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群祀考下
直省専祀。
顺治三年。
敕封显佑《通济之神》
臣
等谨案㑹典,载神谢姓名绪,浙人行四读书金龙山,明景泰间建庙沙湾,盖崇祀已久。至是加封庙祀宿迁,从河臣请也。其后
南巡,恒遣官致祭。
是年加。
运河龙神封号,定致祭礼」。时从河臣请下礼部议,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
康熙十九年,加封福建。
海神天妃为䕶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神莆田林氏灵应之迹著于前代。师征台湾,神涌潮以济师,遂克厦门及平台湾,亦显灵异。
诏加封号,遣官致祭,又立祠于原籍。六十年,台湾有警,神复涌潮济师。
世宗宪皇帝追褒神功。
御书神昭海表庙额,分悬原籍旧祠厦门、镇祠、台湾府祠。雍正十一年,福建督臣郝玉麟以省城神庙请入。
祭典并请各省俱行庙祀,皆允之。乾隆二年,加天后封号,増「福佑群生」四字,寻加「诚感」、「咸孚」四字,凡庙之所在,皆以春秋致祭。
二十二年,遣官致祭。
鸡公山神时以议政,王大臣等奏:「大兵向驻永兴城中,与贼对垒仰荷。
上天眷佑,灵神显助。于鸡公山真武庙旁竖旗立队一时官兵及贼众无不共见。于是我军气奋,贼势遏阻。
其鸡公山庙神应,特致褒旌,载之祀典,以垂永久」。从之。遣礼部司官赍香帛往祀,有司春秋致祭行礼。
雍正二年,封云南。各
盐井,神为普润龙王之神。春秋致祭,三年封。
青海水神,为灵显青海之神。先是,大军西征,道经青海,于塞外严寒之候涌泉,济军督臣请加褒封,允之。遣官致祭,建立石碑,以满汉䝉古三体字様,勒封号,以垂永久。
是年加封浙江。
江海保障之神,时以抚臣法海疏言:「呉国上大夫伍员唐、呉越武肃王钱鏐、宋安济公张夏实为浙省、江海保障之神。又明代绍兴知府汤绍恩创筑三江闸,有功绍郡,请各加封号,修整庙宇,春秋致祭」。下礼部议,封伍员为英卫,公庙祀钱塘。封钱鏐为诚应武肃王,庙祀杭州。封张夏为静安公,庙祀萧山。封汤绍恩为宁江伯,庙祀绍兴。其后建海神庙,皆与配食之列。
四年,加封。
宁漕公
永济之神,春秋致祭,明工部尚书宋礼开㑹通河,用汶上老人白英策,分水济运,事载史策。旧有庙祀礼及英河,臣以其治河济运,永垂功绩,请加封号,乃封宋礼为宁漕公,白英为永济之神,于汶上县祠庙祭之。
五年,封四川灌县都江堰口,通佑王显英王之神。时以四川巡抚宪徳疏言都江堰口庙祀李二郎,有功蜀地,请加封号。下礼部议,言:「按史记、汉书専载蜀守李冰,凿离堆,穿三江,功绩歴歴可考。惟灌县志书内有使其子二郎,凿山穿江之语,是二郎虽能成父之绩,李冰实主治水之功。又考玉圻《续文献通考》,载元至顺元年曽并加封号,今既言有功于蜀,屡彰显应,理宜并崇祀典。该抚祇请封其子,而不及李冰,似未妥协。诏令并给封号。乃封李冰为敷泽兴济通佑王,李二郎为承绩广惠显英王,令地方官春秋致祭。
六年,封河东盐池为。
昭惠、阜裕,盐池之神,春秋致祭,七年封浙江。
蛟门山龙神为涵元昭泰镇海龙王之神。时以漕运总督性贵,疏言:「蛟门山龙神例,于六月朔日致祭,雨旱祈祷有验,灵应甚著,请加封号」。礼部议覆,允之。载入祀典。
是年,封宁夏。
大渠龙神为宁渠普利龙王之神。先是,世宗宪皇帝特命大臣督理宁夏水利,修建大渠。及六年改渠,既讫工,以封号祀典请。
诏加封致祭岁,以春秋礼祀。其后,惠农、昌润二渠既成,宁夏、宁朔二县各建祠宇,皆令以春秋仲月照山川。
礼致祭,嗣是大清,汉、唐三渠皆庙祀如之。
八年,封浙江。
清溪神为保济显佑侯,神姓戴,名继元。宋时以拯溺没于溪中,屡著灵异。元代封显佑侯,总督李卫疏言:「清溪地方屡有水患,赖神捍御,且有䕶卫漕艘之功,请加封号奉」。
㫖加封春秋庙祀于徳清县,是年封故广东海安营水师副将江起龙为英佑骁骑将军,立庙徐,闻海口春秋致祭,将军在官,以公事没于海,颇著灵异,保䕶商民有功,守臣以为言,故封。
十年,封广西兴安县陡河海阳山神为安流襄绩海阳山神,岁以季秋九日致祭。
十一年,封广西郁林州。
泉神为昭徳沛泽泉源之神」。时巡抚金鉷疏言:「郁林州之富民乡涌瑞泉二穴,味甘色清足,以灌田利民。令选地建祠,春秋祀之。
十二年,令祀山西介休县水神庙。时巡抚石麟奏:「介休县上堡村向有水泉,久淤,于十一年秋冬复发,又涌新泉,可灌民田。其处向有水神庙,请重修致祀」。从之。
是年,加封江西鄱阳湖。
显佑安澜之神,春秋致祭,神为唐忠臣张」巡。布政使李兰奏言:「故唐御史中丞张巡见危授命,保障江淮。江西居民,庙祀最盛,捍御鄱阳一湖,屡昭显应。请加封赐祭」。从之。庙祀于饶州之浮梁县。
乾隆三年,加封河南。
灵佑襄济之神河臣白锺山疏言:「陈留河神观所祀黄大王神姓黄,名守才偃师人,祷泉祷雨,皆著灵应,请加封号,春秋致祀」。从之。至四十五年,大学士阿桂奏:「豫省河神最著灵验者,为灵佑襄济之神,请于其子孙中赏给奉祀生一人得。
㫖允行。
四年,加封江南。
彰灵卫漕之神」。时河臣髙斌疏言:「清口张将军庙神名祥宿迁人,漕船商船,䖍祷响应,请加封号,列祀典」。允之。
八年,加封广西。
显佑英济广福王之神。时巡抚杨锡绂疏言:「神为蜀汉禆将,武当溺于溪中,屡著灵异,请加封号」。许之。二十二年建。
显佑通济神庙于徐州。先是,二十一年秋,徐之孙家集黄河夺溜,大发帑金塞之越岁。
皇上亲临阅视,以河溜刷深,神明黙佑,令地方官择地建庙于云龙山之北。先是,庙祀宿迁,康熙三十九年曾
诏加封昭灵效顺」,至是,复加封广利安民,立碑纪实,岁以春秋致祭。
是岁,于甘肃嘉峪关外立龙神庙,春秋致祭。
谕㫖:「嘉峪关外路多,戈壁从前,并无水泉,今年大兵经过,凿井得泉,水势腾涌,普济军行,此实神明赞佑所致昔年。
皇祖用兵时,地涌灵泉,曾于拖犁地方建庙,以答神庥,今即照例交该督建造。二十四年,庙成,立碑致祭,春秋祀之。
二十五年,修涿州。
佑济龙神祠,涿州城北为胡良、拒马二河所汇,明代曽建桥河,徙而桥废。是年,移建通桥堤长二百丈,祠在桥东南。
御制碑文勒石。
三十二年,
谕东西二淀,为畿辅汇萃清流之所,迩年潴蓄,安恬节宣,有藉近淀村庄田土,泛溢无虞,而菰蒲鱼蟹之饶,利赖于民,生者更大,兹者春巡郊甸,循览河堤,鳯艇乘流,祥飚助顺,尤足征神贶之昭,宜建専祠,用答灵佑,著该督方观,承卜地兴工,特崇庙祀,以示妥神报功之典」。
四十二年,陶庄开放引河,工成,命建。
河神庙,岁以春秋致祭。
御制碑文纪之。四十五年,皇上南巡。
亲诣陶庄。
河神庙瞻礼,以仪封漫工未成,黙致䖍祷仪,封两坝自行,合龙即告,功成是年。
封故河臣朱之锡为助顺永宁侯时,以大学士阿桂奏言顺治年间总河朱之锡功著,南、豫二省没为河神,屡著灵应请。
特赐位号得。
㫖交,礼部酌议位号,寻议上,从之。四十九年,河南兰阳、睢宁新堤并引河工成,命建。
河神庙于南岸。
御制碑文纪之。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