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十二
田赋考十二
官田
臣
等谨案:官田之名见于周礼》,郑众以为公家所耕田,郑康成以为庶人在官者所受田,二说不同。马端临前考官田类,止载殷周之公田、耤田,不及载师之官田,似未赅备。自汉至唐,不闻云官田者,至宋而其说始详。其时官田输租,民田输赋,官租之额,浮于民赋,甚至买民田以为官田,田不改旧而租加至数倍,此官田之为民累也,眀初如苏、松、嘉、湖诸府,虽有官田民田之分,然皆系民业,并非公产,惟科则有轻重之不同,与宋之官田又不同矣。若明之皇庄及诸王勲戚所赐庄田,则为在官之田,其时公私侵占,颇为民累我。
朝定鼎之初,即将故明宗室禄田令与民田一例起科,其明藩田产号为更名地者,亦皆赋于民而薄其征敛,前代相沿之秕政,至是尽除矣。至于内府之官庄宗室、勲戚世职与兵丁所受之庄田,不𨽻于州县者,已别立八旗田制一门以彰。
昭代之良法,惟耤田、学田、直省、公田、牧地之类,编入于此。
凡在京
坛壝等处在京地,亩不纳粮,其直省社稷、山川、厉坛。
文庙、祠墓、寺观、祭田亦为公地,免其徵科。祠墓、寺观、祭田亦有纳粮者,与民田同,兹不备载。
直省公地之数:直𨽻一十九顷二十四亩一分九厘一毫有竒,奉天一顷四十一亩九分三厘五毫有竒,江苏一百八顷八十四亩一分二厘五毫,有竒又一千五百七丈。安徽一十五顷一十三亩一分二厘五毫有竒,浙江七十六顷五十四亩九分六厘九毫有竒,江西一十四顷三十一亩六分一毫有竒,又积步四千三百一十四步。福建五百一十顷五十五亩一分九厘一毫有竒,山东九十八顷九十六亩四分五厘七毫有竒,山西三十八顷六十七亩二分四厘五毫有竒,河南一百一顷七十四亩九分九厘八毫有竒,陜西一十六顷二十三亩八分二厘五毫有竒,四川一十五顷一十九亩九分一厘一毫。
顺治元年,
赐圣贤后裔祭田,除其租赋。衍圣公祭田二千一百五十七顷五十亩,林地一十八顷二十七亩。庙宅基三。
顷二十七亩五分。四氏学学田五十顷,复圣裔祭田五十顷,墓田地三顷三十三亩一分。庙宅基九十二亩五分。宗圣裔祭田五十一顷六十亩,墓田地一十顷一十五亩七分,庙宅基三十九亩一分亚,圣裔祭田五十一顷一十五亩。墓田地七顷三十一亩四分,庙宅基一顷三十亩七分五厘。先贤仲氏裔祭田六十五顷三十八亩,坟地九顷五十亩,庙宅基六十八亩,皆除其赋。
令直省各置学田,凡直省各学贫生,听地方官核实申文。该提学于所在学田内动支银米酌给。至七年,改江宁国子监为府学,岁徵田房租银钱稻谷,留给贫生等,春秋祭祀,亦于租银内动支。二年,以近京废地,拨给壮丁,垦种有馀,为牧马厂。至十一年,给亲王牧厂方八里郡王牧厂方四里。十二年,又定亲王牧厂方二里郡王牧厂方一里,额外多占者,查出拨给新壮丁。凡畿辅牧厂之数,镶黄旗牧厂坐落、武清、宝坻。东自唐畦西至陈林庄七十里。南自张家庄北至上马台九十里。正黄旗牧厂坐落天津西北自俞家庄东北至小稍子三十五里。西南自孙家庄东南至秋家庄四十七里。正白旗牧厂坐落天津。东自好字沽。西至白家庄四十二里。南自城儿上北至清沟六十五里。正红旗牧厂坐落瓮山十五顷。芦沟桥西髙陵二十七顷六十亩。镶白旗牧厂坐落通州二十四顷八十四亩。镶红旗牧厂坐落顺义县天主马房村三十五顷二十八亩。芦沟桥西四顷八十亩。正蓝旗牧厂坐落丰台、王兰等庄,东西三十里,南北五十里。镶蓝旗牧厂坐落。草桥十里,廊房八里。凡口外牧场曰杨柽木牧厂,在锦州府广宁县北二百一十里。彰武台边门外。东西距百五十里,南北距二百五十里。曰
御马厂亦曰上都牧厂,在独石口东北百四十五里博罗城。东西距百三十里,南北距百九十七里。曰礼部牧厂,在张家口西北二百三十里。察竒尔图察罕城,东西距四十六里,南北距六十五里曰太仆寺左翼牧厂,在张家口东北百四十里哈喇尼敦井。东西距百三十里。南北距五十里。曰太仆寺。右翼牧厂,在张家口西北三百十里齐齐尔罕河。东西距百五十里,南北距六十五里。曰镶黄、正白、镶黄、正蓝四旗牧厂,在张家口北百里崆果罗鄂博冈东,西距百四十里。南北距百五十里,曰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牧厂,在张家口西北二百里诺穆罕博罗山东西距百三十里,南北距二百五十里。
四年,以江宁旧有十二马群场地,今为民垦熟田,毋令弃业。
五年,以奉天屯卫地,令八旗均分为牧场,奉天中前所、前屯卫、中、后所三处地分,与八旗自东迄西,先给两黄旗,次两白旗,次两红旗,次两蓝旗。六年,顺义等处设马厂。顺义清河、漷县沙河、芦沟桥五处荒地一千四百六十八顷四十四亩,潞河、沙河、清河、芦沟桥两岸各长五里,阔三里,俱令丈作马厂。又定嗣后弃地为马厂,永行停止,如沙地不堪耕种者,仍留牧马。
十一年,耕耤于南郊。耤田在正阳门外之西,中为先农坛坛内地一千七百亩,其二百亩给坛戸,种五谷、蔬菜,以给祭祀之需,馀千五百亩,收租银三百两,以备修理。
坛墙,凡耤田岁收黍一石二斗二升一合八勺,谷一石五斗五升七合八勺,大麦五斗七升九合七勺,小麦一石三斗五升三合,藏之神仓。
臣等谨案:耕耤仪详见《郊社考》。今取马氏之例,载其田制于此。
十四年,清厘学田,直省学田不许豪强隠占,令各督抚严查州县额徵田租,逐一清厘应征课税,责成有司、提学官定其殿最,赈济贫生,如有馀剰,仍令解部。
康熈元年,以天师庵草场归并崇文门部员管理。顺治二年,天师庵草场设场尉笔帖式及兵丁防守,至是俱裁去。
以榆林城外牧地,令民人耕种榆林城外牧马地十六顷三十六亩零,令地方官招民耕种。明年,以甘州镇牧地三顷二亩,招民承种,入甘州中卫徵粮。又奉天府锦县马厂地留备驻牧,不许民间开垦。
二十四年给。
先圣周公祭田五十顷,又广孔林地十一顷十四亩,有竒皆除其赋。
又减免曲阜颜氏地亩额粮有差。三十年,更定徳州驻防官马厂、徳州官兵向在沧州牧放,因越省不便,令将沾化县邵家庄荒地为马厂,其应徵地亩银两准豁除。
三十九年,以天津等牧地招民垦种,天津等十二州县卫所、牧马厂地,特派都统会同直𨽻巡抚查明,馀地交与地方官招垦起科。东翼四旗丈出一万二百六十一顷零,西翼四旗丈出一万一千三百七顷七十二亩。
雍正二年,复查马厂及其馀地八旗存留马厂并马厂,馀地派官员查明,可以垦种者,交与地方官招民垦种。其不堪耕种之处,仍交八旗为马厂。是年,总计天下学田三千八百八十六顷七十八亩五分四厘九毫有竒。徵租银二万三千四百五十八两二钱二分七毫,粮一万五千七百四十五石七斗七升八合三勺,有竒钱六万二千四百六十文。
顺天府学田八十二顷八十一亩九分二厘八毫,租银四百三十四两六钱三厘三毫,谷一十八石三斗八升一合,杂粮六石三斗、钱四万二百四十文。直𨽻等处:学田一千一百八十八顷九十二亩三分二厘二毫,租银二千三百十五两七钱七分二厘,谷一千二十四石八斗八合六勺、米五百十七石七合七勺、麦四十二石一斗二升七勺、豆七石。江南江苏等处学田四百三十五顷九亩二分七厘六毫,租银五千七百一十六两,有竒钱二万一千六百文。
安徽等处学田一百五十八顷七十七亩八厘四毫,租银一千六百三十八两四钱一分八厘,谷五百八十九石七斗五升八勺。
山西学田二百七十五顷五十三亩一分,有竒租银二百九十八两七钱六分五厘五毫,粮一千一百八十二石二斗六升有竒。
山东学田四百一十八顷二十二亩五分,有竒租银一千四百二十三两二钱一分有竒。
河南学田一百六十顷九十三亩五分,有竒租银八百八十四两九钱四分有竒。
陜西西延等处学田五十四顷六十四亩,租银一百五十四两四钱,有竒粮一千一百二十一石九斗有竒。
临巩等处学田三百一十一顷二十六亩,有竒租银二十七两一钱,有竒粮一千四百五十三石八升有竒。
浙江学田一百七十五顷六十三亩五分二厘,租银四千一十三两二钱三分有竒。
江西学田六十八顷三亩五分九厘八毫有竒租,银一十八两六钱三分,谷八千四百一十七石七斗一升八合二勺。
湖北学田八十七顷七十八亩七分三厘,有竒租银六百四十三两六钱八分,有竒谷一百八十四石九斗八升有竒。
湖南学田四十二顷八十五亩一分,租银四百一十八两四钱八分五厘,谷九十七石三斗三升。四川学田三顷六十三亩七分,有竒租银四两七钱四分一厘,有竒谷二百三十九石八斗七升有竒。
福建学田八十六顷五十亩四厘五毫,山园、池屋共租银二千一百四十九两八钱五分二厘八毫有竒。
广东学田一百五十一顷一十六亩五分六厘,有竒山塘房地,共租银一千九百三十两八分七厘一毫。
广西学田一百三十五顷五十四亩九分二厘三毫,塘圃屋共租银一千五十七两八钱九分七厘,有竒米三十二石七斗三升五合七勺。
云南学田,不计顷亩租银六十九两五钱二分一厘,有竒谷一百石,租谷折银三十六两六钱七分有竒。
贵州学田四千三百二十九亩五分。有竒租银一百一十一两二钱八分,米谷折银一百二十五两二钱,有竒谷三百五十七石八斗一升。有竒米三百三石二升有竒。
四年
谕曰:「礼,天子为耤千亩、诸侯百亩,此则耤田之礼亦可通于天下。朕意欲令地方守土之官,行耕耤之礼,使凡为官者时存重农课稼之心,凡为农者亦无茍安怠惰之习。著九卿详议,具奏九卿会议,请通行奉天直𨽻各省,于该地方择地为耤田,每岁仲春,行九推之礼。明年,颁耕耤仪于直省,令择东郊官地洁浄丰腴者立为耤田,如无官地,则置买民田,以四亩九分为耤田,于耤田后立。
先农坛令守坛之农夫灌溉耤田所收谷数造册报部。乾隆十二年,除免福建闽县先贤二十三祠祭田粮。此田粮自
国初已优免,后地方官误以溢额报解,至是尽免,并豁其积欠。
十三年,遣官勘大凌河、锦州马厂地时,以裁减马群,议将馀地给官兵耕种,遣大臣分定四至注册,以免日后侵占。寻据差往大臣会同牧群总管等议,言:「锦州大凌河马场东至右屯卫,西至鸭子厂,南至海,北至黄山堡,东西长九十里,南北长十八里至六十里不等,计地万七千九百馀顷。原议自西界横截十里,给与官庄,就近耕种。今丈量西边自南至北长十八里有竒东边自南至北长二十里有竒。其自东至西,应截地内南界窄狭,北界有山,有足截十里者,有不足截十里者,照地势裁给,计地九百三十八顷有竒,分定界址,将所截之处建筑封堆,以杜将来垦占」。从之。
十八年,总计天下学田一万一千五百八十六顷,有竒租银一万九千零六十九两有竒。
直𨽻学田千四百二十九顷八十八亩,租银二千七百七十六两,粮千九百十有六石,各有竒。江南、江苏学田四百十有八顷五十八亩,租银五千四百九十一两,各有竒。
安徽学田二百二十顷十有八亩,租银千六百四十两,各有竒。
山西学田二百七十七顷九十八亩,租银二百五十七两,粮十有六石,各有竒。
山东学田四百一十七顷七十二亩,租银千三百二十九两,各有竒。
河南学田二百十顷七十一亩,租银九百六十五两,各有竒。
陜西、西安学田五十二顷二十亩,租银百五十四两,粮千二百四十九石,各有竒。
甘肃学田三百十有一顷二十五亩,租银八十九两,粮千二百九十四石,各有竒。
浙江学田三百顷十有七亩,租银三千五十两,各有竒。
江西学田六十八顷,租银十有八两,粮八千四百十有七石,各有竒。
湖广、湖北学田百二十顷五十七亩,租银八千三十二两,粮百九十二石,各有竒。
湖南学田七千三百顷八十亩,租银二十九两,粮四千三百五十八石,各有竒。
四川学田二十三顷,有竒田不起租,以赋给贫士。福建学田九十顷七十亩,山园池屋不计数,租银百五十四两,粮千二百四十九石,各有竒。
广东学田百五十一顷十有六亩,租银千九百三十两有竒。
广西学田百三十四顷七亩,租银千七十三两,粮三十二石,各有竒。
云南学田十有四顷八十八亩,租银三十六两,粮五百九十一石,各有竒。
贵州学田四十四顷十有八亩,租银二百四十六两,粮四百八十七石,各有竒。
凡学田専供修学及赡给贫士,其田与赋,即在州县。田赋之中,惟佃耕收租,以待学政檄发。间有山塘园屋,统名曰「田」。所收有银、有钱、有粮,统名曰租。田之多寡,租之重轻,各学不齐,旧无定额。
二十一年,清丈直𨽻马厂地,给民为永业,改名恩赏官地。天津、静海、青沧、盐山、丰润、宝坁、宁河、大城、文安、任邱、新安、武清十三州县,于雍正二年查出马厂地六万一千九百七十七顷零,给民垦种。至是,命侍郎吉庆等会同督臣查丈,得十一万五千一百二十六顷零,至二十二年复。
命督臣覆丈实,得十万一千一百二十四顷零,除已经垦种升科外,其已垦未升科地一万五千六百五十二顷零,应按亩酌定科,则天津、静海、青沧、盐山、武清、宝坻、任邱、新安九州县地,分为上中下三等,每亩征银五分至一二分不等。宁河县苇草地分为二等,每亩徵银三分一分不等。文安县地每亩徵银五分五厘,大城县地每亩徵银五分五厘九毫零,其馀未垦荒地,俟召垦成熟之后,按则起科。又丰润县原报垦地三千五百馀顷,系海滨斥卤,不能耕治,仍应归入未垦项下。如有民人愿认为业者,照河泊苇草地之例起科。
二十六年,准湖广、荆州八旗马厂垦熟升科地,给民人管业。
谕苏昌奏,荆州八旗马厂坐落江陵、潜江、石首监、利枝江等县一带沿江地方,从前原系民间抛荒地土,后因设立满州官兵,即圈作马厂。近日居民渐次报垦升科,旗人称为侵占厂地,民人指称纳粮产业,彼此争竞不息。现在会同将军定界造册,以息兵民纷争等语。牧厂闗系营伍,而粮地亦民间生计所资,自必明定界限,始可永息争端。现在沿江之地,如果牧放久经圈用势在必需,而民人从中计图侵种,自应按照前此界限查出归旗,若仅系附近马厂四旁原无碍于牧放民人,又已垦熟升科,亦应仍给民人管业。苏昌已经调任,著即交与爱必达会同该将军秉公妥协勘办。嗣据爱必达等言,石首监利枝江、潜江四县地方,通计八旗马厂共地六万三千二十九亩内,应拨归民戸,熟田柴山湖滩地共三万五千二百一十七亩有竒均系马厂,四旁之地无碍于牧放。应令业戸各照亩数管业,仍于厂旁四至,酌量地之逺近堆筑土墩,以为界限民人不许越界侵垦,旗人不得界外滋事」。从之。
清丈、四川建昌镇标马厂地招民承垦,按年输租。谕:「据岳锺璜奏:建昌镇等处马厂地界,多与民田相聨,屡致侵占构讼,请招佃开垦收租,添补喂养马匹等语。此项马厂地亩原系给营牧马,在官之产并非闲旷,乃毗连民地,以致日久私侵,互相控告,势所不免。今据该提请,将此项地亩佃民承垦成田,每岁收租,㪚给添补饲喂之资,息争端而清案牍,事属可行,著传谕开泰令其确查勘丈,酌量情形,会同筹办。嗣经开泰等言:「建昌镇标中左右三营马厂地,肥硗不一共丈,出上、中下地四千一百三十九亩,就其形势配搭分为九十区,招集附近土著居民,自备牛力工本承领分垦,按戸给与执照。上地每亩岁纳租谷五斗,草十斤,中地二斗,下地一斗。其应纳租,以乾隆二十七年为始,收十分之四,次年收十分之六,又次年收十分之八,三年以后,按额徵收,永无増减再。此项地亩,系在官之产,与民间首垦不同,均免升科」。下部议行。
三十年,准太仆寺右翼牧厂旷地,招民开垦,察哈尔都统巴尔品言:「太仆寺右翼迁移牧场,废弃空地,在正黄正红旗之察哈尔䝉古游牧界外,长一百四五十里,寛五六十里,相隔各旗游牧处所甚逺,与牧场无碍,应招民耕种,所出米石足敷支放,张家口兵粮并可分赏,牧场人等,请交各该处地方官办理,戸部会同军机处议覆,应如所请。其耕种、纳粮、运送、贮支各事,宜交直𨽻督臣、山西抚臣会同该都统委员前往,该处相度丈勘,酌量情形妥协议奏」。从之。
三十一年,丈勘太仆寺右翼牧厂,馀地招民垦种,定交纳银粮、运送贮交之例。戸部议:准察哈尔都统巴尔品等奏,一会勘得山西所辖之丰镇、宁逺二㕔地方太仆寺右翼牧厂空地丈,明可垦地二万三千馀顷,内一万三千五百顷堪种粟谷,应徵收本色又九千馀顷,止宜杂粮应徵收折色,凡与游牧毗连处,立定界址,以杜纷争侵越之弊。一、每地以五顷为一分,视资本籽种多寡,或每户准给一分,或两三人合认一分,颁给印照执业,不许转卖,并于查青时查明己未布种,分别年限,陆续升科。一,前项议垦地亩,应徵银米,悉照口外成例分别本折徵输饬。丰镇、宁逺二㕔,各随所辖地段,随时徵解。一,徵收粮石,于丰镇㕔地方建仓存贮,以备转运。其运至张家口脚费,照定例办理。一,未经全垦之前就,每岁现徵银米,分别运解,以给驻防兵糈。
三十四年,直𨽻总督杨廷璋奏:直属现存入官地亩,应准其停止,委员查丈疏入。
谕此后入官地亩,停止旗员查丈定租之例,著照所议行。至于旧案,令地方官于一年限内自行详查,酌复原租,由府道藩司转详,该督覆核咨部之处,尚未妥协。此等入官旗地,厯年久逺,地方官原定租额时,大率不能详核者多,若仍令伊等自行查改,难保无回䕶徇情,朦混草率诸弊。著户、刑二部拣选明干满、汉司官各四员,其馀各部拣选满、汉司官各二员,交戸部带领引见,候朕简派前往,会同府、尹及各该府秉公,悉心查办。
三十六年,戸部议准山西巡抚鄂宝奏,丰镇、宁逺二㕔招民开垦,太仆寺牧厂地共二万一千五百五十五顷七十亩有竒,自乾隆二十二年起陆续垦熟起科,至本年全行升科。仍于徵粮三年之后,委员清丈一次,以禁侵占。如议行。
三十七年,戸部议丰镇、宁逺二㕔民认垦太仆寺收厂地,应照例确查覆奏,从之。
陜西巡抚勒尔谨奏兴平县被水冲刷旗标厂外地亩及更名等地,共二十三顷五十二亩四分零,并太仓州捐置义冢田五亩,请照例豁免。下部议行。
戸部议:「杀虎口外马厂地禁止私开原,以防侵越。察哈尔游牧地界,今民人等所开地亩,实系各王公马厂,界内则现在该王公马厂内牲畜日稀,无须多馀地亩。是前项厂地本属旷野,与其严行饬禁坐成无用之区,不若准其耕耘作为有用之土。所有已经垦熟辅国公恒禄地亩三百馀顷,该抚等查明确数,在于各该佃名下每亩徵银一分四厘,由宁逺㕔通判衙门报部拨用。仍令佃戸向各业主名下按亩交租,其戸口编造清册送部,此外毋得再行私开,致无底止。如议行。
三十八年
谕:「据舒赫徳奏称,请将乌巴什游牧移往珠勒都斯地方等语,乌巴什及伊犁等各台吉游牧,迁移珠勒都斯地方,恐伊等力㣲不无拮据,著加恩在塔尔巴哈台地方现牧羊群赏给,以为伊等生计之助。
三十九年,户部奏:「辅国公宁升额名下口、外马厂,系䝉古招同佣工贫民,开垦夥种,成熟至一百馀顷之多,虽呈报在后,而垦熟在先。据察哈尔都统会同山西巡抚委员确勘前项牧地陆续开垦。是饬禁以前早已成熟,应照上年恒禄牧地办理」。从之。
四十年,户部议:「陜西巡抚毕沅奏,西安移驻巴里坤,协领、佐领等官所遗地亩坐落,咸宁、长安二县共地一百九十七亩,三分除留为八。旗兵丁葬坟地一百六十七亩三分,尚该地三十亩。应请照依官下旱地之例,共科粮一石八斗,零折色粮六斗,折布等银二钱七分零,自四十年为始,入额徵收,按年报销。如议行。
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查丈辅国公宁升额等家牧厂成熟地一百一顷一十三亩,请照例升科」。从之。
户部议云贵总督觉罗图思徳奏,乾隆三十年分开垦滇省昆海沿边马厂草地成熟田一千九百三亩零,请照例升科。如议行。
四十五年,陜甘总督勒尔谨等奏:「陜西提标前后两营马厂坐落,咸阳、髙陵、长安三水,淳化等五县开种地一百六十六顷八十八亩零,每亩以三分五分徵租,共应收租银六百三两二钱一分,自四十四年为始,按年起租,以备营中紧要之用」。从之。四十六年,户部议:「口外牧厂地方本属辽阔,近年来王公大臣等牧放牲畜渐稀,而流寓小民在该地方居住者,亦渐渐聚成村落。伊等衣食无资日守,无粮间地势难禁。其私垦,是虽定有严禁之名,究无严禁之实,似不若准其耕种,作为有收之土,照例升科所有和硕庄、亲王塔拉库布尔地方牧厂一处,既据察哈尔都统、山西巡抚查勘所垦地亩,实与游牧无妨,应请照恒禄等家开垦马厂空闲地亩之例,一律升科。再和硕礼亲王呈报现有民人私垦,应令该都统等查明,如果与游牧无碍者,一并确查办理。并请嗣后各旗王公大臣等口外牧厂,实与游牧毗连处所,或有䝉古与民人私行刨挖垦种者,令该地方官仍照前实力稽查,严行饬禁。如议行。
四十九年,戸部议:「准建昌镇标马厂于三十七年七月安宁河上游水发,地亩尽被水淹,该督富勒浑时值进𠞰金川道府,调赴军营,详请缓勘。迨凯旋后,该督李世杰逐一履勘冲没地二千二百八十四亩,已成河身。自被水后至四十二年,额徵租谷草斤,应准其豁除,其涸出地一千八百五十五亩,沙砾不能种稻,即以杂粮徵收,每岁共三百五石二斗九升,按地分摊,每亩计收租一斗六升有零,较原定下地每亩收谷一斗之数,尚属有盈应照旧,㪚给该标兵丁添补喂养马匹,按年造册报销。
皇朝文献通考》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