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二年,春,王正月,郕伯来奔。称爵,见公以诸侯礼迎之。○见,贤遍反。
○正义曰:此实大子,公以诸侯礼迎之。公既尊之为君,史遂从公之意。成十年「晋侯有疾,立大子州蒲为君,会诸侯伐郑」。经即书为「晋侯」。史官不可反公之心。追言世子,从君所称,更是其实故也。
杞伯来朝。复称伯,舍夷礼。○复,扶又反,一音服。舍音舍。
二月,庚子,子叔姬卒。既嫁成人,虽见出弃,犹以恩录其卒。
○正义曰:天子诸侯绝期,嫁女於诸侯,则尊同恩。成於敌体,其礼不为降,卒则服大功九月。叔姬既为杞之夫人,虽见出弃,犹以恩录其卒。《丧服》女子既嫁而反在父母之室,从本服为之齐衰期。此既书其卒,当服其本服。杜《谱》不知此叔姬是何公之女。要姑与姊妹皆服期也。《释例》曰:「出弃之女反在父母之室,则与既笄成人者同,故亦书『卒』也。」杞叔姬卒,《穀梁》以为公母姊妹,谓同母姊妹。
夏,楚人围巢。巢,吴楚间小国。卢江六县东有居巢城。
秋,滕子来朝。
秦伯使术来聘。术不称氏,史略文。
冬,十有二月,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不书败绩,交绥而退,不大崩也。称「人」,秦晋无功,以微者告也。「皆陈曰战」,例在庄十一年。河曲在河东蒲坂县南。○陈,直觐反。坂音反。
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郓,莒、鲁所争者。城阳姑幕县南有员亭。员即郓也。以其远逼外国,故帅师城之。○郓音军。幕音莫。员音云,一音运,本又作「郓」,音同。
十二年,春,郕伯卒,郕人立君。太子自安於外邑故。
大子以夫锺与郕邽来奔。郕邽亦邑。○邽音圭。
公以诸侯逆之,非礼也。非公宠叛人。
故书曰:「郕伯来奔。」不书地,尊诸侯也。既尊以为诸侯,故不复见其窃邑之罪。○复,扶又反。见,贤遍反。
杞桓公来朝,始朝公也。公即位,始来朝。
○正义曰:刘炫云:「鲁公新立,邻国及时来朝,则曰『公即位』。而来朝晚,则云『始朝公也』。诸侯自新立,来及时者,则云『即位』,而来见晚,则云「始见霸主』。即位,鲁君往朝,则曰『朝嗣君』。鲁君新立,往朝大国,则曰『即位而往见』也」。
且请绝叔姬而无绝昏,公许之。不绝昏,立其娣以为夫人。不书来归,未归而卒。
○正义曰:传言请「无绝昏」,成五年有「杞叔姬来归」,故知立其娣为夫人也。其娣亦字「叔」者,周之法称「叔」也。《释例》曰:「杞桓公以僖二十三年即位,襄六年卒,凡在位七十一年。文、成之世,经书『叔姬』二人,一人卒,一人出,皆杞桓公夫人也。传例『出曰来归』,不书来归,未归而卒也。既归而卒,亦当书之。成五年『杞叔姬来归』,八年书『卒』是也。宣十六年『郯伯姬来归』,后不书『卒』者,或更嫁於大夫,故不书卒耳。」
二月,叔姬卒。不言杞,绝也。既许其绝,故不言杞。
书叔姬,言非女也。女未笄而卒,不书。○笄,古兮反。
楚令尹大孙伯卒。成嘉为令尹。若敖曾孙,子孔。
群舒叛楚。群舒,偃姓,舒庸、舒鸠之属。今庐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龙舒。
○正义曰:《世本》「偃姓,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以其非一,故言「属」以包之。
夏,子孔执舒子平及宗子,遂围巢。平,舒君名。宗、巢二国,群舒之属。
秋,滕昭公来朝,亦始朝公也。
秦伯使西乞术来聘,且言将伐晋。襄仲辞玉,曰:「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鲁国,镇抚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辞玉。」大器,圭璋也。不欲与秦为好,故辞玉。○好,呼报反,注及下同。重,直用反。璋音章。
○正义曰:聘君用圭,享用璧;聘夫人用璋,享用琮。《聘礼记》曰:「凡四器者,唯其所宝,以聘可也。」故知所言大器是圭璋也。《考工记·玉人》云:「瑑圭璋八寸,璧琮八寸以覜聘。」《聘礼记》云:「所以朝天子,圭与缫皆九寸。问诸侯,朱绿缫八寸。」郑玄云「於天子曰朝,於诸侯曰问。记之於聘文互相备」。言「互相备」者,朝诸侯与天子同,聘天子与诸侯同也。所言「朝圭九寸聘圭八寸」,谓上公礼也。使臣出聘,降君一等,故八寸,则侯伯之使当瑑圭六寸,子男之使当瑑璧四寸也。《聘义》曰:「以圭璋聘,重礼也。已聘而还圭璋,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然则玉必还其来使,而下云「致诸执事以为瑞节」及「襄仲辞之」者,礼聘终,虽复得还玉,初聘之时,其意欲致与主国,但主国谦退,礼终还之。且襄仲辞之者,为不欲与秦为好。
对曰:「不腆敝器,不足辞也」。腆厚也。○腆,他典反。
主人三辞。宾客曰:「寡君原徼福于周公、鲁公以事君,徼,要也。鲁公,伯禽也。言原事君以并蒙先君之福。○徼,古尧反。要,於尧反,下同。
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诸执事,以为瑞节。节,信也。出聘必告庙,故称先君之器。○瑞,垂伪反。
要结好命,所以藉寡君之命,结二国之好,藉,荐也。○藉,在夜反,注同。
是以敢致之。」襄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国无陋矣。」厚贿之。贿,赠送也。○贿,呼罪反。
秦为令狐之役故,○为,于伪反。
冬,秦伯伐晋,取羁马。令狐役在七年。羁马,晋邑。○令,力丁反。
晋人御之。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林父代先克。○将,子匠反,下皆同。
郤缺将上军,代箕郑。
臾骈佐之;代林父。○骈,步边反。
栾盾将下军,栾枝子,代先蔑。○栾,力官反。
盾,徒本反。胥甲佐之。胥臣子,代先都。
范无恤御戎,代步招。○招,上遥反。
以从秦师于河曲。臾骈曰:「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从之秦人欲战,秦伯谓士会曰:「若何而战?」晋士会七年奔秦。○垒,力轨反。
○正义曰:垒,壁也。军营所处,筑土自卫谓之为垒。深者,高也。高其垒以为军之阻固。案《觐礼》说「为坛深四尺」,郑注云「深,高也」。是其义也。
对曰:「赵氏新出其属曰臾骈,必实为此谋,将以老我师也。臾骈,赵盾属大夫,新出佐上军。
赵有侧室曰穿,晋君之婿也,侧室,支子。穿,赵夙庶孙。○穿音川。
○正义曰:《文王世子》云「公若有出疆之政,庶子守公宫,正室守大庙」。郑玄云:「正室,適子也。」正室是適子,知侧室是支子,言在適子之侧也。《世族谱》「穿,赵夙之孙」,则是赵盾从父昆弟之子也。盾为正室,故谓穿为侧室。穿别为邯郸氏,赵旃、赵胜、邯郸午是其后也。
有宠而弱,不在军事,弱,年少也,又未尝涉知军事。○少,诗照反。
好勇而狂,且恶臾骈之佐上军也。若使轻者肆焉,其可。」肆,暂往而退也。○恶,乌路反。轻,遣政反。肆音四。
秦伯以璧祈战于河。祷求胜。○祷,丁老反,一音丁报反。
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上军不动,赵穿独追之。
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军吏曰:「将有待也。」待可击。○裹音果。
○正义曰:甲者,所以制御非常,临敌则被之於身,未战且坐之於地。
穿曰:「我不知谋,将独出。」乃以其属出。宣子曰:「秦获穿也,获一卿矣。僖三十三年,晋侯「以一命命郤缺为卿」,不在军帅之数。然则晋自有散位从卿者。○帅,所类反。散,悉但反。
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司马法》曰:「逐奔不远,从绥不及。逐奔不远则难诱,从绥不及则难陷。」然则古名退军为绥。秦、晋志未能坚战,短兵未至,争而两退,故曰交绥。○争,争斗之争。
○正义曰:魏武全引《司马法》云「将军死绥」,旧说绥,郤也。言军郤,将当死。绥必是退军之名。绥训为安,盖兵书务在进取,耻言其退,以安行即为大罪,故以绥为名焉。
秦行人夜戒晋师曰:「两君之士,皆未慭也。明日请相见也。慭,缺也。○慭,鱼觐反,又鱼辖反。《方言》云:「伤也」。《字林》云:「间也,牛吝反。」
○正义曰:慭者,缺之貌。今人犹谓缺为慭也。沈氏云「《方言》云『慭,伤』。伤即缺也」。下云「死伤未收」,则是已有死者,但不至大崩,未甚丧败,故为「皆未缺也」。
臾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目动,心不安。言肆,声放失常节。○使,所吏反。
将遁矣。薄诸河,必败之。」薄,迫也。○遁,徒困反。薄,蒲莫反,下同。败,卑卖反。
胥甲、赵穿当军门呼曰:「死伤未收而弃之,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人於险,无勇也。」乃止。晋师止,为宣元年放胥甲传。
秦师夜遁。复侵晋,入瑕。○复,扶又反。
城诸及郓。书,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