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二君将使师伐晋,次垂葭以为之援。○葭音加。
夏,筑蛇渊囿。无传。书不时也。○囿音又。
大蒐于比蒲。无传。夏蒐非时。○蒐,所求反。比音毗。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无传。
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书叛,恶可知。
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吉射,士鞅子。○射,食亦反,又食夜反。朝,如字。
晋赵鞅归于晋。韩、魏请而复之,故曰「归」。言韩、魏之强,犹列国。
○正义曰:成十八年传例曰:凡去其国,诸侯纳之曰「归」。此传称韩、魏以赵氏为请,故赵鞅得称「归」。韩、魏非诸侯,亦从诸侯纳之例者,韩、魏之彊犹列国也。《释例》曰:「韩、魏有耦国之彊,陈、蔡有复国之端。故晋赵鞅、楚公子比皆称『归』,从诸侯纳之例。言非晋、楚之所能制也。」
薛弑其君比。无传。称君,无道。
十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实郹氏。垂葭,改名郹氏。高平钜野县西南有郹亭。○郹,古閴反。
○正义曰:《释例》曰:「经书所改之名,则传以『实』明之。『许迁于夷,实城父』、『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实郹氏』之比是也。」则是先名郹氏,后名垂葭。而此云「垂葭,改名郹氏」者,杜意以为垂葭是新改之名,本是郹氏也,故以结之,与《释例》不违。刘炫以杜注自违《释例》,以为地无新旧之异,止是一地二名。若如刘言,案「许迁于夷,实城父」,经书「夷」。「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实郹氏」,经书「垂葭」。「许迁于析,实白羽」,以此准之,经应书「析」,不应书「白羽」。「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经应书「祝其」,不应书「夹谷」。杜以文同事异,故以新旧明之。刘不细寻经传,以规杜过,非也。
使师伐晋,将济河。诸大夫皆曰:「不可。」邴意兹曰:「可。意兹,齐大夫。○邴,彼命反,又音丙。
锐师伐河内,今河内没郡。
传必数日而后及绛。传,告晋。○传,张恋反,又直专反,注同。数,所主反。
绛不三月,不能出河,则我既济水矣。」乃伐河内。齐侯皆敛诸大夫之轩,唯邴意兹乘轩。以其言当。○当,丁浪反。
齐侯欲与卫侯乘,共载。○乘,绳证反,下同。
与之宴,而驾乘广,载甲焉。使告曰:「晋师至矣。」齐侯曰:「比君之驾也,寡人请摄。」以已车摄代卫车。○广,古旷反。比,必利反。
乃介而与之乘,驱之。或告曰:「无晋师。」乃止。传言齐侯轻,所以不能成功。○介音界。轻,遣政反。
○正义曰:齐侯轻,脱欲得与卫侯同乘,先与之宴饮,而先驾乘广於门外,豫於广车之上而载甲焉。饮未终,而使人告曰:「晋师至矣。」齐侯谓卫侯曰:「比及君之驾至以来,君既未有兵车,寡人请以已车摄代卫车,与君同乘。」齐侯乃著甲而与卫侯共乘,驱之而行。或告「无晋师」,乃止。传载此者,言齐侯之轻,所以不能成功。
晋赵鞅谓邯郸午曰:「归我卫贡五百家,吾舍诸晋阳。」午许诺。十年,赵鞅围卫,卫人惧,贡五百家。鞅置之邯郸,今欲徙著晋阳。晋阳,赵鞅邑。○著,丁略反。
归告其父兄。父兄皆曰:「不可。卫是以为邯郸,言卫以五百家在邯郸,常为是故,与邯郸亲。○为,丁伪反,注同;一音如字。
而寘诸晋阳,绝卫之道也。不如侵齐而谋之。」侵齐则齐当来报,欲因惧齐而徙,则卫与邯郸好不绝。○寘,之豉反。好,呼报反。
乃如之,而归之于晋阳。欲如是谋而后归卫贡。
赵孟怒,召午,而囚诸晋阳,赵鞅不察其谋,谓午不用命,故囚之。
使其从者说剑而入,涉宾不可。涉宾,午家臣。不肯说剑入,欲谋叛。○从,才用反。说,他活反。注同。
乃使告邯郸人曰:「吾私有讨於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午,赵鞅同族,别封邯郸,故使邯郸人更立午宗亲。
○正义曰:《世族谱》,赵衰,赵夙之弟也。衰生盾,盾生朔,朔生武,武生成,成生鞅,其家为赵氏。夙孙穿,穿生旃,旃生胜,胜生午,其家为耿氏。计衰至鞅,夙至午皆六代,今俗所谓五从兄弟,是同族也。别封邯郸,世不绝祀,故使邯郸人更立午之宗亲。
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叛。稷,赵午子。
夏,六月,上军司马籍秦围邯郸。邯郸午,荀寅之甥也;荀寅,范吉射之姻也,婿父曰姻。荀寅子娶吉射女。
正义曰:《释亲》云:「女子子之夫为婿,婿之父为姻。」知荀寅子娶吉射女也。
而相与睦,故不与围邯郸,将作乱。作乱,攻赵鞅。○不与,音预,又如字。
董安于闻之,安于,赵氏臣。
○正义曰:《史记》云「安于性缓,常佩弦以自急」者,即此是也。
告赵孟曰:「先备诸?」赵孟曰:「晋国有命,始祸者死,为后可也。」安于曰:「与其害於民,宁我独死。惧见攻,必伤害民。
请以我说。」赵孟不可。晋国若讨,可杀我以自解说。
秋,七月,范氏、中行氏伐赵氏之宫,赵鞅奔晋阳,晋人围之。范皋夷无宠於范吉射,而欲为乱於范氏。皋夷,范氏侧室子。○行,户郎反。
梁婴父嬖於知文子,文子,荀跞。○知音智。
文子欲以为卿。韩简子与中行文子相恶,简子,韩起孙不信也。中行文子,荀寅也。○恶如字,又乌路反,下同。
○正义曰:既欲以为卿,则当去范、中行二氏,乃始得立。言此者,明文子欲为乱以去之。
魏襄子亦与范昭子相恶。襄子,魏舒孙曼多也。昭子,士吉射。○曼音万。
故五子谋,五子:范皋夷、梁婴父、知文子、韩简子、魏襄子。
将逐荀寅,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夷代之。荀跞言於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河。为盟书沈之河。○跞,力狄反。沈,如字,又音鸩。
今三臣始祸,而独逐鞅,刑巳不钧矣。请皆逐之。」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弗克。二子将伐公。齐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高彊,齐子尾之子。昭十年奔鲁,遂適晋。○三,如字,又息暂反。折,之设反。肱,古弘反。
唯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三家,如、韩、魏。
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丁未,荀寅、士吉射奔朝歌。韩、魏以赵氏为请。经所以书赵鞅归。
十二月,辛未,赵鞅入于绛,盟于公宫。传录晋衰乱。
初,卫公叔文子朝,而请享灵公。欲令公临其家。○令,力呈反。
退,见史而告之。史,史鱼。○音秋。
史曰:「子必祸矣!子富而君贪,其及子乎!」文子曰:「然吾不先告子,是吾罪也。君既许我矣,其若之何?」史曰:「无害。子臣,可以免。言能执臣礼。
富而能臣,必免於难。上下同之。言尊卑皆然。○难,乃旦反,下注同。
戌也骄,其亡乎!戌,文子之子。
富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戌必与焉。」与祸难。○鲜,息浅反。与音预,注同。
及文子卒,卫侯始恶於公叔戌,以其富也。公叔戌又将去夫人之党,灵公夫人南子党,宋朝之徒。○恶,乌路反。去,起吕反。朝,如字。
○正义曰:传於明年始云:「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此年言「夫人之党」,杜巳云「宋朝之徒」者,灵公之召宋朝,又在前矣。明年为宋人歌而发端,非明年始召之。
夫人愬之曰:「戌将为乱。」为明年戍来奔传。○愬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