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九年,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柯。前年围齐之诸侯也。祝柯县今属济南郡。○柯,古多反。
晋人执邾子。称人以执,恶及民也。
公至自伐齐。无传。
○正义曰:往年围齐,今以伐致,传既不说,杜亦不解。《公羊传》曰:「此同围齐也,何以致伐?未围齐也。未围齐,则其言围齐何?抑齐也。曷为抑齐?为其亟伐。」其意言往年同围齐者,实非围齐,故以伐致。案传「攻平阴,齐侯堑防门而守之」,则是兵实围齐,不得如《公羊》说也。贾逵云:围齐而致伐,以策伐勋也。伐者,加兵之名,围则伐内之别。围伐终是一事,不得各有其勋,何言策伐勋也?但围是伐内之别。此言「至自伐齐」。僖二十九年言「至自围许」,史异辞,无义例。
取邾田,自漷水。取邾田,以郭水为界也。漷水出东海合乡县,西南经鲁国至高平湖陆县入泗。○漷,好虢反;徐音郭,又虎伯反;《字林》,口郭、口获二反。
季孙宿如晋。葬曹成公。无传。
夏,卫孙林父帅师伐齐。
秋,七月,辛卯,齐侯环卒。世子光三与鲁同盟。
○正义曰:环以成十年即位,十五年国佐盟于戚,十七年自盟于柯陵,十八年崔杼于虚朾。襄三年世子光于鸡泽,五年世子光于戚,九年世子光于戏,十一年世子光于亳城北。不数成公之世,世子光犹四同盟。言三者,襄五年戚盟,不书经,故杜不数。刘炫以为杜误,非也。
晋士匄帅师侵齐,至穀,闻齐侯卒,乃还。详录所至及还者,善得礼。
八月,丙辰,仲孙蔑卒。无传。
齐杀其大夫高厚。郑杀其大夫公子嘉。
冬,葬齐灵公。无传。
城西郛。鲁西郭。○郛,芳夫反。
叔孙豹会晋士匄于柯。魏郡内黄县东北有柯城。
城武城。泰山南武城县。
十九年,春,诸侯还自沂上,盟于督扬,曰:「大毋侵小。」督扬即祝柯也。○督,丁毒反。毋音无。
执邾悼公,以其伐我故。伐鲁在十七年。
遂次于泗上,疆我田。正邾鲁之界也。泗,水名。○疆,居良反。
取邾田,自漷水归之于我。邾田在漷水北,今更以漷为界,故曰取邾田。
○正义曰:邾在鲁南,田在漷水北,今更以漷水为界,取邾漷北之田,归于鲁也。十六年「命归侵田」,此年正邾鲁之界,则此田旧是鲁界,邾人取以为己有,今日使之归鲁,故曰「取邾田」也。《公羊传》曰:「其言自漷水何?以漷为竟也。何言乎以漷为竟?漷移也。」其意言邾、鲁以漷水为竟,漷水移人邾界,鲁随而有之。贾、服取以为说,言刺晋偏而鲁贪。案传晋命归侵田,此田邾先侵,鲁追令反本,何晋偏而鲁贪,《公羊》之说,不可通也。
晋侯先归。公享晋六卿于蒲圃,六卿过鲁。○圃,布古反。过,古禾反。
赐之三命之服;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皆受一命之服。如鞍战还之赐,唯无先辂。○鞍音安。
贿荀偃束锦、加璧、乘马,先吴寿梦之鼎。荀偃,中军元帅,故特贿之。五匹为束。四马为乘。寿梦,吴子乘也。献鼎於鲁,因以为名。古之献物,必有以先,今以璧马为鼎之先。○贿,呼罪反。乘马,绳证反,注「四马为乘」同。先吴,悉荐反,又如字。梦,莫公反。帅,所类反。
○正义曰:《杂记》云「纳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郑玄云:「纳币谓昏礼纳徵也。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八尺曰寻。一两五寻,则每卷二丈也,合之则四十尺。今谓之匹,犹匹偶之云。」彼虽主说昏币,但经、传所言束帛、束锦者,其朿多少皆与彼同,故云五匹为朿也。吴子乘以十二年卒,乘献此鼎於鲁,鲁人因以其人名之,谓之「吴寿梦之鼎」。今以此鼎贿荀偃也。古之献物,必有以先之。《老子》云:「虽有拱抱之璧,以先驷马。」谓以璧为马先也。僖三十三年「郑商人弦高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谓以韦为牛先也。二十六年「郑伯赐子展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谓以车服为邑之先也。皆以轻物先重物,此锦璧可执,马可牵行,皆轻於鼎,故以璧马为鼎之先,以轻先重,非以贱先贵,鼎价未必贵於璧马也。
荀偃瘅疽,生疡於头。瘅疽,恶创。○瘅,丁但反,徐音旦。疽,七徐反。疡音羊。创,初良反。
○正义曰:《说文》云:「瘅,劳病也。疽,痈也。痈,肿也。疡,头创也。」然则传言荀偃病此疽肿,肿溃,遂生创於头。杜云「瘅疽,恶创」,略言其病创耳。
济河,及著雍,病,目出。大夫先归者皆反。士匄请见,弗内。请后,曰「郑甥可」。士匄,中军佐,故问后也。郑甥,荀吴。其母郑女。○著,张虑反,又直虑反。雍,於用反。见,贤遍反。
二月,甲寅,卒,而视,不可含。目开口噤。○视如字,徐市至反,下同。含,户暗反,本亦作唅,下同。噤,其荫反。
宣子盥而抚之,曰:「事吴敢不如事主!」犹视。大夫称主。○盥音管。
栾怀子曰:「其为未卒事於齐故也乎?」怀子,栾盈。○为,于伪反,下注「为怀子」同。
乃复抚之曰:「主苟终,所不嗣事于齐者,有如河!」乃瞑,受含。嗣,续也。○复,扶又反。瞑,亡丁反,一音亡平反。桓谭以为荀偃病而目出,初死其目未合,尸冷乃合,非其有所知也。传因其异而记之耳。
宣子出,曰:「吾浅之为丈夫也!」自恨以私待人。
晋栾鲂帅师从卫孙文子伐齐。为怀子之言故也。栾鲂,栾氏族。不书,兵并林父,不别告也。经书夏,从告。○并如字,又必政反。
季武子如晋拜师,谢讨齐。
晋侯享之。范宣子为政,代荀偃将中军。○将,子匠反,后放此。
赋《黍苗》。《黍苗》,《诗·小雅》。美召伯劳来诸侯,如阴雨之长黍苗也。喻晋君忧劳鲁国,犹召伯。○召,上照反,下同。劳,力报反,来,力代反。长,丁丈反。
季武子兴,再拜稽首,曰:「小国之仰大国也,如百穀之仰膏雨焉!若常膏之,其天下辑睦,岂唯敝邑?」赋《六月》。《六月》,尹吉甫佐天子征伐之诗。以晋侯比吉甫,出征以匡王国。○仰,如字,徐五亮反,下同。膏雨,如字,徐古报反。常膏,古报反,又如字。辑,音集,本又作集。「百谷」。
○正义曰:谷之种类极多,言百,举成数也。
dz@季武子以所得於齐之兵,作林锺而铭鲁功焉。林锺,律名。铸锺,声应林锺,因以为名。○铸,之树反。应,应对之应。
○正义曰:《月令》季夏,「律中林锺」。是林锺,六月之律名也。《周语》云:「景王将铸无射,问律於泠州鸠。对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钟,百官轨仪。』」贾逵云:「律谓六律、六吕。以均钟大小清浊也。」考,成也。成,平也。平中和之声,度律吕之长短,以立均钟,以成和平之声,而百官之道,得象而仪之。是言度律吕长短,然后铸钟,钟声应律,遂以律名钟。此钟声应林钟,故以林钟为名。
臧武仲谓季孙曰:「非礼也!夫铭,天子令德,天子铭德不铭功。
诸侯言时计功,举得时,动有功,则可铭也。
大夫称伐。铭其功伐之劳。
今称伐,则下等也;从大夫故。
○正义曰:诸侯之铭当言时既功时计功。鲁之伐齐也,借人之力,功非已有。妨民农务,不可谓时。二者既无可称,唯有从行征伐,可得称伐劳耳。伐虽可称,若称伐,则从大夫之例,於三者为下等,不足为功美也。
计功,则借人也,借晋力也。○借,如字,一音情亦反。
言时,则妨民多矣,何以为铭?且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彝,常也。谓锺鼎为宗庙之常器。○夫音扶。彝,以之反。
铭其功烈以示子孙,昭明德而惩无礼也。今将借人之力以救其死,若之何铭之?小国幸於大国,以胜大国为幸。○惩,直升反。
而昭所获焉以怒之,亡之道也。」为城西郛武城传。
齐侯娶于鲁,曰颜懿姬,无子。其侄鬷声姬生光,以为大子。兄子曰侄。颜、鬷皆二姬母姓,因以为号。懿、声皆谥。○娶,子住反。侄,直结反。鬷,子公反。
诸子仲子、戎子,戎子嬖。诸子,诸妾姓子者。二子,皆宋女。○仲,本亦作中,音仲,下皆放此。嬖,必计反。
仲子生牙,属诸戎子。属,讬之。○属,音之蜀反,注同。
戎子请以为大子,许之。齐侯许之。
仲子曰:「不可!废常,不祥,废立嫡之常。○嫡,本或作適,丁历反。
间诸侯,难。事难成也。○间,间厕之间。
光之立也,列於诸侯矣。列诸侯之会。
今无故而废之,是专黜诸侯,谓光已有诸侯之尊。
而以难犯不祥也。君必悔之!」公曰:「在我而已。」遂东大子光。废而徙之东鄙。
使高厚傅牙以为大子,夙沙卫为少傅。齐侯疾,崔杼微逆光。疾病,而立之。光杀戎子,终言之。○少,诗照反,下注「公犹少」同。杼,直吕反。
○正义曰:知终言之者,以云「尸诸朝,非礼」,下始云五月「齐灵公卒,庄公即位」。若非即位之后,岂得尸戎子於朝?故传终言之。
尸诸朝,非礼也。妇人无刑。无黥、刖之刑。○黥,其京反。刖音月,又五刮反。
○正义曰:妇人淫,则闭之於宫,犯死不得不杀,而云「妇人无刑」,知其於五刑之中无三等刑耳。三等,墨、劓、刖也。三等之刑,墨轻,刖重,故举其轻重而略其劓也。《周礼》谓之「墨」,《尚书》谓之「黥」,黥、墨为一,故依《尚书》言黥也。服虔云:「妇人从人者也,故不为制刑。及犯恶,从男子之刑也。」若与男子俱受黥、刖、劓,亦是妇人刑矣。何独主男子而妇人从之也?刘难服云:犯淫,则男子割势,妇人闭宫,岂得从男子乎?
虽有刑,不在朝市。谓犯死刑者,犹不暴尸。○暴,蒲卜反。
夏,五月,壬辰,晦,齐灵公卒。经书七月辛卯,光定位而后赴。
庄公即位。太子光也。
执公子牙於句渎之丘。以夙沙卫易已,卫奔高唐以叛。光谓卫教公易己。高唐在祝柯县西北。○句,古侯反。渎音豆。
晋士匄侵齐,及穀,闻丧而还,礼也。礼之常,不必待君命。
○正义曰:传言「礼也」,则兵不伐丧,必有常礼,礼有此法,故「闻丧即还」。《公羊传》曰:「还者何?善辞也。何善尔?大其不伐丧也。此受命乎君而伐齐,则何大乎其不伐丧?大夫以君命出,进退在大夫也。」何休云:「礼,兵不从中,御外临事制宜,唯义所在,故善之。」是与《左氏》同也。《穀梁传》曰:「还者,事未毕之辞也。不伐丧,善之也。善之则何为未毕也?君不尸小事,臣不专大名。善则称君,过则称已,则民作让矣。士匄外专君命,故非之也。然则为士匄者宜奈何?宜椫帷而归命乎介。」其意言待命乃还,故杜言不必待君命,所以排《穀梁》也。
於四月,丁未,於此年四月。
郑公孙虿卒,赴於晋大夫。范宣子言於晋侯,以其善於伐秦也。十四年晋伐秦,子蟜见诸侯师,而劝之济泾。
六月,晋侯请於王,王追赐之大路,使以行,礼也。大路,天子所赐车之总名,以行葬礼。传言大夫有功,则赐服路。
○正义曰:二十四年「穆叔如周,王嘉其有礼,赐之大路」。与此并赐诸侯之卿,其文皆云「大路」。知大路,天子所赐车之总名也。《周礼·巾车》:「王之五路:有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又有「服车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缦,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庶人乘役车」。又曰:「凡良车、散车不在等者,其用无常。」《周礼》有此文耳。其封诸侯,赐之以车,则同姓以金路,异姓以象路,四卫以革路,蕃国以木路。其赐诸侯之卿,则无文。《释例》曰:「《周宫》王之五路,及卿大夫士服车各有名。又有良车、散车,不在等者,其用无常。」谓此上五路之良、散,当以出赐,故言「其用无常」也。传通称玉路、金路为大路,及赐鲁穆叔、郑子蟜当是革路。若木路所以封四卫及蕃国之君也,而亦曰大路者,据受王之殊锡,皆举其总名,或云先,或云次,当各自以就数为差也。杜言当是革路,若木路者,虽疑不敢质,谓当是此二路也。必疑然者,以服车称车不称路,王若赐之夏篆、夏缦,不应谓之为大路。名之曰大路,必在五路之中矣。金路、象路乃赐同姓,异姓之国君不可以赐其臣,而传称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位当小国之君,则车亦可以同之。故疑是革路,若木路也。革路、木路,路之卑者,亦称大路者,以受王殊赐,皆举其总名也。若受之於君,或称先或称次。杜云以就数为差者,三命之卿就数三,再命之卿就数二,故郑赐子展先路,三命之服,子产次路,再命之服是也。若其不然,王赐叔孙穆子其车若是夏篆、夏缦,即与常车无异,何故生弗敢乘,及死乃请以葬也?乡饮酒礼者,大夫之礼也。「工人卒歌,主人献工,大师则为之洗」,郑玄云:「大夫若君赐之乐,谓之大师为之洗,尊之也。」彼尊君赐乐,谓工师为太师,此尊王赐车,谓王车为大路,其意类於彼也。何休《膏肓》以天子车称大路,诸侯车称路车,大夫称车;今郑子蟜,诸侯之大夫耳,当与天子士同,赐其车而名之曰大路,非正也;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名不正,则言不顺」:於义《左氏》为短。案《周礼》「天子衮冕」,上公亦称衮冕,天子析羽为旌,诸侯及大夫亦称旌。又天子乐官称大师,《乡饮酒礼》君赐乐亦称大师,此皆名同於上。则卿大夫大路,何独不可同之於天子大路之名乎?何休之难,非也。
秋,八月,齐崔侯杀高厚於洒蓝,而兼其室。洒蓝,齐地。○洒,色买反,徐所绮反。蓝,力甘反。
书曰「齐杀其大夫」,从君於昏也。传解经不言崔杼杀,而为国讨文。
郑子孔之为政也专。专权。
国人患之,乃讨西宫之难十年,尉止等作难西宫,子孔知而不言。○难,乃旦反,注及下同。
与纯门之师。前年,子孔召楚师至纯门。
子孔当罪,以其甲及子革、子良氏之甲守。以自守也。○守,手反反,下「守备」同。
甲辰,子展、子西率国人伐之,杀子孔而分其室。书曰「郑杀其大夫」,专也。亦以国讨为文。
子然、子孔,宋子之子也;子然,子革父。
士子孔,圭妫之子也。宋子、圭妫,皆郑穆公妾。士子孔,子良父。○妫,居危反。
圭妫之班亚宋子,而相亲也;亚,次也。○亚,於嫁反。
士子孔亦相亲也。僖之四年,子然卒;郑僖四年,鲁襄六年。
简之元年,士子孔卒。鲁襄八年。
司徒孔实相子革、子良之室,司徒孔与二父相亲,故相助其子。○相,息亮反,注同。
三室如一,言同心。
故及於难。故二子并及难。
子革、子良出奔楚。子革为右尹。子革即郑丹。
郑人使子展当国,子西听政,立子产为卿。简公犹幼,故大夫当国。
齐庆封围高唐,弗克。夙沙卫以叛,故围之。
冬,十一月,齐侯围之,见卫在城上,号之,乃下。卫下与齐侯语。○号,徐胡报反,召也;一音户刀反。
问守备焉,以无备告。揖之,乃登。齐侯以卫告诚,揖而礼之,欲生之也。卫志於战死,故不顺齐侯之揖,而还登城。
○正义曰:杜於此注皆用贾逵之说。服虔引彭仲博云:齐欲诛卫,呼而下,与之言,固可取之,无为揖之复令登城。仲博以为齐侯号卫,卫惭而下,云「问守备焉」,问卫之守高唐者。卫无恩信,故今守者以无备告,齐侯善其言,故揖之,乃命士卒登城。服虔谓此说近之。案传之次第「卫在城上,号之,乃下」,是卫下也。「问守备焉」,问卫也。若其别问馀人,当云问其守者,不得云「问守备」也。若齐侯揖之,而命士卒登城,则士於此时已登矣。何故下文方曰「殖绰、工偻会夜縋纳师」也?卫巳下城齐侯不即执取者,或有所隔碍不得取之。汉末曹操与马超对语,徐晃与关羽对语,皆仇敌交言,而不能相取,亦何怪古之人乎?
闻师将傅,食高唐人。殖绰、工偻会夜縋纳师,因其会食。二子,齐大夫。○傅音附。食音嗣。偻,力侯反。縋,直伪反。
○正义曰:二子因其无备,先往城上,乃从城上县绳纳师。
醢卫于军。○醢音海。
城西郛,惧齐也。前年与晋伐齐,又铸其器为锺,故惧。
齐及晋平,盟于大隧。大隧,地阙。○隧音遂。
故穆叔会范宣子于柯。齐、晋平,鲁惧齐,故为柯会以自固。
穆叔见叔向,赋《载驰》之四章。四章曰:「控于大邦,谁因谁极!」控,引也。取其欲引大国以自救助。○控,苦贡反。
○正义曰:「控于大邦」乃是《载驰》五章,而云四章者,文十三年郑子家赋《载驰》之四章,义取「控于大邦」,意在五章,而并赋四章,彼注已云四章以下,故於此略之。《诗》注云:「极,至也。」今卫侯欲求援引之力,助於大国之诸侯,亦谁因乎!由谁至乎!闵之,故欲归问之」。
叔向曰:「肸敢不承命!」叔向度齐未肯以盟服,故许救鲁。○度,待洛反。
穆叔归,曰:「齐犹未也,不可以不惧。」乃城武城。
卫石共子卒,石买。○共音恭。
悼子不哀。买之子石恶。
孔成子曰:「是谓蹶其本,蹶,犹拔也。○蹶,徐求月反,拔也,一音居月反,又居卫反。
○正义曰:蹶者,倒也。树倒必拔根,故云「蹶,犹拔也」。父是亲之极,孝为德之本,於父尚犹不哀,必是不能爱人也。己不爱人,人亦不爱己。己人皆不爱,必将丧家,知其不能保有宗嗣也。
必不有其宗。」为二十八年石恶出奔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