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公朝楚,好其宫,归而作之,故名之云尔。作不书者,见者不复见。○好其,呼报反。见者,贤遍反,下同。
○解云:正以上言「公如楚」,「公至自楚」,下言「公薨于楚宫」,故云朝楚,好其宫,归而作之,故名楚宫。
○解云: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传云「此皆毁庙也,其言灾何?复立也。曷为不言其复立?《春秋》见者不复见也」,何氏云「谓内所改作也,哀自立之,善恶独在哀,故得省文」。然则言见者不复见,谓《春秋》之义,诸是内所改作者,但随其重处一过见之而已,其馀轻处不复见之。所以然者,正以哀自作之,还于哀上灾之,善恶独在于哀,故得省文矣。今此作楚宫,亦是襄自作之,还复襄自薨之,善恶独在于襄,故得省文,故引彼传云「见者不复见」也。以此言之,则知成六年「立武宫」,昭十五年「有事于武宫」,亦是内所改作而重见者。正以成公立之,至昭乃有事立之祭之者异,故不得省文。
秋,九月,癸巳,子野卒。
己亥,仲孙羯卒。
冬,十月,滕子来会葬。此书者与叔服同义。
○解云:文九年春,「天王使叔服来会葬」,传云「其言来会葬何?会葬礼也」,何氏云「常事书者,文公不肖,诸侯莫肯会之,故书天子之厚,以起诸侯之薄」。然则今此会葬亦是常礼,而书之者亦是襄公不肖,诸侯莫肯会之,故书滕子之厚,以起诸侯之薄,故云与叔服同义矣。
癸酉,葬我君襄公。
十有一月,莒人弑其君密州。莒子纳去疾,及展立,莒子废之。展因国人攻莒子,杀之。去疾奔齐。称人以弑者,莒无大夫,密州为君,恶民所贱,故称国以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