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季姜,桓王后也。季,字;姜,纪姓也。书字者,伸父母之尊。○伸,音申。
○正义曰:时当桓王,故云桓王后也。《公羊传》曰:「其称纪季姜何?自我言,纪父母之於子,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姜。」是申父母之尊也。《公羊》又曰:「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
夏,四月。
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曹伯有疾,故使其子来朝。○射姑音亦,又音夜。
○正义曰:朝礼当君自亲行,不应使大子也。当享而大子叹,明年而曹伯卒,知其有疾,故使大子来朝也。大子不合称朝,摄行父事,故言朝也。诸经称「世子」及「卫世叔申」,经作「世」字,传皆为「大」,然则古者「世」之与「大」,字义通也。
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凡诸侯之女行,唯王后书。为书妇人行例也。適诸侯,虽告鲁,犹不书。○为,于伪反。
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韩服,巴行人。巴国,在巴郡江州县。○好,音呼报反。
○正义曰:以巴所使,故言巴行人。行人谓使人也。《地理志》:巴郡,故巴国,江州是其治下县也。昭十三年,楚共王「与巴姬埋璧」,则巴国,姬姓也。此年见传,文十六年,与秦、楚灭庸。以后不见,盖楚灭之。
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於邓。道朔,楚大夫。巴客,韩服。
邓南鄙尤阝人攻而夺之币,尤阝,在今邓县南,沔水之北。○尤阝,音忧。沔,面善反。
杀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章让於邓,邓人弗受。言非尤阝人所攻。
夏,楚使斗廉帅师及巴师围尤阝。斗廉,楚大夫。
邓养甥、聃甥帅师救尤阝,三遂巴师。不克。二甥,皆邓大夫。○聃,乃甘反。
○正义曰:三逐巴师,谓邓师逐巴师也。不克,谓楚、巴不能克邓。故斗廉设权以诱之。
斗廉衡陈其师於巴师之中,以战,而北。衡,横也。分巴师为二部,斗廉横陈於其间,以与邓师战,而伪北。北,走也。○衡,如字,一音横。陈,直觐反,注同,又如字。北,如字,一音佩;嵇康音胸背。
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之。楚师伪走,邓师逐之。背巴师,巴师攻之,楚师自前还与战。○背,音佩,注同。夹,古洽反,又古协反。
邓师大败,尤阝人宵溃。宵,夜也。○溃,户对反。
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梁国在冯翊夏阳县。荀、贾皆国名。○夏,户雅反。
○正义曰:《地理志》云:冯翊,夏阳县,故少梁也。是梁在夏阳也。僖十七年传曰:「惠公之在梁也,梁伯妻之。梁嬴孕,过期。」既以国配嬴,则梁为嬴姓。《世本》:「荀、贾皆姬姓。」僖十九年,秦人灭梁。荀、贾不知谁灭之。晋大夫有荀氏、贾氏,盖晋灭之以赐大夫。
冬,曹大子来朝。宾之以上卿,礼也。「诸侯之適子,未誓於天子而摄其君,则以皮帛继子、男」,故宾之以上卿,各当其国之上卿。○適,丁历反。
○正义曰:「继子、男」以上,皆《周礼·典命职》文也。郑玄云:「誓,犹命也。言誓者,明天子既命以为之嗣,树子不易也。」《释例》曰:「《周礼》『诸侯之適子。誓於天子。则下其君礼一等.未誓。则以皮帛继子、男』。此谓公、侯、伯、子、男之世子出会朝聘之仪也。」誓者,告於天子,正以为世子,受天子报命者也。未誓,谓在国正之,而未告天子者也。曹之世子未誓而来,故宾之以上卿,谓比於诸侯之上卿,继子、男之末命,数相准故也。是言曹大子由未誓之故,宾之以上卿,谓以宾客待之,同上卿之礼也。卿礼,飧饔积膳之数,《掌客》、《聘礼》,略有其事。传不言未誓,知曹大子必未誓者,若誓,则下其君一等而已。侯、伯之子当如子、男,不得徒以上卿之礼待之也。《释例》总论世子,故言比於诸侯之上卿,此指说曹国,故分明辨之,云各如其国之上卿。僖二十九年传曰:「在礼,卿不会公侯,会伯子男可也。」昭二十三年传曰:「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然则小国之君,乃当大国之卿。小国之世子,必不得当大国之卿,故知各如其国之上卿耳。何休《膏肓》以为《左氏》以人子安处父位,尢非衰世救失之宜,於义《左氏》为短。郑箴云:「必如所言,父有老耄罢病,孰当理其政预王事也?」苏云:誓於天子,下君一等;未誓,继子、男,并是降下其君,宁是安居父位?
享曹大子,初献,乐奏而叹。酒始献。○享,许两反。
施父曰:「曹大子其有忧乎?非叹所也。」施父,鲁大夫。○施,色豉反。人名字父,音甫。
○正义曰:服虔云:「古之为享食,所以观威仪、省福祸,无丧而戚忧必雠焉。今大子临乐而叹,是父将死而兆先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