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陆曰:「哀公名蒋,定公之子。盖夫人定姒所生,敬王二十八年即位。谥法:『恭仁短折曰哀。』」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无传。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随世服於楚,不通中国。吴之入楚,昭王奔随,随人免之,卒复楚国。楚人德之,使列於诸侯,故得见经。定六年,郑灭许,此复见者,盖楚封之。○见,贤遍反,下同。此复,扶又反。
○正义曰:僖二十年,楚人代随,自尔以来,随不复见。以随世服於楚,为楚私属,不通於诸侯,征伐盟会,不齿於列,故史不得书之。犹如邾、滕为人私属,不序於宋盟也。定四年保护昭王,楚得复国,楚人感其恩德,使随列於诸侯。今楚帅诸侯围蔡,令随在其班次,以之告鲁,故得见经。定六年,郑灭许,以许男斯归,杀之。此时许复见者,以许属楚,故疑盖楚封之,当如蔡侯庐、陈侯吴受封於楚也。《世族谱》许男斯之后有元公成、悼公孙,则是楚封元公为许男也。
鼷鼠食郊牛,改卜牛。
夏,四月,辛巳郊。无传。书,过也。不言所食,非一处。○处,昌虑反。
○正义曰:桓五年传例云:「凡祀,启蛰而郊,过则书。」今以四月始郊,巳入春分之气,故书过也。宣三年「郊牛之口伤」,成七年「鼷鼠食郊牛角」,言其伤食之处。此不言所食处者,所食非一处也。
秋,齐侯、卫侯伐晋。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无传。
元年,春,楚子围蔡,报柏举也。在定四年。
里而栽,栽,设板筑为围垒,周匝去蔡城一里。○栽,才代反,又音再,注同;《说文》云:「筑墙长板。」垒,力轨反。匝,子合反。
○正义曰:筑墙立板谓之栽。栽者,竖木以约版也。楚虑外人救蔡,则於表里受敌,故筑围垒,周匝去蔡城一里,以围之,欲置兵其内以攻蔡,使外人不得救之。
广丈,高倍。垒厚一丈,高二丈。○广,古旷反。高倍,并如字;高,又古报反,注同。厚,户豆反。
夫屯昼夜九日,夫,犹兵也。垒未成,故令人在垒里屯守蔡。○屯,徒门反。夫,兵也。屯,守也。令,力呈反。
○正义曰:刘炫云:「杜言:『夫,犹兵也。以垒未成,故令人在垒里屯守蔡。』然则未筑垒前,兵岂远城乎?垒成之后,兵复出垒乎?以围人夜守常事,何言『昼夜九日』?以后兵岂散乎?炫以『夫屯』谓夫役屯聚,昼夜不止,九日而筑垒成耳。夫者,别有城夫,非战士。」刘炫以为,丁夫筑城昼夜九日。杜必以夫为兵,屯守九日者,以屯是戍守之名。故《诗·序》云「屯戍於母家」,又案传,晋有軘车,皆是兵之屯守。经籍未有作役之人,而为屯守之号者,故杜为此解。刘妄规其失,非也。
如子西之素。子西本计,为垒当用九日而成。
蔡人男女以辨,辨,别也。男女各别,系累而出降。○辨,扶免反,又方免反。别,彼列反,下同。累,力维反。降,户江反。
使疆于江、汝之间而还。楚欲使蔡徙国在江水之北,汝水之南,求田以自安也。蔡权听命,故楚师还。○疆,居良反。
○正义曰:服虔云:「蔡使楚进疆於故江国与汝水之间。」其意言蔡割地以赂楚也。杜不然者,以昭七年传甲无宇云:「先君文王,作仆区之法,所以封汝」;哀十七年传曰:「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朝陈、蔡封畛於汝。」则楚於文王之时,其竟巳至汝水,宁於此役,蔡始令楚进疆于江、汝之间也?且汝水、江国,不可共文。故杜以为楚使蔡徙其国都於江北、汝水之南,目择疆宇。欲令迁都近楚,为楚属国。蔡人冀令楚去,心虽不肯,权宜许之。楚还之后,蔡更自议:巳与楚恶,不如事吴。故请迁于吴,以吴为援。
蔡於是乎请迁于吴。楚既还,蔡人更叛楚就吴,为明年蔡迁州来传。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槜李,在定十四年。夫椒,吴郡吴县西南大湖中椒山。○夫音扶。椒,又作棑,子消反。槜音醉。大音泰。
○正义曰:杜於此注以椒为山名,《土地名》以夫椒为地名,以战必在山旁,以山表地耳。
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上会稽山也。在会稽山阴县南。○楯,食允反,又音允。会,古外反。稽,古兮反。上,时掌反。
使大夫种因吴大宰嚭以行成。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浇,寒浞子,封於过者。二斟,夏同姓诸侯。襄四年传曰:「浇用师灭斟灌。」○嚭,普鄙反。员音云。去疾,起吕反,本又作「去恶」。过,古禾反,国名,注及下同。浇,五叫反,一音五报反,下同。斟,诸林反。灌,古乱反。鄩音寻。浞,仕捉反。夏,户雅反,下注皆同。
○正义曰:襄四年传称夏之衰也,有穷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而用寒浞。寒浞杀羿,因其室而生浇,处浇于过。是言浇是寒浞之子,封於过也。「二斟,夏同姓诸侯」,《夏本纪》文也。又襄四年传云「浇用师灭斟灌」,此言「杀斟灌」者,王肃云:「灭,杀也。古者灭、杀尊卑同名。」其意言杀其君而灭其国,故二文各言其一也。贾逵云:「夏后相依斟灌而国,故曰杀夏后相也。」案下句别言「灭夏后相」,王解是也。
灭夏后相。夏后相,启孙也。后相失国,依於二斟,复为浇所灭。○相,息亮反,注及下注同。复,扶又反。
○正义曰:《夏本纪》云:「禹生启,启注大康。大康崩,弟仲康立。仲康崩,子相立。」是相为仲康之子,启之孙也。《书·序》云:「大康失邦,作《五子之歌》。」其经云:「大康尸位以逸豫,乃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则大康之时羿巳权盛,能废大康矣。《胤征》云:「唯仲康肇位四海。」孔安国云:「羿废大康,而立其弟仲康为天子。」仲康,羿之所立也。仲康崩,子相立,盖亦羿立之矣。传言羿「因夏民以代夏政」,盖於相时羿始自立为天子。相於是失国,依於二斟。及浇灭斟灌,相复为浇所灭。
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后缗,相妻。娠,怀身也。○缗,亡巾反。娠音震,又音身。窦音豆。
归于有仍,后缗,有仍氏女。
生少康焉。为仍牧正,牧官之长。○少,诗照反。长,丁丈反。
惎浇能戒之。惎,毒也。戒,备也。○惎音忌。
浇使椒求之,椒,浇臣。
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舜后诸侯也。梁国有虞县。庖正,掌膳羞之官。赖此以得除巳害。○庖,步交反。
○正义曰:「《尚书·尧典》云:「有鳏在下,曰虞舜。」又曰:「厘降二女于妫汭,滨于虞。」皇甫谧云:嫔于虞,因以虞为氏。虞,今河东大阳县西山上虞城是也。然则舜有天下,其代号虞,因本河东大阳之虞。及周之兴,封仲雍之后为虞国,即彼地是也。但舜既禅禹,禹封舜后为诸侯,虽取虞为国名,未必封於河东虞地。而梁国有虞县,其地以虞为名,疑是夏时虞国。杜以地名言「有」者,皆是疑辞,言「有」以示不审也。庖正,当《周礼》之庖人。用之为正,当当是食官之长,故为掌膳羞之官也。赖此以得除己害,得在浞之世不被杀也。
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思,有虞君也。虞思自以二女妻少康。姚,虞姓。○妻,七计反。姚,羊昭反。
而邑诸纶。纶,虞邑。○纶音伦。
有田一成,有众一旅。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
○正义曰:「方十里为成」,《司马法》文也。「五百人为旅」,《夏官·序》文也。「田一成」、「众一旅」。言食此一成之地,其内有为兵者五百人。《周礼·小司徒》云:「乃井牧其田野。」郑众云:「井牧者,《春秋传》所谓『井衍沃』、『牧隰皋』者也。」郑玄云:「隰皋之地,九夫为牧,二牧而当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当一,是之谓井牧。昔夏少康在虞思,有田一成,有众一旅。一旅之众,而田一成,则井牧之法,先古然矣。」杜解「牧隰皋」虽与郑异,其授民田二而当一,理亦宜然。计方十里为方一里者百,方一里有九夫之田,则十里容九百夫也。其一百夫授上地不易者,其四百夫授一易二而当一,则得为五百夫矣。
能布其德,而兆其谋,兆,始。
以收夏众,抚其官职。襄四年传曰:「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鬲音革。烬,徐刃反,又秦刃反。
○正义曰:引此传者,言少康能布恩惠,以收夏众。以德抚靡,故得用靡遗民灭浞而立之。
使女艾谍浇,女艾,少康臣。谍,候也。○女,如字,又音汝。艾,五盖反。谍音偞。
使季杼诱豷,豷,浇弟也。季杼,少康子后杼也。○杼,直吕反。豷,许器反。
遂灭过、戈,复禹之绩。过,浇国。戈,豷国。○过、戈,并古禾反。之绩,一本作迹。
祀夏配天,不失旧物。物,事也。
今吴不如过,而越大於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言与越成,是使越丰大,必为吴难。○难,乃旦反。
句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所加惠赐,皆得其人。○施,始豉反,下同。
亲不弃劳。推亲爱之诚,则不遗小劳。
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於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犹言天与不取。○长,丁丈反,下同。
○正义曰:《吴语》云,越灭吴,吴王请行成,越王曰:「背天以越赐吴,而吴不取。」是也。
后虽悔之,不可食巳。食,消也。巳,止也。
○正义曰:言悔恨之深,结於心腹,不可如食之消止。
姬之衰也,日可俟也。姬,吴姓。言可计日而待。○俟,本又作竢,音仕。
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生民聚财,富而后教之。○介音界。伯,如字,又音霸。聚,才喻反,又如字。
正义曰:服虔云:「令少者无娶老妇,老者无娶少妇。女十七不嫁,男二十不娶,父母有罪也。将生子,以告,与之〈殹巫},馈之饩也。死者释其征,必哭泣葬埋,如其子也。孺子游者必餔歠之也。非手所种、夫人所织不用,十年不收於国。」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谓吴宫室废坏,当为污池。为二十二年越入吴起本。○沼,之非反。汙音乌。
三月,越及吴平。吴入越,不书,吴不告庆,越不告败也。嫌夷狄不与华同,故复发传。○复,扶又反。
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赵稷以邯郸叛,范、中行氏之党也。五鹿,晋邑。○邯音寒。郸音丹。
吴之入楚也,在定四年。
使召陈怀公。怀公朝国人而问焉,曰:「欲与楚者右,欲与吴者左。陈人从田,无田从党。」都邑之人无田者,随党而立,不知所与,故直从所居。田在西者居右,田在东者居左。
逢滑当公而进,当公,不左不右。○滑,于八反。
曰:「臣闻国之兴也以福,其亡也以祸。今吴未有福,楚未有祸,楚未可弃,吴未可从。而晋,盟主也,若以晋辞吴,若何?」公曰:「国胜君亡,非祸而何?」楚为吴所胜。
对曰:「国之有是多矣,何必不复?小国犹复,况大国乎?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如伤,恐惊动。
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芥,草也。○芥,古迈反。
楚虽无德,亦不艾杀其民。吴日敝於兵,暴骨如莽,草之生於广野,莽莽然,故曰草莽。○艾,鱼废反。暴,步卜反。莽,亡党反。
而未见德焉。天其或者正训楚也,使惧而改过。
祸之適吴,其何日之有?」言今至。
陈侯从之。及夫差克越,乃脩先君之怨。秋,八月,吴侵陈,脩旧怨也。传言吴不脩德而脩怨,所以亡。
齐侯、卫侯会于乾侯,救范氏也。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人伐晋,取棘蒲。鲁师不书,非公命也。孔圉,孔烝鉏曾孙。鲜虞,狄师,贱故不书。○圉,鱼吕反。烝,之承反。鉏,仕居反。
○正义曰:杜以经书齐、卫伐晋,传言四国伐晋,故唯解鲁与鲜虞不书意也。刘炫以齐、卫会乾侯,救范氏者,师相会因而行伐,二君亲行,告伐不告会也。行伐之后,鲁与鲜虞会之,齐、卫更遣师与同伐也。但齐将卑师众,故称「师」;卫将尊师少,故云「孔圉」。后伐四国,并皆不书,非独鲁与鲜虞不书也。当谓鲁师不书非公命,馀者不书皆不告。义出百涂,并得通也。今知刘非者,杜以传齐侯、卫侯止云「会乾侯」,不言伐晋,即云「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人伐晋」,与经齐侯、卫侯伐晋文相次,当以为一,鲜虞,狄师,贱,故略而不书,犹邲之战唐侯从楚而不书,平丘之会狄人从晋而不书之类是也。刘以为孔圉等更别伐晋,鲁师不书非公命,馀者不告故不书,而规杜过,非也。
吴师在陈,楚大夫皆惧,曰:「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於柏举。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恤不相睦,无患吴矣。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平地作室,不起坛也。○重,直龙反。坛,徒丹反。
○正义曰:谓与在下同其好恶,不别二为美味也。
器不彤镂,彤,丹也。镂,刻也。○彤,徒冬反。镂,鲁豆反。
宫室不观,观,台榭。○观,古乱反,注同。榭音谢。
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选取坚厚,不尚细靡。○费,芳味反。
在国,天有菑疠,疠,疾疫也。○菑音灾。疠,本或作「天无菑疠」,非,疫音役。
○正义曰:「在国」与「在军」相对,「天有菑疠」与下句相连,言有菑疠之时,亲自巡孤寡,共其乏困也。本或作「天无」,误耳。
亲巡其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必须军士皆分熟食,不敢先食。分,犹徧也。○共音恭。熟食者分,如字。一读以「分」字连下句。徧音遍。
○正义曰:《孙武兵书》云:「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灶未炊,将不言饥。」故阖闾在军,如良将之法,必须军士皆分热食然后敢食,王不先自食也。服虔云:「以其半分军士,而后自食其馀,若单醪注流也。」杜以分王半食,不足遍及军人,且所尝珍异,乃得卒乘与焉,王所自食,不得分军士也,故显而异之。分犹遍也,待遍熟食,王乃自食也。
其所尝者,卒乘与焉。所尝甘珍,非常食。○卒,子忽反。乘,绳证反。与音预。
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不知旷。知身死不见旷弃。○罢音皮。
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败我也。易,犹反也。
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积土为高曰台,有木曰榭,过再宿曰次。○陂,彼宜反。
○正义曰:《释宫》云:「阇谓之台。」郭璞云:「积土四方也。」又云:「有木者谓之榭。」李巡云:「台上有屋谓之榭。」又曰:「无室曰榭,四方而高曰台。」庄三年传例曰:「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孔安国《尚书传》云:「泽彰曰陂,停水曰池。」言夫差所停三日,则役民为此也。
宿有妃嫱嫔御焉。妃嫱,贵者。嫔御,贱者。皆内官。○嫱,本又作墙,或作墙,在羊反。嫔,毗人反。
○正义曰:《曲礼》云:「天子之妃曰后。」则妃,上下通名也。《释诂》云:「妃、合、会,对也。妃,媲也。」是匹对於夫妇,官之最贵者也。嫱在妃下,次於妃也。《周礼》有九嫔、女御。以有四名,分为三等,故言王嫱贵者,嫔御贱者,皆妇官之名。《周礼》无嫱,盖后世为之名。汉有掖庭王嫱,是因於古也。
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雠,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为二十二年越灭吴起本。○好,呼报反。夫先自败也巳,夫音扶;本或作「夫差先自败者」,非。
冬,十一月,晋赵鞅伐朝歌。讨范、中行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