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一百二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六王礼考

朝仪

圣节朝贺

等谨按,古者华封之祝,见于陶唐天保之诗,陈于周雅,宋子云:人臣受恩,无可以报谢者,但言使君寿考而已,至于生辰受贺,唐开元礼始有之,元宗手诏报左丞相源乾曜等,所谓朝野同欢,是为美事者也。宋志有紫宸殿上寿之文,明制始与元日、冬至,并称三大节我。

朝定制

万寿圣节进表庆贺,王以下文武官,俱朝服七日,列圣相承,皆以深仁厚泽,沦浃人心,每遇

圣节薄海臣民群抒祝嘏之忱,盖有不介以孚者。圣祖仁皇帝五旬六旬大庆,及临御之五十六十年,诸臣合词请上。

尊号皆谦而不居,癸巳岁以六旬万寿。

特颁恩诏,遐迩均沾其详载于《万寿盛典》一编。

圣恩之渥,自古所未有也,世宗宪皇帝五十圣寿,禁止设立经坛,谕督抚不得进献玩好。

皇上御极以来,恭俭惟德,谦尊而光,凡恭遇万寿,庆辰必先期传。

谕内外臣工毋得购觅珍竒,辄有进献,禁止各省士民设经坛、建碑亭之举而且。

特沛恩纶,俾天下均沾,乐利之休,同登寿域,尤仰见我皇上敬。

天法

祖徳合无疆,洵度越千古矣。崇徳元年定。

万寿圣节进表朝贺,与元日同。二年十月己未。

万寿节

上御笃恭殿,内外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三顺王及朝鲜质子、文武各官上表称贺进献。

鞍马、黄金缎疋等物。

四年十月戊申。

万寿节

御殿受贺。次日,赐诸王贝勒、文武群臣大宴。五年十月壬申。

万寿节。

颁诏大赦遂。

御殿受朝贺,赐诸臣宴于礼部。是日,内院大臣等奏请御殿。

上谕曰:「今日乃朕诞辰,内外诸王、贝勒及文武群臣,莫不欢忭,小民及罪人等亦应加恩,令其同沾膏泽,尔等可于朕未御殿」。时先宣读赦书,宣毕来奏,内院大臣等遂出宣读。

寛温仁圣皇帝诏曰:「朕恭膺实籙,敬迓鸿庥,值寿域之宏开,敷天同庆,宜仁风之普被,率土均沾,特颁肆赦之条,用沛好生之徳。兹万寿之辰,朕普施恩泽,自诸王以下,以及庶民,㒺不沾被,即有罪之人,亦欲恩及之,除十恶外,馀罪概行肆赦。有以赦前事首告者,法司不准审理,其已议而未经结案者,赦之。若赦后有隠匿偷盗者,仍行治罪,宣读毕,复奏。

上乃御崇政殿受王公百官朝贺如仪。七年十月壬戌。

万寿节,自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凡七日,王以下章京以上俱朝服,以国中方避痘,停止作乐。

顺治三年正月,令外藩䝉古各旗庆贺圣诞,进献牛羊,于每年元旦贡献牛羊时,一并奏进。八年四月定。

万寿圣节朝贺仪凡遇

万寿节卤簿,大驾全设。

上先诣

太庙行礼次诣

皇太后宫行礼毕,升太和殿,鸣钟鼓、作乐,诸王、文武百官行庆祝礼,直省文官知州以上、武官守备以上,各

差官进庆祝表。

十四年正月。

万寿节停止朝贺,先期,礼部奏行礼仪注,谕曰:「朕亲政以来,数年于兹,雨旸未调,盗贼未息,民困未苏,方切儆惕,今以生辰受贺,弥觉不安至日。

皇太后仪仗全设,朕亲诣行礼。其诸王群臣贺表及筵宴,俱著停止」。

康熙元年三月辛帽

万寿节

上率诸王大臣诣

圣祖母太皇太后宫。

圣母皇太后两宫行礼毕,御殿受诸王、百官朝贺。

四十二年三月癸丑。

万寿节停止朝贺筵宴,是日颁诏天下。先是,正月壬子,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诸臣奏,今年三月十八日。

皇上五旬大庆兹。

圣驾巡视南河,臣等请于驾发之前,豫行庆贺」礼,恭进鞍马縀疋等物。上谕曰:「朕之诞辰,尔等如此进献,在外督抚亦必效之,朕必不受。朕素嗜文学,尔等诸臣有以诗文献者,朕当留览焉」。既而大学士等及部院诸臣恭进庆祝。

万寿无疆屏。

上复郄之,于是大学士等及部院诸臣复以庆祝万寿,屏文缮写,册页进呈,奏曰:「臣等恭制此屏,皆敷成我皇上功徳实事乞」。

赐留览得。

㫖:屏内:「所书之词,俱已载在册页,朕留册页,即与留屏,无异届期」。

上诣

皇太后宫行礼,停止朝贺,仍颁诏曰:「朕为天下民生主,宵旰勤劳,励精圗治,凡国家之休戚,闾阎之乐利,晷刻之间,无不注意于此,天下之大,兆民之众,朕谁欺欺天乎?今四十馀载,亲歴饥馑者不知其㡬,南北用兵者不知其㡬,人心向背者不知其㡬,天变地震者不知其㡬,自惟凉徳,不能抚育履冰,临渊兢业,惟守仰赖。

上天眷佑

祖宗厚德,幸生创业,未久之际,方免失坠,今海㝢升平,年岁稍和,生民俱已乐业,迩来诸王大小臣工士庶,因朕五旬,舆情肫切,屡请加上尊号,朕坚意固辞,不允所请,葢朕不以名誉称掦为尚,惟以海内富庶为心,屡蠲赋役,频省刑罚,总欲使老安少懐,风俗敦厚,渐㡬于康乂隆平之治,近因淮黄告成,乃东南要务,再授方略,望其善后,朕不辞劳瘁,亲往阅视,见畿辅、山左、江浙等省,耆老人民,俱中心爱戴,虽童稚亦咸欢欣瞻仰,是知民心皆一,用是益深,轸念视切如伤所以星夜回銮,兹特大沛洪恩,普施遐迩,庶㡬民生咸登,寿域和气,徧满寰区,安民则惠益宏逮下之仁,御众以寛,聿溥好生之徳,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五十年三月丁未。

万寿节

御殿受朝贺。先是,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官员等奏称,今当五十年升平之㑹,中外臣民喁喁,引领恳祈。

诞受尊号,以慰舆情我。

皇上德盛不居,屡诏未允,臣等不敢更请,兹者恭遇万寿,圣诞乃敷天率土衢歌封祝之时,仰祈

御殿受贺,以惬中外诸臣及士子兵民人等之望,得㫖:朕于寿日,停止朝贺已二十馀年,兹诸王群臣,以今岁当五十年升平之㑹,特请御殿行礼,以惬中外仰望之心。公疏奏陈,词意诚恳,朕勉顺群情,应如所请,届期上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毕。

御殿王以下文武诸臣上表庆贺如仪。停止筵宴。五十二年三月乙未,以六旬。

万寿

御殿受朝贺。

颁诏天下。先是,五十一年十一月,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诸臣等以明岁。

万寿、六旬,正诞请上。

尊号

上不许,至是年,直省官员、绅士耆庶,先期赴阙,自三月初一日为始,分建彩棚,由西直门至畅春园相属二十里,礼部奏言:「每岁恭遇万寿,圣节王以下文武各官朝服七日,在畅春园,蟒袍补服,今岁恭遇」。

万寿六旬大庆,非寻常可比,应自三月初一日起至月终,咸朝服蟒袍补褂。嗣后每遇十年,照此例行得」。

㫖著自初一日至二十日,三月戊寅朔。

谕诸王、贝勒、贝子、公、大学士、九卿等曰:「朕昨进京,见各处为朕六十寿诞庆,贺保安祈福者,不计其数,朕实凉徳,自觉愧汗从来帝王之治天下,罔不以民生为念,若为一已之私,即不能扩而充之矣!朕若先知,必令止之,今已成矣,难违众志,夜来思之达旦,朕为天下万国苍生之主,万姓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若能祈祷雨旸时,若家给人足,则朕安寝饱食,可以却病延年,此朕之求福,非有妄想也!传之各处,凡有祝延万寿者,必以雨旸时若,万邦咸宁为先。朕已老矣,有若无实,若虚夙夜匪懈履薄临深之念,与日俱増,岂敢自有满假乎?」壬辰,诸王公、内外群臣恭进鞍马縀疋等物,却之。甲午。

上奉

皇太后御辇,陈大驾卤簿,由畅春园回宫,直𨽻各省官员士庶夹道跪迎,耆老等跪献万年寿觞。

上停辇慰劳,徧赐老人等寿桃及食品、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大臣、官员、兵丁并于诵经处跪迎。

上霁容俯视,皆赐以食品。是日,遣官祗告天。

宗庙。

社稷

颁恩诏曰:「朕五十馀年,上畏天命,下凛民碞,以敬以诚,覃思上理,且以一心对越。

上帝未尝瞬息稍懈赖。

昊穹之孚佑。

祖宗之䕃庇国家蓄积有馀,民间年岁丰稔,朕以凉徳勉思。

列圣体大顺公,操心虑患,敷景运于休期,洪基业于光显,夙夜冰兢,宵旰靡遑,屈指春秋,年届六旬矣,览自秦汉以下,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朕之虚薄良深歉仄,何敢稍有倦怠,以负孜孜圗治之初心,况在位之久者,始勤终忽,往往不能,垂令名于后,所以乾惕之懐弥殷忧劳之志愈切,兼之承平岁久,幅员日广,户口渐増,风俗日薄,朕与臣邻,夙夜在兹,以刚健中正,敦大成裕,谦尊有终,持盈保泰,犹恐未能,岂自满假,少有逸豫?朕以天下为心,天下当亦体朕之衷,各矢荩诚,皆敦孝敬,型仁讲让,守已奉公,务勤职业,官僚胥劝,人士奋兴,使遐迩之均,被小大之咸同,以享升平之福,此非朕之徳乃。

天地

祖宗之赐,今朕式慰中外臣民之情,博考典礼,大沛膏泽,用称跻世于仁寿之至意。于戏!锡民以福,为皇极得寿之征,御众以寛,乃万国咸宁之本,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是日复。

谕大学士等:「今岁天下老人,为朕六旬大庆,皆从数千里匍匐而来,如何令其空归,欲赐伊等筵宴,然后遣回,著查八旗满洲、䝉古、汉军、汉人大学士以下,民以上,年逾六十五岁者奏闻,择日赐宴,内有艰于动履,不能前来者聴之,其能来者,即令之来,即不能来者,朕另行按分颁给。今时渐炎热,赐宴后即令回籍耕种,再查八旗满洲䝉古、汉军以至包衣佐领下,不论官员闲散人等,年七十以上老妇,亦著奏闻,俟老人赐宴后,再定一日送至。

皇太后宫赐宴,有艰于动履不能前来者聴之,若有贫乏不能来者,著各属协助车马,使之前来,俱开真实年岁,不可捏报」。再敕宗人府,诸王以下宗室子孙,内二十岁以下、十岁以上,选择聪明堪供使令者六、七十人,令于耆老前执爵,即朕子孙,皆令之出宗室外,不用他人也。乙未。

万寿节

上率诸王公、大臣、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毕。

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及致仕给还原品官员行庆贺礼。八旗兵丁直𨽻各省耆老士庶齐集。

午门外

大清门内叩祝,行礼。

上回宫内大臣、侍卫、内阁、翰林院、礼部、都察院詹事府等衙门侍直官员诣。

乾清门行礼。是日

上奉。

皇太后幸畅春园,王以下满、汉文武官员直𨽻各省耆老士庶,仍于各诵经处跪送。壬寅,宴汉大臣、官员士。

庶年九十以上者三十三人,八十以上者五百三十八人,七十以上者一千八百二十三人,六十五以上者一千八百四十六人,于

畅春园正门内诸

皇子出视,颁赐食品宗室子,执爵授饮,传谕诸老人曰:「今日之宴,朕遣子孙、宗室执爵授饮,分颁食品,尔等与宴时,勿得起立,以示朕优待老人至意」。

上升座,命扶掖八十岁以上老人至。

御前

亲视饮酒又

谕曰:「书称文王善养老。孟子云七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帝王之治天下,发政施仁,未尝不以养老尊贤为首务。近来士大夫只论居官之贤否,而移风易俗之实政。入孝出弟之本心,未暇讲究。朕因今日之盛典,特宣此意。若孝弟之念少轻而求移风易俗,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矣。尔等皆是老者,比回乡井之间,各晓谕邻里,须先孝弟。倘天下皆知孝弟为重,此诚移风易俗之本,礼乐道德之根,非浅鲜也。昨日甘霖大沛,田野沾足,朕心大悦。尔等无误农时,速回本地,特谕甲辰,宴八旗大臣、官员兵丁、闲散等年九十以上者七人,八十以上者一百九十二人,七十以上者一千三百九十四人,六十五以上者一千十二人于。

畅春园正门前如前仪。乙巳,八旗满洲䝉古,汉军老妇齐集。

畅春园。

皇太后宫门前随召九十岁以上者,入宫门内,八十以上者至丹墀下。七十以上者,集宫门外大臣妻,年老。

者亦皆召至宫门内赐坐。

皇太后

上亲视,颁赐茶果、酒食等物,其馀令诸皇子率宗室子以次颁给,又赐大臣妻衣饰彩縀数、珠银两,赐八旗老妇白金各有差。复准诸臣奏编纂。

万寿盛典

六十年三月。

万寿节停止行礼筵宴。先是,五十九年十二月,诸王、贝勒、贝子、公满、汉文武大臣等奏:

皇上御极六十年,普天大庆,请行庆贺典礼,上谕大学士等曰:「朕素性不喜行庆贺礼,是以元旦日惟照例行礼,停止筵宴,虽万寿日亦久不行庆贺礼。今王大臣等为朕御极六十年,奏请庆贺行礼钦惟」。

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母䕶视于紫禁城外。

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抱歉之处」。正月初七日。

「世祖章皇帝忌辰,二月十一日,孝康章皇后忌辰,朕何敢于正月初七二月十一日以前行庆贺礼,又见在西陲用兵地方官民运米送饷,甚属劳苦,山陜二年歉收,民有流离者,去岁陜省地震,兵民受伤,今岁沙城地震,即京城地亦㣲震,正当君臣忧勤求治之时,何喜之有?此所奏不准行,至是年正月,以御极六十年大庆。

命皇子等恭代告祭。

永陵

福陵

昭陵二月。

亲谒

暂安奉殿。

孝陵

孝东陵告祭,遣官告祭。

天。

太庙

社稷三月,诸王公大臣、百官合词,请上尊号曰圣神文武钦明浚哲大孝𢎞仁体元寿世至圣皇帝。

上谦让,不许,并

命停止庆贺及诏赦恩,赉诸仪直省老人王年丰等诣阙叩祝,并进土座诸物,皆却之,仍赏赉有差。

雍正元年十月

万寿节,停止朝贺筵宴,令中外臣工毋得建立道场,先是七月

谕诸王大臣及内外文武各官:朕惟自古帝王,抚御寰区,治化隆盛,中外臣民纪功述德,颂祷情殷。故天保之诗,卷阿之什,拟升恒于日月,期纯嘏之弥长,祝厘之词,形诸歌咏者,往往有之我。

「圣祖仁皇帝御极六十馀年,至治神功,参两天地,深仁厚泽,超迈百王,薄海内外,无不食徳饮和,沦肌浃髓,臣工黎庶,无以致其感激爱戴之诚,故每于

万寿圣节,京师暨直省各建道场,诵经祝寿,总因圣祖仁皇帝恩徳及人者至久,感人者至深,诸臣于无可报答之中,勉竭忱悃,以普天同庆之心,效华封称祝之意,在诸臣亦藉以自尽其心耳。今朕嗣位之初,夙夜祗惧,不敢少懈,所以立政圗治者安能及?

圣祖之万一尔诸臣,于朕诞日,倘仍照从前设立道场,则自此以后,将成定例,在京王公以下及部院等官,未免从事靡文,稽迟公事,在外文武大吏,亦恐科派属员,贻累地方,且以有用之财,供无益之费,既非朕以勤俭励有位之心,又非朕以康阜期海内之意,尚虚文而无禆实,政朕甚无取焉!特宣布中外,于朕诞日,毋得建立祝寿道场,但兾内外诸臣,各殚厥心,勉襄化理,勤修职业,利济苍生,以慰朕宵衣旰食之焦劳,即不啻天保卷阿之祝颂矣!若不遵谕㫖,朕必加以处分,不少寛贷」。

五年十月壬子。

万寿节停止朝贺筵宴。是岁闰三月,谕内外诸臣曰:「朕闻㑹试举人,感朕特恩,以今年为朕五十万寿,特于京城寺庙设立经坛,以申颂祝之意,此举甚为虚妄。朕临御天下,孜孜求治,凡所行之事,惟以循理为本,诚以理之所在,即天意所在,感孚黙应,㨗于影响,若朕所行悉合于理,则问心无愧之处,即可以对越神明,而舆情之颂祝与否,皆可置之不问也。朕儆戒乾惕之功,无时或释举人,乃平日读书明理之人,当效法古之圣贤,岂可为此世俗妄诞之举?且朕正念士子贫寒归途,艰于资斧,是以赏给路费,今乃费于无用之地,尤不能体朕之心矣!其所设经坛,即行禁止。朕又闻各省督抚,因朕今年五十万寿,欲购觅玩好之物以为进献者,此举尤为不可。夫地方大吏偶有进献方物土产者,不过借此以达其瞻仰之意,而朕之酌量收纳,则又复随便分赐廷臣者,亦所以聨君臣上下之情,若今年亦只照每年之例备办,尚准其奏逹?朕前倘别有玩赏之物,则概不寓目朕仰赖!

皇考福庇在藩邸数十年,所蓄器玩颇有,及即位后,见宫中传贻古玩器皿,皆质朴之物,实无竒异,为人所罕见者,视朕藩邸所藏,尚属不逮,朕深用抱愧,于懐当日。二阿哥在东宫时,广蓄竒,巧珍贵之物,数倍于

皇考宫中之所,有朕仰思。

皇考恭俭至徳,实可垂法万世,钦服之诚切于五内,益觉二阿哥之所为,当为鉴戒也。朕既深知二阿哥之非,若此时复留心玩好,广收进献,则将来子孙之贤而有识者,岂不以此为朕躬之累乎?朕意欲俟暇时,将宫中所有之物或为。

皇考传留或朕藩邸旧蓄,一一分晰标记,以明皇考之俭德,俾世世子孙共知之,又安肯多收玩好,以滋朕心之愧乎?朕澄清吏治,令督抚诸臣共励廉隅,即量予公费,不过供其日用之需,安有馀资搜求玩器?倘转索之于属员,则又开下吏逄迎奔竞之渐,尚望其秉公督率,整饬官方乎朕心,惟以民安物阜为美,荐贤举能为贵。倘督抚等秉公察吏实心,为国行一利民之政,胜于献希,世之珍也。荐一可用之才,胜于贡连城之寳也当年。

皇考五十万寿时,朕再三恳请庆贺,不䝉俞允,今朕五十寿诞,躬自举行,于心实有未安,至于设立经坛、建立碑亭等事在。

皇考当日甚,鄙而厌之,因见诸臣吁恳之切,随便聴其举行,乃朕所深悉者。而其中群下隠情在。

皇考实不能深知,朕居子臣之位四十年,于臣庶情形皆所亲见,是以不肯复为内外诸臣。其共体朕心,祗遵朕谕,殚极诚意,屏絶虚文。勉之勉之!」四月,复

谕曰:「朕今年五十,已有谕㫖不行庆贺礼,昨杨名时、南天祥奏摺,俱称今年进京,庆祝万寿朕思。

「圣祖仁皇帝久道化成,圣徳神功,际天蟠地,当年五十圣寿之时,尚未允行庆贺之礼,朕临御以来,虽时时有励精图治之念,乂安海宇之心,而实在善政善教,可以造福于

社稷苍生者,何事可以自信?正当群臣交相儆勉,期于有成,又安可为此粉饰之事,以滋烦扰乎?朕之待下,惟有一诚诸臣果矢诚恳之念于隐微寤寐之中,尊君亲上,如诗书所载元后父母之谊,岂不胜于拜舞彤墀,效称觞祝嘏之仪节乎?外任诸臣,俱不必具本奏请来京,只照常年之例行,若有因地方事务,应来陛见者,朕自另降谕㫖,其各省耆民等,若有欲来京庆祝者,地方官切止之,高年之人,长途䟦涉,未免劳顿,非朕体恤之意,倘违朕㫖而来,俱不许奏闻,朕亦不加以恩赐伊等若果有感恩戴徳之忱,何不训诲子弟,劝导乡人,使各为善良,各务本业,而乃仆仆道路,以为报效,朝廷乎再各省地方,若有指称万寿,建立经坛,或聚集梨园,喧哗糜费者,此皆生事不安,本分之徒,诱惑愚人,希图财利,尤宜严禁,倘地方官不行禁止,经朕访闻定照欺罔之律治罪,将此通行各省,并转饬各府州县,咸使闻知。

乾隆元年八月甲戌。

万寿节。

上诣

雍和宫行礼毕,还。

宫诣

皇太后宫行礼,停止庆贺。是月,谕诸臣曰:「朕前降㫖,三年之内不行庆贺礼,今八月十三日为朕诞辰,礼部循例题请,已降㫖停止行礼,并令朝臣勿穿蟒袍补服。所有外省庆贺本章,俱著内阁发还。

五年八月辛亥。

万寿节:

御殿受朝贺前期

谕曰:「八月十三日为朕诞辰,闻内外臣工以今年为三十万寿之期,欲行庆贺贡献之礼,朕甚不取。今年春间,外省督抚提臣中有请,八月进京陛见者,朕批谕止之。葢朕年甫及壮,不言庆贺。且朕所望于内外臣工者,总在实心实政,为国家宣猷效力,不在称觞祝嘏之仪文,著即传谕内外臣工等,仍照常年之例行,若有在常例之外者,俱著停止。

六年八月庚戍。

《万寿节时

驾幸热河。

上诣

皇太后宫行礼毕。

御行殿,扈从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大臣官员暨外藩蒙古王以下各官行庆贺礼。先是七月礼部奏言八月十三日。

万寿圣节恭遇。

圣驾巡幸,扈从王大臣官员应于行宫前行庆贺礼。其班位王公大臣在网城内,三品以下官在网城外,在京王公大臣官员于

午门前行庆贺礼,其筵宴应行停止。从之。等谨按。

行幸日恭遇。

圣诞庆贺之仪,于是年礼部奏定嗣后每岁巡幸热河恭遇。

圣节俱照此例。

十五年八月癸未。

万寿节

御殿受朝贺。是岁四月。

谕曰:「今年八月为朕四十寿辰阅督抚诸臣奏摺,有陈请来京庆祝者,各省将军、督抚皆有封疆重任,岂有概离职守来京庆祝之理?一处陈请,他处从而效之。若明知不能悉允所请,而各缮本章,往来批答,徒成具文,岂君臣间以至诚相孚之谊耶?当年

皇祖圣祖仁皇帝四十五十圣寿。

皇考世宗宪皇帝五十圣寿,俱未行庆贺礼,皇祖寿登六十,始允臣民之请,举行庆贺。今朕四十寿辰未届,应行祝嘏之时,何必遽事纷纷陈奏?著传谕各省文武大臣,不必具摺奏请来京诸臣,其明体朕意」。二十五年八月甲申。

万寿节。

御殿受朝贺。先是,二十四年十月,谕内阁曰:「雍正五年恭值?

皇考五十万寿,因㑹试举人,请于京城寺庙设立经坛,以申颂祝,钦䝉。

颁谕禁止,并

敕各直省督抚,毋得以万寿进献玩好圣训有云:朕心惟以民安物阜为美,荐贤举能为贵,倘督抚等秉公察吏,实心为国,行一利民之政,胜于献希世之珍,举一可用之才,胜于贡,连城之寳仰见我」。

皇考恭俭圣徳,实为万世训行,朕嗣服以来,屡谕各督抚等,不得于方外之物别有进献,谅内外大小臣工,无不明体,朕意开岁八月,为朕五十诞辰,惟恐臣僚中或以万寿圣节,欲购觅珍竒,共申祝嘏,其各省士民,或且有设立经坛建立碑亭之事,非先期详悉传谕,必将竞事浮华,徒滋糜费,甚非所以励官常惜物力也,朕心深所不取,其饬禁之。至在籍年老诸臣,如尚书沈徳潜、侍郎钱陈群等,若以随班叩祝,跋涉逺来,亦非朕优礼老人之意,况辛巳恭遇。

圣母皇太后七十大庆,以新春敬奉安舆,时巡南服,诸臣就近迎銮,相见不逺,又何必仆仆道路为耶?著将此通行,传谕知之,至是岁七月。

谕曰:「今年为朕五十诞辰巳降㫖,臣工等不得以合词庆祝踵事繁文,至督抚等各进土宜方物,朕不过以其封疆大吏,藉聨上下之情,未可径斥。若藩臬两司,其位次本不宜贡献,前庚午年早,经传㫖饬禁,惟托庸等数人,以兼管闗,差织造,故不在遣郄之列,乃今日调任甘肃布政使,许松佶具摺进贡微特,不悉朕意,于体制亦属冒昧,已饬奏事处发还,恐直省各员未能遍晓效尤之习,不可不防其渐,将此宣谕知之」。三十五年八月辛帽。

万寿节。

御殿受朝贺。先是三十四年八月,谕内阁曰:「前者朕五十诞辰,恐直省臣民有启经坛立碑亭贡献称祝之事,或致糜耗物力,曽预饬禁止,兹明年八月,届朕六十正诞意,中外耆庶必有以周甲圣节,非五旬大庆,比欲申祝厘以抒爱戴者,情固难却,而非朕心所乐从,用是明切宣示,朕临御三十四年以来承。

累洽重熙之盛,海宇乂宁,民气恬乐,复仰荷上苍眷佑,连岁屡丰,方思上答」。

鸿庥宏敷闓泽以嘉恵吾民,益臻熙阜,国家之瑞,莫大于此!且越岁辛帽即恭遇。

圣母皇太后万寿。

璇闱庆典,亘古希逄,朕将率天下臣民,胪欢舞彩,敬迓慈禧,自当聴衢巷,讴歌共展。

尊亲之义,又何必因朕躬庆辰频年祝嘏多,此繁文缛节为哉?其布告天下,咸体朕意,一切仍遵二十四年所降谕㫖,不必举行各省督抚,不必以来京叩祝为请,并不必进奉珍玩及紬縀表里等物,至在籍大臣中,如尚书沈徳潜寿,届期颐钱,陈群亦年逾八秩,不宜复以逺渉劳筋力,已谆复传谕,令其无庸亲诣京师叩祝,俾黄髪耆臣领袖江乡父老㩦杖,呼嵩为熙朝盛事,不亦美欤!著将此通行传谕知之,是年四月。

谕曰:「本年为朕六旬庆辰,中外臣民,或有以周甲圣节吁请祝厘者,虽出爱戴至诚,但崇尚繁文,必至耗糜物力,朕心不以为然。昨岁已明降谕㫖,预为饬禁。今据高晋奏称,江南士民拟在该处各寺观,建坛唪经演戏,称祝者殊为未喻,朕㫖朕临御三十五年,以来祗膺。

昊苍鸿眷,寰宇乂宁,民气和乐。惟期推仁,究泽嘉惠。海内元元,益臻康阜。国家上瑞,莫大于是。况岁届辛帽恭逄。

圣母皇太后八旬万寿,朕将率天下臣工、耆庶舞彩,胪欢敬迓。

慈禧而隆庆典,若因朕躬诞辰,频年称祝,致令多方预备,朕心实所不取,该督等诚切呼嵩届期,祗须率领官吏绅士,于万寿宫照常行礼庆祝,已足共抒忱悃。所有建坛演戏等事,概不必行,高晋既有此奏,恐他省亦有似此渎陈者,实非朕所乐闻,著再通行,明切晓谕,咸体朕意,毋有所请」。闰五月。

谕曰:「今日各部旗大臣等具奏以本年为朕六旬庆辰,请于御园预备称祝,所奏不必行,园中地本不寛势,难令文武大臣聨班并列,且越岁辛帽恭遇」。

「圣母皇太后八旬万寿,普天庆洽,朕将躬率臣工舞彩胪欢以敬迓」。

慈禧宏敷庆典,九卿等届期自可共抒忭蹈之诚,若因朕躬诞辰,频年称祝,为此无益之举,实非朕所乐从,昨岁恐中外臣民,因朕周甲圣节,吁请建设经坛,延厘祝嘏,徒致耗糜物力,已明降谕㫖预为饬禁,今复思大臣中有因万寿备物献者,伊等身膺显秩,藉此以申忱悃,原非过分,但亦当予,以限制如内,而大学士、尚书、都统,外而总督、巡抚,尚可允其奏进。其在京侍郎、副都统以下,并外省提镇学政藩臬等,人数既繁,若纷纷呈进,在诸臣既徒事分心购办进览,时朕又増检阅之烦,甚无谓也!所有伊等预备之处,概不必行,并敕奏事处,毋许传进」。七月,礼部奏:「八月十三日,皇上六旬圣节,请举行典礼奉。

谕照例行礼,所有筵宴,已于元旦举行。本日著停止至。八月,大学士奏恭逢。

万寿圣节,各省在籍大小臣工来京,多备有诗册,除大臣例得奏进,其馀品秩小者请令自赴吏部投递,彚交军机处开单进呈奉。

㫖著交礼部。丙戌。

皇上六旬万寿圣节。

上诣

奉先殿行礼,率王公大臣等诣慈宁宫行庆贺礼随。

御太和殿受王公文武百官行庆贺礼,礼毕上奉。

皇太后于寿安宫侍早晚膳,赐宗室王公、内廷大臣及诸外藩回部、鄂堆等宴」。四十五年八月己未。

万寿节

御殿受朝贺。先是,四十四年八月,谕曰:「前因江浙督抚等,以两省臣民望幸,奏请巡阅河工海塘,已降㫖,允于庚子春正月诹吉南巡,至所称明岁为朕七旬万寿,欲就近申祝,则断乎不可业经?宣谕饬禁?葢朕本意,原以庚子为朕七旬诞辰,辛丑即?

圣母九旬万寿,连岁叠逄,大庆中外胪欢,自可聴其抒诚祝」。

嘏今既不能遂,朕初愿朕,复何以为已称庆,惟念士民想望恩泽,积有岁年」。因诏开乡㑹恩科,并轮免各省漕粮一周,以洽群悃,明年南巡,回銮后俟。

北郊礼成,即启程幸避暑山庄,驻跸八月庆辰,一切仍照常例行,若在京受贺,惟恐转多枨触,遂至山庄以避之,至于西藏班禅额尔徳尼,预请觐祝,实属吉祥盛事,是以允其前来,即令于山庄瞻谒,俾从其便,朕并非因其称祝,先期往就之也,恐内外臣工尚未能深喻朕意,仍有以庆典为请者,非惟不能博朕之悦,适以増朕之懐,又岂臣子爱敬之道?俟朕八旬大庆,则当聴从诸臣称祝,此次必不允行。又前届朕六旬万寿,时自古北口热河两处,曽有㸃缀叚落灯彩之类,本属朕所不取,明年尤当严禁,将此再行,通谕知之」。至是岁正月朔庚辰。

上御中和殿,升座内大臣、侍卫暨内阁翰林院、詹事府、礼部、乐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行庆贺礼毕。

御太和殿升座,诸王、贝勒、贝子、文武大臣官员及来朝,外藩䝉古哈萨克回部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朝鲜、诸国陪臣进表,行庆贺礼毕。

颁诏天下。

诏曰:「朕统御寰区,勤求郅治,茂时育物,畏惧滋深,仰赖上苍眷佑。

列圣贻麻海宇敉宁,舆图式廓。孜孜夙夜。于今四十五年,春秋正届,七旬缅惟。

皇祖圣祖仁皇帝法

天行健久,道化成我。

皇考世宗宪皇帝丕继

鸿谟厚泽深仁,沦肌浃髓,朕祗遹寅䖍,不敢暇逸,以承前烈,惟兾实心实政,永底升平,至如臣工,庆贺繁文,概所弗取,第念中外臣民,企慕瞻依,弥形笃挚,已于乾隆四十三年降㫖,普免天下钱粮,并特开乡㑹,试恩科,以宏乐利之庥,以广作人之化,今兹履端协庆,率土咸熙,允宜俯协舆情,溥施大泽我。

皇祖六旬万寿曽特颁

恩诏遐迩,均沾朕惟以。

皇祖之心为心,覃敷闓泽,嘉与天下臣民共跻仁寿,用称朕敬。

天法

祖加惠黎元之至意。于戏!惠此万方,俾缉熙于纯嘏,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布告天下,咸使闻知」。三月癸未,谕曰:「前以庚子年为朕七旬万寿,恐内外臣工欲申祝嘏,屡经宣谕,饬禁此次南巡回銮后一俟」。

北郊礼成,即启程幸避暑山庄,各督抚等皆不必前来称祝,更恐外省督抚不能仰体朕懐闻,因七旬万寿,有取九九之义,购备贡品,夸多鬬靡,甚至力有不逮,而随众效尤,勉为充数尤属,不必各省督抚,身任封疆,惟当大法小廉,奉公勤职,副朕委任,本不当以进奉见长著。再传谕各督抚,今年八月庆辰,一切仍照常例,若借七旬万寿为名,多事繁文,以申媚兹之悃,不但为朕所不取。且现今降㫖令奏事处,届期遇有多进贡物,著一概不准接收诸臣,其善体朕意,毋得藉辞请觐,致增烦费,转滋扰渎,将此通谕各督抚知之。七月丁酉,班禅额尔徳尼自后藏来恭祝。

万寿至。

避暑山庄于

澹泊敬诚殿,丹墀跪请。

《圣安》

上于依清旷殿。

赐茶慰问。

赐茶毕。

上诣寳筏诣

烟波致爽

云山胜地各佛堂拈香,班禅额尔徳尼从礼毕,上还宫。

八月己未。

万寿圣节。

上御澹泊敬诚殿,受王、公大臣官员及䝉古王公、贝勒额驸台吉,回部郡王霍集斯等并阿哥木伯克、贝子色提布阿尔第等十一人,杜尔伯特汗玛克苏尔扎布等五人,土尔扈特汗䇿凌、那木扎尔等九人,朝鲜正使、锦城尉朴明源等三人乌梁海、散秩大臣伊素特等三人,喀什噶尔四品噶咱纳齐伯克爱达尔之子乌鲁克等三人,木坪宣慰司坚木恭囊康等四十四人,行庆贺礼,礼毕并。

命随至卷阿胜境。

赐茶果。

四十八年,停止。

万寿庆节内外臣工贡物,先是二月,谕曰:「向来内外臣工,每于万寿庆节备物呈进,率成例事,今岁秋间,朕自热河启銮,诣盛京恭谒」。

祖陵跸路,经由蒙古部落道里较逺,长途繁费,更多未便,所有本年万寿贡物,不必先期赍赴热河,呈进王公、大臣、各省督抚等,务期仰体朕意,毋滋烦渎,将此通谕知之」。八月,又奉。

谕曰:「朝鲜列在外藩,勤修职贡,最为恭顺。今以朕临幸盛京,遣陪臣赍表修贡迎驾请安,并祝万寿,藉抒忱悃,甚属可嘉,著届时当加恩赉,以示优眷。著礼部堂官传谕知之。

盛京朝贺。

等,谨案恭遇。

皇帝恭谒

祖陵

巡幸盛京。

驾至之次日

御殿受朝贺,与在京朝贺同,今附载于三大节、朝贺之后。

雍正六年定。

盛京文武各官朝贺,照在京文武官品级序定班次。乾隆四十八年八月奉。

谕曰:「此次前往盛京,遇升殿、庆贺行礼,所有随从王公大臣,俱著穿蟒袍、补褂,毋庸携带朝服。其盛京官员,亦著一体穿蟒袍补褂,行礼至尊藏。

册宝行礼时,亦并著穿蟒袍、补褂,盛京朝贺仪。

皇帝至

盛京扈从之。王公各官咸朝服。豫至大清门候。

驾入。

升崇政殿。

赐茶毕。

皇帝入宫各退。

右恭迎。

圣驾进宫

次日早陈。

法驾卤簿于

崇政殿前陈中和韶乐,于殿檐下二层阶台下之两旁陈丹陛,大乐于两旁乐亭乾隆八年,奏请建设,留盛京乐,悬以中和韶乐,一分丹陛大乐一分 盛京礼部衙门朝贺时乐部㑹同,礼部恭设设。

诏案表案各一于

崇政殿东之南,又设黄案一,于丹墀正中,设黄葢云盘于丹墀内如不盘及颁诏不设黄,葢云 诏案。本部堂官奉王以下文武各官所进庆贺表恭设于。

殿内东旁案上内阁学士恭奉。

诏书安设于

殿内东边黄案上。

右陈设。

鸿胪寺官引随。

皇子以下各官,俱蟒袍、补服。和硕亲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于

皇太后行宫外,按翼排立文武各官及朝鲜使臣于大清门外,按翼排立。执事官豫设。

皇帝拜褥于

皇太后行宫门外正中,本部堂官奏请,皇帝具礼服,出宫于东旁门内,乘舆,本部堂官前引至皇太后行宫门外降舆东旁立,本部堂官转传,内监奏请皇太后升座,本部堂官引。

皇帝至,拜褥上立,王以下文武各官俱向上立。鸣赞官奏,跪拜,兴。

皇帝率皇子、王公行三跪九拜礼。兴,文武各官及朝鲜陪臣于

大清门外随行礼礼成,本部堂官引皇帝仍至原位立转传内监奏请皇太后还宫。本部堂官奏礼成,引皇帝还宫,皆退以上系乾隆十九年定。右朝贺。

皇太后仪

鸿胪寺官引随

驾皇子、王公并外藩王公等在殿外两旁立引随。

驾之,文武大臣官员在丹墀东旁,各按品级侍立,引盛京文武大臣官员并。

陵寝官员在丹墀西旁,各按品级侍立,引朝鲜使臣于丹墀西旁百官之末,侍立、耆老、领催等,皆齐集于

大清门外。届时本部堂官奏请。

皇帝御龙袍、衮服,乘舆出宫,本部堂官、恭导皇帝升。

崇政殿宝座,中和韶乐作,奏《咸平之章,皇帝升座,乐止。銮仪卫官赞鸣鞭。丹墀内三鸣鞭,鸣赞官赞排班,鸿胪寺官引。

皇子以下文武各官并朝鲜国使臣排班朝鲜使臣向例另班行礼。乾隆四十八年,具奏臣附谒西班末陵礼成庆贺事,宜令朝鲜使 于

右序班。

丹陛,乐作,鸣赞官赞进赞,跪赞宣表,宣表官至黄案前捧。

表跪于

殿檐下正中,大学士二人跪于左右,展表,乐止。宣表官宣「毕」捧。

表起立,丹陛乐作,奏庆平之章,捧表官捧表置于黄案上,退鸣,赞官赞叩,兴,行三跪九叩礼,兴,鸣赞官赞退,皆退复原位立,乐止。大学士奉

诏书至

崇政殿檐下授本部堂官,跪受,由中阶左旁,至丹陛正中,安设于黄案上,行一跪三叩礼,跪奉。

诏书起,本部堂官奉云盘受。

诏书安置,云盘内兴,黄葢前导,由中道出大清门,文武各官随出。

皇帝赐王公大臣坐

赐茶毕,銮仪卫官鸣鞭,王以下皆起立。中和韶乐作,奏《和平之章》。

皇帝还宫,本部堂官奉。

诏书至

大清门外安设龙亭与。

京师颁。

诏仪同。

右宣表。

皇后率

嫔庆贺

皇帝行礼与

皇太后行宫庆贺行礼

妃。

嫔于

皇后前庆贺行礼并与。

京师仪:同。

盛京官员,每岁恭遇」。

皇帝万寿及元旦、冬至,行朝贺礼,届期,内务府宫诣。

崇政殿启扉拂拭。

御座礼部官恭设香案于殿外正中,南向,辨百官位于丹墀内,按旗分左右翼,东班西上,西班东上,均北面。鸣赞二员,分立班行之北。引班二员分立班,左右赞礼郎充。均东西面文武各官咸朝于

大清门外祗候俟,届时引班分引至崇政殿,丹墀内鸣赞赞齐班,引班引各官就拜位立,赞进赞,跪叩,兴,百官行三跪九叩礼,赞退,引班引各官退。

盛京朝贺,纠仪以

盛京礼部司官二人。

直省朝贺。

等谨案:凡恭遇。

万寿及元旦、冬至,在外文武诸臣有望阙行礼」之仪,今附载于三大节朝贺之后。顺治八年,定三大节,在外文武官均设香案、朝服,望阙行礼,与京朝官同。

康熙二十二年,定直省朝贺班位,凡直省班次,将军、总督加将军衔,提督为一班,巡抚、副都统、提督加左右都督衔、总兵官乾隆十八年,裁加衘,为二班,加都督、同知以下,衔总兵官协领,恭领巡盐御史、织造郎中、督闗郎中、布政使、按察使各道,为三班,佐领督闗员外郎、知府、副将恭将为四班防御督闗主事、司库同知、通判、逰击、都司为五班,骁骑校、知州、知县、守备为六班,有品级笔帖式,有品级库使、经歴、州同、州判、县丞、千总等官为七班。满洲、䝉古、汉军官分两翼,汉官分文:东武西。

雍正八年,令外省朝贺设纠仪官,凡直省望阙朝贺,设纠仪官省,㑹以道员一人,如无道员,用府同知一人。外府以同知一人,无同知则用通判,无同知、通判则用教官一人,州县俱用教官一人。届期纠仪官黎明先至文武各官行礼时,纠仪官旁立监视礼仪,如有越次失仪及迟误不到者,纠仪官揭报督抚,指名题恭。凡遇有。

钦差人员一、二品大臣列在第一班之首,三品以下之京堂列在第二班之首,五品以下之部院官员,均列在第二班之末。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六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