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六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三学校考》

等,「谨按古昔圣王维世,翼敎,所以风示天下者,莫不首重乎建学亲师。故《书》曰:降衷恒性,克绥厥猷。惟后又曰:作之君,作之,师明乎民,受中以生,其能优柔循习,相率而纳于轨物之内,非敎化不为功也。唐虞之隆,命契为司徒,曰敬敷五敎。夏、商迄周,庠序学校之制,异名而同实,伦明于上,民亲于下,遐哉尚矣!汉唐而后,广厉学宫,增置师儒之典,史不絶书,然或徒饰弥文,奉行故事,尊经术者,未必本诸躬行,谈性理者不尽宜于实用,其于古者敦伦务本之意,或有间焉。洪惟我。

朝肇造区夏,方事武功,未遑文治,然大勲甫集,太宗文皇帝即。

诏诸贝勒大臣子弟读书,且以习于学问讲明义理忠君亲上为。

训大哉!」

皇言诚万世立敎之权舆也。世祖章皇帝定鼎京师,兴贤育才,首隆学校。圣祖仁皇帝醇化醲洽,寿考作人,厚泽深仁,有加无已,而饬勉士子,惟以躬修实践,毋事浮华为急务葢。

国初诸生承明季凋攰之馀,气习虚骄,文风龎杂,经列祖范,围曲成,多方奬劝而惩艾之。于是礼敎明备,横经鼓箧者,蒸蒸革薄,从忠胥知实学矣,然而久道化。

成良窳间出

世宗宪皇帝严加振刷,厚其栽培,官学义学,弥布中外。特颁

圣谕广训,觉牖斯民,将使宇内无不学之人,而于正人心厚风俗之理尤。

谆谆致意,于《多士焉我。

皇上以天纵之圣上继

列圣之治统,下示亿载之臣民,植纪明伦,尊经崇实,于学校事宜,随时衡量而损益之,凡所以培养士之源。

广造士之术,自宗室以逮八旗,自京邑以逹直省,自幼童以至成人,迄夫重译要荒,子弟靡不渐以仁摩以义,因地因人,俾之讲肄有业,而跅弛有禁,洵激劝之隆规,极君师之大法也。至于明考校之条,申衡取之例,定制义之准,革沿袭之弊,选敎职以慎司训。

颁经书以宏文敎,尚骑射翻译以重国风。

饬监臣、学臣及守土有司,整新士习,以端化俗之本,则谟训煌煌所以昭。

列圣敎思,于无穷与。

圣天子所以广敎泽于无既者,并于是乎存焉。若夫释奠释菜,礼重明禋,上徳上齿,典隆乡国,列代成规,祖宗以来,并垂令甲而。

临雍讲学重道、尊师、养老、引年、示民、孝弟之意,皆惟其实,不惟其文则又。

列圣相承所为,移风易俗,以臻唐、虞、三代之治,而非汉、唐后所能彷佛于万一也欤?臣等谨依马端临作学。

校考而变通其四门之例,首宗学,次旗学》,次《太学》,次《直省乡党之学》,次《祠祭褒赠録》,后次《视学、养老》为六门焉。

宗学

等,谨按虞书,放勲克明俊徳以亲九族,重华命䕫典学以敎胄子,三代学校、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皆造焉。唐、宋以来,国学以敎国子,宗学以敎宗人,古帝王之立敎也。自亲者始,自贵者始。马端临考厯代学校,首太学,终直省乡党,而于宗学之设,附见太学一门。良以自昔无宗学之名,后世有其名而无其制,故统以太学例,亦宜然也。臣等续考宋、金、辽、元、明五朝学校,悉准此例矣。我

朝龙兴东海,人文蔚起,属在天潢,莫不禀资,卓荦应运而生当。

国学未兴之日,诸贝勒子弟即奉读书习学之谕,迨天下一统,礼敎修明。顺治二年,即建立宗学,设敎习等官,司其董戒,厚其廪饩,严其惩劝,使宗室子弟。

咸涵泳于礼义,道徳之途,讲明于伦纪纲常之大服,习于书射翻译之业,练习乎文事,武功之备列祖。

列宗厚加培养时申

诰诫我

皇上笃念宗支。

恩施叠沛,以敎以养,一监先皇之成宪,犹虑其玩时愒日,或㤀本而骛末也。定三年考验之条,停乡㑹应试之例,以期其勿,袭浮华崇」。

尚醇厚是以。

玉牒天亲,咸勤敦行,天下后世有以知帝室皇家所为立敎以成其忠孝贤良之徳者,实有合乎古昔大学之敎,非若唐、宋以来之宗学,仅与占毕儒生、鳃鳃寻章句,以弋取功名已也。等谨依类编次,特纂宗学一门,列卷首昭。

圣敎所及,自亲贵始也。

天聪五年奉。

上谕:「朕令诸贝勒大臣子弟读书,所以使之习于学问,讲明义理,忠君亲上,实有赖焉。自今凡子弟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者,俱令读书」。

顺治九年,

命诸王宗室内有孝友义顺及守节贞烈者,宗人府核实具奏,礼部照例旌表。

始置宗学、宗人府等衙门议,每旗各设宗学,毎学用学行兼优满、汉官各一员为之师。凡未封宗室之子年十岁以上者,俱入宗学,有不循礼法者,学师具报宗人府,小则训责,大则奏闻。其亲王、世子、郡王选用满、汉官各一员,讲论经史,贝勒以下亦勤加讲阅得。

㫖:毎旗设满洲官,敎习满书,其汉书聴从其便。次年三月,议定,亲王应各设在部博士,满洲进士、汉军进士。

各一员,世子应各设在部笔帖式哈畨满洲进士、汉军进士各一员。郡王应各设在官学闲,散满洲进士、汉军进士各一员。如满洲、汉军进士不足,于举人内考用。举人,不足于各王所辖侍卫内选用亲王、郡王等,满十岁然后设立师傅。宗室入学,各设满洲生员一员,各员。六年满,后考取优者,録用十一年。

谕宗人府:「朕思习汉书入汉,俗渐㤀我满洲。旧制,前准宗人府、礼部所请,设立宗学,令宗室子弟读书其内因𣲖员敎习满书,其原习汉书者,各聴其便。今思既习满书,即可将翻译各项汉书观玩,著永停其习汉字诸书,又令觉罗荫生送监读书,照各官荫生例,一体送监读书,期满亦与官员荫生照等铨授。

康熙十二年,令宗室子弟各就本府读书,凡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其子弟年满十岁者,于本府讲读经史诸书。

二十二年,令觉罗荫生监生,由国子监考试,移送吏部。

二十四年,令宗室子弟延文学优赡之士,在各府第专精学习。

三十六年,

上以宗室子弟,日益繁衍,除已授爵秩人员外,恐闲散子姓,素无职业,向学之志渐隳。

特谕宗人府八旗宗室子弟,有能力学属文,奋志科目,应令与满洲诸生一体应试,编号取中」。

等谨按宗室子弟,祗于三十八年乡试一次,至乾隆八年宗人府议准请。

钦命大臣合试左右两翼,宗学生拔取佳卷,准作进士,与㑹试中式之人一体。

殿试至十七年奉。

㫖永行停止。诚以宗室托系天潢,不必藉举业以入仕也。故应试间一举行,不为常例云。

三十九年,遣内大臣等考验宗室子弟文艺骑射,停止宗室乡㑹考试之例。

五十二年,令恩荫宗室、送子入监读书,未入八分公以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及宗室内为一二品大臣者,俱给荫生入监读书。

雍正二年,复定宗室官学之制,左右两翼官房,毎翼各立一满学。一、汉学王、贝勒、贝子、公将军及闲散宗室子弟。十八岁以下,有愿在家读书者,聴其在官学子弟,或清书,或《汉书,随其志愿,分别敎授。十九岁以上,已曾读书者,亦聴其入学,兼习骑射,毎学以王公一人总其事,设正敎长二人、副敎长八人,宗室中行尊年长者充之,清书敎习二人,选罢闲满官及进士、举贡生员善翻译者充,补骑射敎习二人,选罢闲官及䕶军校䕶军善射者,充补汉书,毎学十人,设敎习一人,令礼部考取举贡充补,毎月考试,分别等第,申报注册。春秋二季,宗人府亲加考试,优者奏。

《闻引》

见其敎长给与官俸,敎习给与银米衣服。期满三十六月称职者议叙授官,平等者再留敎习,三年不称职。

者㕘处读书,子弟月给纸墨笔及冬夏冰炭等物,定宗学五年考试一次之例。

申严宗学立敎之法。

上谕:「宗学正敎长等:朕惟睦族敦宗,务先敎化,若非立学设敎,鼔舞振兴,安能使之改过迁善,望其有成?今特立义学,拣选尔等,敎习宗室,随其资质,劝学兴行,导以礼义,或有不遵敎训者,小则尔等自行惩戒,大则掲报宗人府,㑹同奏闻。其行止端方精勤好学者,无论年齿长幼,即行保举。从来立敎之术,莫要于奬善惩恶,善不奬不能使之劝恶不惩,不能使之改。尔等既膺简任,务期勤慎,黾勉恪供厥职,以副朕笃厚宗亲殷勤敎育之至意」。

三年,申严训饬宗学子弟时诸王宗室等以建立宗学谢。

上谕曰:「尔等为立宗学之故,谢恩如以朕设立此学,果为有益。尔诸王宗室之子弟,或在家延师读书,亦可,或劳其身心,阅厯事务,令入宗学中读书,亦可,惟令敎习等严加训诲。尔等又时加约束,自可望其成就。若溺爱袒䕶己子反怨敎诲之人,何由望其成立耶?尔等勉旃」。七年奉!

上谕:「前者宗人府设立宗学,祗令敎习宗室,尚未及于觉罗觉罗人众,今若一概归并宗学敎者,势难遍及,应毎旗各立一衙门,管辖觉罗或王或公,𣲖委一员统理,令其于各该旗觉罗内,拣选老成练达,品行端方者一二人分管,即于该旗衙门之旁,设立一学,除情愿在家学习者外,择其可敎之人,令其读书、学射、满、汉兼习所𣲖出之管辖人员,不时训诲稽察,如内有行止不端、不知守法安分者,即回明宗人府王等,令在该旗衙门居住学习,禁止出门,俟其改行迁善之后,再回明宗人府王等始许出门年底彚疏具题。如此,则于觉罗少年子弟大有裨益,而人人皆可成,就著宗人府王公等㑹同满洲大学士、六部尚书详议,寻议定读书,有情愿在家读书者聴,其入官,学读书者,或清或汉,随其志,愿分别敎授。十八岁以上已曾读书者,亦准入学,至十八岁以上,未曾读书者,月之朔望,𫝊齐该旗公署宣读。

圣谕广训,其总管之王公一人,由宗人府奏请钦㸃,毎学副管二人于觉罗内拟定,正陪引见,补用清书敎习一人,以满洲进士举贡生员充补骑射敎习一人,以本旗善射者充补汉书敎习,毎生徒。

十人设一人,以举贡充补副管共十六人,毎日在学,行走稽察,勤惰甚劣者,报知,宗人府拘于本旗,署内敎训。八旗各择官房一所,立为衙署,旁设清汉各一学,八旗觉罗内自八岁以上、十八岁以下子弟,俱令入学,觉罗内有行为妄乱者,亦行拘训,不准外出,俟悛改后,告知,宗人府彚奏请。

㫖每年春秋二季,该管之王公等亲身考验,分别等第,报知宗人府登记档案,优者引。

见擢用学成,得与旗人同应,岁科考乡㑹试及考用中书笔帖式等官至读书之觉罗及督敎人等,给与公」。

费银、米、纸、笔墨、冰炭等物,俱照宗学之例。其敎习分别勤惰劝惩及期满议叙授官等,例亦仿宗学。十一年,以翰林官二人分敎宗学子弟,分日入学,讲解经义,指授文法。毎月给公费,与各馆纂修,同给米与四季衣服,与本学敎习同。

乾隆二年设立。

盛京宗室、觉罗官学、宗室、觉罗子弟,共为一学,凡二十岁以下、十岁以上愿入学者,分清汉书肄业,兼习骑射,不限额数于

盛京宗室、觉罗分尊年长、行止方正者,充宗学总管二人、副管四人,兼管觉罗学事,于现任司官。笔帖式内,选长于翻译者四人,敎习清书于闲。散官员以下领催、骁骑以上,选善于骑射者四人,敎习骑射,于奉天府举贡内,选学问优长者四人,敎习汉书。毎年,将军府尹㑹同宗学总管稽考,分别等第注册,俟读书人数加増。应行考试之时,该将军等报府于领府事,王公及五部侍郎内请。

钦㸃二三人,公同考试,优者奏。

闻有愿来京与选侍卫笔帖式者,与京学肄业宗室一例録用。其觉罗子弟肄业五年者,将军、府尹考试,分别等第奏」。

闻以

盛京

三陵及五部将军等衙门省城口外等处笔帖式録用。至敎习五年,期满分别勤惰,议叙授官及总管、副管。

敎习肄业诸生给与公费、银米纸笔冰炭等物之例,俱仿京学,其有已食岁满钱粮,在学肄业之宗室觉罗该将军毎岁秋冬围猎,时将其中愿随围者,携带同往,俾娴习骑射。

三年,设总稽宗学官,以满、汉京堂各一人,月试经义、翻译及骑射各一次。

又令宗人府考试宗学生,毎岁季秋,宗人府奏请,试以翻译及经义、时务策各一道,以学士等官阅卷,一、二等赏给笔墨三、四等留学五等敎戒,六等黜退。

定两翼宗学各增汉敎习二人。四年,颁发。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并御纂诸书于宗学。

定宗室官学生十名,设敎习一人例,其未满十人者,均分各敎习名下训课。至应增设之时,宗人府移咨礼部,按数增补。

七年奉。

上谕:「我朝崇尚本务,原以弓马清文为重,而宗室谊属天潢,尤为切近。向来宗室子弟俱讲究清文,精通骑射,诚恐学习汉文,不免流于汉人浮靡之习。是以世祖章皇帝谕停其习,汉字诸书所以敦本实而黜浮华也。近因雅尔哈善条奏,设立宗学,以汉文敎习,宗室子弟,迄今已厯数年,昨经考试,并无佳卷,即翻译卷亦属平常,但既经考试著宗人府将所取之人照例带领引见,嗣后宗室子弟,或有不能学习汉文者,应聴其専精武艺。其在宗学肄业者,考试之时,更益加严肃。至宗室进身之阶,原有袭封世职,又可拣选侍卫及䕶军㕘领等缺,与其徒务章句虚文,转致荒废本业,不如娴习武艺之崇,实黜浮储,为国家有用之器也。可𫝊谕宗人府,将此㫖明白晓谕宗室,人等知之」。

八年,考试宗室子弟,照礼闱例授官,时有以宗室子弟不应乡㑹试,恐怠废学业为言者,宗人府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议定,准其乡㑹试至是。

钦命大臣合试左、右翼学生,有本年考取一二等,及往年考取一等,并在家肄业。愿观光者,咸准与考拔,取佳卷进。

呈。

「钦」,定名,次由宗人府引。

见奉。

谕㫖考取之,宗室玉鼎、柱逹、麟图、福喜俱准作进士,与乙丑科㑹试中式之人,一体殿试引见,或选入翰林,或以部属等官补用,候朕临时降㫖,嗣后俱照此例行」。

十年,稽查右翼宗学、右通政熊学鹏奏:「右翼宗学共设满、汉敎习九人,凡在馆学生,满、汉文艺之优劣,敎习人员、训课行走之勤惰,皆应考核。今稽查右翼宗学俱系汉官,于翻译素未通晓,请再𣲖满洲文臣一员,公同办理」。从之。

十一年,改定宗学觉罗学生额数,宗室左翼七十人,右翼六十人,觉罗左翼百五十五人,右翼百八十五人。

十七年奉。

上谕:「宗室子弟不应乡㑹试皇祖。

皇考均有明㫖,后因条奏,复令宗室等应乡㑹试,彼时宗人府总理事务王大臣,并未声明草率照覆,实属错误,嗣后仍遵。

皇祖

皇考原降谕㫖,将宗室等乡㑹试及选庶吉士之例,永行停止,再不可条陈考试,如果有学问优长者,自施恩録用可也。

二十一年,更定敎习宗学子弟及録用之法,裁汉敎习九人,改为翻译敎习。其敎习骑射者,毎翼向各二人,今増一人肄业,生年满考列一、二等者,向例以府属笔帖式补用,需次无期,今照部院贴写笔帖式之例,授为宗人府贴写笔帖式。三年后,行走勤慎者引。

见以笔帖式坐补其贴写之时,仍给与在学应得公费,岁终,视其行走于

恩赏宗室银内,酌量赏给,以示鼓励。二十七年,裁定觉罗学敎习额数。先是管理镶蓝旗、觉罗学理郡王奏:学内额设满敎习一员,汉敎习三员,敎习马步箭十五,善射一员,官学生四十五人,学翻译者二十三人,读汉书者二十二人。请裁汉敎习一员,改为满敎习得。

㫖允行,并将镶黄、正白、正红、镶红、正蓝各旗俱裁汉敎习一员。

二十九年,宗人府议,准諴亲王奏,八旗宗室世职内食半俸之幼官等,皆令入宗学,敎习清话,兼习马步射。

三十六年

皇太后八旬万寿,恭上。

徽号

恩诏国子监贡监生及各官学敎习俱免坐监,期一月。三十八年,尚书永贵奏准:

咸安宫官学及觉罗学满敎习,许恩监例监一体考试。

三十九年,

谕:「朕昨𣲖宗室公宁升额,前往东陵,召见时,竟不能说清语,此皆素日全不学习所致清语,原非难事,设平日善为敎导,亦何至全不通晓著宗人府查明王公等子弟内,如尚能延师之家,仍各任其在家学习,其不能延师者,俱令入宗学,加意敎训。伊等入学读书后,务以清语为要,不可,仍似从前塞责著宗人府王公不时详察,仍每月考察一次考察,时由宗人府请㫖。朕𣲖阿哥及大臣等,㑹同伊等考察,值考试时,其在家读书者,亦一并入考,并著宗人府王公等详察,在学勤惰一年之内,何人常到学何人不到学,其不到学几日,并因何不到縁由俱著注明照稽,查王公等祭祀斋戒、朝期之例,缮写清单,于毎年彚奏一次。

四十一年,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上皇太后徽号。

恩诏国子监贡监生及各官学敎习俱免坐监期一月四十二年。

孝圣宪皇后升祔

太庙

恩诏国子监贡监生及各官学敎习俱免坐,监期一月四十五年。

皇上七旬万寿。

恩诏国子监贡监生及各官学敎习,俱免坐监,期一月。四十九年,礼部议覆,顺天府尹虞鸣球奏。

咸安宫景山、觉罗各学敎习报满,令其仍居学中训课,俟应补之人到学,再令离学,新补敎习。俟部文到学之日,起算违限十日不到者,照京官到任违限例议处,并请嗣后于敎习扣满之日,先期一月咨㑹礼部,庶接替,不致旷期得。

㫖允行。

五十年,

皇上亲诣

文庙

释奠:

临新建,辟雍讲学,礼成。

恩诏国子监贡监生及各官学,敎习俱免坐监期一月。

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三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