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二百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经籍考》

史。  起居注

等谨按五朝续通考,改马氏起居注》,为诏令奏议,良以寔録、日厯》等编。宋代以下,散佚无存,其书既无可采,登其目即不能仍旧,因时通变,理固宜然。洪惟我

国家肇兴东土。

列圣相承

《五朝实録》炳,朗中天。

圣训煌煌,昭垂奕叶。凡史局所尊藏,记注所恭载。

丰功伟烈,逺迈二典、三谟之盛,敬谨纂辑,以符端临《通考》旧例焉。

太祖髙皇帝实録》十卷

崇徳元年,大学士刚林希福等恭修。康熙二十一年,大学士觉罗勒徳、洪明珠奉。

敕重修。雍正十二年,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奉㫖校订。

皇上御制序曰:「粤稽自古帝王,乘时建极,膺天命而佑下民,丰功骏烈,垂诸史乘,炳炳麟麟,是以纪言,纪事必详且核焉!况于圣人首出,开物成务,经纬天地,奠丽河山,智勇沈深,谟猷吁逺,布为法则,著为章程,将使后世子孙,继继承承,遵循罔轶,讵不重欤?洪惟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𢎞文定业,高皇帝以圣神文武之姿受。

天眷命诞兴东土,爰总义旅,遹求厥宁,九国连兵相向,一怒而讨平之,明人四路来攻,亦克日尽殱于境外,师出有名,光明俊伟,威爱并立,近服逺懐,当是时,群部来归,英豪向附,奋迹辽渖之间,而号令行于万里,帝业之兴,何其神也!由是天人协应,建国纪元,修明庶政,教育群伦,创国书,分旗制,申军令,定礼仪,经营缔造之际,旰食宵衣,不遑暇逸,故乃纲举目张,传之亿万年而不可易,心法治法,与二帝三王有同揆也。太宗文皇帝继天登阼,命儒臣敬辑。

实録》规模略备

圣祖仁皇帝复加搜考,修纂成书,尊藏内府,并贮史宬。惟是山川疆土,以及臣僚名氏,前后间有异同。《清》《汉》之文,或简或繁,未经画一我。

皇考世宗宪皇帝惧有舛讹,特开史馆重加校订,按日进呈。

亲为阅定,朕缵承丕绪,仰体前徽,用复洁诚,披览,卷帙,如旧缮録一新祇祇乎?觇开国之鸿谟,昭垂统之大业。《书》曰:「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诗曰:「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以率攸行而保天佑,其敢忘绍庭上下之思哉!谨序!

太祖高皇帝《圣训》四卷

康熙二十五年。

圣祖仁皇帝恭编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朕惟帝王创业垂统,传之无穷,非独世徳茂也,盖亦有典则之贻焉。其运之一心,播为成宪,恒足以示道,揆于子孙,昭法守于臣庶,盱衡千古,载籍具存,矧其为大圣,受命而兴者乎?皇哉?何规模之𢎞逺也我。

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𢎞文定业,高皇帝灵承休命,诞受多方,经纶于天,造草昧之年,缔构于王业艰难之日,除残伐暴,度越汉唐,顺天应人,洁隆汤武,所以茂𢎞风教,宣畅声灵,振举纲维,恢张疆宇者,勒诸兰台之上,布在方䇿之中,骏烈鸿猷,粲然明备矣!若其摅词为典,播告成经,建邦立国之模,战胜攻取之略,化民成俗之务,用人行政之方,靡不道合枢机,理取体要,有非臣邻所能悉睹,黎献所能尽传者,不有成书何以彰?

圣谟而答光训乎!朕绍庭继绪,志切觐扬」。因命儒臣分类编辑,为目二十六,为条九十有二,总为。

寳训四卷,浩浩乎乾,包坤负之,大皇之坟也。秩秩乎民,彝物则之常,帝之典也。以绍心,法至中也,以握化原,至正也以迓。

天眷至顺也,以垂后昆,至裕也。率而循之,钦承而无斁之。所以卜有道之灵,长绵无疆之厯,服胥于是焉在。奕世子孙尚其克念。

祖武永永,勿替也哉!

皇上御制序曰:「朕惟神圣首出,济世觉民,立徳立功,立言三者,统而有之,盖仁义中正之极,定于厥躬,布诸纪纲,为巍巍之帝业,颁诸诰令,成洋洋之圣谟,文教彰明,覃被海宇,炳乎如日月之照,临穷天地,亘古今,而莫不仰焉。于戏盛哉洪惟。

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𢎞文定业,高皇帝体肖二仪,量包六合,应期受命,肇建丕基,叶云雷以展经纶,法四时而宣教化,六师顺动,九有输诚,拯生民于涂炭之中,转宇宙为平成之运。当是时,缔造维新,规模尽善,武纬文经,万物咸睹,亦既布在方䇿,传信亿年矣,乃若心通造化,道综百王,吐词成经,发声为律,阐贞一之㫖,明至善之宗,论圣学则以正心修身为先,辨君道则以求贤,听言,为要昭晰乎?

上天降监之原,无念不将之以敬,畏申儆乎君臣契合之谊,每事必体之以公诚,以至班朝治军,明刑制用,靡不敷陈,至理约而该,复而不厌,信乎有徳者,必有言也。我

圣祖尝命儒臣编辑。

《圣训》四卷,类聚条分,灿然明备。朕绍膺统绪,追契徽猷,口诵心维,匪伊朝夕。仰见义藴之渊,闳典章之画,一庶政之周详,直与帝典、周官同其广大。顾金匮石室之藏,廷臣无由得见。是用敬加剞劂,宣示万方,俾我子孙臣庶,率而循之,世世罔斁,奉之莅政,可以致治,保邦准以淑躬,可以儆心寡过。盖一时之制作,而万古之世道,人心胥赖焉。非甚盛徳,其孰能及此乎?谨序等谨按所分四卷,凡二十六类,析为九十二则,粤自有明末造纲,解纽弛锺。

王气于大东审。

神器之有授。

太祖高皇帝恭膺

天眷诞造

丕基以遗甲十三人。

肇开鸿业。

经纶缔造薄海归。

仁仰惟。

圣哲显融之徳,运世有基,聪明睿智之符,健行不息,用是敷为彝训,义藴渊闳,绍千古之心传垂万年之家法我。

圣祖仁皇帝仰契

前徽命儒臣,敬谨编述,彰阐鸿谟九十二条之中,固巳致广大而尽精微矣,岂非万世所宜聪听者哉!

太宗文皇帝实録》六十五卷顺治九年,大学士希福、范文程等恭纂。康熙十二年,大学士图海觉罗勒徳洪等奉。

敕重修,雍正十二年,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奉㫖校订。

皇上御制序曰「洪惟

太宗应天兴国𢎞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徇齐敦敏广大寛仁早从。

太祖赞襄大业,才徳冠世,中外归忱,迨乎嗣统之年,敦宗睦族,戢众安民,御将行师,开疆拓土,军威震叠,而以不嗜杀为心,武功赫濯,而以善养人为务,存朝鲜,故土字,䝉古遗氓,明政不纲,天人共愤,且旧与我国有隙,于是应天顺人,率师直抵燕京,声罪致讨,犹念彼为中国,功垂成而弗取,天性仁厚,大度豁如固已,超越百王,包涵六合矣!至若建官分职,推贤举能,恺泽龎鸿,刑章平允,设制科以崇文教,开言路以重忠良,隆规钜典,巍乎焕乎?皆一统之大猷,百世之良矩也,世祖章皇帝辑为。

《实録》六十有五卷

圣祖仁皇帝命儒臣搜讨订正,缮録成编,尊藏惟慎,皇考世宗,宪皇帝孝切崇。

先敬加披览,以前后字句之未尽画一也。复令臣工校对而

躬为阅定焉,朕仰承遗志,庄诵绎思,用竣厥事,缅惟帝典商盘,前王之懿范也,天球琬琰,宗庙之重器也,昔之君珍为世寳,奉以无坠,矧夫典章所纪,谟烈所垂,造邦制治之图,启泰贻安之要,煌煌简䇿,世昭法守,何止帝典,商盘天球琬琰之寳重也耶?谨序。

《太宗文皇帝圣训》六卷

顺治末

世祖章皇帝恭编。康熙二十六年圣祖仁皇帝续成。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朕惟帝王,诞膺天眷,肇造丕基,功徳茂隆,疆宇日辟,有纪纲以昭大法,即有谟训,以启后昆,方䇿具存,灿然可考也。若夫道兼作述,业裕创垂,以圣继圣,而钜烈鸿猷焕乎宇宙间者,尤足冠百王而立极焉。钦惟

太宗应天兴国,𢎞德彰武,寛温仁圣睿孝隆道显功文皇帝,躬上圣之资,承开天之运,神武不杀,寛和有制,万国向化而宾从庶绩,抚辰而就理,峻徳𢎞勲,巍巍荡荡,称极盛矣!至于命令诰诫,诞播宏词,皆义切训行,理归体要,洪纎毕举,本末咸周,而其大指之所存,则首在于爱养生民,旁求俊乂,敕几凝命,敦典明伦,大哉王言,诚治平之极则也我。

皇考世祖章皇帝尝命纂修,未竟厥绪。朕嗣膺歴服,念切缵承,爰命儒臣,详加编辑,计一百一十一条,分二十三类定为。

圣训六卷既成,因披陈庄诵,朝夕绎思,见夫㫖原于精,一义著于典谟,上之可以正道,揆焉下之,可以昭法守焉。《书》曰:「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自昔诗书所载,莫不以绍衣为兢兢。矧夫义藴精深,规模宏逺,嘉言彝训,超踔古今,朕用是觐扬光烈,昭示来许,后之子孙,以此藴之于心则为天徳敷之,于政则为王道范,围臣庶则为会归之极,垂裕后昆,则为贻燕之谋,尚其夙夜祗承,以为致治保邦之本,而迓祈天永命之休也,是为序。

皇上御制序曰:圣人之情,因辞以见,易曰: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盖以通天下之志,以成天下之务,本乎至诚,施诸命令,无意于辞而理臻其极,歴观尧舜、禹汤、文武之世,典谟训诰,厘然具存,后人奉之为经,列在学宫,为载籍首,矧夫运际开天,功存继志,制作侔造化教,泽被生民,天下之文章,孰有大于此者乎?钦惟太宗应天兴国,𢎞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英姿挺出,圣武布昭,大智如神,渊衷若谷,及登寳位,疆宇日增,厚禄以养贤,勤身而率下,恩威所及,大畏小怀,政教所孚,逺来近悦,皇哉何化理之神也!至若敷陈治道,诲谕臣民,不尚虚文,惟崇大体,谓行善所以事天而逺利,始能服众阐伊,尹一徳之训,称曾参三省之言,以劝农讲武,为立国之大经,以考古读书,为服官之要,务自立纲陈纪以逮服饰器物之间,或即事以宣猷,或因时而定制,洪纎咸备,张弛攸宜,盖察理精,故见之也,逺更事乆,故虑之也详,用能承藉,丕基佑启。

圣哲是诚亿万年继往开来之极轨也。顺治中,尝因记注旧文纂修。

圣训一书,未竟厥绪。

圣祖仁皇帝特命儒臣详加编辑,事以类分,凡二十有八言,以条举,凡一百一十有一,彚为六卷,体要著明。朕在宫中䝉

皇考恩勤教育,定省之时,备闻祖训。嗣膺大统,志切缵承。晨夕披陈,寻绎仰见。心符道要,语中机宜,㫖藴闳深,函盖天地,文辞昭晰,彪炳日星垂。

裕后昆永昭法守用,是勒为成书,敬授剞劂,颁示中外。书曰:「圣谟洋洋,嘉言孔彰」。又曰:「圣有谟训,明征定保我子孙。臣庶其诵习遵循,永敬承于世世哉!谨序!

等谨按所分六卷,凡一百一十。一则钦惟太宗文皇帝守成创业,益扩昄章,所以开一统之基者,谟训昭垂,布在方策。巍乎焕乎!宜与天地同,其悠乆矣。世祖章皇帝实録》一百四十六卷。

康熙六年,大学士巴泰、魏裔介等奉敕恭修。雍正十二年,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奉㫖校订。

皇上御制序曰:「我国家受天眷命,统一万邦,日月所照,血气之属咸切尊亲,亦惟是小心翼翼之忱有以通

帝载而昭来许,故乃朝廷宫府之政,罔不参稽古训,溥协人心,制定于一时,而虑周乎万世,重熙累洽,至于今兹海隅苍生穆然想见盛徳,信乎开国之规模,诒谋逺而流泽,长也,洪惟。

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徳𢎞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神灵天亶冲龄,践阼绍我。

太祖

太宗丕绪,懋建大猷,勤思上理。当是时,流贼已入京师,明祚已成板荡,遂因明将吴三桂之请。

命将士入关,定燕京、殄群冦,挈斯民于水火之中而登之,衽席之上,爰主。

郊禋式颁正朔,自古得天下之正,未之有比也,政令彰施,百度具举,涤前代之烦苛,沛兴朝之膏泽,治化翔洽,达乎四表,由是制礼作乐,敷教明刑,虗已以尚贤,推诚以纳诲,斟酌损益,秉至中而时措之,著为谟训,载在简编。皇哉唐哉子孙世世守之,以成乆安长治之业,于是乎在康熙十一年。

圣祖仁皇帝特开史馆,纂辑《实録》,凡一百四十六卷。雍正十二年,皇考世宗宪皇帝恭阅全书,复令儒臣重加校订,事未竣而。

龙驭上宾,朕哀戚之馀。饬令陆续进呈,敬加披览,于戏睹世祖。

圣祖经纶之钜典,则知创业之甚难。念世宗继述之深衷,则知守成之不易。方䇿可传者,纪纲之成规。夙夜罔间者兢业之一心。敢弗绎思而敬,承之以迓。

上天无疆之休,则是书也,诚致治之权舆,万年之鸿寳矣!谨序。

世祖章《皇帝圣训》六卷

康熙二十六年

圣祖仁皇帝恭编。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朕惟自古,膺图御歴之后,躬集大统,手致太平,懋烈丰功,光前翼后。行之为政,斯发之为言。义藴固卓越乎百王。训行尤昭,示乎奕祀。惟圣有作,后人述焉,千载同揆也我。

皇考世祖体天隆运英睿钦文大德𢎞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神灵首出智勇天授,禀英断之姿,而持以恭俭,扩寛仁之量而济以忧勤,爰是冲龄定鼎,薄海归心,救生民于水火之中,而庶政咸熙,万邦作乂德,盛勲崇,夐哉莫尚矣。若夫宵旰图维宫庭,训敕,煌煌纶綍,嘉言孔彰,究圣学之高深,著王道之正直,凡所以凝。

天命扬。

祖德顾民碞持国体者,丁宁反覆,深切著明,而意㫖所注,尤殷殷乎?省躬克已,纳诲亲贤,纲纪毕张,渊衷若歉,及乎训诫臣下,守正奉公,鼓励激扬,至诚感发,靡不输服而效忠,黾勉而奋绩也,盖自我

太祖高皇帝肇造鸿基。

太宗文皇帝式廓骏业,而我皇考,心传合一,丕显丕承,𢎞阐经猷,布为政教。所以即事成谟,遇物为诰,包罗典册,厘剔章程,美善毕臻,钜细咸备,尧咨舜儆,何以加兹。朕祇承遗绪,惕厉靡宁,瞻方䇿之常新,僾羮墙之如睹,因命儒臣分类编纂,朕复详加披绎,计一百一十三条,统为」。

圣训六卷,寳诸金匮,拱若球图,俾后嗣子孙知我皇考之贻谋,燕翼百世,无疆开国,经纶万年,时叙所以杜愆,忘而遵典则者,心法于是乎在?《书》曰:绍闻衣德。言《诗》曰:绍庭上下,陟降厥家。呜呼!可不敬哉!

皇上御制序曰:「古昔帝王,应运而兴。开物成务,有君天下之规。模凝命敕,几有师天下之典则。故言出而成经,教思所被,率土归仁,歴观往代,纪载肇乎二典,彝伦叙于九畴,罔不播为成宪,炳若日星,简籍具存,可考而知也。钦惟我。

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𢎞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秉岐嶷首出之姿,建永清、大定之业。冲龄践阼,统一车书,义问达乎梯航,仁声徧于涂巷。盛德大业,富有日新。自唐、虞、三代以来,史册所传,罕有及者,至若洋洋。

圣谟包含,万有大之闗,伦教纲常之重,而闾阎之日用,饮食所弗遗,精之在身心,性命之微,而宫府之制度典章所必饬,巨细毕该,纲维尽善,要惟本精,一执中之奥藴,以成经世服物之鸿谟,诞告多方,严明恺挚,训敕有位,深切周详,意皆出乎至诚,理尤协于克一,用以光大,前徽开万年有道之长,夐乎与天地为昭矣我。

圣祖仁皇帝躬承

先训命儒臣分类编辑,计一百一十有三条,彚成圣训六卷,以传乆逺我。

皇考念切绍衣,宫庭宵旰,追述先猷,朕从温凊之时,闻知维谨,嗣膺大统,志在觐扬,朝夕披陈,具见开国经纶,超越前古,诒谋燕翼,垂裕无穷,是用敬为剞劂,昭示臣民,俾海隅出日之逺,咸睹光华,寳之如图,球信之如蓍蔡,是训是行,钦承勿替,庶几道徳一而风俗,同唐之政要,宋之寳训,夫岂可同年而语者哉?谨序

等谨按所分六卷,别为三十二类。仰惟世祖章皇帝宅中定鼎,率土倾心,一百十三章之内,圣谟广运,炳三光而罗万象,诚亿万世所宜法守者也。圣祖仁皇帝实録三百卷。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

世宗宪皇帝命吏部尚书一等公隆科多,大学士嵩、祝白潢等恭修。

世宗宪皇帝《御制序曰:「粤稽古,载籍以来,圣帝明王,徳隆业茂,莫不扬休,纪美照耀,简编若夫。

上天纯佑,下民聚扶,舆积厚之气,笃生至圣,备道徳之崇广,集皇王之大成,经纶宇宙,彪炳帝纪,巍巍乎荡,荡乎自义,轩至今,未有如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之盛者也,洪惟太祖。

太宗肇构鸿基,发祥垂裕世祖。开天建极,统一寰区。暨我皇考天亶,神灵丕承。

先烈以徇齐敦敏之质,而学有缉熙,以继体守成之时,而事兼开创,以光华格被之勲,而日新盛徳,以郅隆熙洽之运,而时敕几康。

临御寳阼,六十馀年,厯服绵长,超越千古,仁渐义摩,文经武纬,典章大备,声教覃敷,峻徳崇功,蟠天际地,有如敬天凛昭事之诚尊。

祖切,觐扬之志。

郊坛禋祀,岁必躬亲。

庙享荐馨,心䖍对越。用致苍穹之昭假聿彰。

谟烈之丕承奉事

两宫尊养备极,承欢致敬,阅数十年。巡幸,则躬扶鸾辂,侍疾则步祷。

南郊送龙輴而亲行瞻。

寝园而洒泪,自古,天子之孝,莫与比隆友。爱裕亲王等,垂老靡间,视疾临丧,恩礼交至。推仁宗室,教育天潢,展亲敦族,谊莫厚焉。宵衣旰食,明目达聪。

亲政六十馀年,夙夜励精,始终惟一,临轩召对,虚已求贤,敷陈有益于民生必䝉采録廉能实,见诸治效立荷。

宠褒眷耆旧,而体貌攸崇,简俊乂而程材器使小廉大法,百僚皆得其人,纲举目张,庶司各修其职,四方之利弊周知,万里之情形洞烛。爱民如子,轸恤维殷,普乐利于农桑,裕葢藏于积贮,偶遇水旱,立沛恩施,发帑蠲租,动以数百万计,即在属国运粟赐粮,视同一体,徳洋恩溥,故黎庶乐业,中外阜康,慎重刑章,哀矜庶狱,每于奏谳明允之中,施仁法,外严寒,停遣盛夏,弛刑大逆,寛族诛叛,人无孥戮,如天好生之徳,洽于民心,钦恤之仁无以加矣。

讲幄𢎞开,精研道要,考六艺之折中,抉性理之精义,宸翰则鸾回凤翥。

天章则玊振金声。

御定诸书包涵万有融贯。百家缃帙,瑶编充牣。册府生知,天纵莫名。

圣学之髙深,加以重道尊师,表章儒术,亲诣阙里,瞻拜加䖍,赐博士于五贤,跻紫阳于十哲,训饬多士,敦崇实学,加科广额,惠浃儒林,寿考作人,于斯极盛。

圣武布昭

神谟密运天戈所指立奏肤功平三逆収台湾布尔尼应期而授首,俄罗斯望风而请命。

躬率六师,三临朔漠,殱噶尔丹,而藩服乂安。命将徂征,长驱絶域,复达頼喇嘛而西陲宁谧。销锋灌燧,俾薄海内外。永庆升平,厪念河防。

亲临指授,览全河之形势,运疏瀹之神功,开中河,筑高堰而淮、黄底绩,东南,获衽席之安浚,永定堤子牙而漳、滏顺流,畿甸享膏腴之利,地平天成,万世永赖。至若躬行节俭,而大官服御,务崇朴素之风。

秉徳谦冲而。

徽号鸿名,屡却廷臣之请,至诚不息,而朝乾夕惕,本行健以法天,圣敬日跻而肃庙,雍宫俨动,容之中礼,凡兹盛美,莫罄名言,是以乆道化成,太和翔洽,天庥滋至,岁奏屡丰,户乐盈宁,人登仁寿,自古未宾之国,重译踵至,戴髙履厚,莫不尊亲。

升遐之日,自僻壤遐陬,逺暨蛮夷荒服,含生负气之伦,感恸哀号,如丧考妣。群臣恭拟。

庙谥曰:

圣曰:

仁祗荐

祖号万口,一心允孚,公论猗欤,休哉至矣大矣!朕缵承鸿绪,念切绍庭。践阼之初,即简命大臣等,董率儒臣,开馆纂修,发金匮之秘藏,稽纶言于政地。表年系日,敬谨编辑。纪言纪事,钜细靡遗。朕斋肃展礼,亲加详阅,厯今九载敬成。

圣祖仁皇帝实録若干卷,又于尊藏皇史宬外,恭缮全帙,䖍供几案,时时展读,以遂朕敷时绎思,继志述事之意。于戏!帝载难名,而岁功昭布,日月之运行,星辰之经纬,可以仰观成象焉,圣徳难名,而治法昭垂,条理之精详、规模之宏逺,可以仰求成宪焉我。

皇考参赞位育之神,钦明精一之藴,虽非简牒所能殚述。而

鸿谟骏业,炳于纪载,与天无极,万世勿谖。后之绍作,君作师之任,求治统道,统之全者,于是乎在。敬弁言简端,以昭示我子孙,俾永永敬承,于亿万世谨序。

皇上御制序曰:

皇祖圣祖仁皇帝临御六十一年,耿光大烈,融烁古今。积惠袭恩,沦浃寰宇,功徳之盛具载。

实録垂千万祀我。

皇考世宗宪皇帝御制序文,推本上天,孚佑下民。

列祖垂裕,后嗣笃生。

至圣开邃古以来未有之盛业,煌煌乎言之广大。精微至矣,蔑以加矣。予小子寅承丕绪,绍闻衣徳,兢兢业业,仰思继述。

皇祖

皇考成宪,日于治事之先,展诵《列祖实録》,周而复始。

皇祖实録卷帙浩繁,排日敬览,寒暑靡间,至自今凡数阅矣。缅惟尚书》、《史记》所载,古帝王治化之隆,各极其至,而孔子于尧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于舜曰「无为而治」。孟子则曰:「王者之民,皥、皥如也」。予尝推绎其㫖,想见唐虞中天之盛,乃今思皇祖之世之民,有以知孔孟之言,信乎其能知圣人也。皇祖自亲政之始,即手锄三蘖,荡定南疆,滇黔闽粤之奥揭,日月而扫氛雺海,内赤子喁喁向风,由是亭之毒之,煦以淳风,沃以甘澍,浸以醲化,甄以大钧。数十年之间,南奠台澎,北犁沙漠,命将肆征,而闾左无征发之警。

亲临淮河,指授方略。歴吴会,陟会稽,登岱宗,谒阙里,西巡关陇,抵云中三觐。

祖陵观于东海,岁出塞外,獮狩上都,天行之健,古无以加,而庠序咏仁,氓庶乐业,市廛殷阜,卒伍服习,熙熙然相忘于无所,事事于焉正晷纬考律度,定元声焕为。

宸章洒为

《奎翰集》:古帝王文治之大成,而穆清宥密,凝然不见,经营之迹,简任公卿百执事器使而责其成,俊寿魁硕,布列有位,外自节钺连帅,以至守令贤否,清浊立判,剔侵蠧、励廉平吏治烝烝无综核之烦,而徳意宣究蠲逋,赈恤肆赦、缓刑指挥。

深宫之中,风驰万里,匹夫匹妇,无不浸浔涵育,鼓舞徳化,而不能自已。当其时诚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者耶?歴今二十馀年,遗泽馀烈深入,人心固结,而不可解回溯。

鼎成之初讴,思如一日,夫乃恍然曰:是所谓至仁如天,民无能名者也。无为而治,恭已南面者也,孟子所谓王民皥、皥者也。于戏四海,九州之民,无得而名予小子,又乌能名之忆?自幼冲,蒙

皇祖抚爱日侍。

左右用人行政,皆睹记所及,简册纪载,政如杓衡,规天躔次测日可见者,迹象而已。于穆之运,重《离》之明,终无能言。其所以然者,盥诵之次稽首敬为之序,以志绍庭,继序之忱于罔斁云。

《圣祖仁皇帝圣训》六十卷雍正九年。

世宗宪皇帝恭编

世宗宪皇帝御制序曰:「朕荷皇考圣祖仁皇帝,付托至重,兢兢业业,早作夜思,以期无负,继述仰惟。

皇考留贻矩矱,朕得监于成宪,是则是效实天下万世所当。钦承观法,爰命大学士等纂修。

圣祖仁皇帝实録阅时九载,书成千卷,自古帝王功徳之隆盛,记载之繁富,未有加于此者顾!

《实録》乃编年之书我。

皇考顺时布化,若天道之流行,春夏秋冬,各协其宜。而其中条分缕析,饬纲振纪,精微所寓,随举一端,皆为法式。于是复令纂修诸臣,分类恭辑。

圣训六十卷:洋洋乎盛徳,大孝敬天,勤民文教之诞敷。武功之赫濯,礼乐之明备。政刑之修举一经。

睿谟千古莫易。夫《六经》,诸史之传,皆有经有纬。朕于皇考神功圣徳,精心体察,以

《实録》为经,以

圣训为纬于编年,见因时之宜于分类。见随事之要,一敷施而有所循也。一话言而有所守也。一寤寐,饮食而有所遵也。于戏!如天之仁,如日之照。如神之哲,万类虽赜,莫不含𢎞并包于?

圣人之度内,而儆惕训谕之辞,尤必凛凛于时,几孜孜于熙绩,勤勤于小民之恬养,亹亹于嘉师之祥刑葢

圣心愈切而

圣徳愈崇,是以统乾坤之范围而不过发,圣贤之阃奥而靡遗,以六十馀载之鸿规,为千万世后,昆之垂裕,其所禆益,曷有涯量哉?此朕命官敬纂」。

皇考实録而又恭缮

圣训之深意子子孙孙,其永寳诸皇上御制序曰:自古圣人,诞受天命,为下民君师,必亶聪明睿智之资,首出乘乾,以绥猷而立极,凡其经纬万端,敷之彝训者,罔不深切著明,炳日星而章云汉,典谟所载,雅颂所陈,唐虞三代之隆,有如一辙。钦惟皇祖圣祖,合天𢎞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徳,大成仁皇帝,圣徳广运,乆道化成,文治光昭,武功赫濯,薄海内外,深山穷谷之众,总沦浃于仁心,仁政之中,教思无穷,训辞深厚,歴考熙明之运,未有跻此崇隆者也,肆我。

皇考世宗宪皇帝以

圣继

圣用人行政一一仰法。

前徽既纂修

实录成书,复分类恭辑。

《圣训》六十卷俾。

皇祖六十馀年,敬

天尊

祖经国保民,农田学校、礼乐、兵刑之盛迹见之。都俞、吁、咈间者,粲然常新,厘然备具,永贻我后嗣子孙亿万年升平,矩范葢。

皇祖性本生安,道兼创守,实集千古圣帝明王之大成是以。

圣谟洋洋,明征定保,宏纲钜目,有要。有伦精一之心,传荡平之王路。胥不外乎此也。予小子昔在龆龄,早荷

圣慈赐育,宫庭祗聆。

训廸兹膺基绪,绍闻衣徳之志,兢兢业业,不懈益䖍,昕夕寻绎,惟期懋遵」。

祖训以无负。

皇考善继善述之诒谋,顾金匮石室之藏,中外无得见者。爰命儒臣,敬谨缮写,授之剞劂,庶我。

皇祖圣祖仁皇帝建中表正,牖民觉世之言,昭垂寰宇。群工士庶,咸得渐摩于

圣训之崇闳而率由无斁也,不亦休欤?谨序等谨按所分六十卷,别为三十二类,钦惟圣祖仁皇帝秉中和之徳。

膺上寿之符,歴六甲五子之遥,际万世一时之盛,故垂训独多,而载笔亦最富,球图美备之观,直逺迈二典、三谟而上之矣。

世宗宪皇帝实録》一百五十九卷雍正十三年十月

皇上命大学士尹泰、张廷玊、朱轼等恭修皇上御制序曰:「国家受

天眷命集,庆垂光,承承继继,肆我皇考,世宗宪皇帝荷。

三圣之洪庥祗绍。

圣祖仁皇帝丕绪,宵衣旰食,底区宇于和恒,以茂衍亿万年无疆之祉,厚徳隆功,溢于简牒,巍乎焕乎治平之盛轨,未有逾兹者也。

皇考徇齐,敦敏,仁孝,性成早岁承欢圣祖,友爱同气,迨膺大统,一切礼仪隆备。庙号尊崇,莫不定自。

宸衷符乎,典则仰惟。

圣祖仁皇帝临御六十馀年,濊泽洽人心,醇化流方外丰亨,豫大之福,极盛无加。

皇考承郅治之馀,因时制宜,以善继而善述。惟是本之以诚,持之以敬,行之以中,正要之以寛仁,用能杜玩愒于熙时,绵升平之泰运,大经大法,粲然为后,嗣子孙法焉荐馨。

庙必躬必亲旁。秩祀典,懐柔百神。间遇水旱微愆,祈祷深宫罔弗,潜孚立应。

圣学高深,探性命之精操。治平之要,天德王道,一以贯之隆礼。

先师孔子,增祀先儒。右文重道之典,超越常制,犹复表章经术,广励士风。吁!俊兴贤蔚,有德造辟雍钟鼓后先疏附之风,殆无以过念用人,为爱民之本。自公孤卿尹下至庶司百执事,登明选公,咸称任使,而守令之亲民,暨封疆大吏之司董率者尤厪。

圣心重抚字之方,严贪墨之罚,明四目,达四聪,赐复蠲租,农桑被野,遂跻斯民于衽席之安。刑罚者,所以佐政教之不逮也。

皇考如天好生,既已刋布律令,俾愚氓重于犯法。复详定贵贱服色、兵民婚丧礼制更阐明。

圣祖谕㫖十六条,细加训注,家谕户晓,翕然从风,河防之关于运道,生民也,万里黄流汇以百川之水,兖徐而下,岁苦沮洳。

皇考黙运神谋,指示经画,加长淮之石堰,辟三省之引河,涣发帑金,厥有成绩。又吴越海塘南北水利,凡可以惠此蒸黎者,悉因时而修举之。先是

圣祖亲统六师,平定朔漠威灵所加青海扎什巴图尔等震讋,承令因沛殊恩,畀以爵秩,垂三十年,而罗卜藏丹津与吹拉克诺木齐等,诞敢首造逆谋,扰犯边域,皇考声罪致讨,密授方略于阃帅,戈鋋所指,电扫风驱,振旅献俘,勒成功于太学。准噶尔蠢动,西陲数肆患于喀尔喀部落,南方苗蛮蔓延,行旅居民,苦其侵掠,皇考为藩,服计乆逺,为遐陬图宁谧,或命将兴师,或谕文武诸臣,随宜搜𠞰,至逆夷悔祸输诚,倾心纳土,则皆宥其前愆而曲赐包容焉,徳威并耀,无逺弗届,赐安南之地,减朝鲜之贡,俄罗斯南掌等国,阻昧幽深,胥渐被于声教,他若儆怠,荒矫浮薄,求言纳諌,教孝褒忠,宗室天潢之胄,多方造就,八旗根本之地,备予绸缪,颁训谕于臣工,饬官常也。锡侯封于明裔,示殊典也。丰盈徧万国,而服御有经见。

圣躬之俭焉嘉,应在庶征而忧勤,益懋昭圣德之谦焉葢我

皇考诚敬之心,中正之道,寛仁之恩,悉同符乎圣祖,以绥猷而立极,十三年中有如一日,宜其治功之盛,纲举目张,荡荡平平,乐乐利利,传之愈逺而可法可守也欤?予小子继序之初,即命监修总裁、大学士等,董率儒臣,稽歴年之纪载,敬谨纂修,次第进呈,斋肃披阅,迄今五载恭成。

世宗宪皇帝《实録》一百五十九卷昔在唐、虞三代制治保邦之道,备载于书,惟我。

皇考际重,熙累洽之盛,励精图治,良法美意,厯乆弥新,玉简琅函,实与典谟训诰相辉映,用是●缮尊藏,朝夕循诵,以志绎思,衣德之义,垂裕后昆,永永无极焉谨序。

《世宗宪皇帝圣训》三十六卷乾隆五年

皇上恭编

皇上御制序曰:「自古人君有盛徳大业者,其规画周详,而诒谋悠逺,则必敷之彝训,以明定保之征,纪之简编,以著经纶之绩,非徒为一时事功计也,亦将以示后嗣昭法守焉我。

皇考世宗宪皇帝亶聪明睿智之资,建中立极,茂登上理,御极十有三年体。

圣祖之心,以为心法。

圣祖之政,以为政祗承。

庙敦睦宗,亲整饬官方,修明法度,正人心,厚风俗,文经武纬,礼序乐和,凡宏纲钜目,罔不黙运于

深宫乾健之精神,以图其乂安,而计其乆逺,圣谟洋洋,有典有则,或因人以立教,或随事以敷言,存之渊然而有条理,发之焕然而无凝滞,其与二帝三王,都俞吁咈,咨儆诰诫之㫖,曷以异焉允矣!彪炳之纶音,治平之模范也,可不谓至盛者欤?既命大学士等详慎,纂辑恭成。

世宗宪皇帝《实録》一百五十九卷复于编年系日之中,分类备录恭成。

《圣训》三十六卷仰惟。

皇考德合天地,明并日月,序参四时,躬荷圣祖仁皇帝积厚之贻,善继善述。故乃保泰持盈,諴民阜物,寓敦大于明作,剂整肃以寛仁,致治规条,炳如星日。岂苐予小子,朝乾夕惕之衷,期于谨凛,率由嗣守丕绪,继自今亿万斯年,子孙臣庶沾被熙洽之泽者,庶咸有以遵」。

圣训之光昭而《颂》。

鸿猷之允塞也,谨序。

等谨按所分三十六卷,析为三十类。仰惟世宗宪皇帝缵承。

前绪百度更极其修详,庶司倍申其箴戒。我皇上践阼,以来永维。

至训故综述,至为详明,而积帙乃臻美富燕翼之谋,锺于

至圣宜乎丕迪。

前光而

万年乆,道也。

上谕内阁一百五十九卷。雍正七年,和硕怡亲王允祥和硕庄亲王允禄等奉。

敕缮録校刻,乾隆六年,和硕和亲王𢎞昼等奉敕续成。

等。谨按是编本无卷数,四库全书》,恭依旧次,厘为一百五十九卷。仰惟

世宗宪皇帝励精图治,一日万几,诸臣于陈奏事件,皆得专函呈进,上邀

御览必

亲御丹毫详为。

指示所以励俗维风,饬纲整纪者,罔不深切著明。允宜宣示寰区导扬。

至治

《上谕八旗十三卷

上谕旗务议覆》十二卷

《谕行旗务奏议》十三卷

雍正九年,和硕庄亲王允禄等奉敕编。

等,谨按是编凡三集,自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以后所奉。

谕㫖涉于八旗者曰:

上谕八旗。其先录。

谕㫖而缀以八旗大臣奏议者,曰上谕旗务议覆。其先录八旗大臣所奏而恭录谕㫖于后者,曰:

谕行旗务奏议三编,共为一书,兼用清、汉文刋布。葢即辇毂至近之地而。

纶綍所宣,已积成巨册。仰见睿虑,周详,不遗于迩。所以深维根本之重者,有如是之反复著明者哉!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㫖三百六十卷雍正十年奉。

敕校刋

世宗宪皇帝《御制序曰:「朕向在藩邸,未谙政事,不识一人,毫无阅歴,闻见及受。

皇考圣祖仁皇帝付托之重,临御寰区,惟日孜孜勤求治理,以为敷政宁人之本。然耳目不广,见闻未周,何以宣达下情,洞悉庶务?而训导未切,诰诫未详,又何以使臣工共知朕心相率而遵道遵路,以继治平之政绩?是以内外臣工,皆令其具摺奏事,以广谘诹。其中确有可采者,即见诸施行而介在两可者,则或敕交部议,或密谕督抚酌夺奏闻。其有应行指示开导及戒勉惩儆者,则因彼之敷陈,发朕之训谕。每摺或手批数十言,或数百言,且有多至千言者,皆出一己之见,未敢言其必当。然而教人为善,戒人为非,示以安民察吏之方,训以正徳厚生之要,晓以福善祸淫之理,勉以存诚去伪之功,往复周详,连篇累牍,其大指不过如是,亦既殚竭苦心矣。至其中有两人奏事,而朕之批示迥乎不同者,此则因人而施,量材而教严。急者导之以寛和,优柔者济之,以刚毅过者裁之,不及者引之,并非逞一时之胸臆,信笔直书,前后矛盾。读者当体朕之苦心也。此等奏摺,皆本人封达朕前,朕亲自览,阅亲笔批,发一字一句,皆出朕之心思,无一件假手于人,亦无一人赞襄于侧,非如外廷宣布之谕㫖,尚有阁臣等之撰拟也。雍正六年以前,昼则延接廷臣,引见官弁,傍晩观览本章灯下披阅奏摺,毎至二鼓三鼓,不觉稍倦,实六载如一日。此左右近侍及内直大臣所备知者,近年以来,天下庶政渐次就理,下情稍觉洞达臣工之奏摺较前减少,而朕躬精力亦不如前,批答之事始从简便。此实情实事可举,以告天下者。今检内外诸臣缴回朱批之摺,不下万馀件。因思自古帝王治天下之道,以励精为先。以怠荒为戒,朕非敢以功徳企及。古先哲王,而维此勤勉之心,自信可无,忝于古训,实未负我。

皇考付托之深恩也,又念此等批示之语,实出于朕之苦心,或可为人心风俗之一助。但本人承㫖之时,不敢宣露于外,他人无由知之。今将外任之大臣官员奏摺,经朕手批,酌量可以颁发者,检出付之剞劂。计算实不过十分之二三。俾天下臣民展读,咸知朕图治之念、诲人之诚,庶几将此不敢暇逸之心仰报我。

皇考于万一耳,或人人观此,而感动奋发,各自砥砺,共为忠良,上下䝉福,朕心愉快,更当何如」。

皇上御制后序曰:

皇考世宗宪皇帝天纵圣神,精勤庶政,四方文武臣僚具摺言事者,日或数人,人或数事,缄封直达。

御前手自批发,或立见施行,或咨询廷议善者温纶襃予。过者训诫谆谆,随宜指示悉出。

睿裁一字,不假手于人。

御极十有三年,常如一日。粤雍正十年,特检厯年批发奏摺,命内廷词臣缮録校理,付诸剞劂彚成,数帙辄以。

颁赐在廷群臣:工未告竣,奄遘上宾,予小子,缵绍丕基,敬展遗箧,见所贮手批奏摺不下数万。

奎画烂然,充溢巨簏,然以未经皇考检定,不敢意为增益,谨就《检録》已定者。彚著为目,前后凡二百二十三人,分一百一十二帙,统为十八函。当时随检随发,无先后伦次,兹亦不复排类。葢摺奏浩繁,不胜编録所刻,仅十百中之一二,略见大凡,本非全览故也。既告蒇事,仅缀序言于后。洪惟我皇考至仁如天,至明如日,至诚如神,简㧞贤才,任之以心膂股肱之寄,开诚布公,蔼然家人父子无不可尽之言,诸臣之才具大小短长与性质之刚柔强弱,克知灼见,如权衡绳尺之不爽,片长足録,亟登而进之有不及则激厉而开导之,稍肆焉则裁抑之。其䧟于过始则训饬之,能改则已,不悛则戒儆之,使知悔艾,终于怙恶,则亦未尝姑容,然哀矜恻怛之意尚流溢于毫楮间也。同一事而此或俞之,彼或咈之,非有所好恶于其间也。葢俞之者,必有可俞之道,而咈之者亦必有可咈之端,同一人而始,或予之终,或斥之,非有所喜怒于其间也。葢始有可予则予之终,有可斥则斥之,明烛几先,坐悉情伪,逺隔万里,迟阅数年,睿鉴所周,范围莫越,正人心,厚风俗,兢兢业业,儆戒无虞,虽屡丰见告,瑞应频仍,而惟是忧勤惕厉之心,乆而并笃。记有之曰:天道至教,圣人至徳。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我。

皇考之为治一,天道之运行,教泽所被,百志惟熙。即万世而下,尚如日月之临照光景,常新春风之煦,然被物不自知其感动,奋发而兴起也。予小子寅承鸿业,自惟寡昧,无能企逮,万一仰法。

皇考明目,达聪孜孜,图治之心,祇绍徽猷,夙夜黾勉其服,教畏神警,省弗怠之志,讵敢以岁月易耶谨序。

等谨按秦、汉以后,章奏既兴,批答之词,多由代拟。即有偶然涉笔,多不过寥寥数语,而凤尾诺之名,且止一字从,未有如我。

世宗宪皇帝之

亲洒宸毫一一

手敕批答者良由。

聪明天纵

志气如神,故

明烛无疆,不遗钜细。卷中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二十三人,皆恭录。

批示多者至数百言。其肯綮之处,皆经御笔圈抹,微特陈奏。诸臣晓然于得失之故,即千万世下,亦必因端,竟委共仰。

权衡自谟典以来,未有勤政,若斯之懋勉者已。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