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定公二年

【经】

二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无传。雉门,公宫之南门。两观,阙也。天火曰灾。○观,古乱反,注及下同。

[疏] 注「雉门」至「曰灾」

○正义曰:《明堂位》云:「库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是鲁之雉门,公宫南门之中门也。《释宫》云:「观谓之阙。」郭璞曰:「宫门双阙。」《周礼·大宰》:「正月之吉,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郑众云:「象魏,阙也。」刘熙《释名》云:「阙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然则其上县法象,其状魏魏然高大,谓之象魏;使人观之,谓之观也。」是观与象魏、阙,一物而三名也。观与雉门俱灾,则两观在雉门之两旁矣。《公羊传》曰:「其言雉门及两观灾何?两观微也。然则曷为不言雉门灾及两观?主灾者两观也。主灾者两观,则曷为后言之?不以微及大也。」《穀梁》亦云:「灾自两观始,先言雉门,尊尊也。」《公羊》称子家驹云:「设两观,诸侯僣天子。」其意以其奢僣,故天灾之。《左氏》无此义。案《礼器》云:「天子、诸侯台门。」此以高为贵也。《郊特牲》云:「台门,大夫之僣礼也。」唯言大夫异於诸侯,不言诸侯异於天子。两观为僣,礼无其文,天之所灾,不可意卜。言主灾两观,以门尊先门,若灾先从门起,又将何以为异?丘明无文,或是灾起雉门,而延及两观也。「天火曰灾」,宣十六年传例。

秋,楚人伐吴。囊瓦称人,见诱以败军。○囊,乃郎反。

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无传。

【传】

二年,夏,四月,辛酉,巩氏之群子弟贼简公。传言弃亲用疏,所以败也。

桐叛楚。桐,小国,庐江舒县西南有桐乡。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舒鸠,楚属国。曰:「以师临我,教舒鸠诱楚,使以师临吴。我伐桐,为我使之无忌。」吴伐桐也,伪若畏楚师之临已,而为伐其叛国以取媚者也。欲使楚不忌吴,所请多方以误之。○为我,于伪反,注及下同。

[疏] 「桐叛」至「无忌」

○正义曰:桐是小国,世属於楚。桐今叛楚,楚有间隙,故吴子因是而谋之舒鸠。自是楚之属国居吴楚之閒,亦两取其意,故吴得使之也。吴子使舒鸠诱楚人,又教舒鸠为辞曰:「令楚以师临我。」我,吴自称我,令楚临吴也。我当伪若畏楚,为楚伐桐,女舒鸠当为我诱楚,我军楚师。或曰:「囊瓦本出师伐吴,见吴欲伐桐而不设备,遂被吴败之,又击楚巢邑,潜师围而克之,获其守邑大夫。」「为我使之无忌谓为我之畏楚形状使楚人无复防忌於我也。若楚不忌吴则师不设备欲因其无备而掩袭取之耳。下云「吴人见舟于豫章」,伪欲伐桐也。「吴军楚师于豫章」,掩其不备也。「潜师于巢」,吴人诈巢邑人云:「此师将伐桐也。」其实本拟取巢,故下「遂围巢,克之」。言「潜」者,对豫章之师称潜。

秋,楚囊瓦伐吴师于豫章。从舒鸠言。吴人见舟于豫章,伪将为楚伐桐。○见,贤遍反。而潜师于巢。实欲以击楚。

冬,十月,吴军楚师于豫章,败之。楚不忌故。遂围巢,克之,获楚公子繁。繁,守巢大夫。

邾庄公与夷射姑饮酒,私出。射姑,邾大夫,出辟酒。○射音亦,一音夜。阍乞肉焉,夺之杖以敲之。夺阍杖以敲阍头也。为明年邾子卒传。○阍音昏,守门人也。敲,苦孝反,又苦学反。《说文》作毃,云,击头也。《字林》同。又一曰击声也,口交反,又口卓反;训从高攵云,横擿也。又或作茅,或作刜,口交反。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