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文公十三年

【经】

十有三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无传。再同盟。

[疏] 注「再同盟」。

○正义曰:朔以僖二十九年即位,其年盟于翟泉,文二年于垂陇,七年于扈。云「再同盟」者,据文公言之。

邾子蘧蒢卒。未同盟而赴以名。○蘧,其居反。蒢,丈居反。

[疏] 注「未同盟而赴以名」。

○正义曰:蘧蒢,邾子琐之子也。庄二十九年即位,僖元年与鲁盟于荦。而云「未同盟」,盖据文公为言,故云「未同盟」。刘炫以荦盟规之,非也。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无传。义与二年同。

大室屋坏。大庙之室。○大音泰,注及传同。

[疏] 注「大庙之室」。

○正义曰:传称「书,不共」,则於此室当共,知大庙之室也。《明堂位》曰「祀周公於大庙」,此周公之庙坏也。不直言大庙坏,而云「大室屋坏」者,大庙之制其檐四阿,而下当其室中,又拔出为重屋。《明堂位》云「大庙,天子明堂,复庙重檐,天子之庙饰」。郑云:「复庙,重屋也。」是天子之庙上为重屋。此是大庙当中之室,其上之屋坏,非大庙全坏也。《公羊》作「世室」。传曰:「世室者何?鲁公之庙也,周公称大庙,鲁公称世室,群公称宫,此鲁公之庙也。曷为谓之世室?世室,犹世世不毁也。」《左传》不辨此是何公之庙,而经谓之「大室」,则此室是室之最大者,故知是周公之庙,非鲁公也。《明堂位》曰:「鲁公之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不毁则称世室。世室非一君庙名。若是伯禽之庙,则宜举其号谥。且《左氏》经为「大室」,不作世室,故《左氏》先师贾、服等皆以为大庙之室也。坏必更作,书其坏,而不书作者,随即脩之,故不书也。定二年五月「雉门及两观灾。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启塞从时,讥其缓作,故别书之耳。

冬,公如晋,卫侯会公于沓。沓地阙。○沓,徒答反。

狄侵卫。无传。

十有二月,己丑,公及晋侯盟。十二月无己丑,己丑,十一月十一日。

公还自晋。郑伯会公于棐。棐,郑地。○棐,芳味反,又非尾反。

【传】

十三年,春,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詹嘉,晋大夫。赐其瑕邑令,帅众守桃林以备秦。桃林在弘农华阴县东潼关。○詹,章廉反。塞,悉代反。令,力呈反。华,户化反。潼音童。

[疏] 注「詹嘉」至「潼关」。

○正义曰:桃林之塞在南河之南,远处晋之南竟。从秦適周,乃由此路。使詹嘉守此塞者,以秦与东方诸侯远结恩好。及西乞聘鲁,亦应更交馀国,虑其要结外援,东西图己,故使守此阨塞,欲断其来往也。

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夏,六卿相见於诸浮。诸浮,晋地。

[疏] 「六卿相见於诸浮」。

○正义曰:六卿在朝,旦夕聚集,而特云「相见於诸浮」者,将欲密谋,虑其漏泄,故出就外野,屏人私议。诸浮当是城外之近地耳。

赵宣子曰:「随会在秦,贾季在狄,难日至矣,若之何?」六年贾季奔狄。○难,乃旦反。日,人实反。中行桓子曰:「请复贾季,中行桓子,荀林父也。僖二十八年始将中行,故以为氏。○行,户郎反,注同。将,子匠反。能外事,且由旧勋。」有狐偃之旧勋。

[疏] 「能外事」。

○正义曰:贾季是狐突之孙,狐偃之子。本是狄人,能知外竟之事。谓知狄之情,得豫为之备。

郤成子曰:「贾季乱,且罪大,杀阳处父故。不如随会,能贱而有耻,柔而不犯,不可犯以不义。

[疏] 「能贱而有耻」。

○正义曰:服虔云:「谓能处贱且又知耻。」言不可污辱。

其知足使也,且无罪。」乃使魏寿馀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执其帑於晋,使夜逸。魏寿馀,毕万之后。帑,寿馀子。○知音智。帑音奴。

[疏] 注「魏寿」至「之后」。

○正义曰:闵元年晋侯「赐毕万魏」。魏犨者,万之孙,为魏之世適。寿馀为魏邑之主,当是犨之近亲,故云「毕万之后」。

请自归于秦,秦伯许之。许受其邑。履士会之足於朝。蹑士会足,欲使行。○蹑,女涉反。秦伯师于河西,将取魏。魏人在东。今河北县,於秦为在河之东。寿馀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欲与晋人在秦者共先告喻魏有司。○夫音扶。

[疏] 「请东」至「之先」。

○正义曰:请旧是东方之人并有才能堪与彼魏邑二三有司说归秦之言者,吾与先行。

使士会。士会辞曰:「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於君。不可悔也。」辞行,示己无去心。○背音佩,下同。

[疏] 「臣死」至「悔也」。

○正义曰:言身拘死於晋,妻为戮於秦,必无益於君,不可改悔。

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言必归其妻子,明白如河。乃行。绕朝赠之以策,策,马楇。临别授之马楇,并示己所策以展情。绕朝,秦大夫。○朝,如字,又张遥反。策,本又作「筴」,初革反。楇,张瓜反,马杖也;王,邹华反。《字林》作「{朵}」,云:「箠也,竹瓜反。」

[疏] 注「策马楇」。

○正义曰:服虔云:「绕朝以策书赠士会。」杜不然者,寿馀请讫,士会即行,不暇书策为辞,且事既密,不宜以简赠人。传称「以书相与」,皆云「与书」,此独不宜云「赠之以策」,知是马楇。楇,杖也。

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適不用也。」示己觉其情。既济,魏人譟而还。喜得士会。○譟,素报反。还音旋。秦人归其帑。其处者为刘氏。士会,尧后刘累之胤。别族复累之姓。○累,劣彼反。

[疏] 「其处者为刘氏」。

○正义曰:伍员属其子於齐使为王孙氏者,知己将死,豫令改族。其传又为而发之。士会之帑在秦不显,於会之身复无所辟,传说处秦为刘氏,未知何意言此?讨寻上下,其文不类,深疑此句或非本旨,盖以为汉室初兴,损弃古学,《左氏》不显於世,先儒无以自申,刘氏从秦从魏,其源本出刘累,插注此辞,将以媚於世。明帝时,贾逵上疏云:「《五经》皆无证图谶明刘氏为尧后者,而《左氏》独有明文。」窃谓前世藉此以求道通,故后引之以为证耳。 ○注「士会」至「之姓」。 ○正义曰:昭二十九年传称陶唐氏既衰,其后曰刘累,能饮食龙。夏王孔甲赐氏曰御龙。襄二十四年传范宣子云:「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晋语》云:「昔隰叔子违周难於晋,生子舆为司空。世及武子,佐文、襄,辅成、景。是以受随、范。」贾逵云:「隰叔,杜伯之子。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逃奔晋。子舆,士蒍也。武子,蒍之孙,即士会也。」又《世本》「士蒍生士伯缺,缺生士会,会生士燮」。会是蒍之孙,是为尧后也。会子在秦不被赐族,故自复累之姓为刘氏。秦灭魏,刘氏徙大梁。汉高祖之祖为丰公,又徙沛,故高祖为沛人。

邾文公卜迁于绎。绎,邾邑。鲁国邹县北有绎山。○绎音亦。邹,侧留反。

[疏] 注「绎邾」至「绎山」。

○正义曰:邾都本在邹县。邹县北有绎山,徙都於彼山旁,山旁当有旧邑,故曰「绎,邾邑」也。邾既迁都於此,竟内别有绎邑。宣十年「公孙归父帅师伐邾,取绎」,取彼之别邑,不取邾之国都也。但邾是小国,彼绎邑亦取绎山为名,应近邾之都耳。

史曰:「利於民而不利於君。」邾子曰:「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左右以一人之命为言,文公以百姓之命为主。一人之命各有短长,不可如何。百姓之命乃传世无穷,故徙之。○与音预。传,直专反。

[疏] 注「左右」至「徙之」。

○正义曰:史明卜筮,知国迁君必死,不知君命自当卒也。左右之意,谓不迁命可长。左右劝君勿迁,以一人之命为言也。文公之意,人君之命在於养民,迁则民利,志在必迁,以百姓之命为主也。一人之命各有短长,长短先定,不迁亦死,是不可如何。百姓之命利在水土,迁就善居,则民安乐,乃传世无穷也。晋迁新田,十世之利,卫迁帝丘,卜曰三百年,是传世也。

遂迁于绎。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疏] 「君子曰知命」。

○正义曰:俗人见其早卒,谓其由迁而死。死之短长有时,不迁至期亦卒。传言「君子曰知命」,所以证俗人之惑。邾文公以庄二十九年即位,至今五十一年,享国久矣,命非短折也。

秋,七月,大室之屋坏。书,不共也。简慢宗庙,使至倾颓,故书以见臣子不共。○颓,大回反。见,贤遍反。

[疏] 「书不共」。

○正义曰:《释例》曰:「大室之屋,国之所尊,朽而不缮,久旱遇雨,乃遂倾颓,不共之甚,故特书之。」

冬,公如晋,朝,且寻盟。卫侯会公于沓,请平于晋。公还,郑伯会公于棐,亦请平于晋。公皆成之。郑、卫贰于楚,畏晋,故因公请平。郑伯与公宴于棐,子家赋《鸿雁》。子家,郑大夫,公子归生也。《鸿雁》,《诗·小雅》,义取侯伯哀恤鳏寡,有征行之劳。言郑国寡弱,欲使鲁侯还晋恤之。○鳏,古顽反。

[疏] 注「子家」至「恤之」。

○正义曰:《鸿雁》,美宣王劳来诸侯之诗也。首章云「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之子,侯伯卿士也。存省诸侯,劬劳外野。爰,曰也。矜,怜也。王命之曰当及此可怜之人,谓贫穷者;又当哀此鳏夫寡妇,当收敛之,使有依附。子家言郑寡弱,欲使鲁侯远行还晋存恤之也。

季文子曰:「寡君未免於此。」言亦同有微弱之忧。文子赋《四月》。《四月》,《诗·小雅》,义取行役逾时,思归祭祀,不欲为还晋。○为,于伪反,下皆同。

[疏] 注「四月」至「还晋」。

○正义曰:《四月》,大夫行役之怨诗也。首章云:「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大夫言已四月初夏,而行至六月往暑矣。寒暑易节,尚不得归,我之先祖非人乎?王者何当施忍於我?不使得祭祀也。文子言己思归祭祀,不欲更复还晋。

子家赋《载驰》之四章。《载驰》,《诗·鄘风》,四章以下,义取小国有急,欲引大国以救助。○鄘音容。

[疏] 注「载驰」至「救助」。

○正义曰:《载驰》,许穆夫人闻卫之灭,思归唁兄之诗也。其四章曰:「陟彼阿丘,言采其虻。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尢之,众稚且狂。」其五章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尢。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此义取小国有急,控告大国。文在五章,而传言四章,故云「四章以下」,言其并赋五章。

文子赋《采薇》之四章。《采薇》,《诗·小雅》,取其「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许为郑还,不敢安居。○三,息暂反,又如字。捷,在接反。

[疏] 注「一月三捷」。

○正义曰:捷,胜也。三者,谓侵也、伐也、战也。

郑伯拜,谢公为行。公答拜。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