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庄公八年

庄公卷七起八年,尽十七年

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次不言俟,此其言俟何?据次于陉俟屈完不书俟。○屈,居勿反。

[疏] 注「据次」至「书俟」。

○解云:即僖四年经云「遂伐楚,次于陉」,传云「其言次于陉何?有俟也。孰俟?俟屈完也」是也。然则彼但录其次而不书俟,与此异,故据之。

讬不得已也。师出本为下灭盛兴,陈、蔡属与鲁伐卫,同心人国远,故因假以讳灭同姓,讬待二国为留辞主,所以辟下言及也。加以者,辟实俟。陈、蔡称人者,略以外国辞称,知微之。○本为,于伪反,传及注「为久」皆同。属与,音烛。

[疏] 注「陈蔡」至「伐卫」。

○解云:即其经云「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是也。

[疏] 注「同心人国远」。

○解云:欲对齐、宋、虽亦同心而近鲁,是以不得讬待齐、宋。

[疏] 注「所以辟下言及也」。

○解云:即经下云「夏,师及齐师围成」是也。凡言及者,汲汲之辞。若此时已出师,其间更无所待,即下文言及乃至汲汲之甚者,便是鲁人欲得灭同姓,孜孜之深,是以讬待陈、蔡以辟之。

[疏] 注「加以者,辟实俟」。

○解云:若其实俟,宜但云师次于郎俟陈人、蔡人而已,何须言以乎?今言以俟陈人、蔡人,明更有由以乃始俟之,故言加以者,辟实俟也。

甲午,祠兵。祠兵者何?出曰祠兵,礼,兵不徒使,故将出兵必祠于近郊,陈兵习战,杀牲飨士卒。○祠兵,音辞,祭也。《左氏》作「治兵」,下文注同。卒,子忽反。

[疏] 「祠兵者何」。

○解云:凡出师之礼,皆有祠兵之事,而此特书,故执不知问。

[疏] 「出曰祠兵」。

○解云:何氏之意,以为祠兵有二义也:一则祠其兵器,二则杀牲享士卒,故曰祠兵矣。

[疏] 注「礼兵」至「近郊」。

○解云:时王之礼也。

入曰振旅,五百人曰旅。

[疏] 注「五百人曰旅」。

○解云:《大司马》叙官文。其礼一也,皆习战也。言与祠兵礼如一,将出不嫌不习,故以祠兵言之;将入嫌于废之,故以振讯士众言之,互相见也。祠兵,壮者在前,难在前。振旅,壮者在后,复长幼,且卫后也。○讯,音信,又音峻,本亦作「迅」。相见,贤遍反,下同。难,乃旦反。长,丁丈反。

何言乎祠兵?据不书。

[疏] 注「据不书」。

○解云:今此书之,而言据不书者,正谓他处皆不书,即例不书矣。而此书之者,是以致难。

为久也。为久稽留之辞。

[疏] 注「为久稽留之辞」。

○解云:为犹作,言作久稽留之辞矣。曷为为久?据取长葛久之。

[疏] 注「据取长葛久之」。

○解云:隐五年冬,「宋人伐郑,围长葛」;六年「冬,宋人取长葛」,传云「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久也」是。然则彼所以书者,讥其久。今以祠兵者,为久稽留之辞,似于义反,故难之。

吾将以甲午之日,然后祠兵于是。讳为久留辞,使若无欲灭同姓之意,因见出竟,明盛非内邑也。

[疏] 注「因见」至「邑也」。

○解云:「出曰祠兵」,即《尔雅》「出曰治兵」之文也。今书祠兵,即是出竟之义,则知下言围成者,非内邑明矣。

夏,师及齐师围成,成降于齐师。成者何?盛也。以上有祠兵,下有盛伯来奔。○成,如字,二传作「郕」。降于,户江反,传及下注皆同。

[疏] 「成者何」。

○解云:成为内邑,孟氏所有,而与齐围之,故执不知问。

[疏] 注「以上」至「来奔」。

○解云:文十二年「春,王正月,盛伯来奔」,传云「盛伯者何?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兄弟辞也」是也。

盛则曷为谓之成?讳灭同姓也。因鲁有成邑,同声相似,故云尔。

[疏] 注「因鲁」至「云尔」。

○解云:定十二年「十有二月,公围成」者,是鲁有成邑之文。曷为不言降吾师?据战于宋不言归郑。

[疏] 注「据战」至「归郑」。

○解云:桓十二年「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是也。彼则不言宋归于郑,此言成降于齐师,故难之。其归字有作「败」字者,误也。

辟之也。辟灭同姓。言围者,使若鲁围之而去,成自从后降于齐师也。降者,自伏之文,所以醇归于齐。言及者,起鲁实欲灭之。不月者,顺讳文。不书盛伯出奔,深讳之。

[疏] 注「言及者」至「灭之」。

○解云:以及者,汲汲之文故也。

[疏] 注「不月者,顺讳文」。

○解云:凡灭例月,即庄十年「冬,十月,齐师灭谭」,庄十三年「夏,六月,齐人灭遂」之属是也。今此亦灭而不书月者,顺讳文使若不灭矣。

[疏] 注「不书」至「讳之」。

○解云:如此注者,正欲决庄十年「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之属,书其出奔也。今成被灭,至文十二年春乃书「盛伯来奔」。于所传闻世不言所奔者,深讳故也。

秋,师还。还者何?善辞也。此灭同姓,何善尔?病之也。慰劳其罢病。○慰劳,力报反,下同。其罢,音皮,下同。

[疏] 「还者何」。

○解云:欲言其恶,还是善辞;欲言其善,实灭同姓,故执不知问。

曰:「师病矣。曷为病之?据师出皆罢病,曷为独劳此病也?非师之罪也。明君之使,重在君,因解非师自汲汲。

[疏] 注「明君」至「在君」。

○解云:所以慰劳师之罢病者,明君之灭同姓,非师之罪,其重在于君也。

[疏] 注「因解非师自汲汲」。

○解云:正以及者,汲汲之辞故也。

冬,十有一月,癸未,齐无知弑其君诸儿。诸儿,襄公也。无知,公子夷仲年之子,襄公从弟。○儿,如字,一音五兮反。从,才用反。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