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宗庙考一
臣
等谨按天子宗庙之礼,所重亲飨虞、夏、商、周以来,歴代各皆举行而縁情,定制惟我。
朝为特隆焉。唐以太宗贞观之治亲飨庙者二。三年正月戊午,十七年四月庚寅耳。自后合十七宗,而亲飨三十四马端临谓懿宗一王,应麟,《玉海》作二,咸通元年十一月丙子,又四年正月己巳也
。宋自太祖亲飨,四合十二宗,而亲飨者八十五。然真宗之十二亲郊、朝享及告行、告谒、恭谢,均非祫禘时享之正祭。仁宗之十三,亦朝享及恭谢,而亲行祫祭者一,马端临所谓累朝惟此一亲行也。盖宋之朝、享、太庙,皆郊前之祗告,故每于十一月行之而正祭,则未尝亲行我。
太宗文皇帝肇建
太庙于
盛京崇徳改元,四月丙戍,大飨,后八年之中,亲飨二恢,恢乎大一统之规模也。
世祖章皇帝定鼎
京师立。
太庙御宇。十八年时享,亲行二十八方。顺治十六年,始行祫祭而亲祫二。
圣祖仁皇帝御宇,六十一年时享,亲行八十二祫祭,亲行三十二。
世宗宪皇帝御宇,十三年时享,亲行三十,祫祭亲行十一皇帝御极,乾隆元年至五十年,时享亲行六十六祫祭,亲行四十九,是皆正祭,而凡因事亲告者,不在此数。于戏!至仁至孝,至诚至敬之心,永传为
家法仰溯成周,而后庙礼未有若斯之盛者也。至若典制之隆,仪文之备,虽以时递增,而要皆推本于
太宗文皇帝始定之规,详考其时,自大飨亲飨而外,凡遇圣节、忌辰、元旦、清明、中元除夕,皆以时遣官祗祭,其礼已为大备。
世祖章皇帝抚有天下,追尊四祖皇帝岁七享。
太庙孟春诹吉
清明四月七月、十月之朔,除夕万寿节则犹。
太宗时制也,至十三年建奉先殿,而日献食,月荐新,朔望、时节、圣诞、忌辰、元旦、冬至。
万寿节及诸庆典,俱行于奉先殿,至十六年始祫,而除夕之享乃即大祫矣,圣祖仁皇帝」。
世宗宪皇帝继统以来,迄今每岁四孟,享太庙,与除夕前一日祫祭而五,则固皆崇徳所行之精意,以逓酌而归于至中,昭其大文焉逮。
世宗宪皇帝即
寿皇殿䖍供
圣祖仁皇帝圣容》
孝思纯笃,以时瞻拜,于是有神御之奉。
皇上深推
世宗宪皇帝圣孝之心,重建寿皇殿以并奉。
太祖髙皇帝。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
圣祖仁皇帝
世宗宪皇帝圣容暨
列后圣容又先即
圆明园,崇建
安佑宫奉。
圣祖仁皇帝圣容而敬,以世宗宪皇帝圣容配」。于是宫中。
苑中
神御之奉,乃上推而胥惬乎情与礼之极,则丕哉圣孝继述佑,启于万年者也且复即」。
避暑山庄
圣祖仁皇帝岁临之。
御苑建。
永佑寺以䖍奉。
圣祖仁皇帝圣容仍敬,以世宗宪皇帝圣容配,则所为斋焉,而思其居处,思其志意乐嗜礼,得其所必备而情得其所必伸,盖皆由夫。
飨。
庙亲行至仁至孝至诚至敬之一心,推之以无乎不达者矣。兹恭依」。
列朝实録
皇上乾隆元年至五十年起居注册㕘稽。
《大清会典》暨各档案其仪节谨钞《大清通礼成宗庙考十二卷,以昭万年之钜典云太庙。
天聪十年四月乙酉。
太宗文皇帝受尊号,建国大清,改元崇徳,于盛京建立。
太庙
抚近门东。
前殿五室,后房六间。
后殿三室,南大门三间,东西角门三间。周围广三十五丈,袤四十丈。
崇徳元年四月丙戌,奉安列祖。
太祖神位于
太庙追尊
列祖王号恭上
覆育列国英明皇帝
尊谥曰:
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庙号
太祖
皇太后
《尊谥曰:
孝慈昭宪纯徳贞顺成天育圣武皇后。先是,天聪十年四月初八日壬午,群臣请上。
尊号于是祗告。
天
地
太宗文皇帝率诸贝勒大臣斋戒三日,以十一日乙酉,受寛温仁圣皇帝尊号,建国号曰大清,改元为崇徳,元年大祀。
天
地礼成,是日遣超品公额驸扬古利,固山额真谭泰,宗室拜、尹图、叶克书,叶臣阿山、伊尔登、宗室篇古达尔。
哈石廷柱、马光逺及外藩贝勒下官员卜库台吉得类、扎尔固齐、孟库孙、杭哈尔、阿尔珠海、泥堪,内院官希福、刚林罗硕等,捧祝文以肇建。
太庙祗告。
太祖山陵文曰:「孝子嗣皇帝文皇帝、太宗 庙讳
,敢昭告于皇考神位前曰:臣敬遵典礼表扬。
皇考
皇妣功徳肇建。
太庙谨择,吉于四月十二日安设神位,以昭上祀之礼。又仰体皇考孝心,稽诸禘尝钜典,追尊始祖。
髙祖
曾祖
祖以下王号安,设四代。
祖考
祖妣神位又设。
伯祖礼、敦巴图鲁配位,伏祈皇考神灵,鉴兹诚悃,又设功臣,费英东额,亦都配位从祀,皇考左右惟望。
皇考垂慈,来格来歆」。丙戌,上率诸贝勒大臣诣
太庙追尊
始祖为
泽王
髙祖为
庆王
曾祖为:
昌王
祖为
福王追封。
伯祖礼敦巴图鲁为武功郡王,恭上皇考太祖。
尊谥曰:
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皇妣太后
尊谥曰:
孝慈昭宪纯徳贞顺成天育圣武皇后庙号
太祖追封功臣费英东为直义公,额亦都为𢎞毅公,前殿安奉。
太祖
太后神位
后殿正中安奉。
始祖
始祖妣神位左安奉。
髙祖
髙祖妣神位,右安奉。
曽祖
曽祖妣神位,次左安奉。
祖
祖妣神位皆南面右末,安奉伯祖礼敦巴图鲁神位东向。是日各神位前陈设黑色太牢、少牢一切祭物毕,辰刻,太宗文皇帝出内治门将至。
太庙门西下马,御金椅。有顷,导引官引上先诣。
后殿至东侧,西向立,赞礼官赞就位上,北向。
殿正中立,诸贝勒大臣左右序立,赞礼官赞「上」香,引上升东阶至。
始祖神位香案前跪复起立,导引官跪奉香上自。
始祖暨
列祖神位前,各三上香毕,降自西阶,复位,北向立,赞礼官赞「跪」叩,行三跪九叩头礼。赞礼官复赞跪。
上率众跪东侧,捧帛官跪奉献。
始祖
始祖妣帛二端。
上受帛献授西侧捧帛官、捧帛官跪受,置案上,遂献髙祖。
曾祖
祖及
伯祖神位前,帛以次各二端如仪毕,列祖。
列妣前,先令大臣献酒各一爵,东侧捧爵官跪奉酒,上举爵,献授西侧。捧爵官、捧爵官跪受,置案上列祖。
列妣神位前各献爵,一毕,读祝官以次跪读祝,祭始祖文曰:「维丙子岁,四月十二日,八世孙嗣皇帝庙讳,敢昭告于」。
始祖神位前曰洪惟。
始祖肇造鸿基,克恢大业,振丰功而克敌,开厯服以诒谋,爰致国势昌隆,子孙荣盛。兹谨仿古制追扬」。
前烈尊为
泽王立庙奉祀,丕显令名贻庥。万世惟望,祖灵降鉴,俯垂黙佑,国祚永昌祭。
髙祖文曰:「五世孙嗣皇帝庙讳,敢昭告于髙祖神位前曰洪惟。
髙祖肇基王迹,垂裕后昆,抚众宏以成都,集旅庥而启圣,爰致国势昌隆,子孙荣盛,兹谨仿古制追扬」。
前烈尊为。
庆王立庙奉祀,丕显令名贻庥。万世惟望,祖灵降鉴。俯垂黙佑,国祚永昌祭。
曾祖文曰:「四世孙嗣皇帝庙讳,敢昭告于曾祖神位前曰洪惟。
曾祖丕启鸿模,式𢎞疆宇,征四邻而讋服,绥兆庶以敉宁,爰致国势昌隆,子孙荣盛。兹谨仿古制追扬。
祖功尊为
昌王立庙奉祀,丕显令名贻庥。万世惟望,祖灵降鉴,俯垂黙佑,国祚永昌祭。
祖考文曰:「孝孙嗣皇帝庙讳,敢昭告于祖考神位前曰洪惟。
祖考缵承懿绪,佑启宏图,绵福祚于万年,诞神灵而首出。爰致国势昌隆,子孙荣盛,兹谨仿古制追扬。
祖功尊为
福王立庙奉祀,丕显令名,贻庥万世,惟望祖灵降鉴,黙赐启廸,国祚永昌祭。
伯祖武功郡王,文曰:皇帝庙讳,敢昭告于伯祖神位前曰:「惟我」。
伯祖竭诚为国,懋著崇勲,兹酌仿古制,用昭往烈」,追封为武功郡王,配享。
庙廷永彰令誉。读祝毕,奉祝文置案上。赞礼官赞「跪」,叩,行三跪九叩头礼。读祝官捧祝,执爵官捧爵执帛官。
捧帛从中阶下至西侧,燔燎所焚之,彻馔,乃诣前殿,导引官引。
上至西侧东向立,复引由西侧升至东侧,西向立。赞礼官赞就位。
上正中北向立,赞礼官赞「上香」,导引官引上升东阶至。
太祖
太后神位香案前跪。导引官跪奉香,上三上香毕,降自西阶,复位,北向立。赞礼官赞「跪叩」,上率众行三跪九叩头礼,赞礼官复赞跪。
上跪,众皆跪,东侧。捧帛官跪奉帛二端,上受帛,献,授西侧捧帛官、捧帛官跪受,自中阶升,至太祖。
太后神位前跪置案上,东侧,捧爵官以次跪奉酒六爵上,举爵,以次献,以次授西侧捧爵官,捧爵官跪受,自中阶升,捧置。
神位前。赞礼官赞跪叩」。
上率众行,三跪九叩头礼。赞礼官赞跪,上率众跪。读祝官捧祝文,跪读于太祖。
太后神位前文曰:「维丙子岁四月十二日,孝子嗣皇帝庙讳,敢昭告于。
皇考
皇妣神位前曰:臣缵承。
皇考大业,十年以来,兢兢业业,夙夜乾惕,以图仰副先志,是以开拓封疆,不辞况瘁,抚绥兆庶,殚力经营,兹以安内攘外,收服朝鲜,统一䝉古,兼获玉玺符瑞,昭应内外诸贝勒大臣,佥议宜承」。
天应运劝臣宜进称尊号,爰建国号曰大清,改元为崇徳元年,此皆仰頼。
皇考
皇妣之福䕃也臣缅懐。
皇考
皇妣徳备生,成功隆覆育。应真符而开创。辑群瑞以尊亲。爰遵古制,仰协。
天心敬上
皇考
尊谥曰:
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皇妣
尊谥曰:
孝慈昭宪纯徳贞顺成天育圣武皇后立庙,祭享垂庥,万祀伏祈。
皇考
皇妣神灵降鉴,俯垂黙佑,俾子孙绵逺,国祚永昌,谨告读」。祝毕。又以追封费英东额亦都告祭。
太祖神位前曰孝子嗣皇帝庙讳敢昭告于皇考神位前曰:臣闻恩隆眷旧,典重酬庸,既昭嘉绩于生前,宜享恩荣于身后。兹以费英东额,亦都上佐。
皇考勲猷丕著,爰仿古制」。追封费英东为直义公,额亦都为𢎞毅公,配享」。
皇考神位左右扬厥令名,垂之奕代。读毕,赞礼官赞跪叩」,上率诸贝勒行三跪九叩头礼。赞礼官赞「复位」。
上复位东侧,西向立,诸贝勒大臣左右序立。于是以功臣费英东额亦都木牌入。
太庙费英东位左侧额亦都位,右侧陈设祭物毕,读祝官入内旁立,先宣追赠费英东,文曰:
维大清崇徳元年,岁次丙子,四月十有二日,寛温仁圣皇帝谕祭功臣费英东之灵曰:伟烈懋昭,赞经纶于肇迹,荣封特晋,光爼豆于千秋。尔费英东,佐我皇考,正直报效,竭尽忠义,虽受宠渥于生前,尤宜褒荣于身后,今特赠尔为直义公配享」。
太庙永垂令誉,次宣追赠额,亦都文曰:寛温仁圣皇帝谕祭功臣额亦都之灵曰:「伟烈懋昭,赞经纶于肇迹,荣封特晋,光爼豆于千秋,尔额亦都佐我皇考,勇力轶群,殊勲丕著,虽受宠渥于生前,尤宜褒荣于身后。今特赠尔为𢎞毅公、配享」。
太庙永垂令誉读毕,捧帛捧爵官,各捧帛爵。读祝官捧祝文自中阶下,西行至西侧,燔燎所焚。祝帛、奠酒,彻。
太祖
太后神位前祭物彻毕,彻。直义公、𢎞毅公祭物自侧下阶,至燔燎所旁,焚祝帛奠酒。赞礼官赞复就位。
上复正中,北向立,众复就班。赞礼官赞「跪叩」,行,一跪三叩头礼,礼成。
上坐于
太庙西侧树鹄,令善射者较射射毕陈,设仪仗,作乐还宫。
臣等谨按:先是天聪六年二月丁丑,太宗文皇帝率诸贝勒大臣诣太祖髙皇帝陵,行时享礼。八年十二月庚戌,以除夕率诸贝勒、大臣。
亲诣
太祖陵寝致祭,十年三月丙午朔,以清明节亲祭。
太祖山陵葢我
国家当未崇建。
宗庙之先我。
太祖髙皇帝山陵。卜吉在天聪三年春二月,营建工成。自是以后,每
亲举、时享除夕之祭于
陵寝已灼然,立万世。
《庙礼》云:
五月癸丑,荐樱桃于
太庙时有以新樱桃献者,太宗文皇帝命荐于
太庙仍。
命嗣后,凡新进果品,五榖先荐太庙,然后进御。著为令。
七月辛巳,中元节。
亲享
太庙
十二月癸亥,遣官祭。
太庙时先期斋戒三日。
三年正月乙丑朔,遣官祭太庙,每祭。
太庙必并祭。
福陵自后元旦之祭,四年己未朔,五年癸丑朔,六年丁丑朔,七年辛未朔,皆遣官祭。
七月丙子,中元节。
亲享
太庙时先期斋戒三日。
十月戊申。
万寿节遣官祭。
太庙自后五年十月壬申、七年十月壬戌,恭遇圣节,皆遣官祭。八年二月癸未,清明节,亦遣官祭。八月庚申,以
太祖武皇帝忌辰,遣官祭太庙。
十二月乙亥,除夕遣官祭太庙,时先期斋戒三日。自后六年十二月己巳岁暮,七年十二月甲午岁暮,皆遣官祭。
八年七月丙午中元节,遣官祭太庙,并告征明山东之㨗臣
等。谨按崇徳元年五月癸丑荐樱桃,后凡亲诣与遣官,依通考例,当载入祭祀时享,然此固盛京。
庙,礼也。敬即制度仪注之次,编于首卷,用昭我烈祖开创皇图,后之所以大一统而垂万年,礼意之精,胥肇乎是焉。
顺治元年十二月庚午,遣官恭赍太祖武皇帝。
孝慈武皇后香。
册香
寳于
福陵
太宗文皇帝香。
册香
寳于。
昭陵是日,固山额真以上、内大臣、侍卫等俱朝服集。
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由内院奉册宝出,置黄案上。
上御殿阅。
册宝行,一跪三叩礼,毕。遣官恭赍至盛京,尊藏。
二年二月丁巳,定遣官祭四祖庙仪。
臣等谨按,顺治元年定鼎,京师建立。
太庙始以
盛京
太庙崇称为
四祖庙。至是,礼部言:「凡遇清明等节,应令驻防盛京总管,分率城守章京往祭」。
福陵
昭陵东京、兴、京。
祖陵令城守官奠祭。
盛京
四祖庙令守庙总管官上香烛,献酒果,不读祝。从之。乾隆四十三年,
命重葺。
盛京
太庙
臣
等谨按:
盛京
太庙自顺治元年崇称为四祖庙,五年更名曰:
景佑宫至是。
命重修葺,仍尊称为。
太庙
四十八年九月乙巳。
上诣
盛京谒。
陵恭奉。
五朝
册
寳尊藏。
太庙
亲诣行礼。先是四十七年十月朔,上恭奉重镌。
列祖
列后
册。
寳安奉。
京师
太庙其旧藏
册
寳先期
命怡亲王永琅恭赍
盛京至是。
上致祭
昭陵毕。
亲诣尊藏,行礼。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