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二百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二《经籍考》

《周易清解》无卷数

江见龙撰。见龙字寿水,杭州人。康熙中诸生。等。谨按是编列《系辞》、《说卦》、《杂卦》、《序卦》于《上、下经》之前,分为二卷,名曰《孔子读易传》。见龙之意,殆欲以是尊孔子,而不知后经先传,汉晋以来未之前闻者尔。

《周易传注》七卷,附《周易筮考》一卷李塨撰。塨字刚主,号恕谷,蠡县人。康熙庚午举人,官通州学正。

塨自序曰:「易为人事而作也,乾、坤索而为雷风、水火、山泽,本天道也。伏羲因而重之,而蒙、需》、《讼》、师、谦、履等卦即属人事,文王彖辞于乾系元,亨利贞,犹天道人事兼言也。至「坤利牝马之贞,君子攸行」等辞,专言人事,周公象辞则勿用,利见大人朝乾夕惕无非人事者,以下六十二卦,即复、姤、泰、否,明属天道,而利有攸往,勿用取女,小人大人必归人事,乃知教人下学不言性天,自伏羲、文王、周公以来皆然。塨弱冠受《易》于颜习斋,惟以人事为教。及壮谒许酉山毛西河,一言《易》卦象数,一辨《河》、《洛》太极,归而玩易,一一与向所传人事者近焉。

《周易本义述藴》四卷 《周易藴义图考》二卷,姜兆锡撰。兆锡字上均,丹阳人。康熙庚午举人,乾隆初荐充三礼馆纂修官。

《周易札记》二卷

杨名时撰。名时字宾实,江阴人。康熙辛未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定。

等谨按名时,本大学士李光地所取士。故其诠解经传,多本师说,纯以义理为宗。又抚云南时,尝与夏宗澜论《易》问答,具载宗澜书中。

砚北易钞》十二卷

黄叔琳撰。叔琳字昆圃,大兴人。康熙辛未进士第三,官至詹事府詹事。乾隆辛未䝉。

恩加衔吏部侍郎。

宋元周易解提要附易解别録无卷数,不著编辑者姓氏。前有黄叔琳私印,署曰《养素堂纂本。

《周易浅解》四卷

张步瀛撰。步瀛字瀚先,河南新安人。康熙辛未进士。

《易经详说》无卷数

冉觐祖撰。觐祖字永光,中牟人。康熙辛未进士,改庶吉士。

《周易传义合订》十二卷

朱轼撰。轼字可亭,髙安人,康熙甲戌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端。乾隆二年,两广总督鄂弥达校付剞劂恭呈。

御览

皇上御制序曰:「《易》之为书,以竒耦明阴阳之象,以阴阳阐健顺之德,以卦爻该事物之变,以《易》简,尽天下之理,洁净精微而广大悉备,天德王道,一以贯之,故曰易者五经之源也。顾自汉魏以来,考象变者,泥于术数,而不足以通幽明之故,谈义理者沦于空寂,而不足以研伦物之几。至程子《易传、朱子《本义出,而义理象数始归于一,于是四圣人作《易》垂教之㫖,焕然复明于万世我。

皇祖圣祖仁皇帝御纂周易折中,探源河、洛,直接心传而综括儒先,首列程、朱传义。诚以传义者,羲经之枢钥,而易道之通津也。故大学士髙安、朱文端清修正学,品重当代。曩在讲席,启沃良多。平生所学,专于仪礼、小戴记而易,春秋、周官亦旁及焉。所著传义合订一编,探二子所以云之意,发挥而引伸之,简而当,博而不支,钩深探赜而不凿,葢玩之熟故择言也,精体之深,故析理也宻,可谓善言易者矣。文端以两粤督臣鄂弥达旧为曹属,手授是书,鄂弥达梓而传之,刻成进览,披阅之下,当日勤勤恳恳,嘉惠来学之苦心,恍乎若接不禁,怆然爰援笔而为之序。

《例》略曰:「遗象言理,自王辅嗣始。然《易》者,象也,有象,斯有理理,从象生也。孔子《彖象》二传,何尝非言象?雷风、山、泽以及乾马坤牛,皆象也。即卦之刚柔上下,应比承乘,亦何莫非象乎?舍是而言理,不知所谓理者安在」。又曰:「卦有对易反易反易之义,先儒言之已备,来知德,谓之卦综谬矣」。又曰:「讲易以程《传》、朱义为宗。二书互有同异,而止録一说。宋、元来易图概不甄録,止以所见缕晰朱子篇首各图之义,而图仍不载,并以经、传文合于一处,使经㫖易于了然。

《易学参说》二卷

冯昌临撰。昌临字与肩,嘉兴人。《易象》二卷。

王明弼撰。明弼字亭二,陕西人。官鳯翔府教授。《易宫》三十八卷。 《读易管窥》五卷

呉隆元撰。隆元号易斋,归安人。康熙甲戌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

《读易约编》四卷

朱江撰。江字东注,江都人。《孔门易绪》十六卷。

张德纯撰。德纯字能一,号松南,长洲人。康熙庚辰进士,官常山县知县。

德纯自述略曰:「经本无阴阳、刚柔之名,及天地、风雷、水火、山泽之象,皆夫子所显,示以阐《经》,故曰孔门易绪」。

《易韦》二卷

朱襄撰。襄,无锡人。

等谨按易韦别有全书,此特其卷首《图说》及《字义》二卷。观其自序曰:「命之曰《易》韦,而撮取《大传》中之字。推明其义,冠于《易》、《韦》之前可见。

《周易阐理》四卷

戴虞皋撰。虞皋号遁轩,昆山人。《周易玩辞集解》十卷。

查慎行撰。慎行字悔馀,号初白,海宁人。康熙癸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慎行《自序》曰:「慎行童而读《易》,白首而未得其解也」,则仍于圣人之辞求之。始而玩卦辞爻辞继而玩《彖传》大小,《象辞》务于圣人之辞,字字求著落诠释其求诸《经》文而不得,必先考之注疏,复参以诸儒之说,不敢偏徇一解,亦非敢妄立异同也。

等谨按,慎行为黄宗羲弟子,故能不牵引图书之说。其阐发经义,简洁明净,而无驳杂之弊,于宋学颇有所得焉。

《易荡》二卷

方鲲撰,鲲字羽《南桐城人《易说要㫖》二卷。

李寅撰。寅字东崖,吴江人。《易象数钩深图》三卷

张文炳撰。文炳字明德,绛州人。康熙中由供事议叙官至泗州知州。

等谨按是书,捃拾宋、元经解,词颇龎杂,且于纂述体例亦多未洽。然近世胥吏之能著书者,泰安聂鈫而外文炳一人而已。

《周易象义合参》十二卷

呉德信撰。德信字成友,《九江人易说》六卷。

惠士竒撰。士竒字仲儒,吴县人。康熙己丑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

等谨按士竒长于三《礼》之学,其说《易》皆有依据推阐实义,与诸经相贯通。

《周易通义》十四卷

方葇如撰。葇如字药房,淳安人。《周易本义晰》无卷数

胡良显撰。良显字忠遂,别号得岑,汉阳人。康熙辛卯举人,官武城县知县。

《周易函书约存》二十四卷 《约注》十八卷 《别集》十六卷

胡煦撰。煦字沧晓,光山人。康熙壬辰进士,官至礼部侍郎。

等谨按是书原本一百十八卷,简帙浩繁,有《正集》、《续集》、《别集》之分。后因《正集》未刻,稿已散佚,而《续集》之名亦无縁起。其子季堂重为校订,取论《易》之语,分《原图》、《原卦》、《原爻》、《原占》者,编为约存取诠释经义者编为约注,而以《篝灯、约㫖》、《易解、辨异》、《易学湏知编为别集。其持论酌于汉学、宋学之间,与朱子《本义》颇有同异。

《易说》十卷

田嘉谷撰。嘉谷字树滋,阳城人。康熙壬辰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先天易贯》五卷。

刘元龙撰。元龙字凝焉,饶阳人。《易笺》八卷。

陈法撰。法字定斋,贵州安平人。康熙癸巳进士,官至直隶大名道。

《易经纂言》无卷数

王士陵撰。士陵字阿瞻,武邑人。康熙癸巳举人,官翁源县知县。

《周易本义拾遗》二卷

李文照撰。文照字朗轩,长沙人。康熙癸巳举人。文照《自序》略曰:《本义》于辞多得之,而于象未深考,因为补葺。释《经》则以象数为主,释《传》则以义理为归。各条载《本义》全文,而以《已说》附于后。

《易经释义》四卷

沈昌基撰。昌基字儒珍,乌程人。《易镜》无卷数

戴天章撰。天章字汉文,湖州人。《心易》一卷。

戴天恩撰。天恩字福承。萧山人《易经粹言》三卷

应麟撰。麟字囿呈,宜黄人。康熙丁酉举人,《易互》六卷。

杨陆荣撰。陆荣字采南,青浦人。成均课讲《周易》无卷数

崔纪撰。纪原名珺,字君玉,后更今名,字南有,永济人。康熙戊戌进士,官至副都御史。

等。谨按纪于《周易》四书均有论述,而《易》及《学》《庸》,均被以成均《课讲》之名。葢其官祭酒时所与诸生讲说之本也。

楚䝉山房《易经解》十六卷晏斯盛撰。斯盛字一斋,新喻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湖北巡抚。

《周易孔义集说》二十卷

沈起元撰。起元字子大,太仓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光禄寺卿。

等谨按是书,因明髙攀龙《周易孔义》之名,复加纂集。大㫖谓孔子作十翼,上契羲文,垂教万世,故凡先儒传说,惟择其不悖于孔《传》者,取之于先天后天方圆诸图,焦、京、陈、邵之说,概从删汰焉。《索易臆说》二卷。

吴启昆撰。启昆字宥函,江宁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陆堂《易学》十卷

陆奎勲撰。奎勲字坡星,平湖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翰林院检讨。

奎勲《自序》曰:奎勲少岁读《易》,徧览先儒理解,始由朱子《本义》,知有孔子之《易》,继即孔子《十翼》,知有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九圣人之易祇,《说卦》一篇,足该全《易》之㫖。人知天地定位章为羲卦之象,不知坤以藏之章为《归藏》,象帝出乎《震》章为连山象也。又不知商之归藏本于神农,夏之连山本于黄帝也。人知画卦重卦皆由伏羲,而不知蓍数起于黄帝,《乾》、《坤》八卦之名亦起于黄帝也。又不知《屯蒙》五十六卦名増加于尧、舜时也,人知文王有《彖辞》,而不知文王序卦之妙也。人知周公有小象,而不知《说卦传》中凡言《乾》、《坤》八卦之象,皆周公所集成,与夫《象传》之上下两象,亦本诸文王、周公而作,非孔子所自取也。旣得其象,于义自达,于辞自通矣。

《周易録疑无卷数

陈绰撰。绰字文裕,福安人。等谨按是编,每条之下,间有标湜附二字者。湜字亦徵,绰之子也。

《易义随记》八卷 《易卦札记》四卷。夏宗澜撰。宗澜字起八,江阴人。由拔贡生荐授国子监助教。

《大易择言》三十六卷 《易说辨正》四卷 程氏《易通》十四卷

程廷祚撰。廷祚字绵庄,号青溪,上元人。等谨按廷祚于诸经皆有撰述。其讲《易》则专宗程《传》,阐发义理,多自得之言。

《学易阐微》四卷

罗登标撰。登标字子建,宁化人。康熙中举人,官松溪县教谕。

《读易质疑》二十卷

汪璲撰。璲字文仪,号黙庵,休宁人。《周易》㑹辑无卷数

吴映撰。映字沐日,晋江人。《大易阐微録》十二卷。

刘管撰。管字献白,枣强人《周易详说》十九卷。

刘绍攽撰。绍攽,三原人。

《易翼述信》十二卷

王又朴撰。又朴字介山,天津人。雍正癸卯进士,官至庐州府同知。

《周易原始》六卷

范咸撰。咸字贞吉,号九池,钱塘人。雍正癸卯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咸自序》曰:「《易》原始于画,有画而象成。有象而理,寓咸敬遵。

御纂折中本以释经,凡诸儒旧解之合者,悉著于篇。间附已见,而《象传》未暇及焉。曰原始者,原经之所以始。

即原画之所以始也。

《周易浅释》四卷

潘思榘撰。思榘字补堂,阳湖人。雍正甲辰进士,官至福建巡抚。

白瀛序略》曰:思榘㸃勘通志堂所刋《易》解四十二家,竭毕生之力以成此书缺。《乾》、《坤》二卦未注,故此本所说惟六十二卦,其《彖传》、《象传》则用注疏本附《经》并释,而《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则未之及《周易拨易堂解》二十卷。

刘斯组撰。斯组字斗田,新建人。雍正甲辰举人,官知县。

《周易摘抄》五卷

顾昺撰。昺号虚庄,南汇人。雍正甲辰举人。《学易大象要参》四卷。

林赞龙撰。赞龙字云泽,侯官人。雍正丙午举人。《经义管见》一卷。

饶一辛撰。一辛字冶人,江西广昌人。《周易解翼》十卷

上官章撰。章字暗然,乾州人。《东易问》八卷。

魏枢撰。枢,承德人。雍正庚戌进士,官永平府教授。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未及赴而卒。

《例略曰:枢生长辽东,日与东人相问答,故叙其原委而集之,以示初学,名之曰《东易问》。

《易贯》十四卷

张叙撰。叙字鳯冈,太仓人。雍正壬子举人。《周易纬史》无卷数

钱偲撰。偲号坚瓠老人,钱塘人。雍正壬子副榜贡生。

等谨按是书,以卦爻分配史事,故曰纬史。然所引史事,殊未考核。

《周易洗心》九卷

任启运撰。启运字翼圣,荆溪人。雍正癸丑进士,官至宗人府府丞。

启运自序略曰:读《易》者当先观图,其要不外。《论语》五十,以学《易》之言。文周卦画自羲图出,羲图自河、洛出五十者,图书之中也。学《易》不以五十,失其本矣。

《易经理解》一卷

郜煜撰。煜字光庭,汝州人。雍正癸丑进士,官中书科中书。

空山《易解》四卷

牛运震撰。运震字阶平,号真谷,滋阳人。雍正癸丑进士,官平畨县知县。

运震自识,曰学《易》之法,本之《系辞》、《说卦》以括其纲证之《乾》、《坤》二卦以比其例。考之六十二卦,以尽其变,参之彖象,以指其归通之大象,半象虚象,实象以广其类,然后求之揲著,占事以定其向。

《周易剰义》二卷。

童能灵撰。能灵字龙俦,号寒泉,连江人。雍正中贡生。

《易象图说㑹通》八卷 《易象图说续闻》一卷 《周易辑说存正》十二卷 《附易说通㫖略》一卷。杨方达撰。方达字符苍,武进人。

方达《图说㑹通自序略》曰:寻绎宋、元经解及近代名家纂述,见其精研象数,或著为图,或著为说有禆《易》学者,类而録之左图右说,集成八卷。

《周易蛾术》七十四卷

倪涛撰。涛字昆渠,钱塘人。岁贡生,官遂安县训导等。谨按是书原名四尚四尚」者,即《尚辞》尚变尚象尚占》,每节首列本义,次以四者为纲,而采缀诸说于后。又次则卦主、体用、性理、引证四条。其他如纳甲卦气图书方位,亦备列之。

《易说》一卷

呉汝惺撰。汝惺字匪席,德州人。《易经》一说无卷数

王俶撰。俶字善思,彭山人。《周易彚解衷易》十五卷。

许体元撰。体元字御万,灵武人。《易象援古》无卷数。

申尔宣撰。尔宣字伯言,河南人。等。谨按此编,乃尔宣述其父舒坦命意。书中多引古事以证《易》理,故曰「援古。然其间逐爻取譬,如师之六爻,谓如「宋伐江南、泰之二爻,如狄仁杰、事周之类,大率多儗,不于伦云。

《大易合参讲义》十卷

朱用行撰。用行字翼承,新建人《周易粹义》五卷

薛雪撰。雪字生白,号一瓢,苏州人。《易》著《图说》十卷。

潘咸撰。《里居未详。

咸自序》曰:「读《易》者当自知蓍始,《易》有三蓍,亦有三周。易大衍》蓍用四十九䇿,以四为揲,内含六百八十七万万一千九百四十七万六千七百三十六卦,共用四千九十六卦,以《彖》、《爻》二辞占《左传繇辞,皆四千九十六之卦词也。邵子《皇极经世》为连山》蓍用九十七䇿,以八为揲,正卦一千一十有六,互卦一千一十有六,变卦三万二千五百十有二,以数断不以辞,断其吉凶一定而不可易。后周卫嵩元包》为《归藏》,蓍用三十六䇿,以三为揲,以飞伏世应浑天,纳甲五行生,克占吉凶,用十二支十干为千有二百兆。

《读易自识》无卷数

金綎撰。綎字丝五,吴县人。《易观》十二卷。

凌去盈撰去盈号旭斋爵里未详《周易小疏》十四卷。

虞楷撰。楷字孝思,号蓼园,里籍未详《丰山易说》十卷。

王心敬撰。心敬字尔辑,●县人。乾隆元年荐举贤良方正,以老不能赴。

心敬自述曰:学易可以无大过,是孔子明《易》之切于人身,即是可以知四圣人系《易》之本㫖,并可以识学《易》之要领」。又曰:「《易》是道人之书,阴阳消长,只是借来作影子耳。故曰:「易者象也,象者像也,于阴阳消长处看得不明,是影子不真。若徒泥阴阳消长,而无得于切已之人事,亦属捕风捉影。又曰:「置象言易,是谓悬空。执象舍义,是谓泥迹,象义双显,则体用一源,微显无间。

《易准》四卷

曹庭栋撰。庭栋字六吉,号楷人,嘉善人。乾隆丙辰荐试博学鸿词。

例略曰:「第一卷明河图图出希夷,与世所谓图者中位则异。第二卷明洛书,书有本象,与世所谓书者实数则虚竭其一得,阐抉务该,间有前人所已言者,摭而并録第三卷明大衍图,大衍有十图,皆为《洛书》传者既罕言者絶少,则抒独见以发明之。第四卷明蓍法蓍法所由来,见之《易传》,而疏解舛讹,乃求得挂一归竒之㫖,凡以求合于图书之数而已。

《周易述》二十三卷 《易汉学》八卷 《易例》二卷増补周易郑注》一卷

惠栋撰。栋字定宇,号松崖,元和人。士竒子等谨按。栋谓西汉明《易》者少,京房《易传》只有积算法,而佚其章句。东汉可考者有数家,惟虞翻独冠群儒荀爽又虞翻之先河也,而不及虞之精宻。是编专用虞说,兼及荀氏。而恭以九家诸说,葢以汉犹近古,故述荀、虞二家之注,凡散见于《六经》、《周》、《秦》诸书中,及略见于资州李鼎祚《集传》者,皆为疏定。《汉学》八卷,又取孟喜、虞翻、京房、郑𤣥、荀爽五家之说散见诸书者,厘为七卷,各系已见。其第八卷则栋所自为。《辨说易例》二卷,凡九十类,皆考据汉儒之传以发明《易》之本例。内有十三类,有録无书,故原跋称为未成之本。増补郑《注》,则广王应麟所未备也。

《易经贯》一二十二卷

金诚撰。诚字闲存,华亭人。《易象约言》无卷数

吴鼐撰。鼐字大年,无锡人。乾隆丙辰进士,官工部主事。

《易经提要録》六卷

徐铎撰。铎字令民,盐城人。乾隆丙辰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

《易读》无卷数

宋邦绥撰。邦绥字逸才,号况梅,长洲人。乾隆丁巳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

邦绥自述略曰:是编专为课子而作,故以行文之体为讲书。使孺子《易》于记诵书中诠解取之方氏时论者十之二三,不敢隠其所自。

《大易理数观察》二卷

朱如日撰。如日字洞彝,号「荷轩莲花。㕔人来易増删八卷。

张祖武撰。祖武,长安人。乾隆戊午举人。《易象大意存解》一卷。

任陈晋撰。陈晋字似武,号后山,兴化人。乾隆己未进士,官徽州府教授。

《周易辑要》五卷

朱瓒撰。瓒字䅻沾,全椒人。《周易辨画》四十卷。

连斗山撰。斗山字叔度,颍州人。官太平府训导周易图书质疑》二十四卷。

赵继序撰。继序号易门,休宁人,乾隆辛酉举人,《周易读翼揆方》十卷。

孙梦逵撰。梦逵字中伯,常熟人。乾隆壬戌进士,官宗人府主事。

梦逵自述曰:「词以系象,翼以述《经》,故以《大传》率辞揆方之意名其书。

《易深》八卷

许伯政撰。伯政字惠棠,巴陵人。乾隆壬戌进士,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

《易经讲义》八卷

苌仕周撰。仕周字穆亭,汜水人。乾隆壬戌进士,官宜君县知县。

《周易析疑》十五卷

张兰皋撰。兰皋初名一是,字天随,武进人。《易说存悔》二卷

汪宪撰。宪字千陂,钱塘人。乾隆乙丑进士,官至刑部陕西司员外郎。

《易义便览》三卷

向德星撰。德星字云路,溆浦人。周易集解増释八十卷。

张仁浃撰。仁浃,秀水人。

《周易晓义》九卷

唐一麟撰。一麟,宜兴人。贡生官,《江宁府学训导易例举要》二卷。 《十家易象集说》九十卷吴鼎撰。鼎字尊彝,号易堂,金匮人。乾隆辛未荐举经学,授国子监司业,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后降补侍讲。

等谨按举要二卷遵。

御纂《周易折中》之例而述之,凡一百四十八条。又因汉、唐、宋儒说《易》已略备于李鼎祚《周易集解》及董楷周。

《易㑹通》,惟元明未有专书,因采元俞琰、龙仁夫、吴澄、胡一桂、明来知德、钱一本、唐鹤徵、髙攀龙、郝敬、何楷十家之说,彚为一书,以继李、董二书之后云。《周易井观》十二卷。

周大枢撰。大枢字元木,号存吾,山阴人。乾隆壬申举人,官平湖县教谕。

《大易近取録》无卷数

邵晋之撰。晋之字叔阶,仁和人。乾隆丙子举人。《周易观澜》无卷数

乔大凯撰。大凯字颐庵,济宁州人。乾隆癸酉举人。《易经观玩篇》无卷数

朱宗洛撰。宗洛字绍川,无锡人。乾隆庚辰进士,官天镇县知县。

等,谨按宗洛酷信图书,故多引恭同契以解《经》。是书谓用费直本,实则自定本也。

《易解拾遗》七卷,附《周易句读读本》二卷,周世金撰。世金字仲兰,衡山人。

《周易章句证异》十一卷

翟均廉撰。均廉字春沚,仁和人。乾隆乙酉举人,官内阁中书。

《周易集注》十一卷、《图说》一卷王琰撰。琰,渭南人。

《易图疏义》四卷

刘鸣珂撰。鸣珂字伯容,蒲城人。《易见》九卷。

贡渭滨撰。渭滨字羡溪,丹阳人。《易象图说》二卷。

吴脉鬯撰。脉鬯字灌先,蓬莱人。《周易后天归图》四卷。

黎由髙撰。由髙字鹏翥,通城人。《易经辑疏》四卷。

黄家杰撰。家杰,临川人。

《易经㑹意解》无卷数。

王芝兰撰。芝兰,伊南人。仕履未详。等谨按是编《序》六十四卦,专取两卦相对相反之义,分上下二格上格文自前左行列一卦之辞,下格文自后右行列相对相反之卦,自来经典中未有若斯之体类回文者。其《系辞传》以下亦分篇次名目,撰有《开宗明义篇》、《纲领篇》、《弥纶篇》、《四道篇》,《尚辞》、《尚变》、《尚象》、《尚占》诸篇,《先后天图辨》,又有《徵时篇》、《终意篇》,亦前所未闻,不知其何所本也。

《河洛先天图》二卷

刘天真撰。天真字汝迪,号去伪,兴国州人。岁贡生,官安仁县训导。

《周易象训》十二卷

姚球撰。球字颐真,无锡人。《易经辨疑》四卷。

郑国器撰。国器,湘乡人。

《周易剩义》四卷

黄磷撰。磷字旸谷,湘潭人。易经告䝉》四卷,图注三卷。赵世迥撰。世迥字铎峰,湘潭人。《周易悬象》八卷。

黄元御撰。元御字坤载,号「研农昌邑人。诸生《易经本义翼》十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卷首题籖曰苏州府附学生曹澐手辑吴敬庵羲经本义二十本,敬庵亦未详其人。《读易随钞》无卷数

不著撰人名氏。

《卦爻遗稿演》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按是书前有《小引,述其父于易颇多诠论,迄未成书。是编乃其所类次。间附已说,自称曰觐姓,亦无考。

《周易观彖疑问》二卷,《大传章指》二卷。不著撰人名氏。

右《易》: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二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