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六刑考》二
刑制
顺治十八年二月
圣祖仁皇帝御极,定校尉干连词讼,不服拘提之禁。兵部议覆巡城,御史徐越条奏,校尉干连词,讼不服拘。
提应令:承审衙门移闗该卫提究,如有其亲属冒称校尉名色者,巡城御史提究重处得」。
㫖嗣后校尉犯罪,先拿议罪。后移文銮仪卫定光棍招摇□骗挟诈官民,以强盗律拟罪。从御史赵祥星请也。
严隔属赴控之禁。从巡按御史张鳯起请也。凡奸民隔属赴控,发被告所住地方官审结,如事属虚陷,将赴控,并代书人,俱以光棍治罪。
定盗犯引线者罪,刑部议,准保定巡按王登聫条奏盗贼恃窝,主为奥援。又有引线者,潜通消息,以作向导。二者,共谋造意,分股得财,应将窝主照例,引线之人,即以窝主论。从之。
申定死罪重犯不得论功议免之例。奉谕:「向来死罪重犯,因定有祖父伯叔兄弟阵亡及身有重伤者,免死一次之例,以致恶人豫知定例,希图幸免以后死罪犯人,该部不得论功议免,著照应得之罪,拟定题请应否,准其论功,候㫖定夺」。
定审问官有擅用匣床捕获强盗,有妄用脑箍毛竹连根大板及竹籖、烙钱等刑,致毙人命者,从重治罪。
康熙元年,定追赃不完之例,凡应追赃项,年久不完,家产尽絶,免其追银。本犯入官身故产絶者,赃银免追,妻子亦免入官。至四年,准部议,凡赃罪、流、徒、笞、杖等犯,若因家产尽絶,即令入官,较原罪反重,嗣后照原罪的决,免其入官互见《徒流门》
。
二年,定流犯身死、妻子、免遣之例详见《徒流门》
。三年,申定过失杀人之律。先是
国初旧例,凡过失杀人者鞭一百,赔人一口。至是,刑部议准,凡旗下过失杀人者,仍照。
盛京定制,鞭责赔人民人责四十板,追银四十两,给死者之家。旗、民有彼此过失杀者,俱照给银四十两之例,免其赔人。至康熙七年,并旗下亦免赔人之例,照律追埋𦵏银十二两有竒,给死者之家,定致死流犯之例,妻家冀免伊女佥发。致死其婿者以谋杀论。恶棍,冀得犯人妻,设谋致毙本犯者,照光棍例立斩。详见《徒流门》
禁木笼之刑。御史姚延启奏言:「江南、浙江等省有狱卒,苛索不遂,创为木笼,上下分数层纳囚,其中不能屈伸。天时炎暑,秽气薫蒸,转成疫疠,多致监毙。请
敕部严禁」。从之。
定私行买赎、发遣逆犯家属之例,官员革职,旗人枷两月,鞭一百,民人杖一百,流三千里。互见徒流门。
严挟私诬,告逃人之禁。兵部督捕侍郎马希纳疏言:「臣衙门之设,原以缉逃为职。近有奸民结党夥告,及至提审多属子虚此辈原非实告逃人,止欲借端吓诈,故首告状内不详写被告人居址姓氏,满其欲则借为开脱之端。不应其求,则改为嫁祸之地。虽将原告治罪,而被告者家产荡然有死于路,毙于狱者。请嗣后首告之人,带有逃人之主,同赴具告,准咨该督严查解部。若并无逃人之主,取地方官保结,咨报免提案内牵连人质审得㫖:嗣后首告逃人在某处某家者,将首告之人拿送地方官,止令窝隠之人出质。若无逃人而挟仇控告,或牵引妄扳,加等治罪。
四年,申定独子留养之禁。奉谕:「凡死罪非常赦所不原者,若祖父母、父母老、疾家无次丁,开具所犯罪名奏闻。律文所有者,著照律行。其犯赃等罪,流徙人犯,取具地方官印结,或照律留养,或仍流徙,请㫖定夺」。
五年,严抢夺妇女拐骗㓜童之禁。奉谕:「凡抢夺妇女,拐骗㓜童,本犯从重治罪,如系旗人将佐领及伊主一并治罪,所属地方不行查拿,该管巡捕官亦治罪。
定奴仆行盗处分家主照旗人犯盗议处拨什库之例。
六年,严递解逃人骚扰地方之禁,时有递解逃人,经过城邑村庄,吓诈抢夺,及解役纵放逃人、借端枉道村庄同谋挟诈害民者。
上以此皆由地方官起解逃人时,不严禁解役,纵放逃人,严加梏桎之故。
特谕嗣后逃人及解役,若于所过地方骚扰者,锁拿送京,治以重罪。若原起解官,不严禁解役,经过地方,官不行查拿,事发,严治其罪」。
严采捕鹰鹞骚扰地方之禁。戸科给事中查培继奏:「浙省海盐县地方勾通营兵,结连恶党,指官捕鹰百十成群,分投乡镇,逼扰民家。请
敕严禁奉」。
㫖:嗣后如仍前弊,将该将军、督抚、总兵官、副都统、协领等从重治罪。
严强占闗津之禁。戸部议覆,左都御史王熙疏言:「凡王公以下,文武各官家人强占闗津,不容商民贸易者,在原犯之地,枷号三个月,系民责四十板,旗人鞭一百。其纵容家人之藩王罚银一万两,公罚银一千两,俱将管理家务官革职。将军、督抚以下文武各官,俱革职。若兵民、商人假称王公文武各官之名,照光棍例治罪。货物入官得。
㫖依议,有横行欺压者,为首之人照光棍例治罪。至十八年,又定凡包衣下人及王公大臣家人领赀本霸。
占闗津者,在原犯处所,立斩示众。
七年,停止,叩
阍之例先是,长安门外𥪡立石碑,凡有寃抑者,令其伸诉。顺治八年,奉?
谕:凡有奏告者,先于该管各衙门控诉,若不准,或审断寃枉,再赴都察院、通政司衙门具奏申告。如内外大小衙门,明知枉情,蔽不上闻,许具本至午门前进奏」。至九年,固山贝子呼达海等奏:「奸人希图报复,动捏无影之词,诈害平民,或雇人顶告或夥,告夥证种种恶,习大干法纪祈。
敕部严禁,违者治罪。
上是其言,令刋示晓谕。至康熙三年,复降㫖申禁定代控告者,论死。四年更。
敕部定大功以下缌麻以上亲族相继代告者:旗人枷号四十日,鞭一百,民人责四十板,徒三年无服兄弟。
代告者,分别旗、民、枷责流徒所告之事,俱不准行。六年,以御史田六善言,定不俟原问官审结,径行叩。
阍者旗人枷号两月,鞭一百,民人责四十板,流三千里。至是永停叩。
阍之例倘有寃抑,令照例于通政司登闻鼓衙门控理」。
又
命刑部酌定现行则例,详晰分款,陆续进览。
严定赌博禁例。刑部议准,凡开场招集赌博之人抽头者,旗人枷号三月,鞭一百,民人责四十板充军。在场赌博者,旗人枷号两月,鞭一百。民人责四十,板流三千里。官员有犯,赌博枷责者,的决。互见《徒流门》
八年,严投充人等控理前事,及代亲属告讦之禁。刑部题旗下有民人投充及卖身旗下之人,多以从前旧事赴部控理,并倚恃旗下代亲属告讦者,请严加禁止。凡此等告控,不得准理。从之。
申严在京文武官缉盗不力之令,奉谕京师重地,理宜肃清。近闻窃盗抢夺诈骗者多,此皆步兵及五城司坊各官并巡捕营,稽查不力或番役等与盗交通,受贿纵容,以致奸徒肆行无忌。嗣后所司文武官,督率番役兵丁,力行察缉,如仍前弊,治以重罪。九年,定隠匿入官人口之律。刑部题律载抄扎人口,隠匿不报者,计口以隠匿丁口论。若照律处分,则罪轻而隠瞒者必多。嗣后凡隠瞒反叛,抄扎入官人口者,不分男女大小五口以上,照隠匿财物至五百两,例杖一百,流徙宁古塔。四口以下,杖徒旗下,有犯者,枷号发落」。从之。
严犯夜之禁,兵部、都察院遵㫖议覆京城内外豪恶,纠党盗劫时闻城内,责令步军总尉、步军副尉、步军校城外,责令五城御史司坊官。
巡捕营弁,每日巡缉城外各巷口,照城内设立栅栏,定更后不许。官员、军民等行走犯者,照例治罪,著为令」。从之。
严定监犯逾限不审之禁。上谕刑部曰:「监犯逾限不行,速结以致狱毙者甚多,各犯自有应得之罪未死于法,先死于狱,殊非慎刑之意。其作何严加议处详议定例具奏」。寻议:「凡承问各官将正犯俱审取口供限内监毙者免议,虽在限内,并不审理取供。迟延一案之内,监毙一二人。至三四人者罚俸有差。五六人者降一级留任,七八人者降二级调用。九人以上革职,将牵连无干之人,监毙一二人者罚俸一年。三人者降一级留任。四人者降二级调用。五人者革职。若上司不据实题奏者,降二级调用。至于取録口供,逾限不结,致正犯监毙者,照限内不取口供致死之例处分,将牵连无干之人监毙一人者,降一级调用。二人者降二级调用,三人以上革职,上司不据实题奏者,降二级调用。若限内不能完结,再行展限,仍照限内监毙例处分。如在展限外死者,亦照逾限例处分」。从之。十年,定奸民吓诈告讦之禁。兵科给事中王曰:温疏言:京师五方辏会,奸宄丛生,无赖刁民多吓诈告讦,及告后潜逃种种恶习,应加重惩。嗣后有原告逃遁者,应行文本籍,严拿解究除。原状,不议外照所告之罪反坐。若曽经使人说合诈索者,照光棍为首例治罪。其说合起灭词讼之人,照为从例」。从之。严属员被劾,掲告上司之禁。吏部议覆。给事中赵之符疏言:「直𨽻各省官员,如果该管上司有勒索受贿等弊,许于未劾奏之。先控告如㕘掲之。后控告者将所告之事不准,仍照所控之罪反坐,应如所请」。从之。
定旗下军民论功免死之例。刑部题旗下官员犯罪重大,其亲父、伯叔兄弟阵亡俱免死一次至军民人等,并未议及。嗣后应将旗下军民人等犯重罪者,亦照此例」。从之。
改定用非刑处分之例,兵部题内外,满、汉文武问刑衙门,除夹棍桚指外,有别用非刑者。吏、兵、刑三部处分之例,轻重不一,查吏部例不论已未致死,革职提问兵、刑二部例未经致死者,降级调用。今应画一定例,凡满、汉文武官员用非刑者,俱革职免其提问」。从之。
定强盗自首,分别曽否杀人之例,时交河县监犯尹昌吉等行劫杀死事主,自行投首,部议免死,御史孙锡龄疏言:「此风一开焉,知无挟仇报怨,杀人劫财,自行投首,希图幸免者,嗣后强盗投首,如止劫财,不曽杀人,许令自新,其伤人者,仍治以杀人之罪」。下部议行。
十二年,定逃人二罪俱发,以重者论之。例刑部㑹同督捕衙门议覆。左都御史多诺疏言:「盗人或为窃盗,或为抢夺,事发被获,刑部枷责后督捕,又加鞭刺,或至殒命,应从律内所开二罪俱发,以重者论,罪等者从一科断。嗣后逃人有犯,抢夺窃盗,罪至鞭一百者,刑部枷号刺臂,鞭一百。督捕衙门,免其鞭责,止面上刺字,不至鞭一百者,刑部止臂上刺字,送督捕,衙门刺面鞭一百。其各处逃人,督捕审明。逃盗情实,先送刑部议结为盗之罪,后移督捕议逃之罪」。从之。
定流徙人犯窝逃之例,兵部督捕侍郎折库纳题,窝隠逃人有定例,处分至流徙,有窝逃者,未定处分之例。今尚阳堡、宁古塔等处流徙人等,如窝隠逃人不便,复拟流徙,应枷三个月,责四十板」。从之。互见徒流门。
定刑部妄议株连之禁。议政王大臣等议定:凡满洲罪犯,除谋反、叛逆,照律连坐籍没外,其馀罪犯详在律内者,俱照律拟议。至心存陷害,借言情罪重大,妄议株连籍没者,即照故入人死罪律治罪。十二年,定交代钱粮徇隠侵那之例,凡新旧官交代钱粮,如前任内,有侵欺透冒、那移垫解并拖欠未清等弊署事,及新任官徇隠不报,交代后始行查报者,不议前官之罪,将接任官照侵那例议罪。已徵那用诈称民欠者,革职拿问,上司徇庇。前官逼勒后任交代者,照徇庇例议处。
定赃犯产絶具题豁免之例,凡催追侵盗钱粮赃私,如果家产尽絶,该督抚取结,具题豁免,若家产未絶,徇隠捏结者,从重议处。
定先㕘婪赃,审无入己之例。凡先㕘婪赃及借耗费等,加派入已革职之员,审无婪赃之处,止拟那移加派。因公科敛之罪者,既经革职,免其杖徒、折赎。如别案革职者,照律拟罪。
十四年,申严匿名掲帖之禁。先是,顺治十七年,定投匿名掲帖为首者,以光棍律治罪。至是复奉谕:「近见凶恶之徒投匿名掲帖者,愈加昌炽,如果有裨国家之事,不妨明白具奏。况设有通政司衙门,令其上达此等凶徒,并不知国家事务捏造背谬言词大干法纪。嗣后将投帖之人并知而不首者,即行处死,若旁人出首者授之官职,奴仆出首者令开戸。
十六年,改定方术,诱取良人,及略卖良人子女之律律,内设方术,诱取良人与略卖人子女者,罪止论戍。为妻妾子孙者,罪止论徒。
上以法轻,不足蔽辜。
敕部定议。寻议:「嗣后凡诱取典卖,或为妻妾等事,不分所诱良贱已卖未卖为首者立绞。为从者旗人枷责。
民人杖流,如止一人,即以为首,论被诱之人和同者,俱如为从之。罪非和同者,不坐。其以药物诱取者,罪如略诱。例从之。
更定侵盗钱粮限内不完之例。江宁巡抚慕天颜疏定例,侵盗钱粮人犯限一年追完不完者,本犯佥妻及未分家之子流徙,财产入官。今请于册报之后,发解之前全完者免其罪。从之。互见《徒流门》
。十八年,严投营人挟制家主并发人塜墓之禁。奉谕民间鬻身为厮养者,多藉口投充营伍,挟制家长,勒索身契及妻子财物。又有桀骜之徒,乘戎马倥偬之际,发人塜墓,或利其所有,或挟私仇,尤属可恶,著严议具奏。寻议背主投营,勒索身契及妻子者,照光棍例治罪。其无挟制勒索等情,枷责给还。家主乘机发塜见尸,索财取赎,分别论流徙,斩绞如律。营将知其背主而不举发者,分别专管,兼管统辖,谪调镌级有差。不知而不举发者,夺俸。从之。
定衙役诈赃之罪十两以上者,佥妻安插奉天互见《徒流门。
一百二十两以上,拟绞。
又
命九卿、詹事、科道详酌新例,奉谕:「国家设立法制,原以禁暴止奸,安全良善。向因人心滋伪,轻视法网,故于定律之外,复设条例,俾其畏而知儆,免罹刑辟,乃近犯法者多,朕心深用恻然。其定律之外,所有新例过严者,著九卿、詹事、科道详加酌定」。寻将遵㫖更改条例,缮册奏,准刋刻,通行名曰现行则例。十九年,严旗人私往外省之禁奉。
谕各旗差遣家人,或往外省索债,或令随官赴任,或以情干求外官者甚多,借端营私小民最为苦害。令吏、兵、刑三部及都察院会同定例严禁。寻议旗人私往外省借端挟诈,嘱托行私,扰累小民者,平人枷号三个月,鞭一百。系官革职,鞭一百,不准折赎。失察之佐领,罚俸三个月。骁骑校罚俸六个月。其差遣家仆之人系闲人鞭一百,系官革职差去之。仆枷号一月,鞭一百」。从之。
定垆头匠役包揽买铜交纳者,枷责并妻子流徙尚阳堡。互见徒流。
定被㕘官员讦告上司之例,定例京察、大计降革官员。有驾言控告者,将所告不准外,有冠带者革职,无冠带者送刑部治罪。至是,定被㕘官员,有讦告上司者,照此例一体处分。从直𨽻巡抚于成龙请也。
二十年,严刑具不一之禁,上谕刑部曰:「犯人各有应得之罪。今闻尔部枷孔大小不一,板有厚薄,贿嘱者板薄而孔大,否则板厚而孔小,所带项锁,亦有轻重。此等情弊,尔部严察禁止」。
定旗人横行非法,诈害平民者,该旗查拿奏闻请。
㫖发遣详见《徒流门》
。
二十一年,严卖身旗下,仍留原住地方扰害之禁,刑、刑部遵。
㫖议奏:「凡卖身旗下之人,原有房田守分度日于地方无扰者,仍令居住。原处无田房者,俱令伊主收回。若
在原处有生事犯法者,地方官申解治罪,仍令伊主收回。倘再留原处容留之主及地方官各分别治罪得」。
㫖依议,凡卖身之人,或曽经犯罪处分,或见有犯法事情,卖身旗下,希图幸免者,从重治罪,买主知情,一并从重治罪。
定民人假称逃人、具告行、诈者发遣为奴之例详见《徒流门》
严巡躧私恭官兵,诬拿无辜之禁」。兵部议覆宁古塔将军巴海请议巡躧盗采人参官兵给赏之例奉。
㫖:「盗采人参官兵缉获,议叙允当,但恐非系采参之人妄有拘执,夺其赀财,俾孑身采买他物者,无故罹害,亦未可定。嗣后有犯者,作何处分?尔部再议,寻议巡躧。章京兵丁诬拿无辜,将章京革职,兵丁枷号两月,鞭一百。若夺取财物者,将章京革职,交刑部议罪。兵丁枷号三个月,鞭一百」。从之。
二十二年,申定旗人略卖人口处分之例,刑部议覆,御史蒋鸣龙疏言:「旧例略卖人口,止将该管官处分未曽定有佐领骁骑校、小拨什库及其家主作何处分之例。嗣后城内旗人犯者,本佐领、骁骑校知而不举,革职失于觉察,罚俸一年,小拨什库,知而不首,枷责失于觉察,鞭五十。旗下家人犯者,家主知而不首,系平人枷责,系职官革职,失于觉察,平人鞭五十,职官罚俸。其城外园内所住旗人犯者,本主照此例议处。在屯内住者,将屯内拨什库,照佐领下拨什库处分。闗外住之人来京买人口者,圼明宛、大二县五城正印官取文契,用印禀明,该都统咨行兵部给发印票,若无印票,令其出口守闗。章京等罚俸一年,披甲人鞭八十,领出者鞭一百」。从之。
定在京监毙人犯处分之例。先是康熙九年,定逾限不行,审结一案、内监毙三人以上者,在外承问官及该管上司革职降罚有差。
上以内外刑狱事属一体,其在内各衙门及各门监犯致毙处分复。
命九卿、詹事、科道详议。寻议:「刑部衙门,凡审案限内不取供与,虽取供不行审结,以致犯人并牵连之人监。
禁毙命或羁门毙命,将承审官照外官例处分。堂官不据实题,㕘照督抚例处分。若禁卒及守门人役,将监禁及羁门各犯恣行凌虐,致毙处,分司狱及城门尉等官毙三四人至九人、十人者,罚俸有差。十一人以上者,革职」。从之。
定发掘歴代帝王名臣先贤坟墓者,罪凡歴代帝王名臣、先贤坟墓,令地方官不时查看。倘有发掘,开棺见尸,为首者立决,为从者立绞,发掘见棺,为首者立绞,为从者监候绞。发掘未至棺椁,为首者监候绞,为从者充发。
定旗下家人及庄头倚势害民,该管官及家主处分之例。刑部议:准旗下家人庄头等,在外倚势害民,霸占子女,把持衙门,及拿人到家困縳打死者,内包衣人,该管官降级留任。王、贝勒、贝子、公家人该管家务官,降级留任。民公、侯、伯大臣、官员家人伊主降级留任,系平人鞭责。著为令。
申定旗下官兵隠匿入官人口之罪。议政王大臣等议准,凡逆犯应行入官,其匠役家属人口有私带入京者,令其首送到部。若已经私放为民者,亦令呈首。隠匿不首者,系官交部议处,平人照例拟罪。其不行详查之。都统等官交部议处,小拨什库鞭一百。各省将军、副都统以下、披甲以上,总督、巡抚以下、兵丁以上,均照此例得。
㫖:「若系将军等分拨,及军功被伤赏给者,仍留与原主,馀依议」。
二十三年,申严窝盗之禁。奉谕:「京畿重地,理宜肃静。近闻盗贼公行,且各有窝主,多在坟园,荒僻之处,为其窟穴。其令五城严缉,务在必获正法,则盗源自絶矣」。
定诬良为盗,吓诈财物者,发遣宁古塔例详见《徒流门》
。定强盗自首,免死,发边卫充军例详见《徒流门》
。
二十四年,定有司诬良为盗之例。九卿、詹事、科道等衙门议定,有司诬良为盗,本官照故入平人例,从重治罪。督抚审出题㕘者免议,或部院衙门审出或被诬之人告发者,将督、抚一并严议。从之。严定贪官不入缓决之例。时九卿会议,广东、云南秋审招册,内有贪官人犯奉。
谕此等藐视法纪,贪污不悛者,祗以缓决故耳。今若法不加严,不肖之徒何以知警?此内贪官耿文明等正法外,馀俱照议完结」。
申定贡使殴死内地人之例。理藩院题厄鲁特噶尔丹博硕克图汗下沙里巴图尔台吉来使特木把于北馆中殴死正白旗商人王治民,应论死。上命传谕厄鲁特曰:「尔等进贡来使,沿途扰害民生,抢掠牲畜。朕以尔等逺方之人,不谙中国法纪,未遽加罪,屡从寛免,曽经颁㫖晓谕。今尔进贡头目,并不严束傔从,任其扰害,将内地人殴死,干纪甚矣,将特木把依律处斩,令尔等识之观之,此后其谨遵成法,毋得妄行。二十五年,严土司畨蛮交界地方、贩卖军器之禁。兵部议,准土司畨蛮交界之处,有将军器禁物贩卖者,杖一百,发边逺充军互见徒流门
该管官知情故纵者,一例治罪。如失于觉察、州县官并专汛武职,俱降四级调用。府道及兼辖武职官俱降二级,总兵官降一级,督抚、提督各罚俸一年。
定䝉古杀人及偷盗牲畜之例,理藩院奏定嗣后䝉古,如有擅杀内地民人者,不论几人,俱斩其妻子牲畜入官,馀鞭一百,罚三九牲畜。
又定边口禁例:凡䝉古私入边游牧,虽不为盗,台吉罚三九,牲畜寨桑罚一九,平人鞭五十,仍将所骑马匹入官,其携带家口牲畜入边游牧者,不论几戸,俱入官,至民人往邉外伐木刈草䝉古,有夺其食物者,不论几人,将乘马匹,尽行给还,民人仍鞭三十,其属下,毎犯一次,并罚济农五九牲畜」。至二十六年,又议:「准,凡食俸,蒙古王公官员等有罪,应议罚牲者,免其罚,牲九数,量罪革俸。民人无牌票,私出边口者,将妻子一,并发往山海闗外,辽阳等处安插。互见徒流门》
二十六年,申严解役凌虐犯人及教唆抢夺之禁奉。
谕:凡各省解送京师及京师解发各省人犯有解役拷打致死者,其所犯之罪不至于死,而凌虐致毙,殊为可恶。刑部㑹同督捕衙门定议条例寻议:「凡解部及递解各犯计程,给与口粮。凡佥差官役遣,有家业正役押解沿途官员详察有无勒掯拷打之处,如或有之,即将解役惩治。若拷打致死地方,申报督抚严审,从重治罪。有教唆犯人通同抢夺者,以光棍例治罪。其在中途患病者,原解即报,明地方官验明出结。如未取患病,印结途中死者,以死者之多寡,分别治罪,著为例」。从之。
二十七年,禁止有司官审案律例两引,刑部题凡审拟各案,有律者引律,无律者引例。今督抚及承审各官多有律例两引,规避处分,且恐受人嘱托,借此作弊,应行停止」。从之。
定雠家遇赦,复藉口报雠者,杖一百,流三千里详见《徒流门》
二十八年,
命察流犯发遣之弊。
谕:「流徙人犯,遇有势力者,每羁禁不严,及至发遣,又辗转迁延,其贫苦无力营求者,即肆行凌虐,濒于死亡,著戸、刑二部,堂官稽察如有前项情弊,从重治罪。详见徒流门。
。定强盗事发自首者,分别曽否伤人,论戍拟徒」。详见徒流门
定强盗年未及岁,被胁同行,赃无入已者,免死杖流。互见徒流门》。
三十一年,严大臣犯赌之禁,刑部议:「准大臣犯赌者,革职枷号,不准折赎,永不叙用」。
三十二年,申严太监犯罪之令。刑部议太监钱文才殴死民人徐二应,绞监候。
上谕大学士等曰:「凡太监犯罪,断不可宥。朕观古来太监善良者少,要在人主,防㣲杜渐,慎之于始,纵容姑息,侵假事权,迨其势既张,虽欲制之,亦无可如何,如汉之十常侍,唐之北司,窃㺯威权甚至人主起居服食,皆为所制,此非一朝一夕之故,由积渐使然也。朕闻明代诸君,将本章批签,委之司礼、太监、司礼、太监,委之名下内监。此辈素无学问,不知理义,委之以事,其能免于舛谬耶?钱文才此案尔等记之,至秋审时,勿令幸免。
定拘讯妇女之禁。先是,顺治十六年,刑部议准,凡妇女犯奸盗人命及重案牵连者,应行提审。其馀小事牵连者,令子侄兄弟代审。至是,又
谕:妇人除亲身犯罪外,事属牵连,遣官往问口词。其拘至公廷,永行停止」。
三十六年,定内监逃出吓诈有司之例,刑部以内监刘进忠逃出讹诈议罪,奏:
闻得。
㫖刘进忠乃禁中役使之人逃出,已属可恶,况又吓诈,有司宜照光棍例治罪」。嗣后太监有与同罪者,以此为例。三十七年,申严酷刑之禁奉。
谕:「各监口有刑具,曰大镣与匣床无异,又短夹棍止长尺许。大枷重一百二十筋,瓦样重板,此皆酷虐之刑。著严行禁止」。
三十八年,严䝉古盗马之例,「旧例,䝉古盗马人犯,拟斩立决。康熙二十年。
特降恩㫖,免其处死,给与失主为奴。至是,理藩院议蒙古盗马人犯图萨罪,具奏奉。
谕「往者塞外多盗,近朕遣人教养,䝉古申严法禁,盗贼屏迹,四十八旗,各获生理,风俗稍醇,而图萨独先犯禁决,不可恕耳。此法非朕创也」。
太宗文皇帝时,因䝉古等无庐舍墙垣,马匹难养,故尔定法,以警匪类。嗣后有犯者杀无赦。
三十九年,更定亏空那移律例。直𨽻巡抚李光地疏言:「亏空那移,律例虽有正条,但法轻易犯。嗣后地方官如有那移银至五千两以上,或粮米至六千石以上者,无论已完未完,革职,仍拟满流,不准折赎援」。
赦从之互见《徒流门》
四十一年,定父子同犯,不准留养之例。刑部议殴人命之陈潮,应照例留养得。
㫖:罪人存留养亲,必其亲原,无犯罪,情有可矜,方为奏请。陈蒂生与其子陈潮同殴陈大胜至死,亦属有罪,照例留养,殊未允协。其另议寻议陈蒂生照馀人例杖一百,年老收赎。伊子陈潮仍按律拟绞监候,不准留养」。从之。
定朝鲜民、越境杀人之罪。礼部议覆朝鲜国王李焞将其国越境杀人金礼进等拟立斩该管人员,拟革职徒流具题,应如所请。
上曰:「朝鲜国人越境杀人,行劫法所不宥,应立斩。其该管官李有白等俱从寛免罪,朴、锡昌等俱革职,免其流徒,申滥用夹棍之例。凡内外问刑官滥用夹棍,致毙人命者,严行治罪。其学政、盐院以及佐贰官,不许擅用夹棍。如有应行刑讯事,送问刑衙门审理」。四十四年,革奸胥删改供词之弊。刑部议:准巧吏蠧胥率多锻錬罗织,删窜供词,恶徒奸棍,亦复串通贿嘱。嗣后命盗等情,取明口供髙声朗诵,即于纸尾填注该犯姓名,令其亲自画押,以清宿弊。四十七年,定私铸钱文及贩卖私钱者,罪私铸及及工匠人等,分别首从斩绞。其粮艘盐船私装贩卖运弁船戸等照私铸,为首例治罪。
定免死减等、流犯逃回,复犯罪案,不论罪之轻重,即行正法例。详见《徒流门》
定充发人,犯在配殴死人,即行正法例。互见徒流门
四十八年,定两次窃盗,发黒龙江为奴例详见徒流门》
。五十二年,定民人控告州县官,暂免解任,交布、按两司审明情实,再行题㕘。从陜西总督郑海请也。定在部审结事例,凡在京旗人、在外民人为地亩房产主仆名分等事,册籍在戸部外省不便完结者,应听戸部审理,其中有互相鬬殴、重伤或抢夺等情,戸部㑹同刑部审结。
定养子开户及本旗原主互相欺诈之禁。九卿等议覆八旗出征旧人有将掳获之人为养子,分产开戸者,传至子孙,或因勒诈不遂,称为祖父家人混行,控告,系职官革职,无职者,枷号两月,鞭一百。如有勒诈款迹,审实照讹,诈治罪得。
㫖允行。并
谕养子于分居开戸之后,其原主子孙,或极庸懦,或至絶嗣养子之子孙,或冒称近族弟兄,反肆欺凌,及争告家产者,亦著严行禁止。
五十三年,定造卖淫词小说之禁例。凡造作、刻印、淫词、小说者,系官员革职。军民杖一百。流三千里市买者,杖一百,徒三年。
定追赃之例,刑部题准军流人犯应追赃者,赃完,方行发遣。因此有家产者,畏发不肯清还。定例承追官止罚俸一年。督催上司并无处分,所以追比不力。嗣后追赔赃银及分赔等项,限一年通完,死罪减二等,军流等犯俱免罪。如不完承,追及督催官罚俸有差,再限一年,追完减等。若仍不完军流充发死罪,监追承追官、降级留任,督催罚俸有差,再限一年著落妻子追赔限,内能完承追官开复。若不完调,用督催知府直𨽻州降级留任司、道、督抚俱罚俸。如果家产尽絶保题豁免后,另有房产钱财人口,俱入官出结官革职。督催知府直𨽻州降调司道,降留督抚罚俸,所欠银米,出结官赔补,武职亦照此例。旗人犯死罪,仍监追军流等犯,暂停枷责,亦限年追比。其佐领、骁骑校,照承追官㕘领,照知府直、𨽻州、都统,照督、抚、布按例」。从之。仍谕该管上司,有逼勒出结属员不行出首者,从重治罪。定近京地方旗民词讼交理事、同知、审理之例。从御史周祚显请也。互见《详谳门》
五十五年,定八旗命案,令该旗大臣㑹同刑部审拟之例。详见《详谳门》
。
定纠众抢夺稻谷者,发三姓,给披甲人为奴例。详见《徒流门》。
五十六年,定海船禁例,沿海小船偷载米粮,剥运出洋大船者,严拿治罪。如将船卖与外国者,造船与卖船之人皆立斩,所去之人留在外国,将知情同往者枷号三月,该督行文外国将留下之人,令其解回立斩。沿海文武官员,隠匿不报者,从重治罪。
定强盗分首从例。先是,康熙二十一年,上以强盗犯案甚多,且有获赃甚少,牵连多人,不忍概置重典,令诸臣详议。尚书梁清标奏:「强盗皆系凶恶。
难分首从,且恐有司髙下其手,或罪属可矜,间行寛免,伊辈自感再造之恩,若预定一例,则伊等皆侥幸于不死,而愈恣为盗矣!」左都御史徐元文奏:此等古来皆不待教而诛。按律窃三次者,照强盗律处绞,而强盗行劫至两三次后,发觉者甚众,若从寛典,是窃盗反重于强盗矣!
上是其言。至是
特颁恩谕:嗣后大盗案件,将造意为首者正法,馀俱减等,发黒龙江等处著为令。互见《徒流门》
。
臣
等谨按旧例,强盗不分首从,皆斩。立决夥,盗减等之。
㫖盖于无可生中求一线可生之路,诚自古未有之仁政也。至雍正四年,九卿有欲停夥盗减等之议者。
世宗宪皇帝
特降谕㫖,照旧遵行。仍恐行之既久,官吏捕役,悉知此例。或将愚劣无能之辈,逼令自承盗首,而奸狡积恶。
反或入于夥盗之中,得邀减等,令将此条另立档案首载。
圣祖仁皇帝谕㫖:次将,凡因盗案所降谕㫖,存案遵行,遇有盗案,令地方各官详察案内情形,其实在为盗及被人诱胁者,一一注明令。大学士九。
卿会同法司定拟,有应减等者,将縁由声明,盖不使」。
国家格外之恩,或为奸人幸生之路,则积恶者既无敢妄希漏网,轻于犯法,而情之稍有可原者,亦得身邀寛典,开其自新。此则我。
朝明刑弼教之至意也。夫五十七年,定徒罪以下,概免监禁,交该佐领及地方官保出候,审刑部具。
题后即行发落,从左都御史蔡升元请也。定冒充兵丁生事扰民,照光棍治罪例,定鬬殴伤轻、因伤风及他病死者之例。奉谕:「被殴受伤,至保辜限外,身死,部内奏明,縁由请㫖定夺者,无庸议外,有当时不曽殒命,越数日,或因伤风,或因他病而死,仍将殴打之人拟抵,情有可矜,向未定例,著会同九卿确议具奏」。寻议:「凡鬬殴伤轻,未即殒命,或因伤风,或因他病死者,将殴打之人,免其拟抵减等发落。如系殴伤致死而捏报伤风他病死者,承问府州县及司道督抚俱照失出例处分」。从之。五十八年,定沿海滨江用枪棍鬬杀例,两造为首及鸣锣聚众之犯,杖一百,流三千里,为从伤人之犯,杖一百,徒三年。附和未伤人者,枷一月责,四十板。互见徒流门》
。
五十九年,定盐枭就抚复行私贩本犯充发科布、乌兰、固木之例互见《徒流门》
。
六十年,定造言:讹诈者发科布多乌兰固木之例。详见《徒流门》
。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