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年,春,王三月,丙戌,仲孙玃卒。无传。孟僖子也。○玃,俱缚反。徐,俱碧反。
婼至自晋。喜得赦归,故书至。
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大雩。
丁酉,杞伯郁釐卒。无传。未同盟而赴以名。丁酉,九月五日。有日无月。○郁,於六反。釐,本又作釐,力之反,又音来。
[疏]注「丁酉」至「无月」。 ○正义曰:此年五月乙未朔,一大一小。七月当甲午朔,九月癸巳朔,五日得丁酉。文在八月之下,是有日而无月也。
冬,吴灭巢。楚邑也,书灭用大师。
○正义曰:大都以名通,故不系楚也。襄十三年传例曰:「用大师焉曰灭。」
葬杞平公。无传。
二十四年,春,王正月,辛丑,召简公、南宫嚚以甘桓公见王子朝。简公,召庄公之子召伯盈也。嚚,南宫极之子。桓公,甘平公之子。○嚚,鱼巾反。见,贤遍反。
刘子谓苌弘曰:「甘氏又往矣。」对曰:「何害?同德度义。度,谋也。言唯同心同德,则能谋义。子朝不能,於我无害。○度,待洛反,注同。
○正义曰:「同德度义」,《尚书·泰誓》文也。刘炫云:案孔安国云:「德钧则秉义者彊。」苌弘此言,取彼为说,必其与彼德同,乃度义之胜负。但使德胜,不畏彼彊,故即引《泰誓》而劝其务德。杜为不见古文,故致有此谬。今知非者,彼《尚书》之文,论两敌对战,揆度有义者彊。此论甘氏又往,既不能同德,何能度义?属意有异,与《书》义不同,且引《诗》断章,其类多矣。刘以为杜违《尚书》之文而规其过,非也。
《大誓》曰,『纣有亿兆夷人,亦有离德;言纣众亿兆,兼有四夷,不能同德,终败亡。○纣,直九反。亿,於力反。
○正义曰:孔安国云,「夷人谓平人」。杜为夷狄之人者,案四年传曰:「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孔、杜各自为义,其意俱通。刘炫以杜为过,而规其短,非也。
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武王言我有治臣十人,虽少,同心也。今《大誓》无此语。○治,直吏反。
此周所以兴也。君其务德,无患无人。」戊午,王子朝入于邬。缑氏西南有邬聚,言子朝稍强。○邬,乌户反。缑,古侯反,又苦侯反。聚,才佳反。
晋士弥牟逆叔孙于箕。将礼而归之。
叔孙使梁其胫待于门内,胫,叔孙家臣。○胫,户定反。
曰:「余左顾而欬,乃杀之。疑士伯来杀已,故谋杀之。○欬,苦代反。
右顾而笑,乃止。」叔孙见士伯。士伯曰:「寡君以为盟主之故,是以久子。久执子以谢邾。
不腆敝邑之礼,将致诸从者,使弥牟逆吾子。」叔孙受礼而归。二月,「婼至自晋」,尊晋也。贬婼族,所以尊晋。婼,行人,故不言罪已。○腆,他典反。从,才用反。
○正义曰:卿当备书名氏,去氏则为贬责。贬婼之族,喜於得免,所以尊晋而自屈也。《释例》曰:「意如至自晋,传言尊晋罪已。婼至自晋,传复重发。但言尊晋者,意如以罪见执,宜在罪已。婼本使人,不应见执,故尊晋而已。内大夫行还,皆不书至,异於公也。今此二人执而见释,更以书至见义也。杜言见义者,见其喜得释,特告庙而书至也。」
三月庚戌,晋侯使士景伯涖问周故。涖,临也。就问子朝、敬王,知谁曲直。○涖音利。
○正义曰:晋助敬王久矣,今使景伯如周问曲直者,以子朝更彊,久竞未决,晋人恐敬王不成,更审其事,故疑而使察之也。晋人於此乃辞王子朝,不纳其使,则以前犹与往来,其心两望,至此始绝耳。
土伯立于乾祭,而问於介众。乾祭,王城北门。介,大也。○乾音干。祭,侧界反。介音戒,注同。
晋人乃辞王子朝,不纳其使。众言子朝曲故。○使,所吏反。
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梓慎曰「将水」。阴胜阳,故曰将水。
昭子曰:「旱也。日过分而阳犹不克,克必甚,能无旱乎?过春分,阳气盛时,而不胜阴,阳将猥出,故为旱。○猥,乌罪反。
阳不克莫,将积聚也。」阳气莫然不动,乃将积聚。○阳不克莫,绝句。
六月壬申,王子朝之师攻瑕及杏,皆溃。瑕、杏敬王邑。○瑕,户加反。杏,户孟反。溃,户内反。
郑伯如晋,子大叔相,见范献子。献子曰:「若王室何?」对曰:「老夫其国家不能恤,敢及王室?抑人亦有言曰:『嫠不恤其纬,嫠,寡妇也。织者常苦纬少,寡妇所宜忧。○相,息亮反。嫠本又作釐,力之反。纬,有贵反。
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恐祸及已。○陨,于敏反。
今王室实蠢蠢焉,蠢蠢,动扰貌。○蠢,昌允反。扰,而小反,本又作动摄。
吾小国惧矣,然大国之忧也。吾侪何知焉?吾子其早图之!《诗》曰:『瓶之罄矣,惟罍之耻。』《诗·小雅》。罍,大器。瓶,小器。常禀於罍者,而所受罄尽,则罍为无馀,故耻之。○侪,仕皆反。瓶,本又作瓶,步丁反。罍音雷。
○正义曰:此《诗·小雅·蓼莪》刺幽王之诗也。或曰瓶是器,罍大瓶小,实由罍所资。瓶是小器,常禀受於罍。今瓶罄尽,罍更无物以共瓶,惟是罍之耻也。瓶喻周,罍喻晋,言周之微弱,恒依恃於晋,今王室乱矣,晋无力以助之,是晋之耻也。《诗》注云:「瓶小而尽,罍大而盈。刺王不使富分贫,众恤寡。」
王室之不宁,晋之耻也。」献子惧,而与宣子图之。宣子,韩起。
乃徵会於诸侯,期以明年。为明年会黄父传。○父音甫。
秋八月,大雩,旱也。终如叔孙之言。
冬十月癸酉,王子朝用成周之宝珪于河。祷河求福。○珪于河,本或作沈于河。沈,直荫反,又如字。
甲戌,津人得诸河上。珪自出水。
阴不佞以温人南侵,不佞,敬王大夫。晋以温兵助敬王南侵子朝。
拘得玉者,取其玉。将卖之,则为石。王定而献之,不佞献玉。○拘音具。王定而献之,本或作王定之。
与之东訾。喜得玉,故与之邑。巩县西南訾城是也。○訾,子斯反。
楚子为舟师以略吴疆,略,行也。行吴界,将侵之。○疆,居良反。行,下孟反,下同。
沈尹戌曰:「此行也,楚必亡邑。不抚民而劳之,吴不动而速之,速,召也。
吴踵楚,蹑楚踵迹。○踵,章勇反。蹑,女辄反。
而疆埸无备,邑能无亡乎?」越大夫胥犴劳王於豫章之汭,汭,水曲。○埸音亦。犴音岸。劳,力报反。汭,如锐反。
越公子仓归王乘舟。归,遗也。○归,如字,又其愧反。乘,绳证反,又如字。遗,唯季反。
仓及寿梦帅师从王,寿梦,越大夫。○梦,莫公反。
王及圉阳而还。圉阳,楚地。○圉,鱼吕反。
○正义曰:王归,行及圉阳,仓与寿梦而还归於越也。
吴人踵楚,而边人不备,遂灭巢及锺离而还。锺离不书,告败略。
沈尹戌曰:「亡郢之始於此在矣。王壹动而亡二姓之帅,二姓之帅,守巢、锺离大夫。○帅,所类反,注同。
几如是而不及郢?《诗》曰,『谁生厉阶?至今为梗』,《诗·大雅》。厉,恶;阶,道;梗,病也。○几,居岂反,又音几。梗,更猛反。
○正义曰:此《诗·大雅·桑柔》刺厉王之诗也。
其王之谓乎!」为定四年吴入郢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