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二邑在高平南平阳县,东北有漆乡,西北有显闾亭。以邑出为叛;適鲁而言来奔,内外之辞。○漆,本或作淶,徐音七。闾,力於反。
○正义曰:杜解地邑,自为其例,言「在」者指知其处,言「有」者以示不审。此言「二邑在高平」者,知其在高平郡界耳。又言「有」者,并不审其处也。《释例》曰:「漆,高平南平阳县东北有漆乡。闾丘,高平南平阳县西北有显闾亭。」是二邑知在高平,而不审其地,故言「有」也。诸侯之臣入其私邑而以之出奔者,皆书为叛,卫孙林父、宋华亥、宋公之弟辰、赵鞅、荀寅等皆书为叛。叛者,背其本国之大辞也。此及莒、牟、夷、邾、黑肱亦以邑叛本国,但叛来归鲁,据其至鲁为文,而言来奔,内外之辞,言俱是叛,而辞异耳。且传谓庶其等为三叛人,明其来是叛也。
夏,公至自晋。无传。
秋,晋栾盈出奔楚。盈不能防闲其母,以取奔亡。称名,罪之。
○正义曰:宣十年「齐崔氏出奔卫」,书其族也。文八年「宋司城来奔」,举其官也。又十四年「宋子哀来奔」,称其字也。皆为无罪,不书其名,则书名为罪之文。据传盈无大罪,故辨之。不能防闲其母,以取奔亡,称其名,罪之也。「不能防闲其母」《诗序》文也。《周礼·虎贲氏》「舍则守王闲」。又《校人》谓「马厩为闲」。则闲是栏卫禁防之名也。礼之防失,若彼闲然。《论语》云:「大德不逾闲。」闲谓礼法,言不能以礼法禁防母也。
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无传。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无传。
曹伯来朝。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于商任。商任,地阙。○任音壬。
二十一年,春,公如晋,拜师及取邾田也。谢十八年伐齐之师、漷水之田。
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庶其,邾大夫。
季武子以公姑姊妻之,计公年不得有未嫁姑姊,盖寡者二人。○公姑姊,杜以公之姑及姊,是二人也。或曰,《列女传》称梁有节姑妹,谓父之妹也。此云姑姊,是父之姊也,一人耳。以杜氏为误。案成二年,楚侵及阳桥,孟孙往赂,以公衡以公衡为质。杜云:「衡,成公子也。」楚师及宋,公衡逃归。臧宣叔云:「衡父不忍数年之不晏,以弃鲁国。」则公衡之年,下计犹十七八。成公是其父,固当三十有馀矣。成二年至此三十八岁,姑又成公之姊,则年近七十矣。假令公衡非成公之子,犹是成公之弟。成九年伯姬归于宋。伯者,长称。九年始嫁,则为成公之妹,成公不得有姊矣。若成公别有庶长之姊,以成公、公衡之年推之,亦不复堪嫁,故知二人也。唯《公羊》以成公即位年幼。据《左氏》成四年传云,公如晋,晋侯见公不敬。公归,欲求成于楚,得季文子谏而止。此非年幼也。反覆推之,杜氏不误。妻之,七计反,下同。
○正义曰:杜以姑为父之女昆弟,姊是己之女昆,故计公之年,以为寡者二人。刘炫云:「案十二年传云『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则古人谓姑为姑姊妹也。而知此姑姊是襄公父之姊,止一人耳,不得云寡者二人。」今知不然者,以襄公,成公之子,成公即位二年,已令大子公衡为质於楚,及宋逃归,则公衡年十五六矣。成公即位之初,已三十有馀,计至於今七十许岁,其姊虽存,年极老矣,安可以妻庶期?刘以为成公之姊而规杜氏,非也。
皆有赐於其从者。於是鲁多盗。季孙谓臧武仲曰:「子盍诘盗?」诘,治也。○从,才用反,下同。盍,朝腊反,下盍反同。诘,起吉反。
○正义曰:郑玄、服虔皆以「盍」为「何不」也。
武仲曰:「不可诘也。纥又不能。」季孙曰:「我有四封,而诘其盗,何故不可?子为司寇,将盗是务去,若之何不能?」武仲曰:「子召外盗而大礼焉,何以止吾盗?吾,谓国中。○去,起吕反,下皆同。
子为正卿,而来外盗;使纥去之,将何以能?庶其窃邑於邾以来,子以姬氏妻之,而与之邑,使食漆、闾丘。
其从者皆有赐焉。若大盗,礼焉以君之姑姊与其大邑,其次皂牧舆马,给其贱役,从皂至牧,凡八等之人。○皂,在早反。凡八等之人,谓皂、舆、隶、僚、仆、台、圉、牧也。
○正义曰:昭七年传曰:「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自皂至牧有八等也。其次,谓庶其从者,鲁给之以八等之人。
其小者衣裳剑带,是赏盗也。赏而去之,其或难焉。纥也闻之,在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徵也。徵,验也。○洒,西礼反。濯,直角反。度,待洛反。
○正义曰:谓使其臣信有轨,则法度可明,以为徵验也。刘炫云:「轨,法也。行依法度,而言有信也。
而后可以治人。夫上之所为,民之归也。上所不为而民或为之,是以加刑罚焉,而莫敢不惩。若上之所为而民亦为之,乃其所也,又可禁乎?《夏书》曰:『念兹在兹,逸《书》也。兹,此也。谓行此事,当念使可施之於此。○不惩,直升反。
释兹在兹,释,除也。谓欲有所治除於人,亦当顾已得无亦有之。
名言兹在兹,名此事,言此事,亦皆当令可施於此。○令,力呈反。
允出兹在兹,允,信也。信出於此,则善亦在此。
惟帝念功。』言帝念功,则功成也。
将谓由已壹也。信由已壹,而后功可念也。」言非但意念而已,当须信已诚至。
○正义曰:「念兹在兹」,谓念此所行之事,欲施於他,得可施之在於此身,然后行之。「释兹在兹」,释,除也。谓有所除治於此前人之上,亦当在此身无有罪过,然后除之。「名言兹在兹」,谓名此事、言此事,亦皆当令可施於此,犹若名此除盗、言此除盗。已能除盗,是除盗之事可施於此。若已不能除盗,遣人除盗,是不可施於此也。「允出兹在兹」,允,信也。谓诚信之心出於此身,则善亦诚在此身也。「信由已壹」,谓信实由已专壹,然后善功可念。此断章为义,故与《尚书》本文稍殊也。
庶其非卿也,以地来,虽贱必书,重地也。重地,故书其人,其人书,则恶名彰,以惩不义。
○正义曰:《公羊》、《穀梁》皆以邾莒之徒,小国不合有卿。《释例》曰:「公、侯、伯、子、男及其卿大夫士命数,《周官》具有等差,当春秋时,渐已变改,是以仲尼、丘明据时之宜,仍其行事,从而然之,不复与《周官》同。而先儒考合《周官》、《礼记》各致异端。今详推经、传,国之大小,皆据当时土地人民,不复依爵。故书秦、楚之卿而略於滕、薛也。诸侯大国之卿,皆必有命,固无所疑,其总名亦曰大夫也。故经、传卿大夫之文相涉,晋杀三卿,而经书大夫,邢丘之会,传称大夫,亦皆卿也。蜀之盟,齐国之大夫。溴梁之盟,小邾之大夫。此不命一命之大夫,故不书也。命者,谓其君正爵命之於朝,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各如其命数,则皆以卿礼书之於经。卫之於晋,不得比次国,则邾、莒、杞、鄫之属,固以微矣。此等诸国,当时附随大国,不得列於会者甚众,及其得列,上不能自通於天子,下无暇於备礼成制。故与於会盟战伐甚多,唯曹之公子首,得见於经,其馀或命而礼仪不备,或未加命数,故皆不书之也。邾卑我之等,其奔亡亦多,所书唯数人而已,知其合制者少也。又邾庶其等,传皆言『非卿,以地来,虽贱必书』。纪裂繻来逆女,传曰『卿为君逆』。知此等微国,亦应有卿,有卿则应书於经。徒以卑陋,制不合礼。失礼之例,杞降为夷。华耦具官,君子贵之。至於此等卿而不备礼,亦所以见其略贱也。诸儒以为邾、莒无命卿,既自违传。刘、贾又云,春秋之序,三命以上,乃书於经。颍氏以为再命称人。传曰『叔孙昭子三命,逾父兄。』昭公十年,昭子始加三命,而先此叔孙皆自见经。知所书皆再命也。」是杜大明《春秋》书卿名氏之例,以邾、莒自当有卿,若有再命,则书名氏,其不书於经,皆为礼不备,故庶其非卿,谓非再命之卿也。
齐侯使庆佐为大夫,庆佐,崔杼党。
复讨公子牙之党,执公子买于句渎之丘。公子鉏来奔。叔孙还奔燕。三子,齐公族。言庄公斥逐亲戚,以成崔、庆之势,终有弑杀之祸。○复,扶又反。鉏,仕居反。还音旋。杀之,申志反,又如字。
夏,楚子庚卒,楚子使薳子冯为令尹。访於申叔豫,叔豫,叔时孙。
叔豫曰:「国多宠而王弱,弱,政教微而贵臣强。
国不可为也。」遂以疾辞。方暑,阙地,下冰而床焉。重茧衣裘,鲜食而寝。茧,绵衣。○阙,求月反。茧,古典反;《礼记》云,纊为茧。衣裘,於既反鲜息浅反少也。下鲜过并注同
○正义曰:《玉藻》曰:「纊为茧,缊为袍。」郑玄云:「衣有著之异名也。纊谓今之新绵,缊谓今纊及旧絮也。」然则茧是袍之别名,谓新绵著袍,故云绵衣也。置冰床下,使有寒气,其上加绵衣,暑月多衣,所以示疾。
楚子使医视之,复曰:「瘠则甚矣!瘠,瘦也。○瘠,在亦反。瘦,所又反。
而血气未动。」言无疾。
乃使子南为令尹。子南,公子追舒也。为二十二年杀追舒传。
栾桓子娶於范宣子,生怀子。桓子,栾黡。怀子,盈也。
范鞅以其亡也,怨栾氏,十四年,栾黡彊逐范鞅使奔秦。○彊,其丈反。
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桓子卒,栾祁与其老州宾通,栾祁,桓子妻,范宣子女,盈之母也。范氏,尧后,祁姓。○相能,如字,徐乃代反。
几亡室矣。言乱甚。○几,其依反。
怀子患之。祁惧其讨也,诉诸宣子曰:「盈将为乱,以范氏为死桓主而专政矣,桓主,栾黡。
○正义曰:桓是黡之谥,大夫称主,诬栾盈。言盈以范氏为死桓主,道范氏之意以桓主已死,其家裘弱,故陵侮栾氏而专晋国之政矣。
曰:「吾父逐鞅也」。不怒而以宠报之,谓宣子不为黡责怒鞅,而反与鞅宠位。○为,于伪反,下文「吾为」同。
又与吾同官而专之,同为公族大夫,而鞅专其权势。
吾父死而益富。死吾父而专於国,有死而已,吾蔑从之矣。』言宣子专政,盈欲以死作难。○难,乃旦反。
其谋如是,惧害於主,吾不敢不言。」范鞅为之徵。证其有此。
怀子好施,士多归之。宣子畏其多士也,信之。怀子为下卿,下军佐。○好,呼报反。施,式豉反。
宣子使城著而遂逐之。著,晋邑。在外易逐。○著,直豫反,又张虑反。易,以豉反。
秋,栾盈出奔楚。宣子杀箕遗、黄渊、嘉父、司空靖、邴豫、董叔、邴师、申书、羊舌虎、叔罴,十子,皆晋大夫,栾盈之党也。羊舌虎,叔向弟。○邴音丙。罢,彼皮反。
○正义曰:如此传文,则栾盈出奔之后,宣子始杀十子也。《晋语》云:「平公六年,箕遗及黄渊、嘉父作乱,不克而死。公乃问阳毕,阳毕对曰:『抡逞志而亏君以乱国者之后而去之,是遂威而远权也。栾氏之诬晋国久矣,栾书实覆宗,杀厉公以厚其家,若灭栾氏,则民威矣。』公许诺,尽逐群贼,而使祁午及阳毕適曲沃逐栾盈。」如《国语》,则先杀十子,后逐栾盈。与此异者,贾逵云:十子皆栾盈之党,知范氏将害栾氏,故先为之作难。讨范氏不克而死。然则栾盈城著,十子在国谋杀宣子不克,宣子先杀之,乃使適著逐栾盈。此传先言栾盈,后言其党耳,非是栾盈既奔之后杀十子也。此传言「城著而遂逐之」,则是就著逐栾盈。《国语》言適曲沃逐栾盈者,曲沃是栾氏之采邑,盖就著逐其身,適曲沃逐其家也。
囚伯华、叔向、籍偃。籍偃,上军司马。
人谓叔向,曰:「子离於罪,其为不知乎?」讥其受囚而不能去。○知音智,下及注同。
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言虽囚,何若於死亡。
《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诗·小雅》。言君子优游於衰世,所以辟害,卒其寿,是亦知也。○《诗·小雅》,案今《小雅》无此全句,唯《采菽》诗云:「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正义曰:此《小雅·采菽》之篇。案彼《诗》云「优哉游哉,亦是戾矣」。与此不同者,盖师读有异。
乐王鲋见叔向曰:「吾为子请!」叔向弗应。出,不拜。乐王鲋,晋大夫乐桓子。○鲋音附。应,应对之应,下注同;一本作不应。
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祁大夫,祁奚也。食邑於祁,因以为氏。祁县今属太原。○咎,其九反。
室老闻之,曰:「乐王鲋言於君,无不行,其言皆得行。
求赦吾子,吾子不许。谓不应,出不拜。
祁大夫所不能也,不能动君。
而曰『必由之』,何也?」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诗·大雅》。言德行直,则天下顺之。○行,下孟反,注同。
夫子,觉者也。」觉,较然正直。○较音角。
晋侯问叔向之罪於乐王鲋,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言叔向笃亲亲,必与叔虎同谋。
於是祁奚老矣,老,去公族大夫。
闻之,乘驲而见宣子,曰:「《诗》曰:『惠我无疆,子孙保之。』《诗·周颂》也。言文、武有惠训之德,加於百姓,故子孙保赖之。○驲,人实反,传也。疆,居良反,下注同。
《书》曰:『圣有谟勋,明徵定保。』逸《书》。谟,谋也。勋,功也。言圣哲有谋功者,当明信定安之。○谟,莫胡反。勋,如字,《书》作训。
○正义曰:此《诗·大雅·抑》之篇。○「惠我」至「保之」。 ○正义曰:此《诗·周颂·烈文》之篇。 ○注「逸书」至「安之」。 ○正义曰:此引《书》,曰《夏书·胤征》之文也。彼作「圣有谟训」,此云「惠训不倦」,行本当作「训」,但杜以传作「圣有谟勋」,故顺传文解之。刘背传文而规杜氏,非也。
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谋鲜过,有谟勋也。惠训不倦,惠我无疆也。
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壹以弟故。○宥音又。
以弃社稷,不亦惑乎?鲧殛而禹兴;言不以父罪废其子。○鲧,古本反。殛,纪力反。
○正义曰:《尚书》称尧使鲧治水,九载绩用不成,乃求得舜而徵用之,历试三年,乃禅以位。《舜典》美舜之功,「象以典刑」之下,始云「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孔安国云:「作者先叙典刑,而连引四罪,明皆徵用所行,於此总见之。」是言舜初被徵用,先诛鲧而后举禹,故言「鲧殛而禹兴」。僖三十三年传曰:「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洪范》云:「鲧则殛死,禹乃嗣兴。」皆言诛鲧乃举禹。而郑玄注《尚书》以为禹治水既毕,乃流四凶。言其先举禹而后诛鲧,既违经传之文,且复於理不当。故王肃难云:「禹治水而后以鲧为无功而殛之,是为用人子之功而流放其父,则为禹之勤劳,適使父殛。舜失五典克从之义,禹陷三千莫大之罪,进退无据,迂亦甚哉!
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太甲,汤孙也。荒淫失度,伊尹放之桐宫,三年,改悔而复之,而无恨心。言不以一怨妨大德。○大音泰。相,息亮反。
○正义曰:太甲,汤孙,《世本》纪文也。《书序》云:「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宫,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是太甲能自改悔,伊尹复之之事也。
管、蔡为戮,周公右王。言兄弟罪不相及。○右,王音又。
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子为善,谁敢不勉?多杀何为?」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共载入见公。○说音悦。乘,绳证反。见公,贤遍反,下文「始见」并注同。
不见叔向而归。言为国,非私叔向也。○为,于伪反,下不为已亦为子皆同。
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不告谢之,明不为已。
初,叔向之母妒叔虎之母美而不使。不使见叔向父。○妒,丁故反。
其子皆谏其母。其母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言非常之地多生非常之物。
彼美,余惧其生龙蛇以祸女。女敝族也。敝,衰坏也。龙蛇,喻奇怪。○女音汝,下同。
国多大宠,六卿专权。
不仁人间之,不亦难乎?余何爱焉?」使往视寝,生叔虎。美而有勇力,栾怀子嬖之,故羊舌氏之族及於难。栾盈过於周,周西鄙掠之。劫掠财物。○间,间厕之间。於难,乃旦反。掠音亮。
辞於行人,王行人也。
曰:「天子陪臣盈,诸侯之臣,称於天子曰陪臣。
得罪於王之守臣,范宣子为王所命,故曰守臣。○守,手又反,注同。
将逃罪。罪重於郊甸,重得罪於郊甸,谓为郊甸所侵掠也。郭外曰郊,郊外曰甸。○罪重,直用反,注同。甸,徒练反。
无所伏窜,敢布其死:布,陈也。○窜,七乱反。
昔陪臣书能输力於王室,王施惠焉。输力,谓辅相晋国以翼戴天子。○相,息亮反。
其子黡,不能保任其父之劳。大君若不弃书之力,亡臣犹有所逃。大君,谓天王。○任音壬。
○正义曰:进言於王而称大君,知大君谓天王也。大君,君之大者,故以为天子。《易》云「大君有命」,亦谓天子也。
若弃书之力,而思黡之罪,臣,戮馀也,罪戮之馀。
将归死於尉氏,尉氏,讨奸之官。
不敢还矣。敢布四体,唯大君命焉。」布四体,言无所隐。
○正义曰:归死尉氏,犹言归死於司败,明尉氏主刑人,故为讨奸之官。《周礼》司寇之属,无尉氏之官,盖周室既衰,官名改易,於时有此官耳。其司败亦非《周礼》之官名也。
王曰:「尢而效之,其又甚焉。」尢晋逐盈,而自掠之,是效尤。○效,或作傚,户教反。
使司徒禁掠栾氏者归所取焉,使候出诸轘辕。候,送迎宾客之官也。轘辕,关,在缑氏县东南。○辕音袁。
○正义曰:《周官》司寇掌诘奸慝,刑暴乱,当使司寇,而此云「司徒」者,以司徒掌会万民之卒伍,以起徒役,以比追胥,以此追寇盗,是其所掌获得罪人,乃使司寇刑之耳。
冬,曹武公来朝,始见也。即位三年始来见公。
会於商任,锢栾氏也。禁锢栾盈,使诸侯不得受。○锢音固。
齐侯、卫侯不敬。叔向曰:「二君者必不免。会朝,礼之经也;礼,政之舆也;政须礼而行。
政,身之守也。政存则身安。
怠礼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乱也。」为二十五年齐弑光,二十六年卫弑剽传。○弑,申志反,下同。剽,匹妙反。
○正义曰:经训常也,法也。会以训上下之则,朝以正班爵之义,是会朝为礼之常法也。政待礼而行,犹人须车以载,礼是政之车舆也。《礼运》云:「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言政行於外,身藏其中,政是身之所守也。怠慢於礼,则政无车,无车则政不行,是失政也。君既失政,则身无所守,失政则身不立,是其所以乱也。
知起、中行喜、州绰、刑蒯出奔齐,四子,晋大夫。○知音智。行,户郎反。蒯,苦怪反。
○正义曰:《国语》阳毕对公,「公许诺,尽逐群贼」,此谓也。
皆栾氏之党也。乐王鲋谓范宣子曰:「盍反州绰、邢蒯?勇士也。」宣子曰:「彼栾氏之勇也,余何获焉?」言不为已用。
王鲋曰:「子为彼栾氏,乃亦子之勇也。」言子待之如栾氏,亦为子用也。
○正义曰:子斥,宣子也。子能为彼栾氏,待遇其人如栾氏,彼荷子之恩,乃亦为子之勇矣。
齐庄公朝,指殖绰、郭最曰:「是寡人之雄也。」州绰曰:「君以为雄,谁敢不雄?然臣不敏,平阴之役,先二子鸣。」十八年,晋伐齐,及平阴,州绰获殖绰、郭最。故自比於鸡,斗胜而先鸣。○先二,悉荐反。
庄公为勇爵。设爵位以命勇士。
殖绰、郭最欲与焉。自以为勇。○欲与音预,下同。
州绰曰:「东闾之役,臣左骖迫,还於门中,识其枚数。识门版数,亦在十八年。○枚,本亦作板。
○正义曰:十八年传云「以板数阖」。枚谓马挝,以马枚数门扇之板。此云「识其枚数」,枚谓门扇之板。彼时数得其数,则二枚不同。今人数物,犹云一枚、二枚也。
其可以与於此乎?公曰:「子为晋君也。」对曰:「臣为隶新。言但为仆隶尚新耳。○子为,于伪反。
然二子者譬於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言尝射得之。○射,食亦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