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春,王正月,丁未,滕子原卒。襄二十五年盟重丘。○重,直恭反。
○正义曰:杜《世族谱》,滕成公是文公之子。成十六年滕子卒。自尔以来,襄五年盟于戚,九年于戏,十一年于亳城北,十九年于祝柯,二十年于澶渊,二十五年于重丘,皆鲁、滕俱在,凡六同盟。但经、传更无明文,未知皆是滕成公以否。杜氏之意疑,故指重丘近者而言。刘炫以为皆是滕成公而规杜氏,非也。
夏,叔弓如滕。
五月,葬滕成公。卿共小国之葬,礼过厚。葬襄公,滕子来会,故鲁厚报之。○共音恭,传仿此。
秋,小邾子来朝。
八月,大雩。
冬,大雨雹。无传。记灾。○雨,于付反。雹,蒲学反。
北燕伯款出奔齐。不书大夫逐之而言奔,罪之也。书名,从告。
○正义曰:传称「燕大夫比以杀公之外嬖,公惧,奔齐」。是被逐而出,非自去也。传又云:「书曰:『北燕伯款出奔齐』,罪之。」是仲尼新意,不书大夫逐之,而言其自奔,是罪之也。《释例》曰:「诸侯奔亡,皆迫逐而苟免,非自出也。传称孙林父、甯殖出其君,名在诸侯之策。此以臣名赴告之文也。仲尼之经,更没逐者主名,以自奔文,责其君不能自安自固,所犯非徒所逐之臣也。卫赴不以名,而燕赴以名,各随赴而书之,义在彼,不在此也。传不发於蔡朱、卫衎,而发於燕款者,款罪轻於卫衎,而重於蔡朱,故举中示例,以兼通上下也。晋悼感卫衎而发问,师旷恃其目盲,因问以极言,且明君不能君,故臣亦不能臣,罪不纯在臣也。」杜言在彼不在此者,书其出奔,已是罪贱,不假书名以见罪。故名与不名,皆从本赴,不复更见义也。
三年,春,王正月,郑游吉如晋,送少姜之葬。梁丙与张趯见之。二子,晋大夫。○趯,他历反。
梁丙曰:「甚矣哉!子之为此来也。」卿共妾葬,过礼甚。○为,于伪反。
子大叔曰:「将得已乎?言不得止。
昔文、襄之霸也,晋文公、襄公。
○正义曰:襄是文公子,能继父业,故连言之。其命朝聘之之数,吊葬之使,皆文公令之,非襄公也。
其务不烦诸侯,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明王之制,岁聘间朝,在十三年,今简之。○间,间厕之间。
○正义曰:十三年传云:「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再朝而会以示威,再会而盟以显昭明。」彼谓诸侯於天子朝聘会盟之数,计十二年而有八聘、四朝、再会、一盟。此说文、襄之霸令诸侯朝聘霸主、大国之法也。诸侯朝天子,因朝而为盟会,所以同好恶,奖王室。霸主之合诸侯,不得令其同盟以奖已,故令有事而会,不协而盟,不复设年限之期。周室既衰,政在霸主。霸主不可自同天子,以明王旧制大烦诸侯,不敢依用,故设此制以简之。
君薨,大夫吊,卿共葬事。夫人,士吊,大夫送葬。先王之制,诸侯之丧,士吊,大夫送葬。在三十年。盖时俗过制,故文、襄虽节之,犹过於古。
足以昭礼、命事、谋阙而已,朝聘以昭礼,盟会以谋阙。
无加命矣。命有常。
今嬖宠之丧,不敢择位,而数於守適,不敢以其位卑,而令礼数如守適夫人。然则时適夫人之丧,吊送之礼,以过文、襄之制。○而数,所具反,徐所主反。適,丁历反,注同,本或作「嫡」,下同。令,力呈反。
○正义曰:今嬖宠贱妾之丧,不敢计择妾位卑贱,而令礼数即同於守適夫人也。言守適者,夫守外职,妻守内职。言夫人守内官之適长,故以守適言夫人也。文、襄之制,夫人丧,士吊,大夫送葬。今游吉,卿也,而云「同於守適则於时適夫人丧,已令卿送葬矣。故杜云「然则时適夫人之丧,吊送之礼,以过文襄之制」也。刘炫云:「不敢择取使人於卑贱之位,而礼数同於守内官之適夫人也。」
唯惧获戾,岂敢惮烦?少姜有宠而死,齐必继室。继室,复荐女。○复,扶又反,下不出者皆同。
今兹吾又将来贺,不唯此行也。」张趯曰:「善哉!吾得闻此数也。然自今子其无事矣。譬如火焉,火,心星。
火中,寒暑乃退。心以季夏昏中而暑退,季冬旦中而寒退。
○正义曰:《月令》:「季夏之月,日在柳,昏心中,旦奎中。」「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氐后即次房心,是季冬旦火中也。
此其极也,能无退乎?晋将失诸侯,诸侯求烦不获。」言将不能复烦诸侯。
二大夫退。子大叔告人曰:「张趯有知,其犹在君子之后乎!」讥其无隐讳。○知音智。
丁未,滕子原卒。同盟,故书名。同盟於襄之世,亦应从同盟之礼,故传发之。
○正义曰:文三年,王子虎卒,传曰:「吊如同盟,礼也」。杜云:「王子虎与僖公同盟于翟泉,文公是同盟之子,故赴以名。」然则与其父盟,得以名赴其子。於子虎之卒,既已发传,而此复发者,以子虎非诸侯,又滕入春秋以来,未尝书滕子名,故於此重发传也。
齐侯使晏婴请继室於晋,复以女继少姜。
曰:「寡君使婴曰:『寡人原事君,朝夕不倦,将奉质币,以无失时,则国家多难,是以不获。不得自来。○朝,如字。质,徐之一反,又音如字。难,乃旦反。
不腆先君之適,谓少姜。○腆,他典反。
以备内官,焜燿寡人之望,则又无禄,早世陨命,寡人失望。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顾齐国,辱收寡人,徼福於大公、丁公,徼,要也。二公,齐先君。言收恤寡人,则先君与之福也。○焜,胡本反,又音昆,服云「明也」。燿,羊照反,服云「照也」。陨,于敏反。好,呼报反。徼,古尧反。大公,音泰。要,一遥反。
○正义曰:服处云:「燿,照也。焜,明也。」言得备妃嫔之列,照明已之意望也。
照临敝邑,镇抚其社稷,则犹有先君之適,適夫人之女。
及遗姑姊妹,遗,馀也。
○正义曰:姑姊妹,亦先君之女也。上云「先君之適」,谓適夫人所生。「及遗姑姊妹」,谓非夫人所生者也。
若而人。言如常人,不敢誉。○誉音馀。
君若不弃敝邑,而辱使董振择之,以备嫔嫱,寡人之望也。』」董,正也。振,整也。嫔嫱,妇官。○振,之刃反,一音真,注同。嫱,本又作「廧」,在良反。
○正义曰:「董,正」,《释诂》文也。振为整理之意。言正整选择,示精审也。《周礼》:「天子有九嫔。」嫔是妇官,知嫱亦妇官。哀元年传说「夫差宿有妃嫱妇御焉」,盖周末妇官有此名。汉成帝时,匈奴来朝,诏以掖庭王嫱赐之,是名因於古也。
韩宣子使叔向对曰:「寡君之原也。寡君不能独任其社稷之事,未有伉俪,在縗绖之中,是以未敢请。制夫人之服,则葬讫,君臣乃释服。○任音壬。縗,本亦作「衰」,七雷反。绖,直结反。
○正义曰:少姜本非正夫人,而云「未有伉俪」者,盖晋侯当时无正夫人。其继室者,使韩起上卿逆之,郑罕虎如晋贺之,则后娶者为夫人也。
君有辱命,惠莫大焉。若惠顾敝邑,抚有晋国,赐之内主,岂惟寡君,举群臣实受其贶。其自唐叔以下,实宠嘉之。」唐叔,晋之祖。○贶音况。
○正义曰:举亦皆之义,言举朝群臣也。
既成昏,许昏成。
晏子受礼,受宾享之礼。
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齐其何如?」问兴衰。
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不知其他,唯知齐将为陈氏。○「吾弗知」绝句。
公弃其民而归於陈氏。弃民不恤。
齐旧四量:豆、区、釜、锺。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四豆为区,区斗六升。四区为釜,釜六斗四升。登,成也。量音亮,下及注同。区,乌侯反,注及下皆同。
釜十则锺。六斛四斗。
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锺乃大矣。登,加也。加一,谓加旧量之一也。以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则区三斗,釜八斗,锺八斛。○旧本以五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直加豆为五升,而区釜自大。故杜云「区二斗,釜八斗」是也。本或作「五豆为区,五区为釜」者,为加旧豆区为五,亦与杜注相会,非於五升之豆,又五五而加也。
○正义曰:陈氏三量,各登其一,则釜为八斗。陈氏亦自依釜数,釜十为锺,比於齐之旧锺。不言四而加一,故云「锺乃大矣」。言其大於齐锺,明亦自十其釜也。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贷厚而收薄。○贷,他代反。
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贾如在山、海,不加贵。○蜃,食轸反。蛤,古答反。贾音嫁。
○正义曰:如训往也。言将山木往至市也。於木既云「如市」,鱼盐蜃蛤亦如市可知,蒙上文也。
民参其力,二入於公,而衣食其一。言公重赋敛。○参,七南反,又音三。敛,力验反。
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巳上,不见养遇。○聚,徐在喻反,一音在主反。蠹,丁故反。三老,服云:「工老、商老、农老也。」冻,丁贡反。馁,奴罪反。寿音授,下同。上,时掌反。
○正义曰:服虔云:「三老者,工老、商老、农老。」案:民有四民,其老无别,不宜以三种之民为三老。且士之老者,亦应须恤,不当独遗士也。故杜以为上、中、下寿,言皆八十以上,则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此亦以意言之,释此文耳,不通於馀文也。若秦伯谓蹇叔云:「中寿,尔墓之木拱矣。」不言九十而死,木已拱矣。
国之诸市,屦贱踊贵,踊,刖足者,屦言刖多。○屦,九具反。踊,音勇,刖足者之屦也。刖音月,又五刮反。
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燠休,痛念之声。谓陈氏也。○燠,於喻反,徐音忧,又於到反,一音於六反。休,虚喻反,徐许留反。贾云:「燠,厚也。休,美也。」
○正义曰:贾逵云:「燠,厚也。休,美也。」服虔云:「燠休,痛其痛而念之。若今时小儿痛,父母以口就之曰燠休,代其痛也。」杜云「燠休痛念之声」,其意如服言也。此民人痛疾,承踊贵之下,以其传文相连,无所分别,故言谓陈氏也。
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四人皆舜后,陈氏之先。○焉,於虔反。戏,许宜反。
○正义曰:论陈氏而言此四人,知四人皆陈氏之先也。八年传云:「舜重之以明德,寘德於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遂在舜之后,知四人皆舜之后,世数远近,不可复知也。
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胡公,四人之后,周始封陈之祖。大姬,其妃也。言陈氏虽为人臣,然将有国。其先祖鬼神已与胡公共在齐。○相,息亮反,服如字。大姬音泰。
○正义曰:杜不解相。服虔云:「相,随也。」盖相训为助,不为随也。言箕伯四人,其皆助胡公、大姬,神灵已在齐矣。神之在否,不可测度,而晏子为此言者,以陈氏必兴,姜姓必灭,示己审见其事,故言先神归之。其实神归以否,非晏子所能知也。今定本「相」作「祖」。
叔向曰:「然。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言晋衰弱,不能征讨救诸侯。○行,户郎反。
公乘无人,卒列无长。百人为卒。言人皆非其人,非其长。○乘,绳证反。卒,子忽反,注同。长,丁丈反,注同。
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滋,益也。○罢音皮,侈,尺氏反,又昌氏反。
道殣相望,饿死为殣。○殣音觐。《说文》云:「道中死者,人所覆也。」《毛诗》作「墐」。传云:「墐,路冢也。」
而女溢尢。女,嬖宠之家。
民闻公命,如逃寇雠。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八姓,晋旧臣之族也。皂隶,贱官。○郤,去逆反。皂,才早反。隶,力计反。
○正义曰:此八姓之先,栾、郤、胥、原、狐,皆卿也。续简伯、庆郑、伯宗亦见於传,先皆大夫也。
政在家门,大夫专政。
民无所依。君日不悛,以乐慆忧。慆,藏也。悛,改也。○悛,七全反。乐音洛,又音岳。慆,他刀反。
○正义曰:刘炫云:「慆,慢也。好音乐而慢易忧祸也。」杜以慆为藏,当读如弓韬之韬。言以音乐乐身,埋藏忧愁於乐中,犹古诗云「埋忧地下」也。
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言今至。
《谗鼎》之铭谗,鼎名也。○谗,任咸反。服云:「疾谗之鼎也。」
○正义曰:服虔云:「谗鼎,疾谗之鼎,《明堂位》所云『崇鼎』是也。」一云谗,地名。禹铸九鼎於甘谗之地,故曰「谗鼎」。二者并无案据,其名不可审知,故杜直云「鼎名」而已。
曰:『昧旦㔻显,后世犹怠。』昧旦,早起也。㔻,大也。言夙兴以务大显,后世犹解怠。○昧音妹。丕,普悲反。解,佳卖反。
况日不悛,其能久乎?」晏子曰:「子将若何?」问何以免此难。○况日,人实反。难,乃旦反。
叔向曰:「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肸之宗十一族,同祖为宗。○肸,许乙反。
○正义曰:《世族谱》云:「羊舌氏,晋之公族也。羊舌,其所食邑名。」唯言晋之公族,不知出何公也。杜云「同祖为宗」,谓同出一公,有十一族也。谱又云:「或曰:「羊舌氏姓李,名果。有人盗羊而遗其头,不敢不受,受而埋之。后盗羊事发,辞连李氏。李氏掘羊头示之,以明已不食,唯识其舌存,得免,号曰:『羊舌氏』。杜言「或曰」,盖旧有此说,杜所不从,记异闻耳。
唯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无贤子。
公室无度,无法度。
幸而得死,言得以寿终为幸。
岂其获祀?」言必不得祀。
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湫,下。隘,小。嚣,声。尘,土。○近,附近之近,下同。湫,子小反,徐音秋,又在酒反,下同。隘,於卖反。嚣,许骄反,一音五高反。
请更诸爽垲者。」爽,明。垲,燥也。○垲,苦代反。燥,素刀反。
○正义曰:垲,高地,故为燥也。以所居下湿尘埃,故欲更於明燥之处。《晏子春秋》云:「将更於豫章之圃。」豫章之圃,高燥之地也。
辞曰:「君之先臣容焉,先臣,晏子之先人。
臣不足以嗣之,於臣侈矣。侈,奢也。
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旅,众也。不敢劳众为己宅。○朝,如字,下「朝夕」同。
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於是景公繁於刑,繁,多也。
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屦贱。」既已告於君,故与叔向语而称之。传护晏子,令不与张趯同讥。○鬻,羊六反,卖也。令,力呈反。
○正义曰:传护晏子,故为发此传。而叔向亦言已国,传虽无说,盖亦尝以谏君故无讥也。
景公为是省於刑。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诗·小雅》。如,行也。祉,福也。遄,疾也。言君子行福,则庶几乱疾止也。○为是,于伪反。省,所景反,下同。祉音耻。遄,市专反。
其是之谓乎!」及晏子如晋,公更其宅,反则成矣。既拜,拜谢新宅。
乃毁之,而为里室,皆如其旧。本坏里室,以大晏子之宅,故复之。○坏音怪。复音服,下「卒复」、「为其复」、「欲复之」同。
则使宅人反之。还其故室。○还音环。
「且谚曰:『非宅是卜,唯邻是卜。』卜良邻。○谚音彦。
二三子先卜邻矣,二三子,谓邻人。
违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礼,去俭即奢为非礼。
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卒复其旧宅。公弗许。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传言齐、晋之衰,贤臣怀忧,且言陈氏之兴。
夏,四月,郑伯如晋,公孙段相,甚敬而卑,礼无违者。晋侯嘉焉,授之以策策,赐命之书。○相,息亮反。策,初革反。
曰:「子丰有劳於晋国,子丰,段之父。
○正义曰:服虔云:「郑僖公之为大子,子丰与之俱適晋。」计从大子一朝於晋,不足以为劳也,或当别有功劳,事无所见,故杜不解之。
余闻而弗忘。赐女州田,州县,今属河内郡。○女音汝。
以胙乃旧勋。」伯石再拜稽首,受策以出。君子曰:「礼,其人之急也乎!伯石之汏也,汱,骄也。○胙,十路反。汏音泰。
一为礼於晋,犹荷其禄,况以礼终始乎?《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其是之谓乎!」初,州县,栾豹之邑也。豹,栾盈族。○荷,户可反,任也,又音可。
及栾氏亡,范宣子、赵文子、韩宣子皆欲之。文子曰:「温,吾县也。」州本属温。温,赵氏邑。
二宣子曰:「自郤称以别,三传矣。郤称,晋大夫,始受州。自是州与温别,至今传三家。○称,尺证反。「以别」绝句。三传,直专反,注同。
晋之别县,不唯州,谁获治之?」言县邑既别甚多,无有得追而治取之。
文子病之,乃舍之。二子曰:「吾不可以正议而自与也。」皆舍之。及文子为政,赵获曰:「可以取州矣。」获,赵文子之子。○乃舍,音赦,又音舍,下同。
文子曰:「退!使获退也。
二子之言,义也。二子,二宣子也。
违义,祸也。余不能治余县,又焉用州?其以徼祸也。君子曰:『弗知实难。』患不知祸所起。○焉,於虔反。
知而弗从,祸莫大焉。有言州必死!」丰氏故主韩氏,故,犹旧也。丰氏至晋,旧以韩氏为主人。
伯石之获州也,韩宣子为之请之,为其复取之之故。后若还晋,因自欲取之。为七年丰氏归州张本。○为之,于伪反,下「为其」、「复为少姜」,下注「为之辟仇」、「为平公逆」皆同。
五月,叔弓如滕,葬滕成公。子服椒为介。及郊,遇懿伯之忌,敬子不入。忌,怨也。懿伯,椒之叔父。敬子,叔弓也。叔弓礼椒,为之辟仇。○介音界。辟音避。
○正义曰:经书「夏,叔弓如滕。五月,葬滕成公」。今传文「叔弓如滕」,亦在五月之下。杜於桓十六年注引此事,以为本事异,两书之,故或言月,或言时,事异故文异。其实叔弓亦以五月行也。刘炫云:「叔弓以四月发鲁,滕以五月葬君。叔弓书始行之月,滕书实葬之月。故书经异文也。传述遇雠之事,并就葬月言耳。」○「子服」至「不入」。 ○正义曰:《檀弓》下云:「滕成公之丧,使子叔敬叔吊,进书。子服惠伯为介。及郊,为懿伯之忌,不入。惠伯曰:『政也,不可以叔父之私,不将公事。』遂入。」敬叔,即此敬子也。懿伯是惠伯之叔父,为人所杀。及滕郊,遇懿伯之忌,逢其雠也。敬叔不入,以礼惠伯,欲使惠伯报叔父之雠,杀彼人也。惠伯以公义不可,先入受馆。记文虽字有小异,意与传同。而郑玄注云:「敬叔有怨於懿伯,难惠伯,故不入。」又云:「敬叔於昭穆,以懿伯为叔父。」其言差错,不可显解,是郑之谬也。 ○注「忌怨」至「辟仇」。 ○正义曰:记云:「不可以叔父之私」,知懿伯是椒之叔父也。叔弓不入者,礼椒也。为椒有辟仇之耻,礼之,欲使杀之。
惠伯曰:「公事有公利,无私忌。椒请先入。」乃先受馆,敬子从之。惠伯,子服椒也。传言叔弓之有礼。
○正义曰:《檀弓》云:「子夏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仕不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郑玄云:「为负而废君命也。」叔父之与昆弟,亲疏同耳,故有公利无私忌。辟仇非耻,故椒请先入也。
晋韩起如齐逆女。为平公逆。
公孙虿为少姜之有宠也,以其子更公女而嫁公子。更嫁公女。○虿,敕迈反。
人谓宣子,「子尾欺晋,晋胡受之?」宣子曰:「我欲得齐而远其宠,宠将来乎?」宠,谓子尾。○远,于万反。
秋,七月,郑罕虎如晋,贺夫人,且告曰:「楚人日徵敝邑,以不朝立王之故。楚灵王新立。
敝邑之往,则畏执事其谓寡君而固有外心。其不往,则宋之盟云。云「交相见」。
进退罪也。寡君使虎布之。」布,陈也。
宣子使叔向对曰:「君若辱有寡君,在楚何害?脩宋盟也。君苟思盟,寡君乃知免於戾矣。君若不有寡君,虽朝夕辱於敝邑,寡君猜焉。猜,疑也。○猜,七才反。
君实有心,何辱命焉?言若有事晋心,至楚可不须告。
君其往也!苟有寡君,在楚犹在晋也。」张趯使谓大叔曰:「自子之归也,归在此年春。
小人粪除先人之敝庐,曰:『子其将来。』今子皮实来,小人失望。」大叔曰:「吉贱,不获来,贱,非上卿。○粪,甫问反。
○正义曰:张趯自晋使告大叔,大叔在郑遥报趯语,而云「不获来」者,教使者报趯,作至晋时语,故云「不获来」。今人之语犹然也。
畏大国,尊夫人也。且孟曰:『而将无事。』吉庶几焉。」孟,张趯也。庶几如趯言。
小邾穆公来朝。季武子欲卑之。不欲以诸侯礼待之。
穆叔曰:「不可曹、滕、二邾,实不忘我好。敬以逆之,犹惧其贰,又卑一睦,焉一睦,谓小邾。○「实不忘我好」绝句,一读以「好」字向下。好,呼报反,下文「群好」同音。
○正义曰:睦,亲也。言曹、滕、二邾皆亲鲁。小邾是亲鲁者之一国也。
逆群好也?其如旧而加敬焉!《志》曰:『能敬无灾。』又曰:『敬逆来者,天所福也。』」季孙从之。
八月,大雩,旱也。
齐侯田於莒,莒,齐东竟。○竟音境,下同。
卢蒲嫳见,泣且请曰:「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嫳,庆封之党。襄二十八年,放之於竟。种种,短也。自言衰老,不能复为害。○嫳,普结反,又匹舌反。见,贤遍反。种,本亦作「董」。董,章勇反。
公曰:「诺,吾告二子。」二子,子雅、子尾。
归而告之。子尾欲复之,子雅不可,曰:「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言不可信。
九月,子雅放卢蒲嫳于北燕。恐其复作乱。
○正义曰:前己在竟,今复徙之远国也。
燕简公多嬖宠,欲去诸大夫而立其宠人。冬,燕大夫比以杀公之外嬖。比,相亲比。○嬖,起吕反。比,毗志反,注同。
公惧,奔齐。书曰「北燕伯款出奔齐」,罪之也。款罪轻於卫衎,重於蔡朱,故举中示例。○衎,苦旦反。
十月,郑伯如楚,子产相。楚子享之,赋《吉日》。《吉日》,《诗·小雅》。宣王田猎之诗。楚王欲与郑伯共田,故赋之。○相,息亮反。
既享,子产乃具田备,王以田江南之梦。楚之云梦,跨江南北。○梦,如字,徐莫公反,注同。
齐公孙灶卒。灶,子雅。
司马灶见晏子,司马灶,齐大夫。
曰:「又丧子雅矣。」晏子曰:「惜也,子旗不免,殆哉!以其不臣。○丧,息浪反。
姜族弱矣,而妫将始昌。妫,陈氏。○妫,九危反。
二惠竞爽,犹可,子雅、子尾皆齐惠公之孙也。竞,彊也。爽,明也。
又弱一焉,姜其危哉!」○个,古贺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