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一百九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八刑考

刑制

雍正十三年九月

皇上《御极》

特谕本年恩诏,赦款甚多,但奴仆告家主之案,名分攸闗,情罪可恶,毋得援恩赦免。嗣后遇有奴仆,首告家主者,虽所告皆实,亦必重治其罪,著为令」。

定、文武生员犯赌,加常人一等治罪,例严衙役,逼诈例。凡衙役犯赃,除致死人命,赃至满贯,仍按律例定拟外,如有索诈贫民,致令卖鬻男女者,亦照蠧役,恐吓诈赃例,并妻安插奉天为从,各减徒三年。发落互见徒流门。

定发塜盗葬例。刑部议奏:「嗣后贪人吉壤,将逺年之塜盗发者,子孙告发审实,将盗发之人,以开棺见尸律》,拟绞监候。但棺久必坏,塜久必平。如非其子孙,又无确据,勾引匪类,夥告夥证陷害无辜者,将为首照。诬告人死罪未决,律杖一百,流三千里。为从者照诬告,为从律科断。若本人逺祖之坟,被人𤼵掘盗葬,因将盗葬之棺𤼵掘抛弃者,虽同是𤼵塜,不必以发塜论。应照祖父被人杀子孙不告官,而擅杀凶人,律杖六十。若盗葬者,尚无𤼵掘等情,止在切近坟旁。盗葬而本家即行𤼵掘者,应依地界内有死人不报官,而輙移他处律科断。如有毁弃尸骸等情,应照地界内有死人而移尸毁弃律科,断盗葬之人,依本律杖八十,责令迁移。若非坟地,止于田地场园内盗葬而地主𤼵掘之者,除开棺见尸,照律拟绞外,不开棺见尸者,照本律减一等科断。其盗葬之人,应依本律减二等,杖六十,亦责令迁移。以上皆指。凡人而言,如两造本系亲属,其坟塜尸骸与本人皆有服制,则两造各照,𤼵服内亲塜律科断」。从之。

乾隆元年,严捕四恶之令,奉谕:「朕闻奸宄不锄,不可以安善良,风俗不正,不可以兴教化,闾阎之大恶有四:一曰盗三代圣王不待教而诛者也。二曰赌博干犯功令,贻害父兄,以视周官》之罢民,未丽于法,而系诸嘉石,収之圜土者,罪有甚矣。三曰打架,即周官所谓乱民,孟子所谓贼民也。四曰娼妓,则自周以前,人类中未尝有此,此四恶者,劫人之财,戕人之命,伤人之肢体,破人之家,败人之徳,为善良之害者,莫大于此,是以我

皇考爱民之深,忧民之切,严申纠禁,积歳月之久,然后道路少响马,及老𤓰贼而商旅以宁,赌博及造赌具者,渐次改业,而家室以安,聚党打架者敛迹,而城市乡镇鲜闻鬬嚣,娼妓逺藏,不敢淹留客店此。

皇考十有三年,政教精神所贯注,而海内臣民显见其功效,实享其乐利者也。朕嗣位以来,增广赦条,惠保良民,使得从容休息,而无识诸臣,误谓朕一切寛容,不事稽察,民间讹言,诸禁已开,风闻直省,四恶皆㣲,露其端倪,是守土之官敢悖。

世宗宪皇帝之明㫖,堕十有三年之成功,而戕贼善良,伤败风俗也。自后州县官有政令废弛,使四恶复行于境内者,该督抚即行严叅督抚司道郡守,有不能董率州县殚心捕治者,必以溺职治罪,与通苞苴,受贿赂者等,决不轻贷。

禁止佛戏,礼部题嗣后民间䘮祭之事,诵经礼䜟,仍听自便外,其加以丝竹管弦演唱佛戏之处,应严行禁止,违者照违制例治罪」。从之。

定聚众械鬬,分别首从科断流徒例,详见《徒流门》。严禁仵作妄报匿伤之弊。凡事繁州县设仵作三名,中县二名,小县一名。如有招揺贿嘱妄报者,严行治罪。

严私毙人命之禁。江西山僻乡村,常有逞凶争角,统众毒殴,且有私立规条。贫人有犯,并不鸣官。或裹以竹篓,沉置水中,或开掘土坑,活埋致毙。勒逼亲属,写立服状。靖安、新淦、信丰等县尤多。奉谕地方官,失于化导禁约,以致村野凶暴,藐法横行。著严行禁止,倘有仍蹈前辙者,严拿从重定拟。

定分别光棍例,总理事务王大臣㑹同刑部议定,嗣后除例载比照光棍各条,仍照例斟酌定拟外,其馀情罪相彷,尚非实在光棍者,不得混照光棍例定拟。

申严番役吓诈骗害之禁。都察院奏审李长㤗诬告刘四因事行贿刑部司员刘琬受赃,全属歩军统领衙门番役等,夥匪捏词供证确凿,并奏番役之白役人等俗名圆扁子,并非额役,每借名吓诈生事,设计诱人犯法,民间甚为扰累奉。

谕:「向来提督衙门番役,及内务府番役恣行不法,遇事生风,其索诈骗害之恶,不可枚举。朕又闻番役等竟将京城内外地方各人私自分管,且将六部衙门事件各派一人访查,此则可恶之尤甚者。部院之事,自有该管之大臣与职司稽察之官员番役何人,而敢于私自窥伺,以持其长短乎?著歩军统领严行禁止,并将白役圆扁子之类尽行革退,不许私留一人,致滋闾阎之扰。嗣后倘有被番役等骗害者,准赴刑部、都察院控告,该部院即据实奏闻,朕必将畨役严审治罪」。

中定施用刑具之例,刑部议准:「各省州县所用刑具务照定式,不得用短夹棍及大板重枷至征比钱粮应用小板,轻枷薄以示惩,下限全完,即行释放。又强盗十恶、谋故杀人等重犯,仍照例用鐡锁、杻镣各三道。其馀鬬杀人命,以及军流徒犯,止用枷杻,各一道。笞杖人犯,止用铁锁。

定遣犯逃后为匪之例。刑部议:「准嗣后平常发遣人犯逃后无行凶为匪者,仍照例于发遣处枷号两个,月鞭一百,交与该管处严行管束外,其审有行凶为匪者,悉照现在所犯,分别定拟。犯应监候斩者,改为立斩,犯应监候绞者,改为立绞,犯应徒以上者,改为绞监候。至于行凶为匪之事情,罪各有轻重。如窃盗计赃,鬬殴伤人,俱有罪止于杖者,若一概置之,重典似属未协,应照逃回、无行凶为匪例,枷号两月之外,再枷号一月。互见徒流门。

改定故杀胞弟例奉。

谕:「律载兄故杀弟者杖一百,流二千里,故杀妻者绞。朕思兄弟乃手足之亲,较妻为重。今杀妻拟抵而杀弟转轻,其情理未协,其如何更定律例之处?著九卿㑹议。寻议故杀期亲弟妹,照故杀大功弟妹,律均拟斩监候,殴至死者,亦改照本律,满徒加一等,杖一百,流二千里」。从之」。互见《徒流门》。

更定生监包揽钱粮例,凡贡监生员包揽钱粮,侵収入已者,照常人盗仓库钱粮,例计赃论罪,包揽八十两以上,虽无拖欠,照不应重律,杖八十,仍革去贡监生员。不及八十两者,仍照揽纳税粮。杖六十之律定拟。

又设立循环监簿。刑部奏:「准嗣后各省各府设立循环监簿,饬令所属州县将毎日出入监犯名姓填注,按月申送该府,逐一查阅。其有不应收监而滥行监禁及怀挟私雠,故禁平人者,均照律拟罪。虽系应监人犯,如有吏卒借端需索者,以枉法从重治罪。该管官照失察衙役犯赃例议处,故纵者照纵役,犯赃例革职」。

二年,定捕役致死犯人例。刑部议奏,嗣后除犯人脱逃持仗拒捕,其捕役实因追擒格鬬而杀死者,照律勿论。外若罪犯,业经拿获,而捕役借称设法制缚误伤其命者,仍照已就拘执而杀之律,以鬬杀论。倘捕役受人贿嘱将罪人致死者,照谋杀人,首从律治罪,并将捕役误伤杀死人例,停其引用。从之。

定盐徒十人以下伤一人例,三法司改拟山东省拒捕殴伤巡役之盐徒,张汉等分别绞候佥遣,并声明律。载盐徒拒捕者斩,监候为从者减一等,杖一百,流三千里。又定例,盐徒聚众,若止十人以下,原无兵仗,遇有追捕拒敌因而伤至二人以上为首者,依律处斩。下手之人,比照中途打夺罪人,因而伤人律拟绞,并未议及止伤一人为首与下手之人,作何治罪之条。今张汉拒捕,实止伤及一人,若遽照伤至二人为首律,拟斩监候。下手之张臻等,照中途打夺罪人,因而伤人,例拟绞监候,殊未允协。请将张汉改照罪人拒捕,殴所捕人至折伤以上者,律拟绞,监候张臻等照为从律,减一等,佥妻流三千里。至配所,杖一百并请。

敕下,律例馆载入例内,从之。互见徒流门。定停族人致死、族匪免抵之例。旧例:凡同族之中,有凶悍不法、偷窃奸宄之人,倘事起,一时合族公愤,不及鸣官处,以家法致死者,报官审明。死者应死与不应死将为首者分别定拟,免其拟抵。至是,两广总督鄂弥达奏称族中贤愚不一,恐有朋比,串害地方,岂能洞烛无遗?倘民间恃有减等免抵之例,相习成风,其中难免寃抑,应请。

敕下律例馆将此条酌删从之。定本宗为人后者之子孙及异姓义子犯本生尊长例。九卿㑹议律载为人后者为本生亲属孝服降一等。又称乞养异姓义子以乱宗族者杖六十,其子归宗,并未将本宗为人后者之子孙及异姓义子未经归宗以前,于本生亲属服制分晰注明,恐愚人无知,误罹法网,内外法司或间有引断错误之处。嗣后凡本宗为人后者之子孙,于本生亲属孝服祗论所后宗支本生亲属降服,如于本生亲属有犯,俱照所后服制定拟。其异姓义子与伊所生子孙为本生父母及亲属孝服,俱不准降等,即已立为嗣,原系律应归宗之人,其本身及所生子孙为本生父母亲属孝服,亦俱不准降等,各项有犯,仍系本宗服制科罪,照例归宗」。从之。定图财害,命分首从例奉。

谕图财害命,原同强盗之例,查强盗案尚有分别不尽立决,而谋财之案,或以数人而抵一人之命,于法未免稍重。大抵图财谋命者,若无起意为首之人,必不能行事。今若将起意为首者立置重典,其馀改为监候,使天下知起意之罪不同于胁从,不敢造谋纠约,则此等凶恶之事,未必不渐次减少。其如何定例之处,著九卿详悉定议,寻议图财、谋命杀人之犯,因欲图其赀财,即行殒其性命,实属凶残。请将造意并为从加功者,仍依律斩决。其为从并未加功者,应量加末减。至于图财伤人未死之案,虽被害者幸而未死,但已预存致死之心,于法实难寛宥,应将造意为首者,亦依律斩决。并未加功伤人,则照强盗,情有可原例减等发遣」。从之。

定私越番地之例。刑部议奏:「嗣后台湾地方,倘有民人偷越定界,私入番地者,照私出外境律杖一百。如有偷越深山、抽藤采棕等事,照越渡縁边闗塞,律杖一百,徒三年,管束不严之庄头,照本管头目,钤束不严律,杖八十,乡保、社长各减一等,发落所获番物入官」。从之。

定严借盗销案之禁。刑部议覆御史周绍儒条奏:「嗣后缉拿盗犯限内无获州县官希免处分,将别案已正法之盗指为盗首,或盗数未足,作为夥盗,互相交结。借盗销案,将原审州县及邻邑嘱托之印官,俱照讳盗例处分。如系捕役串同盗犯,教供妄认,将捕役照诬,指良民为盗,发边卫充军,例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互见徒流门》。如有贿买情弊,以枉法论,从重治罪。

定夫匠不法之罪,刑部题定嗣后夫役工匠,如遇𦂳要,差事唤集公,所有为匪不法,不遵官长约束,逞刁挟制,因而率众扬散,以致贻误要差者,为首之人,照河工𦂳要工程,如有浮议动众,以致众力懈弛例为首,拟斩监候,为从枷号,一个月杖一百。倘审系无知偶尔违禁干犯赌博等事,并无挟制官长扬散误差者,仍按各本律治罪。

三年,定考试聚众妄击冒籍为首从者罪。礼部奏定,凡遇妄攻冒籍,于学臣考试之时,聚众横击者,应将为首者照诬告人,杖罪加所诬三等律,杖六十,徒一年,为从者减一等,杖一百,仍停其考试」。互见徒流门》。

改定窝逃例。刑部议:「准窝逃之家,除旗人仍照例分别罚银、枷责。如民人实不知情,在六个月以内者,仍照例免议外,已过六月,窝家照违制律,杖一百十。家长地方邻,佑照不应重律,杖八十。地方官失察,过六个月,降一级,留任过二年,降二级,调用武职官员,照文职议处。如明知,其逃故意窝留,三个月之内呈首免罪,过三个月,杖九十,徒二年半,十家长地方邻,佑照违制律杖一百。若过一年窝家及地方邻佑等,分别杖徒有差,地方官明知纵容居住者,照藏匿,重犯例革职。武职官员,亦照此例议处」。互见徒流门。

改定殴毙奴仆例。刑部议镶红旗、满州三等䕶卫释伽保图奸家人,破脸之妻金氏不遂,将破脸毒打毙,命应拟革职奉。

谕:家主奴仆,虽名分攸闗,而人命至重,岂容轻易致毙?释伽保因图奸仆妇不遂,即将伊夫毒殴腿,断骨折,立时毙命,凶恶已极,著革职发往黑龙江定例,故杀奴仆者,降二级调用,恐不肖官员恃有职衔,谓打死家人罪不过降调,且任内有加级,纪録又可抵免,遂致恣意残害此风断不可长,从前定例,尚未明晰,即以故杀而论,恶仆逞凶,其主杀之,乃故杀也。今释伽保因奸毒杀其仆,又岂可同日语哉!」著九卿分别定议,寻议嗣后家主将奴仆之妻,妄行占辱,或图奸不遂,毒殴致毙,审有确据,及本主自认不讳者,将伊主不分官员,平人悉照释伽保例,发黑龙江当差。互见徒流门。如伊主并无奸占别情,而奴仆将图奸无据之事,诬䧟其主者,仍照干犯名义律治罪至奴仆,罪不至死,家主起意致毙。既照故杀,例问,拟降调,虽有加级,不准抵免」。从之。

定帮助困殴事主逼索财物者,罪律。载强盗已行得财者不分首从,皆斩。康熙五十四年,定造意为首及杀伤人者一二人正法,馀俱减等。雍正五年,定强盗案件,将法所难宥,情有可原者,分别定拟。至乾隆二年,刑部议准御史周绍儒条奏,凡盗案有下手困縳及架送事主之犯,仍拟以法所难宥不得,以其并未伤人概从末减。至是,部臣以盗案有帮助困殴按捺,事主逼索财物者,此等虽未伤人,实亦法所难宥。向例尚未分晰详明,请嗣后除造意为首,及拒捕伤人、困縳架送事主者,仍照例拟以法无可宥,及迫于饥寒诱逼入夥并无逞凶者,仍请。

㫖减等外,其有帮助困殴按捺事主逼索财物者,无论伤人与不伤人,俱拟以法,无可宥」。从之。

定窃贩子女之例。定例,贵州地方有外省流棍勾通本地玩法之徒,将民间子女拐去四川湖广贩卖,甚将荒村居住之人硬行绑去贩卖为首者,照聚众抢夺路行妇女,例立斩,在犯事地方正法,为从者拟绞监候,其窝隐䕶送分别为首者,照例割断脚箸。嗣经本年四月刑部题准困拐苗民案内,将罪应割两只脚筋者,改为杖一百,流三千里,应割一只脚箸者,杖一百,徒三年。至是,以拐案内有指引困拐、藏匿逓卖之罪,未详定例。请嗣后如留歇贩棍之人,果有困拐藏匿递卖确据者,即照开窑为首,例同川贩首犯皆斩,立决。在犯事地方正法,若无帮同情事有分赃确据者,无论赃数多寡,照窝藏强盗,坐家分赃例。不分首从,发边卫充军。其止知情窃留,无分赃情事,无论人数多寡,仍照定例。为首者杖、流为从杖徒。其窝贩之邻佑明知不首者,照知而不首,例满杖」。从之。互见徒流门。

定旗人窃盗三犯枷责后复犯窃之例。凡旗人另户正身,有犯三次窃盗,计赃在三十两以下者,仍照例枷责完结。若于发落后复行偷窃者,嗣后除计赃在五十两以上,仍照例拟绞外,五十两以下不计赃,俱发宁古㙮当差。互见《徒流门》

定制卖赌具分别刻板描画科罪之例。刑部议奏造卖赌具之案,其刋刻印板,立时可以刷印多张者,辗转贩鬻,流毒无穷,不得不严加惩创。若止用笔描写,既非俄顷之功,陆续描成出售,获利尚微,贻害犹浅,较之刋板造卖情罪,洵有轻重之差。即如伪造印信定例雕刻假印之犯,例应拟斩。若但描摹印信诓骗财物,犯该徒罪以上者,发边逺充军,犯该徒罪以下者,计赃以次递减。是伪造假印,尚有雕刻描摹之殊,则造卖赌具亦应照此例分别定拟。凡印板造卖赌具者,发邉逺充军描画纸牌者,减一等治罪」。从之。互见徒流门。

定捕役诬良,不准援赦例。凡捕役诬拿良民,及曽经犯窃之人,威逼承认,除所被罪名,遇赦尚准援免者,其反坐之。番捕,亦得援赦免罪外,若将平民及犯窃之轻罪逼认为谋杀故杀强盗者,将捕役照例充军,遇赦不准援免。

更定隐匿入官财产例。刑部议奏:「向例旗员隐匿侵欺,案内家产不分所隐价值之多寡,但论原案未完之数,在一千两以上本犯拟斩监候者,将伊妻并未分家之子概入辛者库,一千两以下者概拟枷号,汉人则不分侵那,概从杖一百之律,同一隐匿家产,而满、汉轻重不同,且侵那亦无分别,尚未允协。嗣后无论满、汉除隐匿那移案内之家产,仍照隐匿本律治罪外,如隐匿侵盗案内之家产不论原案未完之数,应计所隐家产价值之多寡,照坐赃律,分别定拟。若罪止笞、杖、徒、流、系旗人枷责完结,所隐家产俱行入官」。从之。

定审拟旗、民、交渉案件之例,向例奉天所属旗、民交渉案件,由地方旗、民官略具案情,送刑部审拟。应质人犯,多属牵连,及刑部提解驳查,往返担延,不无滋累。至是奉。

谕:地方官身既亲民,平日习知人情,临时自易体访。今就近旗民官会同承审定拟,止将罪犯解部覆讯定案。其馀一切牵连对质之人,于审明之日即行省释定兵丁结交匪类及身为匪者罪,兵部题准。嗣后凡有兵丁,结交匪类漏信脱逃,依捕役结交。巨盗漏信脱逃,例不论曾否得财,照本犯治罪。若兵丁身自行,窃依捕役行窃例,除计赃分首,从照常人拟罪外,各加枷号两月。如勾通窃盗坐地分赃,亦照捕役例断豢窃一二名者,照常人窃盗治罪外,加枷号三个月。豢窃三四名者,杖流。五名以上,发边卫充军。如勾通之贼,系积匪巨猾,计勾通名数多寡,分发附近边逺极边烟瘴充军互见徒流门。该管营官照不实力,稽查盗贼,例降二级调用。徇纵者,照讳盗例处分。

定强奸不遂,殴伤本妇,致越数日身死者,照因奸威逼人致死,律拟斩立决。

定成案未著为例者,不得援引。刑部议覆御史王柯条奏,定拟罪名,除正律正例外,凡属成案未著为例者,毋得牵引。如督抚办理案件,果有与旧案相合,可援为例,许于本内声明臣部详加核议,应如所请,著为例」。从之。

定办赈侵渔之例。御史霍备条奏:嗣后办赈各员,如有私征勒派扣克,侵肥情弊,其罪较寻常枉法尤重,计赃科罪定拟,具题后即照原拟发落不得概准,限内完赃减免。其应追银数,著落该犯家属变赔」。从之。

四年,定运丁潜逃之罪。刑部奏定「嗣后运丁不拘空重,如有私自潜逃,弃船中途不顾者,将该丁照守御官军在逃,正律治罪,仍于面上刺逃丁」二字示儆。

定非登时杀死奸妇例。刑部议奏:「凡非奸所登时,杀死奸妇,或闻奸数日,杀死奸妇,除奸情,审无确据者,仍将本夫拟绞外,其审有确据奸夫到官供认不讳者,将本夫照奸夫已就拘执而殴死例拟徒奸夫,仍科以犯奸之罪」。从之。

定继母致死前母之子分别定拟之例。刑部议奏:「嗣后如有继母将前母之子故意凌虐有心杀死者,仍将继母所生偏爱之子拟绞监候外,如系殴打伤重,以致身死,审明委无欲杀之心者,将继母偏爱之子杖流,至于肆行凌虐,致前母之子情急自尽者,实与殴杀有间将继母偏爱之子杖」。从之。严各部书吏需索之禁奉。

谕各部之弊多由于书吏之作奸,外省有事到部,必遣人与书吏讲求,能饱其欲,则援例准行,不遂其欲,则借端驳诘。司官庸懦者往往为其所愚而不肖者,则不免从中染指。至于堂官事务繁多,一时难以觉察,且既见驳稿,亦遂不复生,疑以致事之成否,悉操书吏之手,而若軰肆无忌惮矣。在督抚、藩、臬等,止图事之完结,遂乐为应付而不惜,甘为容隐而不言,无怪乎奸胥猾吏以诈骗为得计,视国法如弁髦也。内部之书吏,索之督抚,彼此效尤,必至督抚之书吏,索之司道,司道之书吏,索之府县,层累而降受其害者,仍在吾民也。嗣后著严行禁止,藩、臬以下经手之案著,督抚严查禁约,倘书吏有仍前需索者,督抚即时奏闻。如有不遵朕㫖私相授受者,必将与受之人照枉法赃治罪,督抚容隐不奏,亦必严加议处。各省闗差、盐政、织造、提镇等官,俱一体遵行。

定官役因事受贿,完赃减等例。刑部议:「准嗣后除侵盗那移之犯,并审无入已坐赃致罪者,限内完赃,均照原例分别减免外,若官吏因事受财贪婪,入已审明枉法不枉法,及律载枉法不枉法论等赃,果于一年限内全完,死罪减一等,改流,军流以下各减一等发落。倘限内不完,照原拟监追流罪以下,即行发落。互见《徒流门》

定停讼时,仍行审断事例。刑部议:准农忙停讼之时,凡有婚姻内觑少艾而谋夺,贪财利而改婚田土旧荒、新淤、抢种、争获、渠塘、水利、争引、灌溉等事,该地方官立刻剖断,不得以停讼藉词推诿」。六年,又奏:「准凡坟茔等项,遇停讼仍行勘断」。

禁止道官差法员,潜往各省考选道士及开坛𫝊度受籙犯者,照违禁例治罪。

严略卖番仔之禁,刑部议:「准嗣后如有略卖番仔之内地人民,照依略诱良人及略卖良人为奴婢,律不分首从,均杖一百,流三千里至安南国,夷民有串同通事诱卖出境者,行文该国王自行拿究,一体严禁。

定年,㓜被胁为盗例,刑部议准:「凡声明情有可原之夥盗内如果年止十五以下,被人诱胁随行者,无论分赃与不分赃,俱拟满流,不准收赎,著为例。互见徒、流》、《赎刑等门

定独子出继例。户部议:「准民间立继与人,如止一子,虽系期功分,应得继之人,亦不得以独子过房为嗣。如有图产不顾宗祀,将独子出继者,除断令归宗外,将本生父母照不应重律杖八十。倘独子借出继贪产不念本生父母者,除归宗外,仍照奉养,有缺例杖一百。

定杀功服以下卑㓜一家,非死罪二命例。刑部议准,如有杀死功服缌麻,卑㓜一家非死罪二命者,俱拟绞决。永著为例。

定盗首自首,免死改遣例:劫盗未经伤人之首、犯于罪,未发而自首者,佥发充军。闻拿自首者,照情有可原例,佥遣窝家盗线,与盗首同科。详见《徒流门》。五年,申定免死人犯,为匪计赃科罪例,凡免死人犯,除在配所杀人及为强盗并逃后复犯行凶为匪者,仍照定例遵行外,其在配所窃赃至满贯以上及三次窃盗律,应拟绞者,俱拟斩立决。应拟徒罪以上者拟斩监候。应拟笞杖者,枷号三月,鞭一百。详见《徒流门》。

定强夺良家妻女未成奸者例,凡强夺良家妻女、中途夺回及尚未奸污者,照已被奸占绞,监候减一等例,杖一百,流三千里。若因所定之女病亡残废,輙将女之姐妹用强抢夺者,亦照强夺良家妻女,已未成奸律科罪」。互见徒流门》。

定旗差协同缉逃之例。刑部议准嗣后该旗果知逃人确实下落,即禀明左右司,一面密移地方官,一面拨兵勒限赴地方官投验,该地方官即㑹营添差兵役,协拿讯供转解,理事收审,其窝家仍不许并解,听地方官审详。倘兵役不实,力协拿,以致兔脱照疏纵逃人例治罪。如旗差不赴地方官验照径拿者,仍照私自拿逃例定拟。旗差兵役有索诈者,照例科断。

申定殴死胞兄、留养承祀,及救父殴死大功兄之例。九卿议奏,弟殴兄死,遇有留养承祀者,向例枷责完结嗣奉」。

谕㫖以伦纪攸闗,枷责完结过轻,改为斩监候,正以孝弟本属一理,既不弟其兄,虽留养亦必不能孝其亲,且祖宗亦必不歆其祀,徒使凶顽幸免,伦纪有乖,故改斩监候,使拘系在狱,渐化其凶残之性,然后留以养亲承祀,此仁至义尽之道也。请嗣后此等罪犯俱改拟斩监候,俟三年后该督抚查明,于秋审册内声明请。

㫖:照例枷责留养承祀,倘三年内,遇有父母病故及有人承祀者,仍拟情实,再据刑部议,救父情切殴死大功服兄照侄,殴伯叔之例,分别已成伤未成伤,及折伤三等科罪。查人子当父母被殴死生呼吸之际,此时但知有父母不知有大功兄,亦但知救父母于急难,更不知已之因此而获罪,仓惶失手,以致殴毙,是以谓之情切。若分别三等,势必救父之时,先视其大功,兄之殴伊父,必致折伤,然后救之天下,固无此人子,且先计大功兄之罪至于流绞,然后已之殴死,可以末减,计较瞻顾,又岂所谓情切者乎?请嗣后救父情切,殴死本宗期功亲属者,仍拟斩监候援例。两请候。

㫖定夺但监候之后,厯年秋审,以此等罪犯,本应立决,改拟监候,不复更寛,多有入于缓决而连年监候者。臣等伏思人子见父母被殴,但知父母生死为急,不暇详审,非凶狠者,比虽改拟监候,已邀寛典,而长系囹圄,情殊堪悯,请于秋审时核明情有可矜者减等,则情法似均得其平矣」。从之。

定两家互殴各毙一命例。刑部议准,凡两家互殴,各毙一命,除尊卑服制及两家死者多寡不同,或故杀鬬杀情罪不等,仍照本律定拟外,其两家互殴,各毙一命,的系各凶手本宗亲属将应拟抵人犯免死,减等发边卫充军互见徒流门。至二十六年,又定各毙一命案内,除均系同居亲属无庸追埋外,或一家被杀之人,与减军之犯,有不同居共财者,各于犯人名下追银二十两,给付死者家属定严胥役捏充牙行之禁。时外省衙役,每有更名捏姓,兼充牙行,倚势作奸,为害商民者。

上命定例严禁,寻议不法奸胥,有更名捏姓兼充牙行者,应照更名重役例杖徒,如有诓骗客货累商等情,即照光棍顶,冒朋充霸开统行逼勒商人,不许别投拖欠。客本久估累商例,枷号一月,发附近充军。地方官失于查察及有意徇纵者,分别降罚。从之。互见徒流门。

定佐贰官不许夹讯之例。刑部议,准御史永寿奏请佐贰微员审理批发奉委事件,有应夹讯者,系上司批委详明,上司,改委印官审理,系印官批委呈明,印官掣回自审,其佐贰官不得擅用夹讯颁行。

大清律例先是元年,尚书傅鼐奏大清律集解附例一书所刋原例增例。钦定例三项,非尽见行之条,而自刋刻后至今前例,又多酌改应请。

特简大臣,统加检核,増删应仍照旧例行者,亦即酌复旧章,除律文、律注,仍旧外。其刋入之例,必将某条附载某条之处,确切不移,纂辑成书。恭请」。

钦定刋刻,颁示得。

㫖允行。又令各省督、抚、臬司,有刑名之责者,据实敷陈,各抒所见。

勑交该馆,以资采择,至是书成,凡四十有七卷,律文四百三十六条,悉仍旧本,删律总注。其注内有与律义有所发明,实可补律之所不逮者,别立一条,著为成例。附例千有四十二条,删原例、増例各名目。凡乾隆四年十二月以前奏准通行之例,俱逐条以次附例。其五年以后之例,依元年奏准五年一次,陆续増修,附律例之后。

颁行直省永,著为例。

定老𤓰贼案,内𫝊授学习各犯条例,凡老𤓰贼,除首从照律定拟外,其审有𫝊授技艺在家分赃者,照强盗窝主造意,身虽不行,但分赃者,律拟斩立决,跟随学习之人,虽未同行,俱照强盗情,有可原例,免死发遣,如无学习确证,不过与贼往来熟识,照知情不首例,杖一百,㸃卯充警。

六年,申严贪黩败检之戒。时山西巡抚喀尔吉善叅奏学政喀尔钦贿卖生童布政使萨喀谅酷虐贪婪,请革职审,拟疏入奉。

谕「朕御极以来,信任大臣,体恤群吏,且増加俸禄,厚给养廉,恩施优渥,以为天下臣工,自必感激奋勉,砥砺廉隅,实心尽职,断不至有贪黩败检,以干宪典者,不意竟有山西布政使萨喀谅、学政喀尔钦秽迹昭彰,赃私累累,皆朕梦想之所不到我。

皇考整饬风俗,澄清吏治,十有馀年,始得丕变。今不数年间,而即有荡检逾闲之事,既不知感激朕恩,并不知凛遵国法,将使我。

皇考旋《乾》转《坤》之苦,𠂻由此而废弛,言念及此,朕实为之寒心。昔日俞鸿图贿卖文武生童我。

皇考将伊立时正法自此,人知畏惧,不敢再犯。今喀尔钦贿卖生童之案,即当照俞鸿图之例,而行萨喀谅、喀尔钦二案,著吏部侍郎杨嗣璟,前往会同巡抚喀尔吉善秉公,据实严审定拟。寻经审拟,喀尔钦即行正法,萨喀谅依律处斩,并皆藉没家产。

改定贩私盐诬扳例。刑部议覆。广东按察使潘思榘奏:「律载凡贩私盐诬指平人者加三等,拒捕者斩。又雍正三年定例,私贩诬扳者即非拒捕,亦照拒捕伤人律治罪。窃思诬告人死罪未决者,照律反坐满流,加徒役三年。私贩罪止杖徒,而诬扳平人即加至斩,是反重于诬告人死罪未决者矣。查诬告律内诬告人流、徒、杖罪者加所诬三等请嗣后私贩诬扳平人者,仍照律加三等,杖一百,流三千里,应如所请」。从之。互见徒流门

申严诬告越诉例奉。

谕从来诬告越诉,最为良民之害。盖一州一县之内,必有一二狡黠之徒,以殷实之家为可扰,稍不遂意,輙寻衅兴讼,捏造谎词,拖累株连,以泄私忿。更或未控州县,即控府道未控府道,即控院司比比皆是,深可痛恨。嗣后凡驾词诬控者,必按律加等治罪。凡未经在下控告者,院司、道府不得滥准其业,经在下控理复行上控者,必其情理近实,先将原告穷诘,然后准理。若发审属虚,诬告与越诉二罪,并坐其如何酌量定例之处。著刑部议奏。寻议:「如越诉审理属虗,除诬告加等治罪外,先将该犯枷号一月示众」。从之。定私铸小钱例,大学士等议覆。御史杨朝鼎条奏:「私铸砂殻无字小钱,应量行末减。查私铸砂殻虽系小钱而搀杂于制钱之内,即可行用。是以律例内并未开载砂殻无字小钱另有分别定拟之条。今如该御史所奏,比照伪造印信未成律减等拟流,则奸民恃律禁之稍寛,幸重罪之。可免贪图微利,转起犯法之渐。但砂殻小钱并无年号字样,稍与私铸大钱有间。请嗣后将私铸砂殻小钱之犯为首,及匠人均拟斩监候。其例应绞决者,概照免死减等例,分别发遣。应发遣者改为满流,以下依次递减一等按之,情法更得其平」。从之。互见徒流门。申定递回原籍人犯潜逃来京之例。刑部议:奏查徒罪限满递回原籍管束之犯复潜逃来京者,拿获之日,俱遵照乾隆二年定例枷责递回原籍,约束疏纵之地方官照例查恭。至徒罪以下笞、杖、枷责递。回原籍之犯,复行潜逃来京者,例内并未议及地方官亦无处分。请嗣后在京问拟笞、杖、枷责递。回原籍人犯,如有复逃来京者,除初次二次本犯,仍递回原籍安插,免其治罪,地方官免其查叅外,其复逃来京,俱仍递回原籍,交与地方官严加管束,若有犯案者,从重归结。其疏纵之地方官照递回人犯出境例,分别议处,载入例册通行」。从之。定原殴伤轻保辜馀限,因风致死例。凡遇原殴伤轻,虽过保辜,正限后,尚在十日之内,名曰馀限。。因风致死者,照殴人至废疾律,杖一百,徒三年。互见徒流门》

勑律例毋得轻议纷更。奉谕:律例一书,原系提纲挈领,立为章程,俾刑名衙门有所遵守,至于情伪无穷,而律条有限,原有不能纎悉必到全然该括之势,惟在司刑者,体察案情,随事详酌,不可以一人一事而即欲顿改成法也。本朝大清律周详明备,近年以来,又命大臣等斟酌重修,朕详加厘定,现在刋刻颁行,而条陈律款者,尚属纷纷至奉天府。府尹呉应枚竟奏请酌改三条。夫以一定之宪章,欲以一人之臆见妄思变易,究竟不能尽民间之情弊,而朝更夕改,徒乖政体,嗣后毋得轻议纷更。如果所言,实属有当该部,亦止可议存档案,不得擅改成书。

严捕役分地坐缉之禁。刑部议准:嗣后各州县捕役,俱不得令其分地坐缉经年盘踞,致有敛费䕶盗之事。倘有仍前设立路快坊快区捕等项名色,扰累居民,将该捕役治以违例之罪,地方官照例查恭。

定尊长谋杀卑㓜为从之例。是时,云贵总督张广泗题奏民人刘四贵等谋杀小功服侄刘光裕首犯刘四贵,照例绞候,从犯刘三贵,无例可援,听候部议。嗣三法司核拟刘四贵绞,候刘三贵杖流,并请嗣后尊长谋杀本宗及外姻卑㓜除为首者,仍依故杀法定拟外,其为从加功之尊长,各按服制分别已行已伤、已杀三项,各依为首之罪,减一等定拟。若同行不加功,及同谋而不同行者,又递减一等。事下九卿议,奏寻议应如三法司所奏。从之,更定打死赎身。家人非死罪而锉骨烧埋者罪,刑部审拟原任。鸣赞、福海打死赎身,家人常徳锉骨烧埋,依杀,奴仆非死罪三人,律发遣黑龙江。上以常徳系福,海已赎身之家人,非现在服役者可比本人,又无过恶,福海怀恨,立毙其命,又复支解其尸,残忍狠毒,出于情理之外。刑部强引杀奴仆非死罪三人,律拟以发边,实属不伦,将满、汉堂官严加议处,寻改拟绞立决」。从之。

七年,申明致死,婢女分别红白契买之例。刑部议覆侍郎张照等奏请申明致死婢女画一科断之例,查例载旗人、故杀白契所买之人并典当之人,俱照故杀雇工人律,拟绞监候,若殴打死者,照律治罪。又定例:康熙六十一年以前,各旗所买白契之人俱不准赎身,有逃走者,许递逃牌。雍正元年以后,白契所买单身及带有妻室子女之人,俱准赎身,若买主配有妻室者,不准赎。是红契则为家人白契,即为雇工,而向来问刑衙门科断,惟家主致死,白契所买家人,则照雇工人例,于白契所买婢女,俱照红契定拟,殊未画一。请嗣后民人于雍正十三年以前白契所买家人,照八旗之例准作家奴。倘伊主殴杀故杀,俱照红契,一例拟断。若乾隆元年以后,除婢女招配者,亦照八旗配有妻室不准赎身之例,作为家奴外,其馀白契所买之人,俱以白契定拟,至旗民所买婢女,已配给红契家奴者,准照红契办理」。从之。

八年,定私铸铅钱之例,刑部议覆。闽浙总督那苏图奏:「私铸已有定律,私造铅钱作何治罪?向无明文,应请照」。

国初私铸铜钱,原律为首及匠人拟绞监候,为从及知情买使者,杖一百,不知者不坐」。从之。

盛京驿站馈送之禁时。

盛京兵部侍郎及正、副监督,多有私受驿丞馈送及规礼者事。

闻奉。

谕嗣后有仍蹈前辙者,从重治罪九年,定妻过失,杀夫妾过失,杀家长及正妻例。刑部议覆,苏州巡抚陈大受疏称欧徳润妻丁氏过失,揿伤徳润,身死查。

钦颁新例,妻妾殴夫条内注有妻过失杀夫当用比律之语,但未明言应比何律?查妻为夫服斩衰三年,应以服制轻重,比照科断,应比照子过失杀父母律,将丁氏杖一百,流三千里,系妇人决杖一百,馀罪收赎,应如所请,再查妻妾殴夫条下,注云:夫过失杀妻妾,及正妻过失杀其妾者,各勿论。若妾过失,杀家长及正妻,当用比律,自应分晰指明,使问刑衙门知所遵循。查妻为夫,妾为家长,俱服斩衰三年,妻过失,杀其夫妾过失杀家长,俱比照子孙过失,杀祖父母父母,律杖一百,流三千里,妾为正妻,服期年妾过,失杀,正妻应比照过失杀期亲尊长,律杖一百,徒三年,俱行决杖,馀罪收赎。从之。互见徒流门至二十七年,又定妻过失杀夫妾过失杀家长除照例科罪外,均令不许改嫁。或有实无内外亲属可依不能自存者,该族保人等呈报地方有司查明,当官嫁、配违者,主婚媒人,分别治罪,申定致死,在配发遣,为奴人犯例,凡强盗免死,减等发遣,为奴之犯,如怙恶不悛,不服伊主管束,或无故欺凌平人,经伊主及平人殴打毙命,伊主免罪,平人照本罪减等,拟徒。详见《徒流门》。

定五城御史审事之例。巡视西城御史舒敏奉请:五城凡有事件,必令满、汉二员进署,公同审理。其私设刑具,𫝊集人犯独行审断之处,应概行停止」。从之。

申定阵亡子孙,免死一次,分别是否,因公之例。三,法司核拟旗人穆延太图财扎死,民人龚兴应拟斩决,查穆延太祖父出兵阵亡,可否将穆延太照例,免死减等,发落奉。

谕例内:凡祖父出兵阵亡,其子孙准免死一次者,原系国家酬功之意,其因公事获罪至死者,自应照例寛免。今穆延太图财害命,非因公事获罪,其祖父军功与被杀之人何干,仅以枷责完结,既不足蔽辜,且将使不肖之子孙有所恃以肆恶矣。著改为应斩监,候秋后处决。

定尊长殴卑㓜至笃疾者,断给财产之例。刑部议:奏例载故杀期亲弟妹,照故杀大功弟妹,律拟绞监候。其殴期亲弟妹致死,照本律,满徒加一等,杖一百,流三千里,未经议及殴至笃疾照律勿论者,断给财产之条,请嗣后有期亲尊长、欧卑幼外,祖父母殴外孙至笃疾者,如卑㓜实系顽梗,触犯尊长,一时忿激,以理责打。虽至笃疾,仍照律毋庸置议外,其卑㓜并无干犯尊长,自恃分尊,非理毒殴,以致笃疾者,应将财产一半断给被伤之卑㓜,资其养赡」。从之。

停止每岁矜减五次缓决人犯之例。先是,刑部议准自乾隆十年为始,将五次缓决人犯于本内声明情罪尚可矜原者,另摺奏请,著为成例。至是奏准于乾隆十年办理一次,嗣后停止,俾人知殊恩,不得再邀蹈法,不得幸免。从之。

定夥盗自首,分别定拟之例。是时河南巡抚硕色审题:盗犯于黑儿行劫五次,俱系随从把风,并未下手伤人,且事未发而尽行自首,应照罪人自首例免罪,部议:行劫五次本属立决之犯,与行劫一二次者不同,若止因其尽数首出即行,全免情罪未符,请嗣后夥盗除行劫一二次者,于事未发之前,将行劫次数尽行首出,仍照例免罪外,其行劫三次以上,虽系尽行自首,仍照未伤人之盗首,事未发而自首例,佥妻发边卫充军,若闻拿投首,亦照未伤人之盗首,闻拿投首,例佥妻发遣,于黒儿,应佥发,边卫充军」。从之。互见徒流门。

又定私铸铅钱不及十千者,为首及匠人俱照,情有可原例,于疏内声明请。

㫖发遣为从及知情行使者,依次递减。互见《徒流门》。定流、犯脱逃,分别原。犯流罪及减等为流者,按犯逃次,数递加治罪例。详见《徒流门》。

十年严挂斗送匾之禁,奉谕亲民之官,审理词讼,秉公剖决,乃职分所当。然在官无可居之功,在民亦不必言感。朕闻外省陋习,有于词讼审结之后,胜者以为得计。纠集亲友邻里,制斗造匾,悬挂公堂无识有司亦恬然受之,不以为怪。此等阿谀献媚,适以启好讼生事之端,且流为粉饰沽名之弊,浇风断不可长。嗣后有仍前挂斗送匾者,将徇隐之有司恭处本人,一并治罪。

申定秋决过期行刑之例,奉谕:「向来冬至既届一应,秋决人犯例不行刑,若逺省有奉到文书在冬至以后者,则留至次年冬至。前正法后,因此等人犯,尽属凶恶,罪无可缓,若至一年之乆,未免别生事端,仍于奉到部文时处决,但思应决,诸犯既无可缓,适值冬至亦须稍迟,嗣后如有过期接到部文者,著于冬至七日以后照例处决。

定人夫领帑脱逃例。工部议:「准嗣后凡修作工程,如有夫头人等,已经领帑私行侵蚀,不即照数雇夫以及领帑私逃者,均照常人盗仓库钱粮律,计赃治罪」。

定聚众抗官通行例,刑部议覆,侍郎秦蕙田奏言:「例载山陜两省刁恶顽梗之軰,假地方公事,迫勒平民,约㑹抗粮敛钱构讼,抗官塞署,或有寃,抑不于上司控告,擅聚众至四五十人者。地方官与同城武职无论是非曲直,拿觧审究,为首者照光棍例,拟斩立决,为从拟绞监候。又福建地方,如有借事聚众,罢市,罢考打官等事,均照山陜题定之例,分别治罪定例,系专指山陜等处而言,向来此等案件别省犯者甚少,但人心之淳漓不同,如有所犯相同,自当一例惩治,其情罪稍轻,律有正条者,仍各照本律科断,应如所请」。从之。

定强盗不同居父兄一体处分例。刑部议:准,「强盗之父兄果明知子弟为盗,纵容贻害者,虽不同居,亦照同居例杖一百」。

定书吏烧毁册籍之罪,御史范宏宾奏:「各部书吏,巧诈营私,故于册籍堆积之所,暗藏火种,因以一炬,使营私之案,莫可查考。本年九月,户部贵州司档案房屋全行焚毁,其起火縁由,应于该书吏根究明确,如有心烧毁即治,以故烧公𪠘之罪」。从之。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八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