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桓公十八年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泺,郎沃反,又音洛,《说文》云匹沃反。公夫人姜氏遂如齐。公何以不言及夫人?据公及夫人会齐侯于阳谷。

[疏] 注「据公」至「阳谷」。

○解云:在僖十一年。

夫人外也。若言夫人,巳为公所绝外也。

[疏] 注「若言」至「外也」。

○解云:欲言不假言及,是外之意。

夫人外者何?内辞也。内为公讳辞。○为,于伪反。其实夫人外公也。时夫人淫于齐侯而谮公,故云尔。言遂者,起夫人本与公出会齐侯于泺,故得并言遂如齐。不书夫人会,书夫人遂者,明遂在夫人。齐侯诱公使遂如齐,以夫人谮公故。○谮公,侧鸩反,下同。

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不书齐诱杀公者,深讳耻也。地者,在外为大国所杀,于国尤危。国重,故不暇隐也。

[疏] 注「不书」至「耻也」。

○解云:如此注者,正决昭十一年「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之文也。

[疏] 注「地者」至「隐也」。

○解云:鲁侯被杀,例不举地,故隐公、闵公直言薨而巳。今此言齐,故如此解。

丁酉,公之丧至自齐。凡公薨外致日者,危痛之。外多穷厄伐丧,内多乘便而起,不可不戒慎。加之者,丧者死之通辞也,本以别死生,不以明贵贱,非配公之称,故加之以绝。○便,婢面反。别,彼列反。称,尺证反。

[疏] 注「凡公」至「痛之」。

○即此及定元年「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干侯」之属是也。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已丑,葬我君桓公。贼未讨,何以书葬?据隐公也。雠在外也。雠在外,则何以书葬?据俱雠也。君子辞也。时齐强鲁弱,不可立得报,故君子量力,且假使书葬。于可复雠而不复,乃责之,讳与齐狩是也。桓者,谥。礼,生有爵,死有谥,所以劝善惩恶也。礼,诸侯薨,天子谥之。卿大夫受谥于君,唯天子称天以诔之。盖以为祖祭乃谥,可酉公之丧至自齐;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是也。以公配谥者,终有臣子之辞。上葬日者,起生者之事也,且明王者当遣使者与诸侯共会之。加我君者,录内也,犹君薨地也。○惩,直升反。使,所吏反。

[疏] 注「讳与齐狩是也」。

○解云:庄四年「冬,公及齐人狩于郜。公曷为与微者狩?齐侯也。齐侯则其称人何?讳与雠狩」是也。

[疏] 注「礼诸」至「诔之」。

○解云:即《曾子问》曰「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郑注云「诔,累也。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谥当由尊者成」;又云「唯天子称天以诔之」,注云「以其无尊焉」;又云「诸侯相累,非礼也」是也。

[疏] 「盖以」至「是也」。

○解云:所以知祖祭乃谥者,正以公之丧至自齐,未有谥。丁巳葬我君定公,欲葬遇雨不得葬。经书定公,故知宜是作祖祭时为之也。《礼记·檀弓下》篇云:「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于君云:『日月有时,将葬矣。请所以《易》其名者。』」义亦通于此。

[疏] 注「上葬」至「地也」。

○解云:考诸古本,皆无「上」字,衍文。隐三年传「过时而日,隐之」,注云「隐痛贤君不得以时葬,『丁亥,葬齐桓公』是也」。然则此君四月薨,至于今十二月,亦是过时而日者,亦是痛其贤君不得以时葬,非其辞贞,故曰起生者之事,言其非为臣子矣。或者上葬为此上文之葬,若昭三年「葬滕成公」之下,注云「月者,襄公上葬,诸侯莫肯加礼,独滕子来会葬,故恩录之」之类也。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