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一百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群庙考》

歴代帝王陵

天聪三年十二月,遣官祭金太祖、世宗陵时。

太宗文皇帝征明至燕京。庚申,祭纛于良乡县东山冈。是日,遣贝勒阿巴泰、萨哈㢘往祭于房山。

顺治元年五月。

上命以礼葬。

明崇祯帝后暨妃袁氏及两公主时,并葬天启懿安皇后张氏、万厯妃刘氏造陵墓如制。后八年四月,崇祯妃尤氏卒,殡葬如礼,仍给太监守䕶。

七月,设明长陵以下十二陵司香内使各四人,八月。

诏明十三陵洁禋祀,禁樵牧,设司香官及陵户,给以香火地亩。

等,谨按是月

世祖章皇帝车驾自

盛京迁都

燕京是日。

驻跸广宁,葢入闗之初,首举是礼也。十一月,定明神宗陵,不设陵夫。先是,设看守明十三陵,每陵夫二十四名,田二十二顷,至是除神宗陵不设外,其十二陵各设太监二名夫八名,照役给田,仍令户部给岁时祭品。

二年正月

命房山县知县祭。

金太祖、世宗陵时,于常用祭品外加太牢一。是年二月复。

命房山县知县祭金陵。自后岁以春秋仲月,或岁一祭,或岁二祭,皆以知县将事,而修陵建碑,更牲醴有加。

焉。

二月,定明十二陵岁祭礼。是日,世祖章皇帝谕礼部:「故明十二陵,每陵太监二名壮丁八名,看守每年,令守陵太监致祭二次。其太常寺及知县不必遣祭。

十月

命建。

明崇祯帝陵享殿时,工部奏请以造陵馀银更建享殿。从之。

六年十月,禁伐明陵树木。八年二月,以恭上。

昭圣慈寿皇太后尊号礼成,遣官祭歴代帝王陵时祭。

伏羲氏陵于宁淮

女娲氏于赵城。

神农氏于酃。

轩辕氏于中部。

少昊氏于曲阜。

高阳氏

高辛氏于滑。

陶唐氏于濮

有虞氏于宁逺。

夏王禹于㑹稽。

商王汤于荣河,中宗于内黄,高宗于西华,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于咸宁。

汉高祖于泾阳,文帝于咸宁,宣帝于长安,光武帝于孟津。

后魏文帝于富平。

唐高祖于三原,太宗于醴泉,宪宗于蒲城,宣宗于泾阳,后周世宗于郑州。

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于巩,辽太祖于广宁。

金太祖、世宗于房山。

元太祖、世宗于宛平北。

明太祖于江宁,宣宗、孝宗、世宗于昌平,凡祭皆就享殿行礼。或因陵寝设坛,惟元陵望祭。

六月

命复祭。

明神宗陵时

世祖章皇帝谕礼部:「顺治元年,定守明诸帝陵寝并祭典,因神宗与我朝有嫌,故裁之。朕思前朝帝王陵寝,理宜防䕶,况我朝凡事俱从寛厚。神宗陵著照十二陵例,以时致祭,仍设太监陵户看守。

十四年九月,以修葺。

金太祖、世宗陵工竣,遣官致祭。先是,正月,谕礼部:「金代帝陵在房山县,迨明季国衰,因我朝克取辽东,误疑金代陵旺气相闗,遂将地脉掘断,又因己巳,我太宗皇帝统师入闗,念金代先徳,遣王贝勒大臣往陵致祭,复将石柱等拆毁,建闗帝庙,镇压朕思。

天祚本朝,于金何与?故明不思运数有归,辄毁及金代陵寝,愚诞甚矣!金太祖、世宗入帝王庙,祀其陵寝,照旧守䕶地方官春秋致祭外,尔部即遣官往房山视金陵周围,如切近处,果有毁坏,即酌量修整,其闗帝庙仍留存,寻于六月立碑,至是工竣,遣官致祭。

世祖章皇帝御制碑文。

「朕惟自古膺图受籙,咸有大功徳于天下,及其殁也,弓剑之藏,后世重焉,非特阴阳之所景贶,实亦遐迩之所绎思,故时代虽遥,崇礼不替,若声教被于当年,园寝湮于异姓,非所以昭徳追逺也。朕抚有寰区,于前代陵墓,未尝不惓惓于心,申饬所在守䕶惟谨,惟金代陵之在房山者,前我师克取辽东,故明惑于形家之说,疑于本朝,王气相闗,遂劚断其地脉己巳岁。

太宗文皇帝统师入闗,念金代先徳,遣王贝勒大臣诣陵致祭,明复加摧毁,且建立闗帝庙,为厌胜之术,夫不达天命之有归,而谬委灵于风水,移灾于林木,何其诞也!金代垂祚百有馀年,英王哲辟,实光史册,乃易代之后,兆域荒圯,祀典缺废,抚今追昔,慨焉兴叹。

金太祖

世宗已经崇祀帝王庙,其陵寝命,地方春秋,䖍祀外兹,特谕礼臣,专官省视,修其颓毁,俾规制如初,并令有司时祭无斁。呜呼!庙貎既崇,特景思于往哲,封茔重焕,用昭示于来兹,爰勒贞珉,以垂不圬云尔。

十六年三月。

诏立。

《明崇祯帝陵碑》

命大学士金之俊撰碑文,臣尝观古今治乱之迹,邦国兴替之由,使后之人得而考焉,以为法戒者,其义莫详于史大略:国之兴也,创业开基之君,莫不有应天顺人之举,积功种徳,为累叶之所慿藉,其亡也,必末季之主,或天资刻薄,残民以逞,或暗弱昏庸,太阿旁落或甚,而纵欲败度灭裂纲常,种种失徳,难以枚举,皆有自取灭亡之道,即国祚之修短不同,而覆败相寻,异世一辙。书曰:「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非虚语也我。

皇上聪明睿知,典学惟勤,涵泳六经之暇,尤研精史书,举前代之是非,往事之成败,靡不溯源,穷委一究。其

指归而于明朝兴亡本末,更暸如指掌。于是深晰崇祯帝之所以失天下者,厥咎有在,非末世亡国之君可同年而语也。但当时既无实録,日后虑多,传疑每厪。

睿怀之悯恻。于顺治十四年二月内爰谕工部立碑表章恭绎。

天语一则曰「明崇祯帝,尚为孜孜,求治之主,祗以任用非人,卒致祸乱,身殉社稷」。再则曰:「若不急为阐扬,恐千载之下,竟与失徳亡国者,同类并观」。呜呼!

宸鉴及此,不能不令人低徊叹息,颂我皇上之明,并日月发幽光于沉㡬,徳迈兴王,昭公评于隔代真前此纪载中未有之盛事也!兹工部遵谕礲」。

石成

皇上特命臣之俊为文以勒之碑,臣系故明,累臣矢殉沟壑,幸遘永清之㑹,再续馀生,既捧

徽纶而感涕益惊。

专命而旁徨以謭陋,昏耄如臣,何能追阐遗●,仰副皇上表章之盛心,然不敢不就,见闻所及,谬𫐠其概,以窃附史官之职也」。按崇祯帝本以英敏之资潜徳藩。

邸继膺大统,当即位之始,正孽璫煽乱之馀,中外危疑,独能不动声色,芟夷大憝。如秋风振槁,因目击人心蛊坏尽属,如醉如梦之流。法纪废弛,酿成不痛。不痒之疾,鋭意更弦猛图法祖,恤民隐,畏天灾,尝蔬食布衣,痛自贬损。讲帷之咨询不辍,平台之问对屡勤一段宵旰靡宁,想望太平之意诚有如。

上谕所云:「孜孜求治者,假令当日有先忧,后乐之臣,同心同徳,匡济时艰,小康犹可坐致,即或中材之佐警」。

戒绸缪,尚得弥缝岁月,其如怙偷积玩、贪黩成风、下吏之精神,专用以钻营结纳大僚之好,尚惟在乎位高多金,以致民穷盗起,然发难之初,不过西陲一隅,亦何难以国家全力制之,而上下相䝉,以贼为讳,啸聚之势,日炽月盛,攻城掠邑,有同破竹,然后举国张皇,纷纷议选,将议抽兵议加派议,设总理总管,重臣临渇,掘井毫无成算,以言剿则挫衂,屡闻以言抚则招徕无术,至于骄兵悍将,反借贼势披猖,为䕶身符,来不能御,去不肯追,遂蔓延流毒秦晋楚豫、巴蜀,暨大江以北,所在骚然,而朝端之士,方争洛蜀之党,日构元黄之战,厝火怡堂,独以贼遗君父忧,间有一二耿介特立之士,以公忠体国为念,又往往不安于其位,一时内外文武事权在握者,无一实心办事之人矣,致令仁明鋭治之主,不幸而丁中叶陵替之后,起弊扶衰,万难措手,兼之孑然孤立于上,四顾盈庭,茫无可倚,譬之尫羸之夫,病之初中,尚在肤膜腠理之间,中医犹能按脉而治,及躭延日久,深入膏肓,虽有卢扁救疗安施,岂非天之所废,莫能兴之,而人谋不臧,适任其咎者耶?考史传所载,凡末世亡国之君,覆车之辙,崇祯帝并无一蹈焉。乃身殉宗社,不引天亡之言,亦綦烈矣。嗟乎伤哉!有君无臣,祸贻邦国,竟若斯哉!此明代往事之可为痛哭流涕者也!我皇上深用悯恻,而欲急为之阐扬,是即孔子当年作春秋之心,褒贬出乎至公,瑕瑜毋令相掩,俾天下后世。

读《明史》者,咸知崇祯帝之失天下也,非失徳之故,总由人臣谋国不忠所致,庶后之为人臣者悚然知所戒,而后之为人君者,亦知慎于用人也已,然则煌煌。

睿谕明乎制治保邦,勿玩小冦而弭冦,必以安民为本,安民则又以知人为本,此匪直昭一时之信史实著。

万世之常经,盖永为君,若臣之宝镜云。

十一月壬申。

世祖章皇帝亲酹。

明崇祯帝陵是日。

驾过凄然泣下,酹爵于陵前。癸酉。

阅明诸陵

甲戌,遣官祭。

明崇祯帝陵

世祖章皇帝御制祭文。

帝亶聪御极孜孜,以康阜兆民为念,十七年来,劼毖无斁,不意流冦猖獗,国遂以倾身殉社稷,向使遭逢景运,可称懿辟,独是缵承衰绪,适丁劫厄,虽励精图治,而倾厦难支,朕念及此,恒用深恻,兹巡幸畿辅,偶过昌平,睇望陵寝,益为凄然,特具牲帛酒品,用昭礼祭,尚飨,同日遣官祭。

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光宗、熹宗陵并

谕工部:「前代陵寝神灵所栖,理应严为防䕶,朕巡幸畿辅,道经昌平,见明代诸陵殿宇,墙垣倾圮已甚,近陵树木多被斫伐,向来守䕶未周,殊不合理,尔部即将残毁诸处尽行修葺,见存树木,永禁樵采,添设陵户,令其小心看守,责令昌平道官不时严加巡察。尔部仍酌量每年或一次或二次差官察阅,勿致疏虞。

十七年正月

诏追谥。

明崇祯帝为庄烈愍皇帝,遣官祭陵,是日驻跸三屯营。

谕礼部:「前明崇祯帝励精图治,十有七年,不幸冦乱国亡,身殉社稷,考其生平,无甚失徳,遘兹厄运,殊甚矜悯,宜加谥号,以昭实行。今谥为庄烈愍皇帝,尔部即遵谕行」。遂遣固山额真伯佟六十致祭于陵寝。

九月

驾幸昌平州,观明诸陵。

十一月,遣官祭。

金太祖世宗陵

康熙元年九月

诏岁以春秋祭。

歴代帝王陵时奉。

「圣祖仁皇帝谕歴代帝王陵寝,原有祀典,理宜䖍肃举行,以昭追崇之意。闻明朝陵向所给守䕶内员人户地亩数少,致各陵祭品备办不敷,止于大红门外总祭,殊于朕怀未惬,嗣后万厯陵不祭外,每年应春秋二次,太常寺差官致祭金朝陵,亦毎年春秋,太常寺差官致祭,其元朝陵,未知定所应行望祭礼,至前代各陵,近者亦应春秋差官致祭逺者,著各该地方官春秋致祭。寻议准直省所在。

帝王陵寝,岁春、秋仲月,守土正官一人致祭。执事以礼生祭日,用羊一、豕一,馀陈设及行礼仪注与。

庆典遣官同。

六年七月。

圣祖仁皇帝躬亲大政,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十一年正月,遣官祭明诸陵。时奉太皇太后往赤城汤泉。是日驻跸南口,遣内大臣往祭。十四年八月。

上幸汤泉,诣明长陵奠酒。是日,分遣内大臣伯心裕等致奠诸陵,嗣于庚子复。

谕礼部:「往代帝王陵寝所在地方,理宜守䕶,以妥神灵。朕近行幸汤泉,道经昌平,见明朝诸陵,殿宇虽存,户牖损坏,附近树木,亦被摧残,朕心深为悯恻。尔部即严加申饬守陵人户,令其敬谨防䕶,仍责令该地方官不时稽察,勿致仍前怠玩,以副朕优礼前代之意」。

十二月,以

册立皇太子,遣官祭。

歴代帝王陵

十五年正月,以建储加上太皇太后。

皇太后徽号礼成,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十月

圣祖仁皇帝亲酹明陵,时驾幸昌平,过明十二陵,一一躬亲,酹酒越日。

命内大臣等于明十二陵各读文致祭。二十一年二月,以滇省荡平,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二十三年十一月。

圣驾南巡。

驻跸江宁。

亲谒

明太祖陵先是。

谕大学士明珠、王熙明:太祖一代,开创令主,功徳并隆,朕巡省方域,将及江宁,锺山之陵寝斯在,朕优礼前代,况于其君实贤,可祀之如礼」。寻遣内阁学士席尔达往祭,至是复。

谕大学士明珠:尚书介山:明太祖陵已遣官致祭,但朕既抵江宁,距陵非逺,欲至其处,亲为拜奠于是

驾即至锺山。

亲奠焉过明故宫,慨然久之。时谕大学士明珠、总督王新命曰:「明太祖陵寝,歴经年,世幸本朝加意䕶守,郁然无恙。朕躬谒奠祭,典数优崇。今车驾将旋,图善其后。尔等可传谕守陵太监及陵户,朝夕敬慎,巡视罔辍,洒扫维勤,毋令附近民人旗丁恣行蹂践。其在陵守视人等,特加赏赉,以示恩恤」。彰劝励焉。越日复。

谕江南江西总督、江宁巡抚:明太祖天资英武,敷政仁明,芟刈群雄,混一区宇,肇造基业,功徳并隆,其陵寝在锺山之麓,系江宁所属地方,向亦有㫖令有司各官春秋致祭,严禁樵采,并设有守陵人户,朝夕巡视,但为日已久,不无废弛。今朕省方江宁,亲诣拜奠,见墙垣倾圮,林木凋残,皆系无知,民人不遵约束,恣肆作践,往来行走,殊违法纪。嗣后尔等督令地方各官不时巡察,务俾守陵人役,用心防䕶,勿致附近旗丁居此仍前践踏,所有春秋二祭,亦必䖍洁举行,以副朕崇重古帝王陵寝至意」。

二十七年十月,以

孝庄文皇后升袝。

太庙礼成,遣官祭。

歴代帝王陵

二十八年二月

圣驾南巡,亲诣。

禹陵致祭并

命祭文内敬书。

御名时,礼部奏致祭。

禹陵,应照康熙二十三年,明太祖陵,遣官致祭后,皇上亲诣奠酒奉。

谕曰:「尧、舜、禹、汤,皆前代圣君遣官致祭,后方亲诣奠酒,未为允惬禹陵。朕将亲祭文内可书朕名」。又

谕曰:「祭以敬为主,禹陵僻处荒村,恐致亵慢。凡供献粢盛礼仪诸事,令左都御史马齐、侍郎席尔达同往省,视先一日。

驾渡钱塘江,舟泊绍兴府㑹稽山麓,是日亲诣致祭,率扈从诸臣行三跪九拜,礼毕,上登窆石亭留览,越二日。

谕福建浙江总督王隲:朕亲行江表,缅怀禹徳,躬率群臣展祭陵庙,顾瞻殿庑倾圮,礼器缺略,人役寥寥荒凉,增叹愚民风俗,崇祀淫祠,俎豆馨香,奔走恐后,宜祀之神,反多轻忽,朕甚慨焉!在昔帝王陵寝,理应隆重培䕶,况大禹道冠百王,身劳疏凿,奠宁率土,至今攸赖,岂可因循,特书地平天成四字,悬之宇下,令地方官即加修理,毕备仪物,守祀人役,亦宜增添,俾规模𢎞整,岁时严肃,兼赐白金二百,给守祀之人,此后益令敬慎守土之臣,亦须时为加意,称朕尊崇遐慕之怀,其各祗遵毋忽」。圣祖仁皇帝御制祭文曰:

王精一传心:俭勤式训,道由天锡,启皇极之图畴,功在民生,建中邦之井牧四载昔劳疏凿,永頼平成九叙,早著谟谋,惟歌府事,行其无间,徳逺益新,朕省方东南,道经呉越,视长江之浩渺,心切溯洄,瞻高巘之嵯峨,企深仰止,幸矣松楸,伊迩俨然,律度可亲,特荐馨香,躬修祀事,惟祈灵爽,尚克来歆」。

圣祖仁皇帝御制

禹陵颂》并序

朕阅视河淮省方,浙地㑹稽,在望爰渡钱塘,瞻拜大禹陵庙,瞻眺久之,敕有司岁加修葺,春秋莅祼粢盛牷醴,必丰必䖍,以志崇报之意。时康熙二十八年二月十四日也。缅惟。

大禹接二帝之心传,开三代之治道,昏垫既平,教稼明伦,由是而起,其有功于后世不浅,岂特当时利赖哉!朕自御宇以来,轸怀饥渇,留意河防,讲求疏浚,渐见底绩。因行山泽,益仰前徽。爰作颂曰,下民其咨」。

圣人乃生,危㣲精一,允执相承,克勤克俭,不伐不矜,随山刋木,地平天成,九州始辨,万世永宁,六府三事,政教修明,㑹稽钜镇,五岳嫓灵,兹惟其藏,陵谷式经,百神守䕶,松栢郁贞,仰止高山,时切景行」。

甲子。

圣祖仁皇帝亲祭

明太祖陵是日。

驾至大门前下辇,步行进前殿,行三跪九拜礼。复至陵前,奠酒,三爵,行一跪三拜礼。

赐守陵人白金百两。

三十四年以畿辅灾伤,山西地震,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三十五年,以迩年郡县水旱间告年谷歉登,遣官祭。

歴代帝王陵

三十六年二月。

命祭辇路所经,古帝王陵先贤墓,时以行兵宁夏。是日,驻跸大同。

七月,以剿灭噶尔丹,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三十八年四月。

圣驾南巡。

亲谒

明太祖陵奠酒先是。

谕大学士等:「明代洪武乃创业之君,朕两次南巡,俱举祀典,亲往奠醊。今朕临幸,当再亲祭」。大学士等奏:

皇上两次南巡,业䝉亲往奠醊,今应遣大臣致奠」。上曰:「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著兵部尚书席尔达致祭行礼,朕亲往奠」。是日,奠爵既毕。

阅视陵寝,复。

谕大学士等曰:「朕今日往明太祖陵寝致奠,见其圮毁已甚,皆由专司无人。朕意欲访察明代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古者夏殷之后,周封之于杞、宋,即今本朝四十八旗蒙古亦皆元之子孙。朕仍沛恩施,依然抚育,明之后世,应酌授一官,俾司陵寝,俟回京日,尔等与九卿㑹议具奏」。越二日。

诏所司时加修整并悬。

御书治隆唐、宋四大字于陵殿等谨按加礼,前代陵寝,未有如本朝之久而益厚者我。

圣祖仁皇帝六幸江宁,五临锺山,方岁己卯之四月已,三酹明陵。

圣谕欲访裔授职,俾守世祀。迨世宗宪皇帝初元,即检得圣祖未经颁发。

谕㫖一道,遂上承。

先志封明裔,以侯世袭。奉春秋陵,祀我皇上。初举南巡循。

旧典谒明陵。

谕曰:「胜国故陵,寝殿依然,松楸无恙,皆我祖宗盛徳保全之所致。葢

世祖章皇帝车驾入关,即诏明陵禁樵牧,洁禋祀,迄今恭纂是编,伏睹列朝仁泽叠加,几于连岁,不絶书至矣哉!从古史册所未之有也。

四十一年十一月。

诏修。

禹陵是月

谕工部:「禹陵殿宇应即行修葺,著交与杭州织造敖佛和,令确估工价,动支织造节省银两,㑹同地方官尽心料理,称朕尊崇前代圣王之至意」。

四十二年二月壬寅。

圣驾南巡,遣官祭。

明太祖陵是日。

驻跸江宁府城南,遣大学士马齐致祭,又命皇子往奠酒。

三月

圣祖仁皇帝五十万寿,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十一月,遣官祭。

女娲氏陵时

驾西巡,是日

驻跸洪洞县城南,遣官祭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陵、汉高祖文帝、宣帝、光武帝、唐高祖、太宗宣宗陵,并命祭。

文王

武王文书。

御名时,先期,翰林院以拟撰祭文进呈,谕曰:「文王、武王皆古之圣君,非他帝王可比。且向以孔子圣人,已书朕名致祭矣。此祭文同,亦须书名」。

四十四年四月

圣驾南巡。

亲诣

明太祖陵行礼。先是,遣户部尚书徐潮致祭。越三日,谕领侍卫内大臣等曰:「回銮,朕诣明太祖陵」,大学士马齐奏:

皇上已遣官祭明太祖陵,祈停亲诣得。

㫖:「洪武素称贤主,前者巡幸未获躬赴陵前,今当亲诣行礼」。是日,导引官引向中门。

上命自东角门入,

谕曰:「此非尔等导引有失,特朕之敬心耳」。既入,率诸皇子及大臣侍卫等行礼。

四十五年,以平定朔漠,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四十六年三月。

圣驾南巡,遣官祭。

明太祖陵。

上复亲诣行礼,先一日。

谕大学士等:「朕欲于明日谒明太祖陵。大学士等奏:皇上前此临幸江南,祭明太祖陵,或遣官或遣皇子,并蒙亲行灌奠,又重新庙貎,专人守䕶,自古加厚,前朝未见如此者今。

车驾又欲往谒等以为太过,况已遣大臣致祭,天气骤热,不必亲劳。

圣躬

上谕曰:「天气骤热,何足计耶?朕必亲往」。是日乘步辇由东石门桥至大门下辇,由东门升享殿行礼。四十八年三月以复。

册立皇太子,遣官祭。

歴代帝王陵。

五十二年三月。

圣祖仁皇帝六十万寿,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五十六年正月。

命省视明陵时,遣诸皇子及领侍卫内大臣等往既回奏。四月,礼部请。

宣付史馆得。

㫖:明朝十三陵,朕四十年前曾经亲往,今已多年,恐看守疏忽陵寝,或有毁坏之处,故遣诸皇子等往奠。据回奏殿宇,修葺坚整,歴年虽久,毫无动坏。看守人等亦俱谨慎,此所奏已知之。

五十七年十二月,以

孝惠章皇后升祔

太庙礼成,遣官祭。

歴代帝王陵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

世宗宪皇帝登极,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雍正元年二月,以恭上。

圣祖仁皇帝尊谥礼成,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十一月,以

圣祖仁皇帝配。

地坛礼成,遣官祭。

歴代帝王陵。

十二月,以

册立

皇后礼成,遣官祭。

歴代帝王陵。

二年十月

特封明代后裔朱之琏为一等侯,世袭以奉明陵。春秋祭享,先是元年九月。

世宗宪皇帝谕:朕近于。

圣祖仁皇帝所遗书笥中,检得未经颁发上谕一道,以明太祖崛起布衣,统一方夏,经文纬武,为汉、唐、宋诸君之所未及。其后嗣亦未有如前代荒淫暴虐亡国之迹,欲大廓成例,访其支派一人,量授官职,以奉春秋陈荐,仍世袭之。朕伏读之,下仰见我。

圣祖仁皇帝海涵天覆,深仁大度,逺迈百王,超轶万古。朕思史纪东楼,诗歌白马,商周以来,无不推恩,前代后世,颇多疑忌,以致歴代之君,宗祀殄絶。朕仰体

圣祖如天之心,逺法隆古,盛徳之事,谨将圣祖所遗」。

谕㫖:颁发尔等,访求明太祖支派子姓一人,量授爵秩,俾之承袭,以奉春秋祭享,但恐有明,迄今年代久逺,或有奸徒假冒,致生事端尔。内阁大学士,即㑹同廷臣详明,妥议以副」。

圣祖仁皇帝寛仁矜恤之至意,并发出恭録圣祖仁皇帝谕㫖一道,朕于宫中详览前史,毎见开国之君,必英姿伟略,才识过人,始能创肇丕基,奄有天下,其谟谋经画间,虽详略不同,未有不期其子孙,善克负荷,以传永久,迨其嗣君,习于晏安,隳堕先业,或纵恣嗜欲,或委任非人,遂致纲纪废弛,灭絶宗纪,良可悼叹!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凖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乃至末叶衰颓,灾荒叠见,臣工则门户纷然,盗贼则西北蠭起,京师失守,社稷颠覆,考其嗣主,实未有如前代荒淫暴虐亡国之迹,葢亦厯数使然也,我朝殱逐逆冦,入闗定鼎,明代诸陵,特设人员守䕶,使不湮于荒烟蔓草者,亦已逾于旧典矣!朕三经南巡,皆诣明太祖陵园,亲行奠酹,更令严禁樵牧,岁加葺治,缅惟明太祖旷世英雄,超轶往昔,规模典章,我朝尚多徵据,岂可使其宗祀沦絶,承守无人?今宜大廓成例,访其支派,一人量授爵秩,以奉春秋陈荐,仍世袭之,庶可慰明太祖英灵于九原,亦以昭朕仁厚矜恤之怀,使天下后世咸共晓焉尔。内阁大学士,即㑹吏礼二部,确议以闻」。至是年二月,礼部等言:「谨查得镶白旗朱文元,系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简王之后。明崇祯时,简王裔代王为洪承畴,监军于松山。我

太宗文皇帝时,代王与其侄文元被俘,遂归我朝曾蒙。

圣祖仁皇帝召见询宗,系今原任内阁侍读学士朱汝錩子,众闗、保等,皆文元孙也,文元于顺治间曾奏往。

大同取其宗族来京,今见任直𨽻正定府知府朱之琏一支是也。请于此一支按谱吏部拣选引见,择用一人,饬礼部差官同伊祭告明太祖陵及昌平十三陵,仍令回京居住。嗣后毎年春秋二祭,令其呈」。

明前往从之。十月,吏部带领明裔、朱之琏等六人引。

见得。

㫖:「朕仰体。

皇考圣心于明代后嗣,特加旷典」。封以候爵著将阿思罕尼哈畨朱迋□之嫡孙朱之琏,封为一等侯,世袭。凡族内人丁,令入正白、李迋栋佐领下。

世宗宪皇帝御制:明太祖陵十三陵,祭文。国家善政,覃敷鸿恩。徧浃而殊,礼更施于胜国。优秩特加于后人,废絶之祀复兴,妥侑之灵有托。隆规,锡庆奕祀,承休仰惟。

圣祖仁皇帝至徳同天,深仁溥地,万几之暇,眷念前猷,谓有

明太祖创业,维勤宅心克广,经文纬武英略,葢于九州酌古,准今制作,隆于一代,逮于继世,虽无暴虐之君,爰及末年,每值灾荒之运,因贼徒之蠭起,致国祚之潜移,我朝戡定寰区,屡加恩泽,禁樵苏而设䕶,诣陵寝以荐馨,然而胄裔寝㣲,春秋阙祀。

皇情感恻,每眷遗徽。

宸翰留贻,将行旷典。朕上承先志,命考宗支以。

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简王之后,恩赐阿思罕尼哈畨朱廷□之嫡孙朱之琏,授为一等侯,列五等之班,备三恪之典,俾传世爵,以奉烝尝,载焕仪章,用伸祭告。于戏!崇阶厚禄,我国家特沛夫殊恩,濡露降霜。

帝子孙永,承其禋祀,尚其歆格,鉴此荣施」。七年三月

诏所在有司修葺。

古帝王陵寝、圣贤忠烈祠墓,守䕶,明太祖陵昌平十三陵,是月谕:自古帝王皆有功徳于民,虽世代久逺,而敬礼崇奉之心,不当弛懈,其陵寝所在,乃神所慿依,尤当加意防卫,勿使䙝慢。至于往圣先贤名臣,忠烈芳型,永作楷模,正气长留天壤,其祠宇茔墓,亦当恭敬守䕶,以申仰止之忱,著各省督抚,转饬各属,将境内所有古昔陵寝祠墓,勤加巡视,防䕶稽查,务令严肃洁净,以展诚恪,若有应行修葺之处,著动本省存公银两,委员料理,朕见歴代帝王,皆有保䕶古昔陵寝之敕谕,而究无奉行之实。朕雍正元年恩诏内,即以修葺歴代帝王陵寝,通行申饬,亦恐有相沿积习认为泛常,嗣后著于每年年底,令该地方官将防䕶无悞之处,结报督抚该督抚造册,转报工部彚齐奏闻,倘所报不实,一经发觉,定将该督抚及地方官分别议处,明太祖陵在江宁,昔我

圣祖仁皇帝屡次南巡,皆亲临祭奠礼,数加隆著,江南总督转饬有司加意防䕶。其明代十三陵之在昌平州者,自本朝定鼎以来,即设立内监陵户,给以地亩,令其䖍修禋祀,禁止樵采。

圣祖仁皇帝时,屡颁谕㫖,严行申饬,著该督转。饬昌平州知州昌平营㕘将差委人员时加巡视,务令地境之内,清净整齐,倘陵户或有不敷,著该督酌议增添。此南北、明陵二处,亦著该督抚于每年岁底册,报工部彚奏。雍正十三年十月。

皇上以登极改元,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十一月,以恭上。

世宗宪皇帝尊谥礼成,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乾隆元年二月

命山东修往圣先贤陵墓。是日,皇上谕雍正七年

皇考曾降谕㫖,凡往圣先贤陵墓,有应行修葺者,令各该省动,用存公银,两委员料理。此诚我。

皇考崇圣重道之至意也,闻山东之少昊陵、帝尧庙,及周公、颜子、孟子、曽子等庙共九处,迄令数载,尚未兴工,殊为怠缓,著山东巡抚,即委员确估,报部兴修,务期工程,坚固可垂永久。

三月

命湖广修。

帝舜有虞氏陵庙,各省酌修陵庙,并设陵户。是日,谕各省:「歴代帝王陵庙,均宜严肃整齐,以昭敬礼。闻湖广地方,炎帝神农氏陵庙殿宇墙垣,丹雘合度,而帝舜有虞氏陵庙,则规模狭窄,丹青剥落,不足以肃观瞻。著该督抚转饬有司动用公费,即行修葺。其他处陵庙,若有类此者,着各该督、抚委员查勘,动用存公银两,酌量修理,务令完整。再各陵向来未设陵戸,无人看守者,可酌设㡬户,令其専司巡察洒扫,永著为例」。嗣定。

炎陵

虞陵各设陵户四名。

二年五月,以:

世宗宪皇帝配

天礼成,遣官祭。

歴代帝王陵

十二月,以恭加上。

皇太后徽号

册立

皇后礼成,遣官祭。

歴代帝王陵。

八年九月。

上诣

盛京恭谒。

祖陵

驻跸广宁,遣官祭。

辽太祖陵。

十年九月

驾幸多伦诺尔遣官祭明十二陵。是月,谕从前。

圣祖巡幸,路经昌平,曽遣官致祭明陵,此次进口路过昌平,应如何遣官致祭,该部查例具奏。寻礼部覆奏,得㫖,遣礼部尚书任兰枝祭长陵,兵部尚书班第祭献陵,理藩院尚书那延泰祭景陵,礼部右侍郎觉罗勒尔森祭裕陵,内阁学士伍龄安祭茂陵,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嵇璜祭泰陵,正红旗蒙古都统哈岱祭康陵,散秩大臣英诚公丰泰祭永陵,散秩大臣侯博伦岱祭昭陵,散秩大臣乌宻泰祭庆陵,正蓝旗蒙古副都统白清额祭徳陵。刑部左侍郎钱陈群祭思陵。

十月

诏修。

明荘烈愍皇帝陵时,刑部左侍郎钱陈群奉命祭。

明荘烈愍皇帝陵礼毕回奏:「享殿倾圯,风雨剥落,仰请重为修葺得。

㫖著照所请行。

十一年闰三月。

命陜西修歴代帝王陵圣贤忠烈墓。是月,谕歴代帝王陵寝及圣贤忠烈坟墓,向来俱令修葺,防䕶陜西为自古建都之地,陵墓最多,有不在㑹典之内者,既无围墙,又无陵户,着该督抚查明酌筑围墙,以禁作践,以资保䕶。

十三年春

上东巡至曲阜。

亲祭

少昊氏陵

十四年四月,以平定金川恭,加上皇太后徽号。

册封

皇贵妃摄六宫事,礼成,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十五年八月。

圣驾时巡中州,遣官祭。

汉光武帝陵

周世宗陵,凡前代陵寝在御道所经三十里内者,并遣官致祭。九月,以

册立

皇后恭加上

皇太后徽号礼成,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十六年三月。

上南巡,躬诣

禹陵致祭,并设官奉祀。时奉谕㫖,朕时巡至杭州。

「禹陵在望缅,惟平成之徳,万世永赖,皇祖圣祖仁皇帝曽亲祀焉,爰东渡浙江,陟㑹稽,式遵皇祖旧典,躬荐馨于宇下,厥有姒氏子姓,世居陵侧,应世予八品官奉祀,该督抚择其有品行者一人充之,用昭崇徳,报功至意」。

壬戌

上亲祭。

明太祖陵,先是,礼臣奏:

皇上亲祭。

禹陵

明太祖陵应行仪注,照例,祭日御龙袍、衮服,行二跪六拜礼,奉㫖行三跪九拜礼。是日礼毕,谕:「朕省方问俗,巡幸江宁、锺山之麓,明太祖陵在焉。皇祖圣祖仁皇帝南巡,时念其为一代创业之君,銮舆屡诣,旷典光昭。朕于驻跸诘朝,即命驾前往躬申奠。谒念。本朝受命以来,百有馀年,胜国故陵,寝殿依然,松楸无恙,皆我。

祖宗盛徳保全之所致也,可令该督抚饬地方官加意保䕶,其附近陵地,毋许樵牧往来,致滋践踏,并晓谕各陵户知之」。

八月

诏修金陵。是日,

谕:「金朝陵寝,近在房山,岁久榛芜,未经修葺,朕惟金太祖

金世宗功徳,载在史书景仰传之奕祀我世祖章皇帝。

圣祖仁皇帝勒石建亭,以垂不朽。顾念国家祀典光昭,虽以时遣官将事,而一切享殿缭垣,仪制所存,观瞻宜备。其令直𨽻总督方观承前往相度有应増修除治者,即行奏闻,率属鸠工庀事,工竣之后,朕将躬亲展奠,以昭敬礼前朝之意」。

十一月,以

皇太后六旬万寿,恭加上徽号,礼成,遣官祭。

歴代帝王陵

十八年二月。

皇上亲祭

金太祖世宗陵

十九年七月。

皇上重诣

盛京恭谒

祖陵

辇路经广宁,遣官祭。

辽太祖陵

二十年六月,以平定凖噶尔恭」加上皇太后徽号,礼成,遣官祭。

歴代帝王陵

二十一年三月

圣驾东巡。

躬奠

少昊金天氏陵。

二十二年二月。

圣驾重举

南巡遣官祭。

禹陵

三月,遣官祭。

明太祖陵

上亲诣行礼。先是

行在,礼部奏:

皇上亲诣。

明陵享殿行礼,应恭请。

明皇后神牌暂供。

神龛旁恭请。

明太祖神牌正中供奉致祭,如乾隆十六年之例。得㫖,知道了。

二十四年十一月,以西师克㨗回部荡平,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二十六年十二月,以

皇太后七旬万寿大庆恭加上徽号,礼成,遣官祭。

歴代帝王陵

二十七年春

圣驾三举。

南巡,遣官致祭。

禹陵

明太祖陵。

驻跸江宁复。

亲诣

明太祖陵奠酒。

三十年春

圣驾四举

南巡,遣官致祭。

禹陵

明太祖陵

驻跸江宁。仍

亲诣

明太祖陵奠酒。

三十六年十一月,以

皇太后八旬万寿,恭加上徽号,礼成,遣官祭。

歴代帝王陵

四十一年三月

上以金川全境荡平,恭奉皇太后安舆巡幸山东,告功阙里。

少昊陵,奠酒。

五月,以平定金川加上。

皇太后徽号礼成,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四十五年正月以。

皇上七旬万寿,遣官祭。

歴代帝王陵

三月

圣驾五举。

南巡

驻跸江宁致祭。

明太祖陵。

四十九年二月

圣驾六举。

南巡。

辇路驻曲阜。

亲诣

少昊陵行礼

闰三月。

驻跸江宁。

亲诣

明太祖陵行礼,先是奉。

谕㫖礼部,奏诣明太祖陵仪注:三奠酒毎奠,行一叩礼等语。前代陵寝,于经过时亲诣拈香,自应较本朝陵寝仪节有别。然朕加隆前代,礼数从优,昨亲过曲阜,亲诣少昊陵孔林,皆行二跪六叩礼。嗣后遇亲诣前代陵寝拈香,俱照此行礼,不必奠酒。著为令」。

五十年春,以

皇上御极五十年,遣官祭,歴代帝王陵。

三月

上幸汤山,诣昌平州。

明长陵奠酒毕。

命重修明代诸陵。是日,奉谕㫖:直𨽻、昌平州为前明陵寝之地,本朝定鼎后,我世祖章皇帝即命以帝礼改葬思陵,并敕工部修葺诸陵,亲临奠酹,并禁止采樵,添设陵户。我

圣祖仁皇帝亦曽

亲临致奠,并饬地方官加意防䕶,所以加礼前代者,最为优渥,朕此次巡幸汤山,取道昌平,躬诣长陵致奠,见诸陵寝明楼享殿多有损坏,神牌龛案亦遗失无存,为之慨然弗忍视,葢由明代中叶以后,国事废弛,全不以祖宗为念,于陵寝并未修葺,至末年,复经流冦扰乱,亦无人守卫,以致日就倾圮,若其后代之君,果能岁加缮治,整齐完固,逮今不过百有馀年,亦何致颓剥若此?又诸陵前虽建有碑座,均未镌●,未审彼时是何意见?今亲临奠醊周览之下,深为轸恻,自应重加葺治,増设龛位,俾臻完备,再我朝开创之初,睿亲王以我师克取辽东,时明之君臣惑于形象谬说,疑金代陵寝,与本朝王气相闗,将房山县金陵拆毁,是以尔时亦将定陵享殿撤去,停其祭祀,然明楼寳城仍存其旧,未坏维时。我

世祖尚未亲政,其事实由睿亲王建议,亦非世祖意也。今国家一统已歴百数十年,胜朝陵寝,自应一体修复。所有定陵享殿,著仍行修建,春秋祀事如故。又明世宗永陵,前因尹嘉铨条奏,将其祭祀裁撤。但前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厯、天启。是以歴代帝王庙中撤其位祀,而陵寝仍前致祭。明世宗虽溺意斋醮,尚不如万厯天启之昏庸失徳,其陵寝自应照前一体致祭以昭大公我国家受。

天眷命

世徳、显承于前代陵寝,缮完保䕶,礼从其厚,此次修复,诸明陵殿宇等工,即费至百万帑金,亦所不靳,所有此项工程,着派尚书刘墉、徳保、金简、侍郎曹文埴、徳成董率经理,务期完固,工成后,饬该地方官,随时稽察,小心防䕶,严禁樵苏,用副朕隆礼胜朝之至意,皇帝时,巡省方有。

古帝王陵在其地者,

特典亲祭仪

有司诹吉豫期,守土官洁埽享殿,内外扈从王公暨文武官陪祭视。

京师

帝王庙地方文官知府、武官副将以上与朝臣陪祭者,以其班序先一日。

皇帝率群臣斋。

行在太常寺官具祝版凡祭事皆赞行在有司襄送内阁,中书舍人敬书祝文翰林院随时撰拟于版讫,授太常寺官,豫送祭所。

右具祝版。

是日昧爽,光禄寺卿一人,视割牲守土官于祭所。神厨设香案,光禄寺卿公服上香,宰人牵牲告腯,遂及守土官,视宰瘗毛血如仪。

右视割牲。

祭之前夕,工部司官张黄幄于享殿二门内之左,銮仪卫官设洗于幄次及夜分,太常寺卿属率守土官入享殿具。

神位前陈设牛一,羊一、豕一,豋一、鉶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炉一,镫二。设案一,于享殿中少西,北向。供祝版设案一于东,西向。陈礼神制帛一色白。香盘一,尊一,幕勺具,爵三,乃辨位设。

皇帝拜位于享殿内正中,北向,司拜褥官二人立于左稍后。陪祀王公位阶上百官位阶下,东西序立,重行异等,均北面。司祝、司香、司帛、司爵分立祝案尊案之次。记注官立西阶下,东面。纠仪御史、礼部祠祭司官、引礼、鸿胪寺官分立。王公百官拜位左右,东西面。典仪一人立享殿东檐下,西面。掌燎官率燎人立燎炉之隅。

右供张、陈设序位。

祭日漏未尽,守土大吏率属治道清跸,自行宫至祭所泛埽,无令尘扬銮仪卫官陈骑驾卤簿于。

行在宫门外,领侍卫内大臣及内大臣,勒所部翊卫官、䕶军统领宗人府、王公勒所部后管官采服分班于

行宫门外祗候,不陪祭。扈从官序列行宫门外,守土官序列祭所门前道左陪祭。王公于享殿大门外序列候。

驾至,随入内外,文武官于享殿庭左右序列,执事官豫入就位,均采服。届时太常寺卿赴。

行宫奏时

皇帝龙袍补服,乘舆出宫,前引后扈,不陪祀。扈从官跪送,如常仪。

右銮舆出行宫。

驾至祭所,不陪祭。守土官跪迎皇帝于大门内降舆右,赞引左对,引太常寺卿二人恭导。

皇帝由二门中门入,至幄次,少俟出盥,銮仪卫官跪奉盥,奉巾如仪,司拜褥官豫布拜褥。赞引对,「引官恭导。

皇帝升中阶,入殿、中门诣拜位前立,内大臣、侍卫止立阶下后,扈大臣随侍,鸿胪寺官引陪祭王公百官,按班均就拜位。序立,典仪赞执事官各共乃职,赞引奏「就位。

皇帝就位立

右盥洗就位

皇帝既就位,司香、奉香跪俟于香案之左,赞引恭导。皇帝诣香案前立,奏上香,司香进香。

皇帝上炷香三上,瓣香毕,复位,奏「跪拜,兴。皇帝行二跪六拜礼。王公百官均随行,礼右迎神。

典仪赞奠帛爵。行初献礼,司帛奉篚,司爵奉爵以次诣。

神位前,司帛跪献篚,奠于案三,叩兴,司爵立,献爵于垫中毕,各退。司祝诣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跪案,左赞引奏跪。

皇帝跪,群臣皆跪。赞读祝,司祝读祝文讫,兴,奉祝版跪安于篚内,三叩,退。赞引奏拜兴。

皇帝率群臣行三拜。礼兴,典仪赞行亚献礼。司爵献爵于左,赞行终献礼。司爵献爵于右,均如初仪。

右三献

典仪赞奉祀帛送燎,司祝、司帛诣神位前,咸跪三叩,司祝奉祝,司帛奉篚,兴,司香跪奉香,兴,以次恭送燎所。

皇帝转立拜位东旁,西向司拜褥官撤拜褥,俟祝帛过仍布拜褥,复位立。

右燎祝帛。

祝帛出,赞引奏「礼成」,暨对引官,恭导皇帝降中阶,出中门,乘舆还。

行宫前列卤簿,导从扈卫如来仪。陪祭官退,不陪祭。守土官仍于道左跪送。扈从官于

行宫外跪迎,如仪。

右《礼》成,还行宫。

辇跸所经有。

古帝王陵在三十里内者,遣官致祭仪,豫期,太常寺官具祝文翰林院随时撰拟。香帛,授遣官赍往守土官洁扫享殿,内外戒办牲牢器物,备执事、司祝、司香、司帛,司爵以府、州、县佐贰充。通赞以教谕训导,引赞以学弟、子员遣官。既至及执事官斋。其夕,宰人割牲于厨,地方官州若县一人。公服、视宰瘗毛血如仪。祭日昩爽,守土官入陈。

神位前:牛一,羊一、豕一、豋一,鉶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炉一,镫二,设案于左。陈礼神制帛一色白,香盘一、尊一、爵三、设案一于中少西,供祝版设洗于阶东,引赞二人俟于门。质明,执事官豫入就位,均朝服遣官朝服至祭所。引赞引自殿垣左门入,诣东阶下,盥至阶中,北面立。通赞赞就位,遣官就位,赞就上香位。引官引遣官升东阶,入殿左门,诣香案前。司香跪奉香,引赞赞跪,遣官跪,赞上香,遣官上香毕,兴,赞复位,遣官仍降东阶复位,赞跪,叩,兴,遣官行三跪九叩礼。通赞赞行初献礼。司帛奉篚,跪献于案,三叩,兴。司爵奉爵奠于正中,各退。赞读祝。引赞赞跪遣官跪,司祝至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宣读讫,复于案三叩,兴,退,赞叩,兴,遣官三叩,兴。通赞赞行亚献礼。司爵奠爵于左,赞行终献礼,司爵奠爵于右,均如初仪。引赞赞跪,叩,兴,遣官行三跪九叩礼。通赞赞奉祝帛送燎,执事各奉祝帛香,由中道送燎如仪。遣官避立拜位东,俟过复位,引赞赞礼毕,引遣官仍由殿垣左门出,执事官皆退。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