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一年春。晋杀其大夫㔻郑父。以私怨谋乱国,书名罪之。书春,从告。
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穀。无传。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逾阈。与公俱会齐侯,非礼。○阈音域,门限也;一音况域反。
秋八月,大雩。无传。过时故书。
冬,楚人伐黄。
十一年春,晋侯使以㔻郑之乱来告。释经书在今年。
天王使召武公、内史过赐晋侯命。天王,周襄王。召武公,周卿土。内史过,周大夫。诸侯即位,天子赐之命圭为瑞。○过,古禾反。
受玉惰。过归,告王曰:「晋侯其无后乎。王赐之命而惰于受瑞,先自弃也已,其何继之有?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为惠公不终张本。○惰,徒卧反。长,直良反,又丁丈反。
○正义曰:召武公亦名过,《周语》云:「襄王使召公过及内史过赐晋惠公命,晋侯执玉卑,拜不稽首。内史过归以告王曰:『晋不亡,其君必无后。不敬王命,弃其礼也;执玉卑,替其质也;拜不稽首,无其王也。替质无镇,无王无人。晋侯无王,人亦将无之;欲替其镇,人亦将替之。』」其言多而小异。孔晁云:「左丘明集其典雅令辞,与经相发明者,以为《春秋传》。其高论善言,别为《国语》。凡《左传》、《国语》有事同而辞异者,以其详於《左传》,而略於《国语》;详於《国语》,而略於《左传》。」
夏,扬、拒、泉、皋、伊、洛之戎
○正义曰:《释例》曰:诸杂戎居伊水、雒水之间者。河南雒阳县西南有戎城。伊水出上雒卢氏县熊耳山,东北至河南雒阳县入雒。雒水出上雒县冢领山,东北经弘农至河南巩县入河。
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扬、拒、泉、皋皆戎邑,及诸杂戎居伊水、雒水之间者。今伊阙北有泉亭。○拒,俱字反。皋,古刀反。
王子带召之也。王子带,甘昭公也。召戎欲因以篡位。
秦、晋、伐戎以救周。秋,晋侯平戎于王。为二十四年天王出居郑传。
黄人不归楚贡。冬,楚人伐黄。黄人恃齐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