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一百五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五乐考》

等谨按古帝王徳盛者,乐盛太古之乐,如云渊、咸英尚矣,而独称韶为美善之尽,虽其声与容与器,后世靡得详焉,而时或散见于传记,考古者要不能舎,是三者以别求所为盛徳之形容也。伏读圣祖仁皇帝御制律吕正义一书,首明黄锺度分,体积倍半,相生相应之理,较古尺九寸,得今尺七寸二分。

九厘,以定黄锺径围长短之数,而八音之属或绘图立说,以昭法守我。

皇上重辑律吕正义后编,又续定丹陛导迊铙歌、凯歌、鼓吹及四夷诸乐器图说。歳在乾隆己帽冬,江右得古鎛锺十一圜以献,当西师告捷之时,式彰瑞应。

上乃厘定其名复。

诏乐部依式仿铸。

御制铭词,镌垂永乆,锺成,上允臣工请采和阗之玉,琢为特磬,以俪鎛锺,而特悬乃备此我。

朝乐之不可及者,器其一也。世祖章皇帝御宇之元年,定郊社。

宗庙

社稷乐章锡名曰《平》。

圣祖仁皇帝御极之十有六年,二十有二年,两加增定,而乐章备矣。又以古隔八,相生之法寖乆,失传定为

浊调従阳,清调従阴,而五音正矣。

世宗宪皇帝御制三十六禾词被之声歌,于是耕耤之乐,具焉至我。

皇上定

南郊

北郊之乐,以黄锺、林锺为宫,《定慈宁》。

坤宁之乐,以南吕为宫,定朝㑹中和丹陛之乐,则顺十二律吕以为宫,而律通于厯,兼得置闰之法焉,推之行幸,铙歌出师、郊劳,临雍、释奠、乡饮酒礼,靡不审,比乐音章曲大备至,若牧马歌如意宝鳯凰鸣,乘驿使等曲藩服逺夷之音,咸登乐府,藻金石而絣万祀,洋洋乎盛矣,此我朝乐之不可及者声又其一也,文舞羽龠、武舞干戚郊。

社稷及中祀皆用之先武后文,従古制也。增定大雩,童子舞元衣羽翳歌。

御制《云汉诗八章:轸民瘼也,恭遇皇上赐宴群臣外藩,并陈庆隆舞而髙丽国俳,瓦尔喀乐,回人乐伎,莫不毕进,咏仁蹈徳,美备详明,此我朝乐之不可及者,容又其一也。臣等学愧肤庸,职司编纂,谨依马端临考,分为十三门,按类记载,垂诸无穷,昭法式焉。

乐制一

天命元年,定上。

尊号建元行礼庆贺乐制是年元旦,诸贝勒大臣、文武群臣进表恭上。

尊号曰:        

覆育列国英明皇帝

上焚香告。

天行受宝礼,以是年为天命元年。礼毕,升御座,诸贝勒、群臣行庆贺礼,陈设卤簿奏乐。八年定,凯旋拜。

天行礼筵宴乐制。时台吉阿巴㤗等征蒙古,还至都城,上出城,迊之,遇于古城堡南,因破敌竖纛八,鸣角拜天,礼毕。

御帐殿出征台吉大臣等朝见,设大宴,庆劳奏乐。天聪六年,定宣捷拜。

天行礼筵宴乐制时,喀尔沁部落古鲁思辖布查萨衮杜棱具筵进献,陈设乐舞,适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

等奏报锦州䝉古贝勒诺木齐、吴巴什等归降,上大悦,命八门击鼔,召众于

崇正殿宣捷,翌日。

上至演武亭,率诸王、贝勒、群臣行拜天礼毕。

升御座诺木齐、吴巴什等率部众朝见,行礼毕,设乐舞大宴,令诺木齐等较射,又令侍卫大臣等较射选力。

士为角抵之戏。

八年,定出师谒。

堂子拜

天行礼乐制时出师征明,上率大贝勒代善、左翼超品公杨古利、䕶军统领等出盛京,抚近门谒。

堂子列八纛,鸣角,奏乐行,拜天礼毕,大军西行。

定元旦朝贺乐制,是日,陈设卤簿奏乐。九年,停止元旦杂剧,梅勒章京张存仁奏言:「元旦朝贺,大体所闗,杂剧戏谑,不宜陈于殿陛,臣亦知皇上未尝好此,不过因䝉古所无者,聊与观之,何不于歳前二三日,设宴迊春,而佐以各项杂剧,以示慈惠?

之意。至元旦之辰,百官庆贺既毕,仍应照旧例。八旗设宴,止用雅乐,使君臣共乐太平従之。

十年,定上。

尊号改元建国号行礼庆贺筵宴乐制诸贝勒大臣文武群臣进表恭加上

尊号曰:

寛温仁圣皇帝陈设卤簿、奏乐、拜天行受宝礼,建国号曰大清,改元崇徳,群臣行庆贺礼筵,宴备陈乐舞。

崇徳元年,定致祭。

太庙乐制时肇建。

太庙追尊

列祖,凡四孟、时享、歳暮、祫祭,并奏乐。定卤簿乐器,内院官奏请定。

御前仪仗内乐器。

上命酌量裁减。寻议:准锣二,鼓二,画角四,箫二,笙二,架鼓四,横笛二,龙头横笛二,檀板二,大鼓二,小铜钹四。

小铜锣二,大铜锣四,云锣二,唢呐四。乐人緑衣黄褂,红带,六瓣红。绒帽,铜顶上插黄翎。

命将出师谒。

堂子拜。

天行礼乐制时

命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豫亲王多铎等帅师征明,上率诸王、贝勒、大臣出抚近门谒。

堂子吹螺鸣角,奏乐,行拜。

天礼毕,声礟启行。

定冬至。

万寿圣节朝贺乐制,与元旦同。定元旦上元穿朝服作乐之制,元旦前三日起,至第九日止,上元十四日起,至十六日止。俱作乐,各官皆朝服。

册封公主行礼用乐

定诸王家庙致祭用乐。凡宗室封王者立于庙,歳时祭祀用乐。

二年,定受降用乐之制。

时臣服朝鲜国王李倧,率群臣献明国所给敕印,自南汉山城来朝。

上出宫旗纛,森列奏乐,渡汉江登坛,李倧率群臣伏地请罪。

等谨按:

国初之制,命将出师,有祭纛拜天之乐,凯旋庆贺,有郊劳宴筵之乐,宣捷受降,有卤簿鼓吹之乐,凡所以肃军威而作士气者,声容美盛,创制宏深,非仅如前古铙吹鼓角之制已也自后。

列圣相承,平定中原。

亲征朔汉,西师克㨗,青海归诚。我皇上御极以来,臣服金川,荡平西域,天威震叠。

圣武光昭,骏烈崇勲,焜耀史册者,不可胜纪,皆以钦承祖制,润色鸿庥。葢

开国之规模,即有以定万年之法制者矣。谨録《征蒙古平朝鲜行军奏凯诸乐制,而凡后此之陈师献馘、相因用乐者,胥视此焉。

顺治元年定。

社稷乐章,名用「平」字。大学士冯铨等奏言:「郊庙及社稷乐章,前代各取嘉名,以昭一代之制。

本朝削平冦乱」以「有天下」,拟改用「平」字。郊社九奏。

宗庙六奏

社稷七奏従之。

十月朔。

世祖章皇帝驾至京师,行受宝礼,用乐时定鼎燕京,礼部奏准:

圣驾至京,礼仪先期令锦衣卫设卤簿仪仗,旗手卫设金鼔旗帜,教坊司设大乐俱于

行殿西候

驾至前导。是日

上至京师,祇告。

天地

御寳座陈设卤簿,用大乐等。谨按教坊司名目,仍前明之旧。至雍正七年,始改教坊司为和声署,详俗部、乐门。

定庆贺暨筵宴乐,制时,群臣行庆贺礼筵,宴卤簿,大驾陈设于。

午门外奏《中和乐》

颁诏乐制时。

钦颁恩诏于天下。

上御皇极门,陈设卤簿,大驾,奏乐定。

圜丘大祀乐制

皇帝出宫

午门鸣钟,不作乐,致祭燔柴迊神乐,奏《始平之章。奠玉帛,乐奏《景平之章》。进俎,乐奏《咸平之章》。初献,乐奏《寿平之章。亚献乐,奏《嘉平之章》终。

献乐,奏《雍平之章》,彻馔乐《熙平之章》送。

神乐奏《太平之章》,望燎,乐奏《安平》之章》。礼毕,教坊司导迊乐,奏《佑平之章。

午门鸣钟

皇帝还宫

方泽大祀乐制

皇帝出宫

午门鸣钟,不作乐,致祭瘗毛血迊神,乐奏中平之章,奠玉帛,乐奏《广平之章》,进俎乐,奏《咸平之章。初献乐奏寿平之章,亚献乐奏《安平之章》终。

献乐,奏《时平之章》。彻馔,乐奏《贞平之章》。送

神望瘗乐,奏《宁平之》章。礼毕,教坊司𨗳迊,乐奏《佑平之章,午门鸣钟。

皇帝还宫

祈谷坛乐制

皇帝出宫

午门鸣钟不作乐,燔柴迊,神乐奏中平之章。奠玉帛,乐奏《肃平之章》。进俎乐,奏《咸平之章》。初献乐奏寿平之章,亚献乐,奏《景平之章》终。

献乐奏《永平之章》:彻馔,乐奏《凝平之章》送。

神乐奏《清平之章》。望燎,乐奏《太平之章。礼毕,教坊司𨗳迊,乐奏《佑平之章。

午门鸣钟。

皇帝还宫。

等谨按,是年定。

大祀乐制,嗣后恭奉。

列圣配享

两郊暨

祈谷坛致祭用乐之制并同定。

太庙时享乐制

皇帝出宫

午门不鸣钟,不作乐。致祭迊神乐,奏《开平》之章。奠帛、初献,乐奏《寿平之章》。亚献乐奏《嘉平之章》。终献乐,奏《雍平之章》。彻馔,乐奏《熙平之章》。

送。

神还宫,乐奏《成平之章》望燎,乐同礼毕,教坊司𨗳迊,乐奏《禧平之章》。

午门鸣钟

皇帝还宫

等谨按,是年定时享乐,凡恭遇追尊,列祖加上。

尊谥升祔

太庙致祭用乐之制并同定。

社稷坛乐制

皇帝出宫

午门鸣钟,不作乐。致祭瘗毛血迊神乐,奏《广平》之章。奠玉帛初献,乐奏《寿平之章。亚献乐,奏《嘉平之章。终献,乐奏《雍平之章。彻馔,乐奏《熙平之章,送。

神望瘗乐,奏《成平之章》。礼毕,教坊司导迊乐,奏《佑平之章。

午门鸣钟

皇帝还宫

太歳坛乐制迊

神乐奏《保平之章:奠帛初献,乐奏《安平之章》。亚献,乐奏《中平之章,终献乐,奏《肃平之章。彻馔,乐奏《雍平之章》,送

神望燎乐,奏《宁平之章:

定祭:

先医庙。

闗帝庙俱教坊司作乐。

定朝㑹、宴享中和、丹陛、导迊各乐之制,凡三大节及常朝。

皇帝升殿、还宫,俱奏中和韶乐,群臣行礼,奏丹陛大乐,亲祭。

乘舆出入,用导迊乐,乐章均用「平」字,「宴享清乐,以乐词之首句为章名。

定进庆贺表笺、乐制、礼部备表亭、香亭,教坊司作乐导引。

定随銮细乐之制,用太监十八名,皇帝祭祀行幸内传承应。

定部宴乡宴,俱教坊司作乐。定迊春乐制。每歳直省府州县官豫造芒神、土牛于东郊。立春日,各官朝服,迊春设酒果致祭。行礼毕,舁芒神、土牛、香亭、鼔乐前导,各官随后至署,陈于堂前,各官执彩杖环立。击牛三,乐工撃鼓。

二年定。

厯代帝王庙乐制迊

神乐奏《雍平》之章》。奠帛初献,乐奏《安平之章》。亚献乐奏《中平之章》。终献乐奏《肃平之章》,彻馔乐奏凝。

平之章送。

神望燎,乐奏《寿平》之章。

等谨按:

厯代帝王庙,定制遣官致祭。嗣于顺治十二年礼部奏准,如遇

特行崇祀之典。

亲祭行礼,照例陈设,卤簿用导迊乐定。

文庙乐制迊

神乐奏《咸平之章,奠帛、初献乐,奏《宁平之章》。亚献乐,奏《安平之章》。终献乐,奏《景平之章》。彻馔,乐奏《咸平之章送。

神望燎乐,奏《咸平之章》:

八年,重定。

颁诏乐制时。

上亲政:

颁诏天下,礼臣奏定礼仪,是日卤簿大驾,全设御太和殿。

午门鸣钟,鸣鞭,奏乐。

诏书设龙亭,内校尉舁亭,御仗前列导迊,乐作,至天安门外桥南奉。

诏书设髙台黄案上,众官跪聴宣制,行礼毕仍奉。

诏书设龙亭内,作乐前导,至礼部誊黄颁行天下等谨按,嗣后恭遇」。

大庆典。

钦颁恩诏,均照是年定制,用乐定乐舞、乐章、乐器之数。礼部请定「享庙礼乐,言大乐向作于门上,今应作于庙内,文武二舞俱应全备,乐章俱应全歌,乐器俱应全用乐舞生向定五百七十名,今缺一百三十六名,应请补足」従之。

朝日坛乐制迊

神乐奏《寅曦》之章。奠玉帛,乐奏,《朝曦之章。初献,乐奏《清曦之章。亚献,乐奏《咸曦之章。终献乐奏《纯曦之章。彻馔乐奏延曦之章,送。

神望燎乐,奏《归曦》之章:

夕月坛乐制迊

神乐奏《迊光》之章。奠玉帛初献乐,奏升光之章。亚献乐,奏瑶光之章。终献乐奏《瑞光》之章。彻馔,乐奏《涵光之章送。

神望燎乐,奏《保光》之章:

等谨按:

两坛祀典如遇。

亲祭,并照例陈设卤簿导迊,大乐定祭。

真武庙。

东岳庙

城隍庙均教坊司作乐。

定。

皇太后三大节庆贺乐制是日皇太后宫仪仗全设。

皇太后升座

皇上行礼

皇后暨公主和硕福金以下行礼,皇太后还宫,俱用丹陛大乐定。

皇后三大节庆贺乐制是日,皇后升座,公主和硕福金以下行礼,皇后还宫,俱用丹陛大乐。

大㛰行礼乐制是日卤簿大驾乐悬全设上御太和殿升座奏乐内院官奉。

册宝,授使臣设彩亭内,銮仪校舁亭御仗前列作乐至皇后邸。

皇后礼服,同后父母迊接行礼毕,皇后升舆。

册宝彩亭前列仪,驾鼓乐导引至协和门,仪驾鼓乐止,女官奉册宝前引。

皇后舆至。

太和殿降舆入宫

上诣

皇太后宫行礼毕。

御太和殿。

午门鸣钟,鼔奏乐。

赐后父亲属及王公百官燕毕,上还宫。

皇后率后母朝。

皇太后行礼毕。

皇后还宫。

皇太后赐后母燕毕,礼成,上御太和殿,王公百官行庆贺礼,奏乐等。谨按,康熙十一年恭遇。

大㛰盛典:照是年定制用乐定恭上。

徽号行礼乐制时以

大㛰礼成恭上。

皇太后徽号

上诣

皇太后宫行礼奏乐

等谨按,嗣后遇。

大庆典恭加上

太皇太后

皇太后

徽号

皇帝御殿阅

册宝进

册宝行礼均照定制用《乐定》。

巡幸乐制、卤簿、乐器照常陈设定谢。

恩见朝乐制。礼部奏准,凡授官、出师、凯旋、受赏,遇庆贺颁赏及贡使见朝。是日。

御殿陈设卤簿,鸣钟鼔奏乐。九年,定常朝乐制。是日陈设卤簿,午门鸣钟鼓。

升殿中和韶乐奏隆平之章,王公百官行礼丹陛,大乐奏《庆平之章,外藩行礼丹陛,大乐奏《治平之章。

还宫,中和韶乐,奏《显平之章》:

尊封

太妃行礼乐制

等谨按,嗣后每逢。

尊封典礼均照定,制用乐定》。

幸学释奠乐制是日

驾出宫,卤簿大乐前导至棂,星门降辇,诣先师庙行释奠礼迊。

神乐奏《咸平之章》。奠献乐,奏《宁平之章》。送神乐奏《咸平之章,礼毕。

幸彝伦堂讲书,赐茶毕。

驾还宫,卤簿大乐前导。次日,衍圣公等恭进谢表。

御殿奏乐。

等谨按:我

朝重道崇儒尊礼

先师孔子首定

庙谥继备宫悬恩礼之隆,有加靡已,兹复临幸太学」。

躬亲奠献,展羮墙之,景慕极礼。数之优崇。法制照垂,度越前古,嗣后恭遇。

临雍释奠、行礼、用乐之制并同。十年,定教坊司乐人服色之制。礼部奏准:教坊司乐人服色,中和乐用红补服,丹陛乐用红百花袍。十一年定祭。

先农坛行耕耤礼暨筵宴乐制。前期顺天府官进耒耜及穜稑种。

上御太和殿阅毕,顺天府官捧出午门外,安于彩亭作乐,送至耕耤所。至日,驾出宫。

午门鸣钟,不作乐。

驾至坛致祭

先农瘗毛血迊

神乐奏《永丰》之章》:奠帛初献,乐奏《时丰之章。亚献乐奏《咸丰之章。终献,乐奏《大丰》之章。彻馔,乐奏《屡丰之章送。

神乐奏《报丰之章》。《望疗乐》,奏《庆丰》之章。祭毕,驾至耕耤所,行耕耤礼,教坊司作乐承应耕耤。礼成,御斋宫,导迊大乐,奏天下乐。

升座,大乐奏万歳乐,群臣行礼丹陛大乐奏朝天子筵,宴进酒,大乐奏。三月韶光,进馔,清乐奏太清歌,宴毕。

卤簿导迊乐作。

驾还宫。

定直省迊接。

诏书乐制,恭遇。

诏书至地方官员具龙亭仪仗鼓乐出郭迊,接至展读毕行礼时,仍奏乐。

册立

中宫行礼乐制

等谨按,嗣后恭遇。

册立大典,均照定制,行礼,用乐,定建造修造告祭。

门神

司土

司工等俱教坊司作乐。

十三年定。

册立

皇贵妃行礼乐制

等谨按,嗣后举行」。

册立

皇贵妃

贵妃。

嫔典礼均照定制用乐。

十四年定。

奉先殿乐制,礼部奏准迊神乐,奏《开平之章。初献乐奏《寿平之章,亚献乐奏《嘉平之章》,终献乐奏《雍平之章。彻馔,乐奏《熙平之章,送

神还宫,乐奏《成平之章》以后。

亲祭,俱行家人常礼。其太常寺赞礼官、乐舞生俱不用,应令内府官赞礼作乐。立春上元、四月初八端。

阳重阳系寻常节。忌辰、清明、霜降十月朔,系哀慕日期,俱不赞礼,不作乐。

饬部修整祭祀乐器。

谕礼部:「祭祀乐器必考辨。精良始足,肃将诚悃。朕观近来各

庙所用乐器,其中尚有敝坏,非朕祗事天地。

宗庙

社稷及致敬古帝王圣贤之意,尔部即详加察验,应行修整者,节次开列奏请以便内府修理换给。

十五年,饬典乐官演习乐舞声容仪节。谕礼部:「祭祀大典,必执事人员通晓娴熟,始克肃将诚敬。近见太常寺乐舞生声容、仪节多有未谙,皆该衙门平日教演不精,以致如此。尔部即遵谕严行申饬」。是月辛亥。

上亲行祈谷,礼毕,还宫,复谓大学士等曰:「各处祭祀,太常寺所奏乐,俱未和谐。乐乃祭祀之大典,必声容仪节,尽合歌章,始臻美善。其召太常寺官严饬之。此后须责令勤加肄习,毋致违忽」。

定䇿士乐制

殿试日,卤簿大驾乐器全设御太和殿,鸣钟鼔奏乐,读卷。后一日,设卤簿,大驾御殿奏乐传胪。后五日,状元,率诸进士上表谢恩,仍设卤簿大驾。

御殿奏乐

定㑹试部宴乐制,文武会试有上马,宴进士,传胪后有恩荣宴,各于礼部、兵部衙门陈设,教坊司鼓乐承应。

定乡试宴乐,制文武乡试、开榜后,有鹿鸣、鹰扬等宴,俱教坊司鼔乐承应。

十六年定。

太庙祫祭乐制迊

神乐奏《贞平》之章》。奠帛初献,乐奏《寿平之章,亚献乐奏《嘉平之章》。终献乐,奏《雍平之章。彻馔,乐奏《熙平之章》。

送。

神还宫乐奏《清平》之章》:

十七年,饬太常寺精熟乐歌音韵,谕礼部:「祭祀乐歌,所以歆格神明,理宜䖍恪。今太常寺奏乐人员,平日怠于肄习,以致乐章音韵多不中节,该寺各官演习不勤,殊为疏玩。尔部即严加申饬,以后务演习精熟,声调协和,以副朕诚敬祭典之意」。

定。

大享殿合祀乐制燔柴、瘗毛、血迊神乐,奏《元和之章。奠玉帛,乐奏《景和之章。进俎,乐奏《肃和之章。初献,乐奏《寿和之章,亚献乐奏《安和之章终。

献乐奏《永和》之章:彻馔,乐奏《协和》之章送。

神乐奏《泰和》之章,望燎瘗乐,奏《清和》之章等谨按合祀之礼,嗣后未经复行,是以乐章尚用「和」字,至乾隆十六年改。

大享殿为

祈年殿,每歳行祈谷礼改用乐章,见前康熙二年换造乐器,时礼臣奏请换造中和丹陛等乐器従之。

定祭

火神庙、教坊司作乐

七年定。

太皇太后

皇太后三大节筵宴乐制是日升座、还宫、进筵俱用丹陛大乐八年定,三大节朝贺乐章元旦,皇帝升座中和韶乐奏《遂平之章。还宫中和韶乐,奏和平之章。冬至。

皇帝升座,中和韶乐,奏《遂平之章。还宫,中和韶乐》,奏《允平》之章。

万寿圣节升座,中和韶乐,奏《乾平之章,还宫中,和韶乐奏《太平》之章,群臣行礼丹陛大乐,俱奏《庆平之章外。

藩行礼》丹陛大乐,俱奏治平之章

定。

太皇太后三大节朝贺乐章是日,太皇太后升座,中和韶乐奏《升平之章,还宫,中和韶乐奏《恒平》之章,行礼丹陛大乐,奏晋平之章。

定。

皇太后三大节朝贺乐章是日,皇太后升座,乐奏豫平之章,还宫,乐奏履平之章,行礼乐奏益平之章,俱用丹陛大乐。

皇后三大节朝贺乐章是日,皇后升座,乐奏淑平之章。还宫,乐奏顺平之章,行礼乐奏正平之章,俱用丹陛大乐。

等谨按三大节朝会乐章,俱订定于是年。惟皇后千秋令节乐章,则奏准于康熙十一年也。十年定。

幸盛京乐,制时恭谒。

祖陵

幸盛京。

御清宁宫陈设卤簿,奏乐定恭进。

玉牒乐制,是日卤簿大驾全设,宗人府官奉玉牒设彩亭内,校尉舁行,黄葢御仗前,列教坊司作乐导引由。

大清门进。

皇帝御中和殿阅毕。

御太和殿,鸣钟,鼔奏乐,总裁等官行礼毕,皇帝还宫,乐止,总裁官奉。

玉牒设彩亭内御仗,鼓乐前导,送皇史宬尊蔵。

等谨按嗣后纂修。

玉牒,其告成恭进乐仪,均照是年定制。十一年,饬典乐官练习音乐。

谕太常寺:「祀典闗系重大,理宜敬慎娴习。近见尔衙门典礼,俱未谙练,又所奏音乐多未合节,殊非慎重禋祀之义,以后著勤加练习,勿仍前怠忽,䙝越祀典」。

定恭进

《实録》:乐制,是日,卤簿大驾鼓乐全设,皇帝御太和殿,鸣钟鼓,奏中和韶乐进实録时,奏丹陛大乐。次日,群臣行庆贺礼,御殿奏乐。

等谨按:是时恭纂。

世祖章皇帝宝録》先成择吉恭进。嗣后纂辑列祖实録告成恭进用乐之制并同。

十二年,

幸南苑,大阅鸣金鼔,用乐,裁减祭祀执事乐、舞人数,谕礼部、太常寺。

庙禋祀,理宜䖍肃,今观祭祀执事之人过多,殊为烦杂。应酌量裁减,务令肃清」。寻礼部、太常寺议覆:凡祭祀执事之人及乐舞生,均酌量裁减。

禁迊春大张鼓乐。礼部议,准直省府州县,迊春止用鼓吹彩亭,其装潢故事,台阁排列金珠、张鼓,乐树旗帜,并科派、提取车马、优伶等项,严行禁止。

册封诸王乐制。是日,王府陈设仪卫乐器,正、副使自太和殿持。

节銮仪校舁。

册宝彩亭鼓乐前导,王率本府属官跪迊受册宝行礼作乐,正副使持。

节复。

命王率属官跪送,作乐。

十四年,定谢。

恩见朝乐章,礼部奏准,王公群臣谢恩见朝行礼,丹陛大乐奏庆平之章,外藩谢恩见朝行礼,丹陛大乐奏治平之章,其词与三大节丹陛乐同。

定日月食,救䕶乐制救䕶,日食在礼部衙门,月食在太常寺衙门,教坊司设鼔乐于露台下,日月初食至,复圆救䕶各官俱朝服,上香行礼,鸣鼓作乐。

定。

册立东宫行礼,陈设卤簿奏乐。十八年,定祭窑迊吻,乐制时,改建奉先殿,遣官祭。

琉璃窑之神。教坊司作乐迊吻,用金花红縀。御仗鼔乐前导。

二十一年,厘正朝会,宴享乐章。先是,左副都御史余国柱奏请厘正。

庙朝会宴享乐章

上曰:「享祀乐章,一代制作,所系礼部、翰林院集议以闻」。至是,礼臣等议奏自古庙乐,原以颂述祖功宗徳。

本朝

郊坛

庙祀乐章,曲名曰平,现今遵奉已久。太祖

太宗

世祖同在。

太庙致祭,不便分庙另撰宜如旧。惟朝会、宴享等乐,曲调风雅未备,宜敕下所司,酌古凖今,求声律之」。

原定雅奏之节进呈,请定嘉名,以昭盛典」。従之。二十三年,定致祭阙里。

文庙乐制时

上东巡

亲诣阙里致祭。

先师孔子。是日。

上御辇,陈设卤簿乐器至大成门降辇,入殿行释奠。礼毕,升辇。

还行宫,卤簿𨗳迊大乐作,致祭时所用乐章、乐舞生,先期令太常寺委司乐官前往指示肄习,与太学。

文庙同,并将太学乐舞生袍服,携往构用。二十六年,定恭送。

御书至阙里乐制,礼部奏准御书。

圣庙碑文,遣官赍送阙里,设黄盖御仗,鼓乐迊送。二十九年会阅用乐,时以额尔喀新附数十万众,必训以法度,俾知礼仪,特行㑹阅礼奏乐。

三十四年定。

大阅鸣角击鼓,鸣金之制等谨按:

大阅会阅之礼,旧制并用鼓乐,兹复定金鼓之节,嗣后凡遇举行。

大典均照是年用乐定制」。四十九年正月

皇太后七十万寿

上亲行起舞,进爵用乐。先是谕礼部:「蟒式舞者乃满洲筵宴大礼。至隆重欢庆之盛典向来,皆诸王大臣行之今歳。

皇太后七旬大庆,朕亦五十有七。𣣔亲舞称觞。是日,于皇太后宫进宴奏乐。

上近前进爵起舞。

等谨按顺治初年,定三大节朝贺筵宴乐制,嗣后庆贺。

圣节均照定制行礼用乐。是年,恭遇孝惠章皇后七旬大庆我。

圣祖仁皇帝大孝纯仁,尊飬承欢,尽诚竭敬。

宫庭庆溢,合万国之欢心。典礼尊隆,展一人之孺慕。虽古虞舜之盛徳至孝,无以加诸。迨后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恭逢

皇太后七十万寿。

皇上侍宴

慈宁宫捧觞,上

寿

亲行起舞复。

命和亲王、果亲王、皇子、皇孙、额驸等,以次进舞,慈颜悦豫。

圣孝光昭洵乎!

先圣

后圣其揆一也。谨特志起舞称觞用乐之制,仰见天家庆典继继承承,实千古未有之盛事云。五十二年

诏修辑律吕、数理诸书并考定坛。

庙宫殿乐器

五十三年,考订中和乐章声调,谕南书房翰林等向来升殿所奏中和乐章,皆仍眀代。所撰句有长短,体制类词,后因文体不雅,命大学士陈廷敬等改撰。其章法皆以四字为句,而奏乐人未习声调,仍以长短句法凑合歌之,是虽文法易而声调未易也。今考察旧调,已得其宫商节奏,甚为和平,必得歌章字句,亦随词调,则章法眀而宫商谐,此事所闗最要。著南书房翰林,同大学士等详考定议,务使章法与声调协和,归于允当。

定律吕书名和硕诚亲王允祉等以御制《律吕正义》进呈得。

㫖律吕、厯法、算法三书,著共为一部,名曰《律厯渊源。五十四年十一月冬至。

躬祀

圜丘用《新定乐律。

等谨按,是时考正律吕,审定元音,凡乐制、乐器、乐歌皆经。

亲定宫商悉协制,度得中,以是月南郊大祀为始嗣后,各祭祀、朝会典礼,并用钦定雅乐。

五十五年,颁中和韶乐于直省文庙。礼部奏准。

钦定乐章,皆平字之义,各州县文庙未经颁发,仍用「和字,著通行。直省儒学,春秋丁祭,一体遵行」。

雍正元年,定直省祭器、乐器图式。礼部遵㫖议定直、省各州县,祭祀坛庙一应,祭器、乐器,逐一绘图,著为成式,厘为定数,刋刻,颁示遵行。

定祭

时应宫教坊司作乐

定《官民婚嫁乐制,凡有品级官员,各用伊执事,鼓乐人不得过十二名,生监军民不得僭用。执事鼓乐人不得过八名。

二年,定耕耤禾词。是日,教坊司领乐官四员,锣、鼔板乐工六名,歌禾词乐工十二名,彩旗乐工五十名,于耕耤所排列祭。

先农毕,行耕耤礼乐工,鸣锣鼔歌三十六禾词,拈颭,彩旗唱和,随行礼毕,乐止。

重定耕耤筵宴乐制进筵,丹陛,乐奏雨旸时若之章。进酒,管弦乐奏五谷丰登之章,进馔清乐奏家给人足之章。

皇帝升座、还宫,俱奏𨗳迊乐。群臣行礼,奏丹陛乐,定祭。

风伯庙、教坊司作乐。

令阙里乐工赴太常寺演习。礼部奏准文庙乐舞奉:

圣祖仁皇帝颁赐中和韶乐,今阙里所奏,音节未合,由无指授所致,令阙、里选工赴太常寺演习纯熟,转相传授。至乐舞生,亦令择人充用,毋致参差不齐。其衣服等项,均照国学定式画一制备」。

七年,定祭。

雷师

云师和声署作乐。

十二年,遴选各省乐舞生,礼部奏准,通行各省,将现在乐舞生详加考验,择其寔系本籍俊秀子弟,通晓音律,娴习礼仪者,仍行存留。如有冒滥,悉行斥退。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五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