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五兵考七
直省兵。
江南
江西
八旗驻防。
江宁将军一人驻札江宁府
,副都统一人,统辖恊领兼佐领八人,佐领三十二人,防御四十人,骁骑校四十人,八旗、满洲委前锋校十二人,前锋一百三十二名。领催二百四十名,骁骑二千五百二十八名,步军五百七十二名,养育兵五百名,弓箭、铁匠各四十名,兼辖京口副都统一。
京口副都统一人驻札镇江府,统于江宁将军
。统辖协领兼佐领二人,佐领十六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十六人。八旗蒙古委前锋校四人,前锋五十二名。领催九十六名,骁骑一千十四名,步军二百二十八名,养育兵一百五十名,弓匠、箭匠、铁匠各十六名。顺治二年,设江宁驻防将军一人,副都统二人,协领八人。佐领、防御、骁骑校各四十一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左翼四旗,满洲䝉古兵二千名,弓匠、铁匠各五十六名,兼辖标下緑、旗营官兵。
十一年,设京口驻防总管一人,管辖八旗官兵。十六年,改设京口驻防镇海将军一人,副都统二人,协领、㕘领各八人,防御八十人,佐领、骁骑校各四十人,八旗汉军领催四百二名,骁骑一千五百九十八名,炮骁骑四十名,弓匠、铁匠各八名,兼辖标下、左右、前后四营緑旗官兵。
是年,设京口左右两路緑旗水师总兵官,统辖水师官兵,归京口将军兼辖。
十七年,拨山东徳州驻防兵四十九名,山西太原府驻防兵五十名,充江宁驻防兵额。
十八年,増设江宁驻防步军一千名,康熈十三年,増设江宁驻防骁骑一千名,京口驻防步军一千名。
二十一年,改京口左右两路緑旗水师官兵属提督管辖。
二十二年,拨江宁驻防左翼四旗兵一千名,往驻荆州府,増设右翼四旗,满洲䝉古兵一千名,合新旧八旗骁骑共四千名,于额兵内分设委前锋校十六人,前锋一百八十四名。
二十三年,裁江宁驻防步军三百名,又裁京口驻防防御四十人。
是年裁京口将军标下緑旗,前后二营官兵,惟设左右二营。
二十四年,裁京口右路緑旗水师总兵官,改左路总兵官为京口水师总兵官,以裁存官兵归并左路,分中、左、右三营。
三十年,于江宁驻防骁骑额内分设鸟枪,领催五十六名,鸟枪骁骑七百四十四名。领催二百八十名,骁骑二千七百二十名。京口驻防骁骑额内分设鸟枪领催二百名,鸟枪骁骑八百名,领催二百名,骁骑八百名。步军额内分设鸟枪兵四百名,弓箭兵二百,名长枪兵二百名,藤牌兵二百名。三十六年,裁京口緑旗水师总兵官,改设京口协副将,分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一千九百名。
五十八年,调江宁驻防满洲兵一千名往赴西藏,仍于驻防馀丁内选补原额。
六十年,以调赴西藏兵还归驻防,其増设兵一千名,遇缺开除。
雍正元年,増设江宁驻防协领二人,佐领、防御、骁骑校各十六人,又増步军一百名,合新旧步军共八百名。
四年,増设江宁驻防炮骁骑七十八名,京口驻防炮骁骑三十二名。
五年,设江宁驻防水师营,协领四人,佐领、防御、骁骑校各十二人,水师一千名,即于驻防官兵原额内充补于镇江将军标下,拨沙船二十,给江宁水师。又于镇江水师营拨緑旗守备一人,把总二人,水手三百二十四名,与江宁驻防兵配驾操演寻定江宁驻防兵四千名一,并学习水营事务官员等轮班,拨𣲖管理将八旗兵四千,作为五班操演,毎半月更换一次,春秋二季,合操二次
。
七年,裁江宁驻防炮骁骑四十八名。八年,拨江宁驻防兵八百名往驻乍浦,仍于驻防馀丁内选补原额。
十年,设江宁驻防养育兵。十二年,以江宁驻防额内铁匠之半,改为箭匠。乾隆三年,増设江宁驻防炮骁骑六十名。十六年,裁江宁驻防水师营,仍作陆路营制,以营船及原设之緑旗守备、把总水手暂归镇江水师副将管辖陆续遇缺裁汰。
二十二年,裁京口将军一人,留副都统驻镇江,管辖驻防官兵归江宁将军兼辖。令将军间月一次至京口查阅营伍。其原属京口将军之緑旗。左右营官兵改𨽻江宁将军管辖。
二十八年,令京口驻防汉军兵,悉陆续出旗分,别改补緑旗营,更定官兵额数,移江宁驻防八旗蒙古兵一千五百九十二名,充京口额。
三十二年,改京口水师协以下将领十六人,兵一千八百六十二名,归入总督标管辖。
三十三年,裁京口将军,标左右二营緑旗官兵。是年,改髙资营都司以下将领三人,兵一千二百三十四名,归入总督标管辖。
三十四年,裁江宁副都统一人緑旗营。
两江总督一人驻札江宁府
,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兼节制抚标三,提标一、镇标五。
臣
等谨按顺治二年,设江南江西河南总督,驻江宁府。五年,改为江南江西总督,停辖河南。九年,改为江南总督。又分设江西总督,驻南昌府。康熈四年,仍并为江南江西总督。十三年,江南与江西又各分设总督。二十一年,复裁江西总督,并归江南为两江总督。
督标中营中军副将一人,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一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八十四名,左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八十二名。
江宁城守协副将一人,驻札江宁府,兼辖竒兵营及浦口、溧阳、瓜州三营。
左营都司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八名。右营都司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八十名。兼辖竒兵营游击一人。驻札仪徵县,兼辖青山营。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名。青山营守备一人,驻札仪徵县,属于竒兵营。
把总一人,兵一百名。浦口营都司一人,驻札浦口。
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七十六名。溧阳营都司一人,驻札溧阳县
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一名。瓜州营守备一人,驻札瓜州。
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四十九名。
京口水师协副将一人,驻札江阴县,兼辖髙资营。
左营逰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三十一名。右营逰击一人,驻札江都县。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三十一名,兼辖髙资营都司一人,驻札镇江府
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一千二百三十四名。
安庆协副将一人,驻札安庆府,兼辖游兵营、潜山营
左营兼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四百三十四名。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四百三十五名。兼辖㳺兵营游击一人,驻札和州。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七百名。潜山营游击一人。驻札潜山县。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八十二名。
徽州营㕘将一人驻札东山
左营兼中军守备一人,驻札休宁县。
,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五百四十五名。右营守备一人驻札婺源县
,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五百四十五名。
宁国营㕘将一人驻札宁国府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四百六十五名。
池州营游击一人。驻札池州府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四百六十一名。
芜采营游击一人,驻札采石镇。
中军守备一人,驻札当涂县
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六十四名。
广徳营都司一人驻札广徳州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七十五名。
江苏巡抚一人,驻札苏州府
,统辖本标官兵及城守营臣
等。谨按顺治二年设江南巡抚,驻苏州府,辖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五府,又设鳯庐巡抚,驻淮安府,分辖淮安、扬州及鳯阳、庐州四府。徐州一州,其安徽等五府,三州别领于操江巡抚。六年,以漕运总督兼巡抚事,分辖淮、扬等四府、一州。十六年,仍设鳯庐巡抚。康熈五年,裁鳯庐巡抚,以原辖淮安、扬州、徐州,并归江苏巡抚统辖。
抚标中军㕘将一人兼辖左右二营。
。左营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二百七十三名。右营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二百七十二名。
苏州城守营㕘将一人驻札苏州府
,中军守备一人,左营守备一人驻札长洲县。
右营守备一人,驻札昆山县
,千总二人,把总七人,兵一千二百十六名。
安徽巡抚一人驻札安庆府
,统辖本标官兵臣
等。谨按:顺治二年设操江兼巡抚,驻安庆府,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五府、滁、和、广徳三州,康熈元年,巡抚停兼操江军务,以操江标所属十一营官兵,改𨽻总督,専设安徽巡抚。五年,裁鳯庐巡抚,以鳯阳、庐州并归安徽,巡抚统辖。
抚标左营兼中军㕘将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三十四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五百二十名。
江南水陆提督一人驻札松江府
,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兼节制镇标三。
臣
等谨按,顺治二年设江南汉兵提督,驻江宁府。四年,始设苏松提督,驻松江府,惟辖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营务。康熈元年,裁江宁提督,改苏松提督为江南全省提督。十四年,即改为江宁提督,仍驻松江,惟辖下江七府一州营务,増设安徽提督,分辖上江七府三州营务。十七年,裁安徽提督,仍改为江南水陆提督,统辖全省。
提标中营中军㕘将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五十名。左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五十三名。右营游击一人,驻札上海县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三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五名。前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五十名。后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四十九名。
松江城守营游击一人,驻札松江府。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六十六名。
太湖协副将一人驻札吴县东山,兼辖浙江太湖营游击以下官兵,并𨽻浙江提督统辖。
。左营兼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二人,兵四百七十一名。右营守备一人驻札宜兴县周铁桥
,千总二人,把总二人,兵四百六十八名。
镇江城守营㕘将一人驻札镇江府。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八十八名。
金山营㕘将一人,驻札金山县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五名。
川沙营㕘将一人,驻札南汇县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一十五名。
吴淞营㕘将一人驻札寳山县吴淞所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五十一名。
刘河营游击一人,驻札镇洋县茜泾镇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七十四名。
福山营游击一人,驻札常熟县福山堡。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三十四名。
常州营游击一人,驻札常州府。
中营中军守备一人,驻札武进县。
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三百十三名。左营守备一人,驻札无锡县。
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二百十八名。右营守备一人,驻札宜兴县
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一百七十六名。
江阴营游击一人,驻札江阴县,兼辖靖江营
中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九十六名。兼辖靖江营守备一人,驻札靖江县
,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三十二名。
杨舎营都司一人,驻札江阴县
,把总一人,兵二百三十八名。
孟河营都司一人驻札武进县
把总一人,兵一百九十四名。
南汇营都司一人,驻札南汇县
,中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三百六十名。
柘林营都司一人,驻札华亭县。
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六十一名。
平望营都司一人驻札吴江县
,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五名。
青村营都司一人驻札奉贤县
,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二百八十一名。
崇明镇总兵官一人驻札崇明县
,统辖本标官兵及竒兵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九十二名。左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九十二名。右营都司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九十二名。竒兵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一名。
狼山镇总兵官一人,驻札通州
,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八十三名。左营都司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七十七名。右营都司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八十三名。
●州营游击一人。驻札●州府。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七人,兵七百十六名。
泰州营游击一人,驻札泰州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一名。
㤗兴营都司一人驻札泰兴县
,把总二人,兵二百二十八名。
掘港营都司一人,驻札如皋县。
把总二人,兵二百三十六名。
三江营守备一人驻札江都县
兵八十名,寿春镇总兵官一人,驻札寿州
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名。左营都司一人驻札宿州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名。
六安营㕘将一人驻札六安州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名。
泗州营都司一人驻札泗州
,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二十四名。
庐州营都司一人驻札庐州府
,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三百二十二名。
亳州营都司一人驻札亳州
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四百名。
江南河道总督一人驻札淮安府清江浦
,统辖本标官兵及防河各营。
河标中营,中军副将一人,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五人,兵六百九十八名。左营副将一人驻札徐州府,兼辖萧营一营
。中军都司一人,守备一人,千总三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四十九名。右营游击一人驻札白洋河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三人,把总四人,兵七百九十一名。左营兼辖萧营都司一人驻札萧县
,把总二人,兵二百五十一名。
苇荡营㕘将一人驻札清江浦
左营兼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七百六十八名。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七百六十八名。淮、徐、淮扬营㕘将一人统辖淮徐河营、游击、淮扬、河营游击属防河各营
,淮、徐河营游击一人兼辖丰萧砀营、铜沛营、睢灵南岸营、邳州北岸营、宿虹南岸营、宿迁北岸营、桃源南岸营、桃源北岸营、宿迁运河营等九营
,分辖丰萧、砀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四百四十一名,铜沛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八百二十二名。睢灵南岸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六百八十八名。邳州北岸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六百八十九名。宿虹南岸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三百六十八名。宿迁北岸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四百十三名。桃源南岸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四百六十名。桃源北岸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四百四十六名宿迁运河营守备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四十名。淮扬河营游击一人兼辖山清里河营、山阳里河营、山清外河营、山阜营、山安营、安阜北岸营、髙堰营、山盱营、桃源、安清、中河营、髙寳运、河营、扬州、江防营等十一营。
,分辖山清里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三百四名。山阳里河营守备一人,把总一人,兵一百七十名。山清外河营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二人,兵七百三十九名。山阜河营守备一人,把总三人,兵五百六十二名。山安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五百五十四名。安阜北岸营守备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九十四名。髙堰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二百二十四名。山盱河营守备一人,把总一人,兵二百二十四名,桃源、安清、中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九十名。髙寳运河营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二人,兵五百五十九名。扬州江防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二百五十七名。
漕运总督一人驻札淮安府
,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漕标中营:中军副将一人,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五十名。左营都司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三百八十五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三百八十五名。
淮安城守营㕘将一人驻札淮安府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十七名。
庙湾营游击一人,驻札阜宁县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一人,兵六百四十四名。
盐城营,游击一人。驻札盐城县。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七百十七名。
海州营游击一人,驻札海州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六百四十二名。
佃湖营都司一人驻札安东县佃湖集
,把总二人,兵二百五十名。
小闗营都司一人,驻札阜宁县草堰口。
把总一人,兵二百名。东海营都司一人,驻札云台山
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四百七十四名。
顺治二年,定江南官兵经制,设漕运、总督标旗鼓守备一人寻裁旗鼓守备后,抚标、提标、镇标、旗鼓、都司、旗鼓守备并同
。左营设㕘将以下将领九人,右营设游击以下将领九人,兵共二千一百二十名。设江南巡抚及鳯庐巡抚标各旗鼓守备一人,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名。设太平左右二营,官兵𨽻操江标,以巡抚兼辖。并设竒兵营游兵营,各游击以下官兵俱属操江标。设江南汉兵提督,标旗鼓都司一人,分中左右前后五营。中营设㕘将以下将领八人,左右前后四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四千名。设苏州镇镇江镇、浦口镇、安庆镇池太镇、东山镇、广徳镇等䖏总兵官,镇标各旗鼓守备一人。设游击以下将领,分统镇标兵,设狼山协、福山恊、吴淞协、溧阳协、潜山协、宁国协、海州协等处副将及协标官兵,设金山营、常州营、江阴营、芜采营等处。㕘将。设黄浦营、刘河营、柘林营、平望营、扬州营、庙湾营等处游击,设瓜州营、川沙营、杨舍营、青村营、泰州营、掘港营、六安营、亳州营、盐城营、东海营等䖏守备,分领各营兵。
三年,设寿春协副将中,左右三营,各设守备以下官兵。又裁浦口镇总兵官,改设浦口协副将以下官兵移驻札。崇明之苏州镇总兵官改驻苏州府,留守备、千总、把总各一人,改设崇明营。
四年,设苏松提督提标,分中、左、右、前、后五营。中营设㕘将以下将领八人,左右前后四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四千三百五十四名。
是年,裁安庆镇总兵官,改设安庆协副将以下官兵𨽻操江标,裁镇江镇总兵官,改设镇江协副将以下官兵,裁福山协副将,改设守备以下官兵。又裁柘林营游击,改设守备、把总各一人,兵一百八十五名。又设南汇营守备把总各一人,兵一百八十五名。设靖江营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三百二十八名。
五年,设江南江西总督,标旗鼓都司一人,分中、左、右三营,中营设副将以下将领八人,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九百十名。是年,设孟河营守备、把总各一人,兵二百八十八名。又设庐州营㕘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一千名,増设漕标、游击、守备各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一千名。
六年,设盐城营,游击以下将领六人,兵七百九名。是年,以鳯庐巡抚标并归漕运总督。
七年,裁广徳镇总兵官,改设广徳营游击以下将领五人,兵四百三十一名,裁平望营游击,改设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三百六名。又裁浦口协,溧阳协副将,各改设㕘将以下官兵。
是年,裁江南通省各标营副将,游击、守备、千总、把总共一百十七人,兵共一万九千二百四十八名。八年,裁海州协副将,改设游击以下将领七人,兵六百十七名。
九年,设松江城守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八百六十四名。
十年,裁宁国协副将,改设㕘将以下将领六人,兵四百七十七名。
十一年,裁东山镇总兵官,改设徽州营,㕘将以下官兵。又裁池太镇总兵官,改设池州营游击以下将领六人,兵五百十七名,裁芜采营㕘将,改设游击以下将领五人,兵三百七十七名。
是年,増设江南沿海各营水师三千名,十二年,复増江南福山、江阴、杨舎、孟河、靖江各营,及沿江汛兵,共一千八百名,又増设黄浦营,㕘将一人、兵一百名。
十三年,増设福山营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十四年,设崇明水师镇总兵官,拨江宁总督标兵八百名,汉兵提督标兵五百名,操江巡抚标兵二百名。苏松提督标兵四百名,漕运总督标兵五百名,江苏巡抚标兵二百名,安庆协标兵三百名,庐州营兵三百名,常州、扬州、徐州三营,兵各二百名,浦口、徽州、宁国、池州、芜采、广徳、庙湾、盐城八营,兵各一百名。寿春协兵二百名,合苏松提标水师三千名,苏州镇标兵一千二百名,崇明营兵一千名,共一万名,改为水师镇标驻札崇明分为两协,设副将二人,各统水师二千名,俱驻吴淞。以游击六人,各统水师一千名,分泊崇明诸沙。裁原设苏州镇总兵官及镇标官兵。
十六年,裁福山营守备,改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八百六十二名。
十七年,复设鳯庐巡抚标左右二营,各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名,裁总漕,标游击、守备各一人,及千总、把总等员,兵五百名,改入鳯庐巡抚标。十八年,设苏州城守营游击以下将领九人,兵九百五十八名。又并周桥、永生二营为泰兴营,设守备以下将领三人,兵二百五十名。又裁狼山协副将,改设狼山镇总兵官,镇标中左右三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七百名。又裁川沙营守备,改设㕘将以下将领八人,兵八百三十二名。是年,裁江苏巡抚及鳯庐巡抚,标各左、右二营游击以下官兵。
康熈元年,改江南操江标太平左右二营官兵及竒兵营、游兵营,各游击以下将领七人,兵八百名,俱𨽻总督标,又改原𨽻操江标之。安庆协官兵亦𨽻督标,裁副将,改设游击以下官兵。又以瓜州营𨽻督标,改守备为㕘将,裁督标左营官兵。又裁江宁汉兵提督,改设江宁镇总兵官,改苏松提督为江南全省提督。
二年,裁庐州营㕘将,改设守备、把总各一人,兵二百五十九名。
三年,裁潜山协副将,改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七百三十五名,设太湖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九百名,兼辖江南、浙江二省湖面。又移庐州营㕘,将驻六安州,即以六安营守备驻庐州。
四年,裁镇江协副将,改设㕘将以下将领八人,兵四百六十名。
五年,裁安庆营游击,复设安庆协副将以下将领九人,兵八百九十名,裁吴淞协副将,改设㕘将以下将领八人,兵八百六十二名。
七年,裁江宁镇总兵官,改设江宁协副将,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一千二百八十六名。
九年,増设总漕标副将,其左右二营,各设将领九人,兵各一千五十名。裁黄浦营游击,改设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二百八十八名。
十一年,裁瓜州营㕘将,改设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四百名,裁常州营㕘将,改设游击以下将领十人,兵六百七十五名,裁江阴营㕘将,改设游击以下将领五人,兵四百七十九名,设泗州营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三百六十四名,増设㤗州营游击,合原设将领共五人,兵三百三十九名。
十三年,以改𨽻督标之太平营官兵,复设安徽巡抚,标左、右二营,各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一千五百名。又复设江苏巡抚标左右二营,各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一千名。又裁溧阳营㕘将,改设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三百四十五名。又裁徽州营㕘将,改设徽州协副将以下官兵,裁六安营㕘将。改设六安协副将以下官兵。
十四年,改崇明镇总兵官为崇明水师提督,又増设安徽提督,辖上江营务,以苏松提督辖下江营务。
十六年,裁浦口营㕘将,改设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三百八十三名,移刘河营游击驻茜泾镇,设将领八人,兵八百二十八名。
十七年,设江南河标山清外河营守备以下将领七人,兵一千一百十六名,山安河营守备以下将领七人,兵一千十七名,山清、盱眙、河营守备以下将领七人,兵七百六十九名,扬、徐河营守备以下将领六人,兵六百十三名。
是年,裁安徽提督及提标官兵,复改苏松提督为江南全省提督,仍分中左右前后五营,兵四千三百七名。
十八年,复设东海营守备以下将领三人,兵三百八十五名。
二十一年,裁徽州协副将,复设㕘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九百二十名,裁六安协副将。复设㕘将以下将领六人,兵五百四十四名。
二十二年,裁总河标总漕标兵各三十四名,总督标竒兵营兵三十二名,溧阳营兵十四名,苏州城守营兵三十三名,江阴营兵二十名,杨舎营兵十名,孟河营兵十二名。
二十三年,复裁总河标兵一百十三名,总漕标兵六十名,安徽巡抚标兵五十名,瓜州营兵十六名,吴淞营兵五名,福山营兵三十四名,萧营兵二十一名。裁崇明提督。复设崇明水师镇总兵官,定中左右三营及竒兵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三千七百八十五名。
二十四年,拨京口水师左路营兵六十五名,入常州营合原设兵,共七百三十九名,拨京口右路营守备一人,把总二人,兵一百八十名,入徽州营合原设兵,共一千二百名,分左右二营,各设守备以下将领五人。又拨右路营兵三百九十七名入寿春协,合原设兵,共一千四百五十一名,亦分左右二营,各设守备以下将领六人。
二十五年,裁江苏巡抚标兵三十五名,狼山镇标兵九十一名,瓜州营兵八名,溧阳营兵十二名,徽州营兵四十二名,苏州城守营、刘河营兵各二十九名,镇江城守营兵五十八名,金山营兵十四名,青村营兵七名,寿春协标兵五十名,泗州营兵十二名,亳州营兵二十五名,増设六安营千总、把总各一人,兵五十六名,合原设将领共八人,兵共六百名,又増设扬州营把总一人,兵二百三十六名,合原设游击以下将领共八人,兵共七百名。
二十六年,裁总河标兵二十名,安徽巡抚标兵五十名,总督标兵六十六名,江宁城守协标兵六十二名,竒兵营兵二十七名,瓜州营兵五名,池州营兵十七名,广徳营兵三十一名,呉淞营兵三十名,江阴营兵十六名,黄浦营、杨舎营、孟河营、萧营兵各十名,㤗兴营兵九名,六安营兵二十五名。二十七年,裁金山营兵十六名,福山营兵二十九名。
二十八年,拨崇明水师镇标兵二十四名入扬州营。
二十九年,拨河标山清盱眙营兵二十一名入山清外河营。
三十四年,裁总督,标总漕标兵共八十名,狼山镇标兵九十九名,池州营兵十九名,徽州营兵四十六名,潜山营兵二十七名,常州营扬州营兵各二十六名。
三十五年复裁总督标兵一百七十四名,总河标兵三十名,江苏巡抚标兵一百六十五名,安徽巡抚标兵二百六十六名,提督标兵一百五十五名,江宁城守协标兵四十八名,竒兵、游兵二营,兵各二十八名。瓜州营兵十四名,溧阳营兵十二名,广徳营兵十六名,松江城守营兵三十一名,太湖营兵二十名,江阴营兵十七名,杨舍营、孟河营兵各十,一名青村营兵二名,泗州营兵七名、泰州营兵十五名,泰兴营兵九名,掘港营兵三名寿春协、六安营兵各二十六名,萧营兵十一名。
三十七年,改设淮安城守营,㕘将以下将领七人,兵八百名,𨽻总漕标,即拨总漕标下把总二人,兵六百四十名,东海营守备把总各一人,兵一百六十名充额。
三十八年,裁总督标兵五百名,安徽巡抚标兵三百五十四名,江苏巡抚标兵二百名,改入总河标。又改河标所属山清盱眙营为山清里河营,増兵一百名,设髙堰河营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三百四十四名,即拨山清里河营官兵充额,设桃源、安清、中河营守备以下将领五人,兵六百三名,拨山清外河营把总一人,兵九十名。山安河营千总一人,兵二百九名,宿虹河营把总一人,兵一百四十六名,桃源河营兵一百五十三名充额。又设苇荡营游击以下将领九人,兵一千二百三十名𨽻河标,拨徐属河营兵一百二十一名,崇明水师镇标兵一百四十四名充额。
四十九年,裁崇明水师镇标兵二十四名。五十年,増设吴淞营兵十五名。
五十四年,増设川沙营、吴淞营兵各五十名,拨提标兵六十四名,松江城守营兵四名、刘河营、常州营、福山营兵各九名,太湖营、江阴营、镇江城守营兵各五名,杨舍营、孟河营、黄浦营、靖江营兵各三名,柘林营、青村营、南汇营兵各二名充额。又裁平望营兵四名,金山营兵十名。
五十五年,拨河标山清里河营兵三十名,安清中河营兵四十名入杨河营。合原设守备以下将领共六人,兵共七百六十一名。
五十六年,改松江城守营属黄浦营为水师营,设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二百七十五名,归提标右营兼辖。
五十七年,移原驻松江府城之提标右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七百九十九名,驻上海。
雍正二年,复设东海营守备以下将领三人,兵三百八十六名,拨海州营兵二百二十名,盐城营、庙湾营兵各五十名,淮安营兵六十六名充额。又分设江南太湖营㕘将左右二营,各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共九百三十九名。拨原设之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四百三十九名,入江南太湖营。又新増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名,以原设游击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四百二十五名,専为浙江太湖营,以江南太湖营㕘将驻洞庭东山、浙江太湖营游击驻洞庭西山,寻拨总督标总、河标总漕标兵各十八名,安徽巡抚标、江苏巡抚标兵各十四名,提标兵四十四名,崇明水师镇标兵三十六名,狼山镇标兵二十九名,江宁城守协标兵二十名,寿春协标兵十五名,安庆协标兵十三名,徽州营兵十一名,常州营兵十名,松江城守营、镇江城守营、川沙营、吴淞营、金山营、六安营、淮安城守营兵各九名,宁国营、潜山营,福山营、刘河营,扬州营兵各七名,竒兵营兵六名,池州营、芜采营、广徳营、江阴营、泰州营、庙湾营、盐城营、海州营兵各五名,瓜州营、浦口营、溧阳营、平望营、黄浦营、靖江营、泗州营、亳州营兵各三名,柘林营、青村营、南汇营、杨舍营、孟河营、㤗兴营、掘港营、庐州营、东海营、萧营兵各二名,充新设之江南太湖营额。五年,定苏州城守营㕘将以下分左右二营,以原设中军守备为左营守备。又増右营守备一人,并増兵二百四十六名,合原设兵共一千名,拨总河标兵十五名,总漕标总督标并江宁城守营兵各十二名,提标兵五十六名,江苏巡抚标并常州营、海州营兵各六名,安徽巡抚标并金山营兵各八名,松江城守营、徽州营、寿春营兵各十,一名庙湾营、盐城营、淮安城守营兵各七名,瓜州营、广徳营兵各四名,黄浦营、平望营、泗州营、亳州营萧营兵各三名,东海营兵二名,充苏州城守营额,又増设青村营兵一百名,拨崇明水师镇标兵二十七名,安庆协、太湖营兵各九名,潜山营兵七名,刘河营、福山营兵各八名,泰州营兵四名,掘港营兵三名,泰兴营兵二名充额,増设南汇营兵一百名,拨狼山镇标兵二十七名,吴淞营、川沙营兵各九名,宁国营、池州营兵各五名,芜采营、浦口营、江阴营兵各四名,溧阳营、杨舎营、孟河营、庐州营兵各三名,竒兵营兵七名,六安营兵六名,扬州营兵二名充额。六年,设窈子港营守备一人,把总一人,兵二百名。又分驻佃湖,集千总一人,兵五十名,仍归总漕标之庙湾营游击兼辖合原,设游击以下将领共八人,兵共八百九十四名。又设小闗子营守备一人,把总一人,兵二百名,仍归总漕标之盐城营游击兼辖合原,设游击以下将领共七人,兵共八百四十七名。
是年,増设河标山清里河营,㕘将游击各一人,合原设将领共七人,兵共四百七十七名,即拨把总一人、兵一百七十名,设为里河下营后为山阳里河营
改本营为里河上营后为山清里河营
又拨桃源、安清、中河营把总二人,兵四百二十五名,设为中河上营后为宿迁运河营
改本营为中河下营后为桃源北岸河营
又増设邳、睢河营游击一人,合原设将领共八人,兵共一千三百八十七名后为睢、灵南岸河营、睢州北岸河营
又分原设宿虹河营为南岸北岸二营,南岸设守备以下将领三人,兵三百七十名,北岸设守备以下将领三人,兵四百十六名。又分原设桃源河营为南岸北岸二营,南岸设守备以下将领三人,兵四百六十四名北岸设守备以下将领三人,兵四百三十九名。又分原设徐属河营,为南岸北岸二营,南岸设守备以下将领五人,兵八百三十八名后为铜、沛河营
,北岸设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四百三十二名后为丰萧砀河营
。七年,增设江南河道总督,标以原𨽻漕标之徐州协副将以下将领九人,兵七百四十四名,兼辖萧营守备、把总各一人,兵二百五十一名,改为河标中营,原𨽻漕标之宿,迁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六百五十二名。并原拨河东总河标兵四十七名,改为河标右营,设河标、淮、徐、淮、扬营㕘将一人,淮徐河营游击一人,淮扬河营游击一人,分辖沿河各营,设山清外河下营守备以下将领三人,兵五百五十一名,即拨外河上营官兵充额后为山阜河营
。又设髙堰下营守备以下将领三人,兵二百二十五名,即拨髙堰上营官兵充额后为山旴河营
。又设山安下河营守备以下将领三人,兵四百一名,即拨山安上河营官兵充额后为安阜北岸营
。又设扬河下营守备把总各一人,兵一百九十一名,即拨扬河上营官兵充额后以扬河上营为髙寳运河营,以扬河下营为扬州江防营
。
八年,增设海州营中军守备一人,合原设游击以下将领共七人,兵六百八名。又拨总督标千总一人,兵四名,安徽巡抚,江苏巡抚标、把总各一人,兵各四名,总漕标兵四名,提督标兵十一名,苏松镇标兵六名,松江城守营兵二名,并新设兵共一百名,入泰州营合原,设游击以下将领共八人,兵共四百六十二名。其督标减存兵一千一百六十六名,漕标减存兵一千一百六十二名。安徽巡抚标减存兵七百四十四名,江苏巡抚标减存兵五百七十三名,提标减存兵三千八百八十三名。苏松镇标减存兵二千七百七名,松江城守营减存兵七百七十七名。
九年,拨河标山安海防河营把总一人,兵九十名入外河上营合原设守备以下将领共五人,兵共七百四十四名,拨山安下营把总一人,兵一百五名,入山安海防河营,合原设守备以下将领共三人,兵共五百六十六名。拨宿桃中河中营把总一人,兵二百名,入桃源、安清、中河下营。合原设守备以下将领共四人,兵共五百九十四名。拨宿虹运河汛把总一人,兵一百十七名,入宿桃中河上营。合原设守备以下将领共三人,兵共五百六十六名。拨宿桃中河上营把总一人,兵二百名,入桃源、安清、中河下营,合原设守备以下将领共四人,兵共五百九十名。拨宿虹运河汛把总一人,兵一百十七名,入宿桃。中河下营合原设守备以下将领共三人,兵共三百四十二名。
是年增设福山营兵六十名,合原设兵共八百二十八名,拨崇明水师镇标兵充额,增设苏州城守营守备一人,把总二人,兵一百九十一名,合原设游击以下将领共十三人,兵共一千二百十六名,拨提标兵七十一名,扬州营兵十四名,镇江城守营、常州营兵各十二名,松江城守营兵十一名,孟河营兵二名。瓜州营兵一名充额。
十年,增设江南河标中营,副将以下将领八人,兵八百名,改原设中营为左营,增千总、把总各一人,兵二百名。又以右营把总一人、兵一百九十八名,并入左营。合原设副将以下将领共十二人,兵共一千一百四十二名。又增设右营千总、把总各一人,兵二百名。合原设游击以下将领共十人,兵共八百九十一名。是年,裁平望营守备,改设都司以下将领四人,兵二百九十七名。
十三年,增设督标竒兵营守备一人,兵一百名,合原设游击以下将领共八人,兵共八百名。又设青山营守备、把总各一人,兵一百名。又设三江营守备一人,兵六十名。
是年,增河标苇荡营兵二百二十七名。乾隆元年,移窈子港营都司一人、把总一人、兵二百名驻佃湖集,改为佃湖营,与小闗营俱专𨽻漕标,即移佃湖千总一人,兵五十名,驻窈子港。是年,裁寿春协副将,改设寿春镇总兵官,镇标中、左、右三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一千八百名,原设一千三百七名,增入四百九十三名,除原辖泗州、亳州二营外,再拨六安、庐州二营𨽻寿春镇统辖。五年,裁江南河标兵三百名。
七年,裁黄浦营都司、把总各一人,兵一百名,留千总、把总各一人,兵一百六十名,改为提标水师右营,仍拨裁存之。把总一人,兵六十名,入柘林营。
是年裁漕标中营兵二百四十名,左右二营,兵各一百三十名,城守营兵一百名。
十一年,裁太湖营㕘将,改设太湖协副将,兼辖浙江太湖营游击,定为内河水师。
十九年,改崇明镇右营游击为都司狼山镇右营游击为都司,又改寿春镇右营游击为都司,移驻宿州,即移原防宿州之守备驻寿州,又改广徳营游击为都司,漕标右营游击为都司。
二十八年,拨河标左营把总一人入萧营,又裁右营把总一人。
三十二年,增设南汇营把总一人,兵一百二十五名,拨提标右营把总一人,兵七十五名,川沙营兵二十五名,呉淞营兵二十五名充额。
三十三年,增设镇江城守营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二百名。是年増设常州中营左营,兵各四十一,名拨江阴。
营兵十六名,靖江营兵三十一名,杨舍营兵十名。孟河营兵二十五名充额。
是年,改宿迁运河营守备为邳、宿运河营守备。三十七年,裁提标右营马兵三十一名,拨入常州中左营十三名,溧阳营十二名,平望营六名。三十八年,増设南汇营中军守备一人,江西巡抚兼提督一人驻札南昌府
,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兼节制镇标二。
臣
等谨按,顺治二年,设江西巡抚,驻南昌府,辖南昌、饶州、广信、九江、南康、袁州、临江、瑞州、抚州、建昌、吉安十一府,设南赣巡抚,驻赣州府,分辖南安、赣州二府。设江西提督,亦驻南昌府。十八年,移提督驻建昌府。康熙四年,裁南赣巡抚,并归江西巡抚、提督统辖,移江西提督,仍还驻南昌。七年,裁提督。十三年,复设江西提督。十四年,増设抚建提督,分辖抚州、建昌等六府营务。十九年,裁抚,建提督。二十二年,并裁江西提督,以巡抚兼任。
抚标左营兼中军㕘将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八十二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八十二名。
九南协副将一人驻札九江府,兼辖南康营、南湖水师营
,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七十三名,兼辖南康营都司一人驻札南康府
,把总一人,兵二百十三名。南湖水师营都司一人驻札湖口县
,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八十七名。
南昌镇总兵官一人驻札南昌府
,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前营兼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五名。后营游击一人,驻札铜鼓口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二十五名。
南昌城守营游击一人,驻札南昌府,兼辖南昌水师营。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四百二十三名。兼辖南昌水师营守备一人。驻札南昌府
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二百五十二名。
广信营:㕘将一人,驻札广信府,兼辖铅山营。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八十名。兼辖铅山营都司一人,驻札铅山县。
把总一人,兵一百九十三名。饶州营㕘将一人。驻札饶州府,兼辖鄱湖营、浮梁营。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六十五名。兼辖鄱湖营都司一人,驻札康山
把总一人,兵一百九十三名。浮梁营都司一人驻札浮梁县
。把总一人,兵一百九十三名。
建昌营游击一人。驻札南城县。
中军守偹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六十五名。
广昌营都司一人,驻札广昌县
,把总一人,兵一百九十三名。
武寜营都司一人,驻札武宁县
,把总一人,兵一百七十四名。
瑞州营都司一人驻札瑞州府
,把总一人,兵一百九十三名。
抚州营都司一人驻札抚州府
,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八十七名。
铜鼔营都司一人驻札万载县
,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三百九十三名。
南赣镇总兵官一人驻札赣州府
。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九名。左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九名。后营都司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九名。
赣州城守营都司一人驻札赣州府
,把总一人,兵二百三十三名。
袁临协副将一人,驻札袁州府,兼辖林树营。
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一人,把总四人,兵五百九十六名。兼辖临江营都司一人,驻札临江府
,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七十八名。
寜都营㕘将一人驻札宁都州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八十名。
南安营㕘将一人驻札南安府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八十名。
吉安营㕘将一人,驻札吉安府
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四百二十五名。
兴国营都司一人驻札兴国州
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二百六名。
文英营都司一人,驻札崇义县
,把总一人,兵二百十三名。
永镇营都司一人驻札瑞金县
把总一人,兵一百九十三名。
横冈营都司一人,驻札定南县
把总一人,兵一百九十三名。
羊角营都司一人驻札㑹昌县
把总一人,兵一百九十三名。
万安营都司一人驻札万安县
,把总一人,兵二百二十三名。
永新营:都司一人驻札永新县
把总一人,兵一百九十三名。
龙泉营都司一人驻札龙泉县
,把总一人,兵一百七十四名。
永丰营都司一人驻札永丰县
。把总一人,兵一百七十四名。
顺治三年,定江西官兵经制。设江西巡抚及南、赣巡抚标各旗鼓守备一人寻栽旗鼓守备后,提标、镇标、旗鼓、都司旗鼓、守偹并同
。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五人,兵共一千五百名。设江西提督,标旗鼓都司一人,分中、左、右、前、后五营。中营设㕘将以下将领八人,左右前后四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五千名。设南赣镇九江镇总兵官,镇标各旗鼓守备一人。中、左、右、前、后五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五千名。设袁州协、安南协、赣州城守协、吉安协等处副将、协标左右二营,各设都司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名。设广信营、饶州营、建昌营等处,㕘将设抚州营、瑞州营、南湖水师营等处游击。各设中军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六百名。设南康营、广昌营、武寜营、铅山营、鄱湖营、浮梁营、铜鼓营、樟树营、长沙营、永镇营、横冈营、羊角营、万安营、永新营、龙泉营、永丰营等处。守备把总各一人,兵三百名。寻于广昌、万安、永新、龙泉等营俱増设游击以下官兵。七年,裁江西通省各标营游击、守备、千总把总共八人,兵共三千名。
九年,设江西总督及督标官兵。十年,设南昌城守营守备以下官兵,又设南昌水师营游击以下官兵。
十三年,改长沙营为文英营,设守备、把总各一人,兵四百,名裁。袁州协都司一人,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名。
十五年,裁抚州营游击,改设抚州协副将以下将领八人,兵八百名。
十八年,裁江西巡抚及南赣巡抚标各左、右二营游击以下官兵。
康熙四年,以江西总督并归江南,裁督标官兵。七年,裁江西提督及提标官兵,移九江镇总兵官驻南昌,改为南昌镇。
十年,裁南安协副将,改设㕘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一千名,又改设寜都营,㕘将以下将领八人,兵六百名。
是年设九江协副将以下官兵。十三年,复设江西巡抚,标左右二营,各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一千五百名,并复设江西总督及督标官兵,复设江西提督及提标官兵,以南昌镇为水师总兵官。
十四年,増设抚建提督及提标官兵,又裁饶州营㕘将,改设饶州镇总兵官。
十五年,裁九江协副将,复设九江镇总兵官。十七年,裁九江镇总兵官,复设九江协副将,左右二营,各设守备以下将领七人,兵共一千七百名。十九年,裁抚建提督及提标官兵,并裁南昌水师总兵官。
二十一年,裁南赣镇标前右二营,止设中、左、后三营,游击以下将领各八人,兵八百名。裁南昌水师营逰击止,设守备以下将领三人,兵三百三十名裁。瑞州营逰击,止设守备以下将领三人,兵三百三十名。裁龙泉营逰击,止设守备、把总各一人,兵一百八十名。裁赣州城守协副将及广昌营、万安营、永新营逰击,止设守备、把总各一人,兵各二百名。裁饶州镇总兵官,复设㕘将以下将领五人,兵六百,裁吉安协副将。改设㕘将以下将领五人,兵七百名。裁抚州协副将,改设都司以下将领四人,兵八百名。
是年,复以江西总督并归江南,裁督标官兵。二十二年,裁江西提督及提标官兵,复设南瑞镇总兵官,镇标前后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五百六十八名。裁武寜营兵六十六名,实存兵一百七十四名。
二十四年,改设建昌营游击以下将领五人,兵九百五十名。裁南湖水师营游击,止设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八百二十六名。
三十四年,裁南赣镇标兵一千七十三名,实存兵一千八百十七名,裁九江协标兵九百二十七名,实存兵六百七十七名。裁南昌城守营兵七名,实存兵二百二十三名,裁南昌水师营共八名,实存兵二百五十二名,裁抚州营兵四百十三名,实存兵三百八十七名,裁建昌营兵三百七十名,实存兵五百八十名。裁广信营、饶州营、寜都营兵各二十名,实存兵各五百八十名,裁铜鼓营八百七名,实存兵一百九十三名。裁南康营兵七名,实存兵二百十三名。裁南湖水师营兵四百三十九名,实存兵三百八十七名,裁南安营兵四百二十名,实存兵五百八十名,裁吉安营兵二百七十五名,实存兵四百二十五名,裁兴国营兵十名,实存兵二百九十名。裁文英营兵一百八十七名,实存兵二百十三名。裁瑞州营兵一百三十七名,樟树营兵一百七名,广昌营、铅山营、鄱湖营、赣州城守营、永镇营、横冈营、羊角营、万安营、永新营兵各七名,实存兵各一百九十三名。裁龙泉营、永丰营兵各六名,实存兵各一百七十四名。
三十八年,裁江西巡抚,标左右二营,兵共五百三十六名,实存兵九百六十四名。裁南瑞镇标兵一千一百十八名,实存兵一千四百五十名。雍正四年,移南瑞镇标后营游击、千总、把总各一人,兵三百名,改设铜鼓营。其南瑞镇标前后二营减存将领十三人,兵一千一百五十名。
七年,补设南瑞镇标后营千总,把总各一人,兵三百名,又増铜鼓营把总一人,合原设将领共六人,兵四百九十三名。
乾隆二十六年,改袁州协以下官兵归入南贑镇管辖。
三十二年,改铜鼔营游击一人,万载汛守备一人为南昌城守营逰击守备,即以南昌城守营都司改驻铜鼓营,拨南昌镇标后营兵一百名,铜鼓营兵一百名入城守营。
是年,移樟树营驻札临江府,改名临江营,将兴国营把总一人拨入,又拨兴国营兵八十名入赣州,城守营四十名,万安营四十名。
是年,又拨镇标前营兵二十名,建昌营兵十五名,饶州营兵十五名,入瑞州营。
三十八年,拨袁州城守协千总一人,兵八十一名入临江营。
四十九年,将南昌镇标后营守备归入前营游击统辖,又将南昌水师营守备归入南昌城守营逰击统辖。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