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六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七学校考

太学

雍正十三年九月

皇上初登大寳。

恩诏: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在京、在外二品以上者,各送一子入监读书。

恩诏各省、府、州、县卫儒学,以本年正贡作恩贡、次贡作正贡。

定河南新设府、县各学出贡例,陈、许二府俱俟十二年后照例一年一贡。淮宁、石梁二县学各照例二年一贡。

又申定江南徐州府学岁贡例,照州升为府例,行定福建建宁府各学出贡例。建宁升府岁贡一人。永春升州三年二贡,新设霞浦二年一贡。古田分设屏南,照二年一贡之例。两县轮贡,台湾府新设彰化十年,后四年一贡。

廷试直省选拔贡生

乾隆元年,又申定八旗拔贡生考选助敎例,凡肄业期满,遇官学助敎员缺,准与各部院咨送人员一同考选。

更定河南、南召县学二年一贡。例定广西西隆等州县学贡例,以西隆州额廪四名,三年二贡。思恩县学额廪五名,二年一贡,均属太骤,改为四年一贡。又上思、河池等八县及永宁州额廪多未补足,改为三年一贡。

定陜西同州府学贡例,州升为府,俟十二年后岁贡一人。

定湖北宜昌府县学贡例。宜昌州升府,十二年后岁贡一人。彛陵州改东湖县,照县学例出贡。定山东泰安府县学贡例。泰安州升府,俟十二年后岁贡一人。新设菏泽、泰安二县,各照县学例,定八旗官学生肄业期满者,得补官学助敎例。申严贡监生、包揽钱粮之例。侵收入己者,照例革去。贡监仍照常人盗仓库钱粮,律并赃论罪,定拟八十两以上照,不应为而为之,律杖八十,仍革去贡监。如不及八十两以上,仍照揽纳税银。杖六十之例,定拟收赎。

㨂选八旗直𨽻各省拔贡生分别録用,交吏部以知县试用者十八人,馀令吏部询问,各生愿以佐贰官用者以佐贰用,愿就敎职者以敎职用。二年二月,续行拣选,直𨽻拔贡亦如之。

申明举、贡生员,概免杂差之例。奉谕:「杂色差徭,绅衿例应优免。乃各省竟有令生员充当总甲图差之类者,殊非国家优恤士子之意。嗣后举、贡生员等,著概免杂差,俾得専心肄业」。

二年,复贡监考职之例。先是,雍正年间,以捐纳贡监多托人代考,职衔之弊,遂经停止,至是奉。

恩诏贡生监生,每年仍派大臣官员,考定职衔,照旧例送吏部注册。

恩诏贡监生在监肄业者,免坐监一月。本年十二月恩诏同。

廷试续到直省选拔贡生。又

命国子监。

文庙大成门,大成殿改用黄瓦,崇圣祠著用緑瓦详见《祠祭门》

命仿宋儒胡瑗经义,斋治事,斋法严课诸生。凡明经者,或一经,或兼经务取。

御纂折《中庸说》诸书,探其原本,于人伦日用之理切实讲明其治事者,如歴代典礼、赋役、律令、边防水利天》。

官河渠算法之类,或専治一事,或兼治数事,务穷其源流,考其利弊。司成考课之时,必以湛深经术,通达时宜、稽古爱民之识,三年期满,即所学分别等第,以示劝惩。寻又定凡祭酒季考、司业月课出四书题一道,五经讲义各一道,策问各一条,助敎等官毎月按堂考课亦如之。

定稽查肄业诸生出入。礼部议:准学中设簿,毎日令助教等官一人稽察诸生,如有事故告假者,悉令将事由登记于簿,月终移送监丞呈堂。有肆行出入及出入过多者,勒令出学本堂师容隐者,察出记大过一次。其有剽猎浮华,不务实行者,本堂即行纠举,亦毋许隐徇。

定安徽颍州等府县学贡例,颍州升府,俟廪额补足,先将鳯阳府拨归之廪生较食饩,先后照例岁贡一人。其馀陆续挨贡新设阜阳县照县学例二年贡一人。

定山西朔平、宁武府等学岁贡例。朔平、宁武人文渐盛,三年二贡。又神池、五寨,照县学例行。

停拔贡生拣选引。

见之例。先是,礼部奏定选拔贡生廷试,考列一二等者,九卿㑹同简选,由部引见简用。其考列三等者,停其简选照例,札监肄业。凡宗学、义学、敎习,即于此中考取,三年期满,以知县铨用。其肄业期满者送部照例铨选。至是,又定拔贡到部,概停简选引。

见仍由部奏请」。

钦命大臣考试札监肄业,如有文理荒谬者,照例议处。其肄业期满,除照例铨选敎职外,果有经义治事、精通练达、品学兼优者,祭酒等官核实,保荐引见,以知县敎职。

简用仍照例轮班序选。

三年,

上临雍礼成,以圣贤后裔来京观礼者三十一人入监读书。先是,衍圣公孔广棨奏视学大典,圣贤后裔例得陪祀五经》博士,东野衍兆,未得一体。观光仰请。

敕部收録奉

㫖允行。又

命以先贤闵氏、冉氏、言氏、卜氏、颛孙氏、端木氏之世袭五经博士,均照五氏例,行取陪祀,并取闵、冉等氏各二人,赴京观礼。

御书与「天地参四字为

文庙匾额

御书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徳敎,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为。

文庙对聫悬挂并。

颁各直省悬挂学宫。

大成殿。互见《褒赠门》

定六堂肄业生额数,毎堂五十人,在内肄业者三十人,毎人岁支膏火银二十四两,在外肄业者二十人,毎人岁支膏火银六两,凡到监之贡监生详加考验,择文优品端者充补。

命国子监选正途贡生善书者十人,移送武英殿録书,仍给与在监膏火,数年后行走勤慎,该管王大臣秉公具奏,酌量议叙。

定八旗官、学生考取监生之例,凡八旗子弟选取入学,三年之内,令其専诵经书,朝夕讲课。三年后,监臣考验,择其愿学汉书资质相近者,归汉文班,分𨽻敎习,令其専心讲诵。其年齿已长,愿学翻译者,归满文班,分𨽻助敎,令其専心翻译。其归汉文班者,不必専读四书,亦使讲求经史,为有用之学,毎三年一次,监臣録其可以应考者奏请。

钦派大臣考试,优者授为监生,由官学生而升。太学使与拔贡人等明经治事,期满,择尤异者一同保举,考选録用」。至六年,又奏:「准官学生归汉文班者,迩年以来,颇知奋勉。但诸生年㓜度其资力,止能于四书外専治一经史册,浩繁乍难,责其研究定于明年八九月间,试以经文一篇论一道,优者酌量拔作监生,期满尤异者保举。

停止敎授八旗官学算法,専设算学。先是,雍正十二年,八旗官学増设算学敎习十六人,敎授官学生算法,至是以设立官学,敎养八旗子弟,専以读书翻译为业,算学理数精㣲,非童稚所能骤通,况以一时之暂敎授三十馀人,势难遍及,所有官学生习学算法之例,概行停止。寻议令钦天监附近専立算学额,设敎习二人,满、汉学生各十二人,蒙古、汉军学生各六人,即以向来八旗敎习算法,由举人、笔帖式、贡监生员出身者充补。敎习补完之日,即于学内学习有成之人考选充补,五年期满,量补钦天监等官。其满洲䝉古、汉军各学生,即于八旗官学生内,择其曽学算法资性相近者,不拘旗分选取。汉人无论举贡生童或世业子弟,愿入算学者,聴候考试録取,俱照官学例,月给膏火、功课、中线面体,三部各限一年,通晓七政,共限二年。毎季小试,岁终大试,分别勤惰去留。五年期满,举人出身者,以博士用,馀俱补天文生。

裁外肄业,生留内肄业生一百八十人,毎岁各加膏火银六两,其外肄业生一百二十人,裁去,从礼部尚书管监事赵国麟请也。

定湖南慈利、永定二县学贡例。二年一贡。定湖南、沅州府各学贡例,沅州升府祗辖三县。俟十二年后照州学,三年二贡。新设芷江县,照县学例。

定广东商学贡例,照天津、济南二府遇挨贡之,期二年一贡。

定未经报部之岁,贡身故例,凡府州县学廪生,已经考取,岁贡给有贡单,于未经报部本生身故者,即于报册内声明达部,准作贡生,以示矜恤。其本年岁贡,仍将陪贡顶补,所有旗匾银两给顶补之生。

四年,定算学事宜文移案卷俱归国子监管辖,称国子监算学,其敎习之饭食衣服,由监行文支给。至十年,奏准以钦天监天文生二十四人拨归国子监算学肄业,无庸别给膏火。其一切敎法及应试考取,均照算学生例。倘敎习不敷,即选学业有成之算,学生协同分敎,已补者即食本俸,未补者仍领学生膏火。十二年,又奉准敎习未满五年分敎,未经实授,遇有升任,如实心训课,均仍留敎习之任,令满五年奏明,交部议叙。

更定云南宣威、云、龙等州岁贡例,宣威暂照县学例,二年一贡。云龙州旧定二年一贡,今改照州学例,三年两贡。

定临榆县学岁贡例。时改山海卫为临榆县,议照县学例,二年贡一人。

定福建福鼎县学岁贡例。时霞浦县分设福鼎县议准,仍照例二年轮贡一人。

定八旗官学生考补各部寺库使之例,凡遇缺出考试,能翻译者四人,咨部考择充用。后又定毎缺一人,咨送三人,与觉罗官学生一,并由吏部考择充用。

五年,定广东丰顺、鹤山各县学岁贡例,由嘉应州、海阳、揭阳、大埔三学拨入之。旧廪鹤山县学,由新㑹、开平二县学拨入之。旧廪均按年先准出贡。新补本学廪生,俟十年后准三年一贡。

定广西泗城、镇安二府及归顺州学新设廪生出贡例。俟十年后,府学三年贡一人,州学四年贡一人。

定云南岁贡例,向例云南岁贡必系现食饩廪之生,其已补廪生,而或以丁忧事,故开缺未经补实者,虽年深,亦不准贡与各省岁贡之例不符,至是礼部奏定,嗣后遇应贡之年,不论实廪虚廪,挨年序贡,以昭画一。

定岁终,甄别肄业生去留,每于岁终将肄业生名数,奏明除选用佐贰等官及考补教习外,其馀诸生有三年期满者,咨部铨用。其未满三年而肄业已在一年以上者,监臣复加简选,果系才可造就,准其留监,馀即咨回本籍归原班,挨次补用,其愿留京应试者听。

又大学士管监事赵国麟议检讨夏之蓉奏成均造士,请仿宋胡瑗经义治事斋例,详明规制,严立劝惩诸条,久经举行,毋庸再议。惟各省选拔贡生及选举优生不无冒滥,应令直省学政严加考试,务拔真才得。

㫖允行并。

谕成均课士之道,惟贵躬行实践,不在多立科条,如徒视为具文,虽再増条款,又复何补?是惟在国子诸生,自知黾勉,则古称先务为明体达用之儒,勿役役于禄位功名之念,而司训课之责者,又复善为诱掖,切加劝惩,则辟雍钟鼓,教化聿兴,而圭璋特达之士,亦从此辈出矣」。是月,复奉

谕士为四民之首,而太学者,教化所先,四方于是观型焉。比者聚生徒而敎育之,董以师儒举古人之成法规条亦既详备矣,独是科名声利之习,深入人心,积重难返,士子所为汲汲皇皇者,惟是之求,而未尝有志于圣贤之道。不知国家以经义取士,使多士,由圣贤之言,体圣贤之心,正欲使之为圣贤之徒,而岂沾沾焉文艺之末哉?朱子同安县谕学者云:学以为已今之世父,所以诏其子兄,所以勉其弟师,所以敎其弟子弟子之所以学舍科举之业,则无为也。使古人之学止于如此,则必可以得志于科举,斯已耳,所以孜孜焉,爱日不倦,以至于死而后已者,果何为而然哉?今之士惟不知此,以为茍足以应有司之求矣,则无事乎汲汲为也,是以至于㳺惰而不知反,终身不能有志于学,而君子以为非士之罪也,使敎素明于上,而学素讲于下,则士者固将有以用其力,而岂有不勉之患哉?诸君苟能致思于科举之外,而知古人之所以为学,则将有欲罢不能者矣。观朱子此言,洵古今通患矣!夫为已二字,乃入圣之门知为已,则所讲之书一一有益于身心,而日用事物之间,存养省察,暗然自修,世俗之纷华靡丽,无足动念,何患词章声誉之能夺志哉?况即为科举,亦无碍于圣贤之学。朱子云:非是科举累人,人累科举,若髙见逺识之士,读圣贤之书,据吾所见为文以应之,得失置之度外,虽日日应举,亦不累也。据今之世,虽孔子复生也,不免应举,然岂能累孔子耶?朱子此言,即是科举中为己之学,诚能为已,则四书、五经皆圣贤之精藴,体而行之为圣,贤而有馀,不能为已,则虽举经义治事而督课之,亦糟粕陈言无补实用浮伪与时文等耳。故学者莫先于辨志,志于为己者,圣贤之徒也。志于科名者,世俗之陋也。国家养育人材将用以致君泽民治,国平天下而囿于积习,不能奋然求,至于圣贤,岂不谬哉!朕膺君师之任,有厚望于诸生。适读朱子书,见其言切中士习流弊,故亲切为诸生言之,俾司敎者知所以敎,而为学者知所以学。

定縁事斥革之贡,监生准以原名应童试及捐复例」。礼部奏:「准縁事斥革贡、监除包揽词讼、武断乡曲,及凡实系本身重犯,于律无可贷者,仍照旧斥革外,其有因人波累,与本身事犯情有可原,及罪在杖一百以内,革后能改过自新者,均准以原名,应童子试监生,准以原名捐复。其应行收考收复者,地方士庶不得挟嫌告讦,违者以诬告论」。六年,又定「酌减肄业生额数,于内肄业生一百八十人内拨出二十四人作外肄业,计其膏火可给一百二十人。监臣仍详加考验,分𨽻六堂。倘月课季考,有旷怠不到者,即行扣除。

颁发

钦定四书文,分给太学及八旗官学诸生。先是元年,上以时文风尚屡变,不一非明,示以准的,则主司难操,绳尺以度群才,士子亦难合矩矱,以应搜罗。

特命学士方苞裒集故明王唐、归胡金、陈章、黄诸大家及

本朝刘子壮、熊伯龙以后作者时艺精选数百篇,批抉其精㣲奥窔之处,颁布天下,以为举业。指南至是,刋刻告成。

颁发直省并

赐太学及八旗官学肄业诸生,定汉算学生得由童生考取监生,应乡试例向例只满洲䝉古,汉军算学生,得与官学生一同,考取监生入场。至是,议准得由童生考取监生应乡试。俄罗斯国遣其子弟来学于监中满、汉助敎内,简发文理明通者各二人引。

见简用满、汉各一人敎习,清汉书、衣服、饮食等项,由理藩院给发。九年,奏准俄罗斯学汉助敎为额外助敎,咨部别行铨补,后复裁去,仍照满助敎。例以六堂内助敎兼管俄罗斯学事务。

七年,

上以我朝屡开恩科,加添中额,所取进士,济济多人,而举人则日积日众,竟有需次多年而不得一官者,又添拔贡以分其缺。数年一次举行,则人愈多而缺愈少。举人铨选,更为无期。

特谕拔贡,乃生员之优者,夫既为文学华赡之青衿,则应科举时自可脱颖而出,又不専藉选拔以为呈身之路也。查从前选拔,或数十年,或二十年一举,今则六年一举,为期太近,理应酌量变通。嗣后著定为十二年,选拔一次。又以各省应试生员贡监,由学臣録送入场,向例毎举人一名,额取科举三十名,嗣后加至一百名,而学臣于科举之外,遗才大收,一概録送。且有督抚好行其徳,普收送考者,以致文理荒疏之人,皆得滥冒入场,试卷太多,不但试官于仓猝之中难于别择,即浮薄之士子,将以观光为㳺戏。

特饬学臣慎重办理,毋得滥溢,并永著为例。定贵州、永丰州学新设廪生出贡例,俟十年后准作,四年一贡。

八年,又申定八旗官学、汉敎习期满交送印册例,凡汉敎习,每人给印册二本,将三年内所敎学生若干名并学业功课详细填注,期满时以一册交新敎习。收存照例填注一册,呈送监臣秉公察核照例分别等第出,具考语引。

见酌用。

定云南东川、昭通二府及镇雄州、永善县各学,新设廪生出贡例,府学三年一贡,州学四年一贡。县学五年一贡,至二十三年改定,俱四年一贡。定山东商籍廪生出贡例。十二年后五年一贡。定甘肃口外安西等五卫廪生出贡例。十二年后,六年一贡。

九年,礼部奏:「各省拔贡生,自停止简选,引见后领。咨赴部者,日少前,因到部士子苦于守候,积至二二十名,即奏请。

钦命大臣考试,今各省拔贡未到部者,尚数百名,虽积至十馀名,其先到者,因资斧告谒,又复回籍,再难积至二三十名,若十馀名,即奏请。

廷试殊于体制未协,查拔贡现例无论考试,一、二、三等均归国子监肄业。嗣后凡拔贡到部,由部验到,即札国子监㑹同考试,文理通者准为拔贡留监肄业,荒谬者即行斥革。如文理虽不荒谬,而辞句疵累不称拔贡之选者,发回原籍肄业,该学政仍照例议处」。从之。

十年,又申定考核䝉古教习例,以五年期满为率,监臣详加考核,实不能教习者,饬令归旗,优者分别等第,填注考语引。

见记名,以应升缺补用。

十一年,更定考用八旗满洲官学助教法。先是,以翻译题一道考取,至是増添汉文论题,一道兼优者,方准録取。其现任笔帖式等坐补助教者,非举人恩拔副岁贡生生员出身之人不用。至十五年,又定考试时,准多取数人记名,遇缺挨次补用。定直省拔贡生入监考到考验,例向来贡监生入监先行考到列一、二等者,再行考验贡生,列一、二等监生列一等者,方准入监肄业。今定拔贡生亦如之。

停止额外助敎之例,时有协同助敎学习行走者,名为额外助敎。监臣奏请可否,给与单俸,得㫖照请给与单俸嗣后额外助敎之例著停止。定稽查援例、贡监年貌籍贯之例。凡直省援例贡监生造册报部,即将本生年貌、籍贯三代履歴造册送监本监,别设号簿、列名、铨记,各给印票一纸,在外者发与督、抚转给本生。在部报捐者,本生亲领,倘有斥革病故者,一面报部,一面缴销印票。定四川岳池县学新设廪生出贡例,十二年后准三年一贡。

定湖南永顺府及永顺、保靖、龙山、桑植四县学,新设廪生出贡例,俟十年后,府学二年一贡。县学三年一贡。

定陜西潼闗县学,裁归同知

ctextchar:5604
学廪生出贡例,县学现在之廪生,留于
ctextchar:5604
学。二年一贡,俟三次岁考,后存廪十五名,三年一贡。

定云南普洱、镇沅二府、恩施县及黒白琅三盐学,新设廪生出贡,例俟十二年后,府学三年一贡。县学、盐学俱五年一贡。

定山东威海、靖海二卫,归并文登县学廪生出贡例。文登额设廪生二十名,威靖二卫归并各二十名,作为候廪人,多额少挨补。无期,因暂准一年一贡,俟旧存二卫廪生贡完,仍照县学例一年一贡。十二年,考试八旗肄业期满之世职人员。

十三年,

恩贡十三氏优生时。

上东巡。

念十三氏子孙,逺承世绪,济济胶庠,其中当有文行兼优者。

特命学政甄拔数人,咨送礼部,贡入成均,示鼔励焉。裁满洲司业一员,向来蒙古司业、汉司业各一员,惟满洲二员。至是裁去一员,以符体制。

十四年,平定金川。

御制告成太学碑文,勒石学宫,文曰:天畀我皇清,握乾符,俯坤轴,函括万邦,悉主悉臣,五后缵承,创守佑启,亦惟是二三荩臣,布徳宣力。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御侮,用造我,丕丕基,罔有蘖芽,罔不煦妪长养,㳺于大当,粤有金川,娑罗莽者,居西蜀桃闗以外界,绰斯甲、小金川之间,向曽从征,得受符檄,与诸土司齿,顾恃其险逺,夜郎自大构衅,邻畨各土司申诉封疆吏吏曰,蔓之不图,岂其视为瓯脱?乃请兵筹饷,期扫其穴而司其事者,或怯缩以老师,或𤡑狡以蓄志,军无适从,事用弗集,予心𢢀然,念边徼之不宁,或致増防置戍,重劳吾民,大学士忠勇公傅恒,义同休戚,毅然请肩斯任,乃命以经略印益厚,集诸路军刍粟相继,闾阎不惊,卜吉于戊辰十一月之三日,禡牙以指所征,朕亲御武帐,赐经略酒以行,天日和昶阳气,宣复都人士,聴睹耸跃,罔不忭喜,谓露布之旦暮至也,乃歴燕晋,驱秦陇,越剑阁,絶川江,临桃闗之巇,经天射之峻,又日讨军实而敎诫拊循之,均其渴饮饥食,同其晓征夜眠,至于密赞机务,亲草奏章,则又经略独勤其劳,而诸武臣有所不知,有弗能共者,恩威既明,士用益励,度番落如户庭,过部伍于袵席,奸酋授首,军声大振,复以巨礟击其碉,坚碉以摧将,俟诸军之集,捣其中坚,而畨酋騤瞿駾喙稽首,请降经略,臣以彼罪重恶极穷而乞生久,或渝且背焉,虑不允所请,朕惟天地之徳在好生,彼蚁溃而䑕骇者,毋宁赦而宥之,且求降而尽殱之,不可谓武,矧不足以污我斧也,于是经略宣朕明㫖,登坛受降,己巳二月之望日,金川平定,㨗音至京,是役也,罙入数千里,奏凯未七旬,而振旅之师,多有返自中途,未究其用者,昔之成功巴蜀,如建武之定公孙,江陵之降李势,皆在版图之内,无足比数。廷臣举。

皇祖朔漠

皇考青海成例,请勒碑成,均以示来许。夫秉丹诚而运筹决胜永靖荒徼者,经略大学士之功也,商可否于帷幄,冲石矢于行阵者,参赞大臣及诸将士力也,朕何有焉?惟是体。

乾元之徳,凛佳兵之戒,保大定功,安民和众,庶几可以垂则乎?乃系之辞曰惟。

天生人类聚群分,凡兹林林,孰非我民,有羁而縻,有诲而谆,岂伊异视逺近,殊伦守在,四夷稽古,名言无已,用之寓义于仁,蠢彼金夷,恃其险阻,蚕食豨张,谓莫我拒不靖,不庭侵厥,邻聚骇奔,叫呶以干,大咎匪棘匪纾猃狁之故,我张我伐猃狁之故,我师既集,贼亦相持,匪敢相持,惧罪自支,两易寒暑,敉功稍稽,贼益以狂怒,臂当车,罪臣既诛,以徇我师,朕咨于恒,汝往视之,朕咨于恒,惟汝同徳,惟我庶士,亦久于后,将兹旗兵羽林,神策其勇,熊罴其心,金石何敌弗摧,何功弗克,济以汝忠,奏㨗顷刻,恒拜稽首,臣弗敢蘉,既禡既宜,师出于京,师出于京,时惟一阳,未逾五旬,乃压其疆,前旌猎猎,有节煌煌,群畨乃惊,谓自天降,惟彼攸恃,曰良尔吉,以侦以谍,如鬼如蜮,其恃爰诛,其类股栗,纪律是明,戎兵是诘,铸礟攻碉,其守以失,惟是惧诛,潜勿敢出,其潜勿出,乃旦夕延,将齐吾军,披其中坚,大鞣大膊期目之前,彼乃穷蹙乞降,悚䖍惟命,是从六事,永遵除道,筑坛肉袒羊,牵赳赳锺,琪乃度之,诉聿抵贼巢,开诚以谕,携其二酋,军门亲赴,悔罪归诚,车尘马足,顺斯抚之,昭我王度,昔也雷霆,今也雨露七纵,诸葛单骑汾阳,曰我相臣,于前有光,晋爵锡服,黼黻龙章,速归黄阁,左右赞襄,休养生息,恵鲜蜀邦,我武既扬,无疆惟庆。

十五年,

恩诏国子监监生及官学敎习俱著,免期一月恩。诏各省儒学以正贡作恩贡、次贡作岁贡。十六年。

恩诏国子监监生免坐,监一月,定考取八旗官学汉敎习,恭候钦命大臣至监,㑹监臣弥封阅卷。先是,由监臣将肄业之恩,拔副优岁,各项贡生,考取充补,至是改定此例。

上谕:「各省选拔贡生,经朕降㫖,以十二年举行一次,计至癸酉年,即届选拔之期,惟是来京朝考拣选,引见札监读书,或以知县等官试用,或以敎职即用,或以敎职归班,序选条例,屡经更定,朕思选拔,于每学数十百人中拔取一二人,且不糊名易书,可以验其人才,核其素行,自当精择,以充其选。应令该学政于试列前茅之士,举其文行兼优、才品出众者㑹同,该督抚秉公抡采至庠序,为陶育人才根本。今敎职率多,昏髦龙锺,滥竽恋栈,虽定以六年甄别,而上官以闲曹,多方寛假,非国家设官敷敎本意,应分以年限,详加澄汰,所遗员缺,即以应授敎职之选拔充补,于士风当有裨益。所有选拔贡生赴部验到作何定限及朝考録用,一切规条,俱应详悉酌定,永著为令。大学士九卿集议以闻。寻议令直省学政于岁科两试时,凡文理优通之廪増附生,观其才品,接其言论,合之文章,已得其大概。至考校时,屡次优等,及见列前茅之士,择其文优品端者,秉公选拔,即随场咨明,督抚存案,俟科考事竣。八月,乡试以前,学政𫝊齐,通省选拔之生,㑹同督抚通行覆试,验看给与贡单,咨文赴部,仍将正覆原卷送部磨勘,再顺天学政选拔满洲䝉古汉军生员,应于乡试前奏,请钦命大臣㑹同覆试,验看奉天,由府丞选拔,应㑹同府尹覆试,验看福建台湾府由台湾道选拔,移送福建学政,㑹同督抚覆试验看,倘验覆不堪充选,仍发回原学肄业至到部之期,统以其年十月起限。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定限八月,于次年五月到部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陜西,限六月,于次年三月到部。直𨽻、奉天、河南、山东、山西、江南,限四月于次年正月到部,礼部即照定限奏请。

钦命大臣于

午门内考试,分列三等进呈,如有文理荒谬不入等者,学政照例议处,督抚亦一并议处至。

朝考取列优等者九:卿简、选引、见、候。

㫖分别録用再直省府、州县敎职,饬令督抚三年一次澄汰,将实在年力就衰者,勒令休致,澄汰员缺,即以简选引。

见之拔贡充补未入简选者,仍札监肄业」。从之。十七年,定学政学録得升补助敎官,其録正、学録缺出,以吏部记名人员补用。

定四川成都、华阳二县。学廪生出贡例,三年内两县轮贡一人。

停止八旗世爵子弟,附入官学肄业,时以八旗世爵,既于两翼设立官学,将见在八旗官学肄业者,咨回各旗所有八旗官学増设之。汉敎习一人,裁去敎射敎习,亦咨回本旗行走。

十八年,考试满洲助敎。

十九年,拣选浙江等省拔贡生,命国子监学正、学録等官照内阁中书例考试,从御史陈大化请也。

命甘肃等省选拔贡生送热河引见。先是,礼部奏:准直省选拔贡生赴部验到。

朝考引

《见録》用规条内有遇。

皇上行幸热河,所有考试钦命四书论判题各一道,请照乾隆十七年㑹试在京总理事务处请。

㫖颁发题目并试卷免进呈之例,由总理处请题令阅卷,大臣祗领考试,分别等第。具摺奏。

闻其一二等照例奏派,九卿㨂选恭候圣驾回銮帯领引。

见至是,应考甘肃、川、广、云、贵等省拔贡,适遇皇上由热河启。

銮木兰、奉。

谕此次考试甘肃等省拔贡,若俟至回銮后帯领引见,未免守候需时,著交在京总理王大臣等验看㨂选。其应行引见者,即送至热河行在帯领行见」。

定进士举人考补学正、学録官例。

二十年,平定伊犁,大功告成,御制碑文,勒石太学。

文曰:「辽矣,山戎薫粥,旃裘毳幕之人,界以龙沙,畜其驒奚,虽无恒业,厥有分部。葢自元黄剖判,万物芸生,东夷西夷,各依其地,谬举淳维,未为理据,皇古莫纪。其见之书史者,自周宣太原之伐,秦政亘海之筑,莫不畏其侵轶,猾夏是虞,自时厥后,一二奋发之君,慨然思挫其锋而纳之宥,然事不中机,材不副用,加以地逺无定处,故尝劳众,费财十损,一得缙绅之儒,守和亲介胄之士,言征伐征伐则民力竭,和亲则国威丧于是有守在四夷覊縻不絶,地不可耕,民不可臣之言兴矣。然此以论汉、唐、宋明之中夏,而非谓我皇清之中,夏也,皇清荷。

天之龙兴,东海抚华,区有元之裔,久属版章,岁朝贡从,征狩执役,维谨准噶尔厄鲁特者,本有元之臣,仆叛,出据海西,终明世为边患,至噶尔丹,而稍强吞噬邻畨,阑入北塞我。

皇祖三临朔漠,用大破其师,元恶伏㝠诛,胁从逺遁,迹毋俾遗种于我,喀尔喀厥侄策妄阿拉布坦,收其遗孽,仅保伊犁,故尝索俘取地,无敢不共,逮夫部落滋聚,乃以计袭哈宻入西藏准夷之势,于是而复张两朝命将问罪,虽屡获㨗,而庚戌之役,逆子噶尔丹策凌能用其父旧人,乘我师怠掠,畜于巴里坤,𢷬营于和卜多,于是而准夷之势大张,然地既险逺,主客异焉,此劳往而无利,彼亦如之,故额尔徳尼招之败,彼亦以彼贪利而深入也。

皇考谓我武既扬,不可以既,允其请和,以息我众,予小子敬奉。

先志无越思焉。既而噶尔丹策凌死,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暴残喇嘛,达尔扎篡夺之。达瓦齐又篡夺喇嘛达尔扎而酗酒,虐下尤甚焉。癸酉冬,都尔伯特台吉策凌等率数万人来归。越明年秋,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和硕特台吉班珠尔又率数万人来归。朕谓来者不可以不抚而抚之,莫若因其地其俗而善循之,且毋令滋方来之患于我喀尔喀也。于是议进两路之师,问彼罪魁,安我新附。凡运饷、筹䭾、长行、利战之事,悉备议之始熟。经于庚戌之艰者,咸惧蹈辙。惟大学士忠勇公傅恒见与朕同,而新附诸台吉则求之甚力。朕谓犁庭扫穴,即不敢必然。喀尔喀之地,必不可以久居。若而人毋宁用其锋而观厥成,即不如志,亦非所悔也。故凡。

禡旗命,将之典,概未举行,亦云偏师尝试为之耳,塞上用兵必以秋,而阿睦尔撒纳禡木特请以春月欲乘彼马,未肥则不能遁,朕谓其言良当,遂从之。北路以二月丙辰,西路以二月己巳各𧺫行哈密,瀚海向无雨,今春乃大雨,咸以为时雨之师入贼境,凡所过之鄂拓克携羊酒糗糒迎恐。后五月乙亥至伊犁,亦如之。达瓦齐于格登山麓结营以待兵近万,我两将军议以兵取则伤,彼必众,彼众皆我,众多伤,非所以体上慈也。丁亥,遣阿玉锡等二十五人夜斫营觇贼,向贼兵大溃,相蹂躏死者不可胜数,来降者七千馀,我二十五人无一人受伤者。达瓦齐以百馀骑窜。六月庚戌,回人阿竒木、霍集斯、伯克执达瓦齐来献军门,准噶尔平。是役也,定议不过二人,筹事不过一年,兵行不过五月,无亡矢遗镞之费。大勲以集,遐壤以定,岂人力哉?

天也然。

天垂佑而授之事机,设不奉行之,以致坐失者多矣,可与乐成不可与谋,始亦谓蚩蚩之众云尔,岂其卿大夫之谓?既克集事,则又曰茍知其易,将劝为之。夫明于事后者,必将昧于几先,朕用是寒心,且准噶尔一小部落耳,一二有能为之长,而其树也固焉,一二暴失徳之长而其亡也忽焉,朕用是知惧武成而勒碑文庙,例也。礼臣以为请,故据实事书之,其辞曰:茫茫伊犁,大干之西,匪今伊昔,化外覊縻,条支之东,大宛以南,随畜猎兽,蚁聚狼贪,乃世其恶,乃恃其逺,或激或攻,而乘我缓,其计在斯,其长可穷,止戈靖边,化日薰风,不侵不距,不来其那,款闗求市,亦不禁诃,始慕希珍,终居竒货,吏喜无事,迁就斯愞,渐不可长,我岂惧其?岂如宋明和市之为?既知其然,饬我边吏,弗纵弗严,示之节制,不仁之守,再世斯斩,篡夺相仍,飘忽荏苒风沙革面,煎巩披忱,集泮飞鴞,食黮懐音,锡之爵位,荣以华裾,膝前面请,愿效前驱,兵分两路,雪甲霜锋,先导中坚,如鼂错攻,益以后劲䝉古后,属八旗子弟,其心允笃,二月卜吉,牙旗飘飘,我骑斯腾,无待折胶,泉涌于碛,芜茁于路,我众欢跃,谓有天助,匪啻我众新附,亦云黄发未睹,水草富春,乌鲁木齐,波罗塔拉,台吉宰桑,纷纷款纳,牵其肥羊,及马潼酒,献其屠耆,合掌双手,予有前谕,所禁侵陵,以茶交易,大愉众情,众情既愉,来者日继,蠢达瓦齐,拥兵自卫,依山据淖,惟旦夕延,有近万人,其心十千,勇不目逃抡。二十五曰阿玉锡率性贼所衔,枚夜袭,直入其郛。挥矛拍马,大声疾呼。彼人既离,我志斯合。突将无前,纵横鞺鞳。案角鹿埵,陇种东笼,自相狼藉,孰敢撄锋,狐窜鼠逃,将往异域回部遮之,凶渠斯得露布既至,告庙受俘,凡此蒇功荷。

《天之衢》在古周宣二年乙亥,淮夷是平。常武诗载「越我皇祖征噶尔丹命将。

禡旗亦乙亥,年既符岁,徳允协师,贞兵不血刃,漠无王庭,昔时准夷,弗恭弗譓。今随师行,为师侯尉,昔时准夷,日战夜征,今也偃卧,知乐人生曰匪准夷,曰我臣仆,自今伊始,安尔㳺牧尔,牧尔耕尔长。孙子曰:无向非,岂有今是?

两朝志竟,亿载基成,侧席不遑,保泰持盈」。恩诏国子监、贡生、监生及官学教习免坐监一月。二十一年,定湖南、衡阳新分设县学出贡例。两学二年轮贡一人。

二十二年,礼部议:「顺天府尹刘纶等奏,大、宛两县冒籍贡监,限满不行,自首请概行斥革,并请将来先取本县印结,始准报捐查两县贡监地方官并不加意清查,至限期将满,概请斥革,殊未允恊。应令府尹督率两县详查,如果逾限无踪,再行照例斥革。至其具结始行报捐之处,徒启需索之弊,均毋庸议。一疏奉。

谕㫖依议,此等捐纳贡监,其因应试投捐者,乃图猎,取功名,冒占试额,自当从严办理。然例由国子监分堂肄业,或由学政録科,其为数不过数百人,年貌语音不难立辨,嗣后应専其责成,务令于肄业録科时严加察验,以杜假冒,倘仍前滥行收考,一经发觉,必将録送各官严加议处。至不应试之贡,监第希顶帯之荣,或由以捐纳官职,自与占冒科名,有闗政体者殊异,若必如前议,限年令自改籍,不皆改籍者,又皆斥革。及如该府尹所奏,由该县具结赴部,始准收捐,转致胥役藉端需索,种种过甚无如听,其投捐为便定。考拔贡生试题例,旧例考试拔贡第一场,四书题文二,经文。一、第二场时务策一,论一、判一。至是,礼部议准御史陈大复条奏改判为五言八韵诗一首。

朝考、拔贡,亦试以书艺一、诗一著为例。二十三年,定优生到部严加考试例,试以书艺一、诗一分别等第进。

呈其文理明通者,照例札监肄业,荒疏者发回原学,并将该学政议处。

定考试优生不拘人数之例,定例考试各省优生,俟到部有四五名,始行考试,至是优生,有于上年五六月间到京,因人数不足,以致守候日久,艰于旅食者。兵部侍郎兼管监事观保奏请,照考试续到拔贡不拘人数之例,一体办理。或遇有拔贡续到,亦可一同考试」。从之。

二十四年,停止捐纳贡监归敎官约束例,旧例捐纳贡监统归地方官约束,嗣因各省贡监不受学臣约束,妄自尊大。部议:「准令督抚学臣转饬州县,㑹同敎官,将所属贡监照生员例,一并归学,举报优劣,严加约束。至是,安徽学政刘墉奏:「捐纳贡监,与生员迥不相侔,责成敎官约束,向例由州县造册移咨敎,官在州县,既觉繁琐,在敎官不能综核,一柄两操,不但有名无实,抑且体制不符,应请停止」。部议应如所请,从之。

十一月,平定回部,大功告成,御制碑文,勒石太学。

文曰:「建非常之功者,以举非常之事。举非常之事者,以藉非常之人」。然亦有不藉非常之人,而举非常之事,终建非常之功者则頼。

昊苍笃贶,神运斡旋,事若祸而转福,机似逆而转顺,顺天者昌逆。

天者亡故犁准夷之庭,扫回部之穴,五年之间,两勲并集始迟,疑犹未敢信终,劼劬,以底有成荷。

天之龙,在兹畏!

天之鉴益在,兹爰叙其事,如左达瓦齐之就俘也,伊犁已大定矣,无何而阿睦尔撒纳叛彼其志,本欲藉我力以成己事时也。人心未定,佐饔者尝一蜮肆狂,万狙应响,蜂屯蚁杂不可爬,梳畏难者群谓不出,所料准夷,终不可取。并有欲弃巴里,坤为退守谋。然予计其众志不齐,将有归正倒戈者,于是督策将帅之臣,整师亟进。既而伊犁诸台,吉宰桑果,悔过勤王,思讨逆贼,以自赎此。

天恩助顺者一也。二酋大小和卓木者,以回部望族,久为准噶尔所拘于阿巴噶斯鄂拓者也。我师既定伊犁,乃释其囚,以兵送大和卓木波罗泥都归叶尔竒木,俾统其旧属,而令小和卓木霍集占居于伊犁,抚其在伊犁。众回乃小和卓木助阿逆攻勤王之台吉宰桑等阿逆,頼以茍延。及我师再入,阿逆遂逃入哈萨克,而霍集占亦即收其馀众窜归旧穴此。

天恩助顺者二也。准夷之事,前纪略见梗概,兹不复纪纪,兴师讨𤞑之由,则以我将军兆恵,在伊犁时,曾遣副都统阿敏道往𤞑议事,小和卓木乃以计诱阿敏道而拘之,及我师抵库车问罪,彼携阿敏道以来,援至中途害之,及从行者百人,彼犹逞其狂悖,抗我师颜,且敢冒死入库车城,乃雅尔哈善,略无纪律,致彼出入自由,然我满洲索伦众兵士,无不念国家之恩,效疆场之力,故能以少胜众,逆渠惧而兔脱此。

天恩助顺者三也,知偾辕之无济,抡干材之可任,时将军兆恵,以搜剿准夷馀党,至布露特部落,已款服其众,因命旋师定回部,于是克库车,存沙雅尔,定阿克苏,略乌什,收和阗,师之所至,降者望风直至叶尔竒木城下,而我军人马周行万有馀里,亦犹强努之末矣,二酋以其逸待之,力统数万人,与我三千馀人战我师之过河者,才四百馀,犹能斩将搴旗,退而筑堡,黑水固守以待此。

天恩助顺者四也。万里之外,抱水救火,其曷能济?乃予以去年六月即降㫖,派兵拨马,欲以更易,久在行间者耳。故兵马率早在途,一趱进而各争前,恐后人人有敌忾之愤。此

天恩助顺者,五也。副将军富徳及参赞舒赫徳辈,率师进援,以速,行戈壁中,马力复疲,值狂𤞑据险坐俟,颇有难进之势,夫援军不能进,则固守以待者危矣!而参赞、阿里衮驱后阵之马,适至夜𢷬贼营,我师内外夹攻,彼不知我军凡有几万握炭流汤之徒,自相蹂躏,顾命不暇,于是解黒水之围,鹿骇獐惊,遁而保窟,我之两军,合队全旅,以回阿克苏此。

天恩助顺者六也,既而彼料,我必再入泰山之压,难当,乃于我师未进之先,携其部落,载其重器,跳而逺去,而叶尔竒木、哈什哈尔二城之旧,伯克等遂献城以降,参赞明瑞,一邀之于霍斯库鲁克、副将军富徳,再䧟之于阿尔楚尔,于是离心者面,内前途者反斾,二酋唯挈其妻孥及旧仆仅三百人,入拔达克山境,此天恩助顺者七也。人迹不通之地,语言不同之国,既已雀驱,宁不狼顾?其授我与否?固未可定也,然一闻将军之檄,莫不援旗请奋,整旅前遮,遂得凶渠,函首露布遥●此。

天恩助顺者八也。夷考西师之役,非予夙愿之图。何则?实以国家幅员不为不广,属国不为不多,惟厪守成之志,无希开创之名。兼以承平日久,人习于逸,既无非常之人,安能举非常之事而建非常之功哉?然而辗转辐辏,每以艰而获易,视若失而反得,故自缔始以逮定功,虽予自问,亦将有所不解其故而不敢期其必然者,故曰非人力也。

天也夫。

天如是显佑国家者,以

祖宗之敬。

天爱民●

眷顾者,深也。则我后世子孙,其何以心上苍之心志?

列祖之志,勉继绳于有永,保丕基于无穷乎?系以铭曰:「二酋偝徳,始乱为贼,是兴王师,报怨以直。伊犁既平,蕞尔奚屑?徐议耕辟,徐议戌设,以噢以咻,伊余本懐,岂其勿戢,图彼藐𤞑,彼𤞑不量,怒臂当车,戕我王臣,助彼狂狙,始攻库车,偾辕败事,用人弗当,至今为愧,悖逆罪重,我武宜扬,易将整师,直压彼疆,阿苏、乌什、玉陇、和阗,𫝊檄以定肉袒羊,牵二酋孽,深知不可活,狼狈相顾,固守其穴。桓桓我师周行万里,马不进焉,强弩末矣!以四百人战万馀虏退,犹能守黒水筑堡,间信达都,为之伤悼,所幸后军,早行在道督敕速援,人同怒心,曽不两月,贼境逼临,贼境逼临,彼复徼隙,马继以进,贼营夜斫,出其不意,贼乃大惊,谓自天降,孰敢锋撄?大鞣大膊如虎搏兔案角陇种,谁敢回顾,黒水围解,合军暂旋,整旅三路,期并进焉。贼侦军威,信不可支,挈其妻孥,遁投所依,所依亦回,岂不自谋,岂伊庇猿而受林忧,利厥锱重无遗,尽掠遣其都丸,遂来献馘,讵惟献馘,并以称臣捧赉表章,将诣都门奏凯班师,前歌后舞,尸逐染锷温禺衅,鼔露布至都,正逮初阳。

慈宁称庆,亚岁迎祥。

郊庙告成,诸典并举。皇皇太学丰碑再树,丰碑再树。敢予喜功,用不得已。

天眷屡䝉,始之以武,终之以文,勘乱惟义,抚众惟仁,布恵施恩,寰宇共喜,古不羁縻,今为臣子,疆辟二万,兵出五年,据实书事,永矢乾乾。

二十五年,定江南金山卫学出贡例。三年贡一人。定湖南永绥

ctextchar:5604
学出贡例,十年后四年贡一人。考试国子监助敎。

考试国子监敎习。

二十六年

恩诏直省儒学,以正贡作、恩贡、次贡作岁贡。二十七年,定贵州荔波县学出贡例。四年一贡。定四川、茂州等学出贡例,茂州二年一贡。松潘、越巂三年一贡。资州、眉州俟六年后三年两贡。新宁、梁山三年轮贡一人。

二十九年,定四川、嘉定、潼川二府,乐山、三台二县学出贡例,俱二年贡一人。

三十年,更定四川、䕫州府岁贡例,照州学例,三年二贡。

増派䝉古大臣一员,兼管祭酒,敎训蒙古学生。

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七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