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宣公九年

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月者,善宣公事齐合古礼,卒使齐归济西田。不就十年月者,五年再朝,近得正。孔子曰:「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明虽事人,皆当合礼。

[疏] 注「月者」至「西田」。

○解云:即下十年春,「齐人归我济西田」是也。

[疏] 注「不就」至「合礼」。

○解云:何氏之意,以为《春秋》之道,祖述尧、舜,天子五年一巡狩,诸侯亦五年一朝天子,是以桓元年注「故即位比年使大夫小聘,三年使上卿大聘,四年又使大夫小聘,五年一朝」是也。然则诸侯自相朝,虽文不着,若欲以朝,亦不过是也。宣公五年「春,公如齐」,今九年春又如齐,乃五年之内,不得正尽五年,故曰近得正。言近者,不正是之辞也。虽不正是,近合于礼,是以《春秋》此年书月,以见善宣公,至十年公复如齐,是为大数,唯近取济西田之文,亦不得见善,故言不就十年月者,五年再朝近得正。

公至自齐。

夏,仲孙蔑如京师。

齐侯伐莱。

秋,取根牟。根牟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讳亟也。亟,疾也。属有小君之丧,邾娄子来加礼,未期而取其邑,故讳不系邾娄也。上有小君丧,而下讳取之,则邾娄加礼明矣。未期年从加礼数者,犹王子虎从会葬数。○亟,去冀反。未期,音基。

[疏] 「根牟者何」。

○解云:欲言是国,经典未有;欲言非国,文无所系,故执不知问。

[疏] 注「属有小君之丧」。

○解云:即上八年夏,「夫人熊氏薨」是也。

[疏] 注「邾娄子来加礼」。

○解云:谓上八年冬十月葬顷熊之时,邾娄子使人来加礼,但例不书之,故不见也。

[疏] 注「未期」至「娄也」。

○解云:去年十月来加礼,今年七月而取邑,故言未期也。加礼者,或是赗襚之属,皆是葬前之事,而要系会葬言之。言未期者,欲取讳亟之义强故也。必知过期之后,不复讳之者,正以定十五年夏五月定公薨,「邾娄子来奔丧」,至于哀元年「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娄」,注云「邾娄子新来奔丧,伐之不讳者,期外恩杀恶轻,明当与根牟有差」是也。

[疏] 注「未期年」至「葬数」

○解云:此文欲取未期之义,而从加礼数之;若取薨之时,则过于期矣,若似僖三十三年冬十二月,「公薨于小寝」;文元年「天王使叔服来会葬」,夏四月,「葬我君僖公」;文三年「夏,五月,王子虎卒」,传云「王子虎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新使乎我也」,注云「王子虎,即叔服也。新为王者使来会葬,在葬后三年中卒,君子恩隆于亲亲,则加报之,故卒,明当有恩礼也」。然则王子虎之卒在文三年夏,若数来会葬之时,则在三年之内;若数公卒时四年矣,与此相似,故犹之。

八月,滕子卒。

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扈者何?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以地?据陈侯鲍卒不地。晋荀林父帅师伐陈。○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扈者,何晋之邑也。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以地据陈侯鲍卒不地

[疏] 「扈者何」。

○解云:若言晋地,不应书之;欲道外地,文无所系,故执不知问。

[疏] 注「据陈侯鲍卒不地」。

○解云:桓五年「春正月,甲戌,已丑,陈侯鲍卒」,传云「曷为以二日卒之?怴也。甲戌之日亡,已丑之日死而得,君子疑焉,故以二日卒之也」,是其卒于封内不书地,故难之。

卒于会,故地也。起时衰多穷厄伐桑霦而卒于诸侯会上,故地,危之。未出其地,故不言会也。左右皆臣民,虽卒于会上,危愈于竟外,故不复着言会也。出外死有轻重,死于师尤甚,于会次之,如人国次之,于封内最轻。不书葬者,欲篡也。

[疏] 注「出外死」至「最轻」。

○解云:时衰多穷厄伐丧,师者用兵之处,而君死焉,故言于师,着其危甚,即襄十八年「曹伯负刍卒于师」是也。是以僖四年「夏,许男新臣卒」,何氏云「不言卒于师者,桓公师无危」,是其义也。云于会次之者,与人交接之处,或相劫诈未可知,若柯之盟曹子劫桓公之类是也,而君卒焉,故言次之,即定四年夏,「杞伯成卒于会」是也。云于人国次之者,正以时多背死向生,而君卒于竟外,似有掩袭之理,但于主国有宾客之道,是故又以为次矣,即襄二十六年秋,「许男宁卒于楚」之属是也。云于封内最轻者,正以左右皆民臣,危少于竟外,是以不言于会矣,但有外国之人,亦有危理,故书其地,即此文书「晋侯黑臀卒于扈」是也。若不聚会,直卒于封内者,仍自不地,即「陈侯鲍卒」是也。若然,昭十三年「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干溪」,不与人会而书地者,彼注云「封内地者,起祸所由,因以为戒」是也。而云起祸所由者,案彼传云「灵王为无道,作干溪之台,三年不成,楚公子弃疾胁比而立之,然后令于干溪之役曰:『此已立矣,后归者不得复其田里。』众罢而去之,灵王经而死」,是其致祸之由。

[疏] 注「不书」至「篡也」。

○解云:《春秋》之义,篡明者书葬,即小白之属是也。篡不明者,即不书其葬以见篡,即此黑臀之属是也,云云,已说于上。

冬,十月,癸酉,卫侯郑卒。不书葬者,杀公子瑕也。

[疏] 注「不书葬」至「瑕也」。

○解云:即僖三十年「秋,卫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也」,不言杀元咺,元咺有罪云云,已说于上。

宋人围滕。

楚子伐郑。

晋郄缺帅师救郑。

陈杀其大夫泄冶。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