等条奏嗣后八旗贡监生员应乡试者,先由顺天学政及国子监行文各该旗造册,移送録科,后径送顺天府,准其投卷入场。其由礼部查取旗册转发之处,应行停止。至八旗童生歳科两考,亦毋庸由部取册。转发,即由该府丞查取旗册办理,再查考试翻译举人生员各册,并请由各该旗径送顺天府核办,以昭画一」。从之。

四十五年,

皇上七旬万寿。

恩诏国子监贡监生及各官学教习,俱免坐监,期一月、四十八年。

皇上诣

盛京恭谒。

祖陵

恩诏

盛京满合二号及奉天所属各学,歳考广额一次,其向取进六名以上者増额三名,四五名者,増额二名,二三名者増额一名。

五十年,

皇上亲诣

文庙

释奠

临新建辟雍,讲学《礼》成。

恩诏国子监贡监生及各官学教习,俱免坐监,期一月。

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四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