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九王礼考二十五
国恤
臣
等谨按典礼。
孝诚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敬、宪皇后皆崩于正位。中宫之时,㑹典列为皇后丧仪,今从其例。
孝贤皇后丧仪恭纪于次。康熙十三年五月丙寅。
仁孝皇后崩,奉安
梓宫于
乾清宫礼部题准现今三藩叛逆大兵致讨,在外各官举哀有惑,观听移文直省,免其齐集举哀制服及遣官进香。戊辰奉移。
梓宫于西华门外。
殡宫庚寅,奉移。
梓宫暂安于都城北,沙河巩华城殡宫至二十年,奉移陵,寝梓宫于
。
六月庚申。
册谥
大行皇后曰:
仁孝皇后。
臣
等谨按,雍正元年六月,改上尊谥曰。
孝诚恭肃正惠安和俪天襄圣仁皇后十七年二月丁卯。
孝昭皇后崩,奉安。
梓宫于宫中正殿。己巳,奉移梓宫于。
武英殿。
三月丙申,奉移。
梓宫于沙河巩华城与?
仁孝皇后同安于
殡殿
闰三月辛酉。
册谥
大行皇后曰:
孝昭皇后
臣
等谨按雍正元年九月加上尊,谥曰:
孝昭仁皇后。
二十年二月癸卯,奉移。
仁孝皇后。梓宫同。
孝昭皇后梓宫于。
陵寝
二十八年七月甲辰。
孝懿皇后崩,奉安。
梓宫于
承乾宫正殿丁未奉移。
梓宫于朝阳门外
殡宫
九月乙帽
册谥
大行皇后曰:
孝懿皇后
臣
等谨按,雍正元年九月加上尊,谥曰:
孝懿仁皇后。
十月,甲戍奉移。
孝懿皇后梓宫于。
陵寝。
雍正九年九月己丑。
孝敬皇后崩,奉安。
梓宫于
畅春园九经三事殿
十月丁酉,奉移。
梓宫暂安于田村。
殡宫
十二月己亥。
册谥
大行皇后曰:
孝敬皇后。
十三年八月。
皇上御极九月辛酉。
上诣
孝敬皇后几筵前致祭,先期,谕王大臣等曰:「九月二十五日,朕亲诣孝敬皇后几筵祭奠,所有祭品应否加増之处,著议奏。寻议此次,乃四周年之祭,一切祭仪,俱照二周年三。
周年之例,似无庸加添恭遇。
皇上亲诣行礼,应加添冠一顶、衣一袭,以展孝思。得㫖是。
十一月丙辰,恭上。
皇妣孝敬皇后尊谥曰:
孝敬恭和懿顺昭恵佐天翊圣宪皇后,乾隆二年二月庚辰奉移。
孝敬宪皇后梓宫于
泰陵
十三年三月乙未。
孝贤皇后崩,辛丑,奉安。
梓宫于
长春宫。是月丙申,奉。
谕㫖
皇后同朕奉。
皇太后东巡,诸礼已毕,忽在济南,㣲感寒疾,将息数天,已觉渐愈,诚恐乆驻,劳众重厪。
圣母之念,劝朕回銮,朕以途次,亦可将息」。因命车驾还京,今至徳州水程,忽遭变,故言念。
大行皇后乃
皇考恩命,作配朕躬。二十年以来,诚敬皇考孝奉。
圣母事朕尽礼,待下极仁,此亦宫中府中所尽知者。今在舟行,值此事故,永失内佐,痛何忍言!一应典礼,至京举行,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嗣是每日。
几筵前上食三次
上皆亲临,及至通州,暂奉大行皇后梓宫于芦殿。
灵驾至京,由东华门入,至长春宫,奉安于正殿。
皇上亲临视安奉。
梓宫毕
皇子祭酒三爵,众随行。礼毕,各退。己酉,奉移梓宫,暂安于景山。
观徳殿。
颁敕谕于天下。先是,和硕履亲王允祹等言,谨按会典内载:
孝诚仁皇后丧仪,礼部题准移文直省,免其齐集举哀制服,盖縁康熙十三年时值三藩叛逆,大兵致讨恐。
在外各衙门举哀制服,有惑观听。是以礼部题明免直省官民治丧,原属一时权宜,嗣后相沿,遂未更正。考《周礼为王后服齐衰,注言诸侯诸臣皆齐衰,是内外臣无异也。明会典》载皇后丧仪十三布政使司及直𨽻,礼部请敕差官讣告,在外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制服,与京师同。今
大行皇后崩逝,钦奉
谕㫖布告中外,应由礼部誊黄,遣官颁下直省,令在外文武各官于奉到。
谕㫖为始摘冠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持服通前二十七日而除,三日后照常办事。二十七日内文武各官不嫁娶,不作乐。军民人等摘冠缨,七日、七日内不嫁娶,不作乐。其见在出征官军,悉免举哀制服,督抚以下仍照旧例,免其遣官进香」。从之。
五月甲辰。
册谥
大行皇后曰:
孝贤皇后丙午
谕:今年寻常升殿日,鸣钟鼓,乐悬而不作」。是日,大学士等奏:「帝后虽云俪体,而地道臣道,天泽昭然,升殿视朝,事关典制,非燕乐可比。
孝贤皇后丧制应遵用。
祖制,百日后
皇上升殿,文武各官及外藩使臣行礼,群臣朝服,均如常仪。其作乐之处,并照常举行。
皇上两月除。沐后,即应:
御门听政,群臣常服,不挂数珠,礼毕仍素服,百日后遇御门之期,群臣常服挂数珠,庶于礼制分义,皆为允协。再恭检。
孝诚仁皇后丧仪案卷内载,百日以后,期年以内,王公以下各官逢初五、十五、二十、五等日,咸朝服月朔初。
十二、十等日补服皆挂数珠马悬繁缨寻,常入内奏事,常服不挂数,珠马不悬繁缨等语今。
孝贤皇后百日以后、期年以前上朝坐班及入内奏事,应悉遵此制。至一切典礼应朝服采服之日,仍如常仪。所有原议,入朝奏事用常服之处,应通行改正得。
㫖。
孝贤皇后大事,一切典礼,朕皆斟酌古今,务协其宜。葢皇后坤宁正位,体制原尊,然以天子之礼视之,则节文亦自有别,纵令伉俪恩笃,亦不可事,事从而加厚,以致失之太过,即或情谊稍有未洽,亦不宜事事从而贬抑,以致失之不及。盖皇后自有皇后之体制,不可以夫妇之私情为之増损于其间也。朕于
孝贤皇后情谊隆重,固天下臣民所共知,而经纪丧仪,从不肯以一毫私意,稍紊典常。考明代嘉靖七年孝洁陈皇后之丧,阁臣张璁援据古礼,以为丧服自期以下诸侯,絶特为旁期言。若妻丧,本自三年报服,杀为期年,固未尝絶上,宜为后服期等语,其折衷颇为允当。今据大学士议奏,礼仪内如升殿作乐一节,凡属大朝祀典,自当照例。朕意今年内寻常升殿,但鸣钟鼓乐悬而不作,庶为合宜。至来年正月将届期年,一切典礼,著照康熙十四年之例如常仪,馀依议。六月申明国恤百日内不剃头之令。是月,奉谕㫖山东沂州府营都司姜兴汉、奉天锦州府知府金文淳皆于
孝贤皇后百日内剃头,经巡抚及副都统㕘奏,已降㫖交刑部问罪。本朝定制,遇有国恤,百日以内皆不剃头,倘违例私犯。
祖制立即处斩,亦如进闗时,令汉人剃发,彼不剃发者,无不处斩之理,此百馀年,人所共遵,不待传谕而后晓,是以㑹典律例,皆无明文,盖以修㑹典时,不过増损明季之旧章,明朝原无此制也,又以其事本理法所当必然,不必载之简册,即如子孙孝养父母,当食进食,当衣加衣,岂待专立科条?然后尽其子职,亦岂得以律令不载,遂为不孝者解免?至谓汉人遂可不遵百日之制,茍有此心,即与不肯剃发者同,尤不容诛也。伊等身为臣子,岂有不遵国朝定制之理?若谓出于不知,岂不见他人尚未剃头,何以不推求其故,安心违犯?此即立行正法,以彰宪典,亦无可恕。然自朕思之,律例、会典实无明文,而部文究未传谕,其所以未经声明者,亦因其为众所共知,今既明正其违犯之罪,又当曲体其愚昧犯法之情,且或逺方僻陋,拘于二十七日除服之文,遂有陷于不知,或见他人有剃头者,即谓事属可行,冒昧触网,此等情节,又不得不格外矜原,更恐外省见有此两案谕㫖,虑蹈徇隐之愆,纷纷叅奏,国家亦无此体。制可。传谕各督抚、提镇、学政、钦差各官等此㫖未到之前,或见在已经察出之案,自当叅处,不容废法,姑纵其馀未发觉者,概不必再行饬叅旗人本属当知,若有丧心之徒,不在此寛免之例,嗣后将国恤,百日内不得剃头,违者立即处斩之处,载入㑹典律例,令人共知遵守,朕惟率由。
祖制欲使法在必行,并无从寛,从严之见,存乎其间也。七月,复
谕今日见江宁协领员缺,保送之佐领,尚未剃头,盖伊等以㫖到计日矣。
皇后大事满百日,剃头皆当以事出之日为始,若以㫖到日计之,则极逺省分,益致迟乆不齐,从前会典,未载入此条,而礼部行文并未明白指示,以致外省人员非失之不及,则转至矜持。至于太过,将此通行晓谕各省驻防处,如有似此观望未剃头者,皆令剃头纂修会典时,详悉载入。
十月戊子,奉移。
孝贤皇后梓宫于
静安庄。
十五年十二月,定。
孝贤皇后三周年后,祭献礼仪。是月,礼部奏:「恭查孝诚仁皇后三周年后在沙河致祭之礼,停止每日供献及满月致祭」。照
陵寝致祭例,每月朔望供羊酒果,品㸃香烛,四时大祭,陈俎豆、牲帛、醴齐,㸃香烛,读祝文。朝服致祭。凡遇
庆典致祭,供酒桌、㸃香烛、读祝文、致祭忌辰,照周年礼,供羮饭肴膳、馔筵焚楮,定读文致祭。雍正十一年,
孝敬宪皇后几筵前致祭,改用补服,伏思陵寝致祭,是于神牌前与?
几筵前致祭,究属有别,三年后若仍照常供献,又与丧仪无殊。谨拟」。
孝贤皇后三周年后停止满月致祭,及每日奠献,四时祭祀、忌辰致祭,不陈冠服,不设楮钱,惟供肴膳馔筵,读文行。礼毕,举哀寒食,进挂楮钱。宝花一座,除夕陈楮钱二万,金银定二万,同宝花送燎。祭酒于正中,咸停齐集,仍设仪驾祭日遣诸。
皇子轮流,祭酒恭遇。
庆贺祭告,仍照现今。
静安庄祭告礼行,每月朔望供羊一、馔筵一、奠酒、致祭、停止举哀,庶三年后之礼仪与神牌前祭祀皆有分别」。从之。
十七年十月庚子,奉移。
孝贤皇后梓宫于
陵寝
皇后丧,仪初崩。
皇帝冠,去缨纬,辍朝,布告天下。皇子去冠缨,即次哭踊。
妃。
嫔暨。
皇子福晋咸摘耳环去首饰,即次哭。皇子成服,截发,辫居宫中。别室,皇孙随成服。在京王公百官、宗室、觉罗及内务府所属官员,皆成服。王公于府第斋宿,大臣官员于各公署斋宿。
皇子福晋,成服,剪发。
皇后、宫中女侍内监咸成服剪发、截发辫妃。
嫔,公主福晋以下、二品命妇以上及内府三旗官员、䕶军等妻,皆成服。
皇帝缟素,以白绸为之。
旬有三日,易素服,阅二月,释服亲诣。
几筵前视奠,仍素服。至朞年,除皇子丧服百日,易素服,诣几筵前。仍丧服,二十七月而除。皇子福晋服如之。
妃
嫔服二十七日。
皇孙及恭理丧仪,王大臣殡宫守卫执事各官百日除服,群臣二十七日除服,皆百日剃发,十三日内文移用蓝印。京朝官二十七日不作乐,不嫁娶。
右初崩,制服。
其日,殓奠所司于奉安。
梓宫殿内正中施黄幔,左右素帷,内銮仪校陈仪驾于。
宫门外诸执事皆办。
皇帝亲临视奠,至丹陛正中,降舆哭后凡仪同亲临奠
。皇子立丹陛东。
妃。
嫔公主及在内福晋立。
几筵殿内,王公以下、文武二品官以上立宫门外,三品以下官立外门之外,王公、福晋夫人、郡主以下二品命妇以上立。
宫门内丹墀西。三品以下命妇立宫门外之西,皆齐集。举哀男,摘冠缨,女去首饰。内务府总管、命妇率尚茶女官奉茶。尚膳女官奉膳,由中门入。尚茶女官跪进茶,恭奠于案,行一叩礼。皇子以下皆北面跪叩,彻茶,尚膳女官揭巾幕上。食毕,执事官进奠几。
皇帝诣奠位坐,西向,奉爵大臣跪进爵,皇帝受爵,三奠。
皇子以下皆行三叩礼,乃彻奠,哭止,皇帝乘舆还宫。
皇子返苫次,众各退。
右殓奠。
越日内阁缮。
敕下礼部,恭镌誊黄。
颁于直省,遣使赍谕朝鲜国王、理藩院,遣官分路往谕外藩䝉古均如颁。
诏仪。
敕到之日,顺天府尹率属制服跪迎。宣读毕,奉安公署举哀,直省督抚率所属文武各官跪迎,宣读,奉安于㑹城,公署分驻之,提镇、道府州县各奉安于治所。举哀皆朝夕哭临三日,移文各省督、抚、提、镇免,其遣官进香。直省官二十七日不作乐,不嫁娶,皆百日剃髪。以初丧日为始,不以 诏到日为始
。军民素服,七日不作乐,不嫁娶。外藩䝉古王、公、台吉等,公主、福晋等服内来京者,皆成服。除服后来京者,男摘缨、女去首饰各三日,朝鲜使臣同。
右颁敕。
成服后,朝晡日中三设奠朝晡奠,进羮饭、肴馔,午奠、进馔筵一,如事生仪
。朝晡设仪。驾每奠,王公百官咸齐集。质明,钦天监报时,各执事皆办。执事官告朝奠。
皇子出苫次,诣
几筵前,西向举哀,乃启门恭理丧仪,王公大臣、内务府总管及内务府总管夫人内管领,妻率、尚膳尚茶女官举茶膳,由中门中路进至。
几筵前,尚茶女官跪进茶,众咸跪恭,奠于茶案,行一叩礼。众随行礼,尚茶、女官彻茶,次尚膳女官进膳。上食毕,执事官进奠几于正中。
皇子诣几前跪,执事官跪进爵,皇子三祭酒。每祭,行一叩礼,众随行礼,兴乃彻。馔出,阖门,哀止。
皇子还苫次,众皆退。午奠晡奠,仪同右朝,晡日中奠。
●日,行殷奠礼。馔筵二十一席,羊九,酒十有一,尊楮帛九万,设仪驾陈冠服,张黄幕于
宫门外之右,设反坫,具尊罍。王公百官、公主、福晋、命妇咸齐集,陈俎豆于。
几筵前,列馔筵于丹陛两旁,陈羊酒于黄幕,积楮帛于燎所,设祭文案于东檐下,礼部堂官奉祭文侍郎二人前引,由中门入,祗设于案,退。
皇帝亲临上,食毕,读祝官奉祭文至阈外,正中跪,皇子跪,众皆跪哀暂止。读文毕,执事进奠几。皇帝坐,祭酒三爵,每祭。
皇子行一叩礼,众随行礼。举哀毕,彻馔,皇帝还宫。读祝官奉祭文,礼部堂官前引至燎所,付内监退,王公百官咸退。次女官奉冠服内监十人前引,恭送燎所。
皇子随出齐集,王福晋命妇、内府妇女皆随出。皇子福晋出,诣燎所,祭酒,三爵举哀,众随行礼。举哀毕,乃焚冠服楮帛各退。
右殷奠。
诹日奉移
殡宫先期,以奉移告。
几筵行启奠礼,陈设读文行礼,均与殷奠同。至日,奉移梓宫于
殡宫豫设大升舆于。
景运门外,届时
皇帝亲临祭酒三爵恭理丧仪王大臣銮仪卫、工部堂官率校尉恭进小舆奉。
梓宫由。
乾清门右门出至
景运门外登大升舆,礼部尚书祭舆。内大臣祭所过门桥,皆三祭酒。每祭,行一叩礼,焚楮帛。
皇子步送王公百官各以次随行,妃嫔等先诣。
殡殿后左旁恭俟。
灵驾至,行奉安礼列几筵陈册宝于左右。
皇子祭酒,众随行礼,举哀毕焚,丹旐各退。右奉移殡宫。
诹日行初祭礼,设仪驾于殡宫门外,陈馔筵八十一席,羊二十七,酒四十一。尊楮制丹旐一,楮帛四十万五千张,黄幕于二门外之右,设反坫、尊罍具齐集,上食读文、祭酒、送燎如前仪。翼日绎祭。陈馔筵十有一,席羊五,酒五尊,棉帛三万,不设仪。驾不齐集,不读祝。惟恭理丧仪大臣、内务府、礼部、工部、光禄寺堂官执事,馀如仪,右初祭。
诹日行大祭礼,陈设礼仪,与初祭同。翼日绎祭,陈设礼仪与初祭。次日绎祭同。
右大祭
周月奠献,陈馔筵二十一席,羊九,酒九尊,楮帛十万。
皇子行礼仪与启奠同凡月奠仪同
右月祭。
内阁承。
㫖恭拟。
谥号。
敕工部制
册宝诹,《吉行》
册谥礼前期,遣官祗告于太庙后殿。
奉先殿至日,设仪驾于。
殡宫大门外恭理丧仪王公大臣、内务府总管率内府太常官进
册宝案视内监设于
几筵前两旁内府官设。
御座于
太和门正中,鸿胪寺官设册宝案于
御座之南,左右銮仪卫设黄亭于阶下,正、副使素服于阶下西向立,礼部官预奉绢。
册宝陈亭内,内阁官奉香册宝升阶,陈于案,三叩,退。礼部堂官奏请皇帝素服御太和门升座,正、副使由东阶升诣册宝案前,一跪三叩,兴。正使奉。
册副使奉。
宝由中阶降陈,于各黄亭,跪叩如前。礼毕,皇帝还宫,校尉舁亭,御仗前导,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齐集。
协和门外。
册宝亭至跪,候过随行。民公、侯、伯以下四品官以上,咸于。
殡宫大门外按翼序立。
册宝亭至,跪迎亭,由大门入,至内门止。礼部堂官奉绢册宝入授内官,先陈于案退。正、副使诣亭前三叩恭,奉香。
册宝由中门入,陈于案,三叩,兴。鸣赞赞上香,正使上香,复原位。赞宣。
册内官奉授宣
册官于槛外宣讫,仍授内官,复于案宣宝仪同正使奉。
册副使奉。
宝授内官陈于。
凡筵左右行一跪三叩礼。兴,由殿西门出,太常、赞引官引正使于
殿外阶上拜位立,鸿胪官引皇子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于二门内,四品官以上于大门外按翼序立。上香,奠帛读祝,三献爵如仪奠献均用内官祝文。内官奉至门外,读祝官跪受,读毕,仍授内官安设
。礼毕,内官奉绢。
册宝、祝帛,授各执事官,恭送燎所。燎讫,众各退。礼成,正副使复。
命翼日颁
诏天下。
右册谥。
百日奠献,陈馔筵二十五席,羊九,酒十有三尊,楮帛十万五千。仪同初祭。
右百日祭。
期年小祥,读文致祭,陈设礼仪,与百日奠献同右小祥。
再期,大祥,陈设礼仪,与期年同三周致祭仪同
。右大祥。
二十七月,行除服礼。
皇子丧服:行奠献礼,王公百官随行礼,陈设礼仪,与百日礼同。祭毕。
皇子除服
右除服。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