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襄公二十七年

二十有七年,春,齐侯使庆封来聘。

夏,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瑗、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孔瑗,二传作「孔奂」。

卫杀其大夫宁喜。卫侯之弟鱄出奔晋。卫杀其大夫宁喜,则卫侯之弟鱄曷为出奔晋。据与射姑同。○鱄,市转反,又音专,一音直转反。射,音亦,又音夜。

[疏] 注「据与射姑同」。

○解云:即文六年「晋杀其大夫阳处父。狐射姑出奔狄」,传云「晋杀其大夫阳处父,则孤射姑曷为出奔」,彼注云「据蔡杀其大夫公子燮,蔡公子履出奔楚,此非同姓,恐见及」。然则今此亦据公子履出奔之事,与射姑同,故言据与射姑同矣。其公子履之事,在上二十年秋。执铁钅贾者,若似司弓矢,云甲革椹锧之类。

为杀宁喜出奔也。曷为为杀宁喜出奔?据非同姓。○为杀,于伪反,下「为杀」、「为我」、「为卫」,注「深为」皆同。卫宁殖与孙林父逐卫侯而立公孙剽。宁殖病将死,谓喜曰:「黜公者,非吾意也,孙氏为之。黜,犹出逐。○黜公,敕律反,下文注同。我即死,女能固纳公乎?」固,犹必也。喜者,殖子。殖本与孙氏共立剽,而孙氏独得其权,故有此言。○女,音汝。喜曰:「诺。」宁殖死,喜立为大夫,使人谓献公曰:「黜公者,非宁氏也,孙氏为之。吾欲纳公,何如?」献公曰:「子苟纳我,吾请与子盟。」盟者,欲坚固喜意。喜曰:「无所用盟,时喜见献公多诈,欲使公子鱄保之,故辞不肯盟,曰:『臣纳君,义也。无用为盟矣。』请使公子鱄约之。」喜素信鱄,以为鱄能保献公。献公谓公子鱄曰:「宁氏将纳我,吾欲与之盟,其言曰:『无所用盟,请使公子鱄约之』子固为我与之约矣。」公子鱄辞曰:「夫负羁絷,絷,马绊也。○羁絷,本又作「〈马革〉」下陟立反,马绊也。绊,音半。执鈇锧,从君东西南北,则是臣仆庶孽之事也。仆,从者,庶孽,众贱子,犹树之有孽生。○鈇,音甫,又方丁反。锧,之实反。从君,才用反,又如字,注同。孽,鱼列反,又五割反,注及下同。若夫约言为信,则非臣仆庶孽之所敢与也。」鱄见献公多诈不敢保。○与,音预。献公怒曰:「黜我者,非宁氏与孙氏,凡在尔。」欲以此语迫从,令必约之。○令,力呈反。公子鱄不得已而与之约。已约,归至,杀宁喜。献公归至国,背约杀宁喜。○背约,音佩,下同。公子鱄挈其妻子而去之。惭恚不能保献公。○挈,苦结反。恚,一睡反。将济于河,携其妻子。携,犹提也。而与之盟,恐乘舟有风波之害,已意不得展,故将济,豫与之盟。曰:「苟有履卫地,食卫粟者,昧雉彼视。昧,割也。时割雉以为盟。犹曰视彼割雉,负此盟则如彼矣。传极道此者,见献公无信,剌縳兄为强臣所逐,既不能救,又移心事剽,背为奸约。献公虽复因喜得反,诛之,小负未为大恶,而深以自绝,所谓守小信而忘大义,拘小介而失大忠。不为君漏言者,即漏言,当坐杀大夫,不得以正葬,正葬明喜有罪。○昧,旧音刎,亡粉反,一音未,又音蔑,割也。见献,贤遍反,下「见此」同。复,扶又反。介,音界。

[疏] 注「诛之」至「大忠」。

○解云:献公之入,宁喜之由,背贤弟之约,杀所恃之人,应为大恶,而言小负者,正以宁氏杀逐两君,累世同恶,虽纳旧君,未足掩其前罪。今献公违约杀之,故谓之小负。何氏必知小负者,正以下二十九年秋,「葬卫献公」。若杀无罪大夫,例不书葬。而献公书葬,宁喜有罪明矣。喜既有罪,则杀之者罪轻。其罪既轻,谓之小负,不亦宜乎?

[疏] 注「不为」至「有罪」。

○解云:君漏言者,即文六年传云「射杀,则其称国以杀何?君漏言也」是也。然则君漏言者,即坐杀大夫,故当去其葬。而文六年晋襄公由漏言以杀处父,而经书「公子遂如晋。葬襄公」者,正以彼经杀在葬后,是以不得去其君葬矣。

秋,七月,辛巳,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曷为再言豹?据盟于首戴,不再出公。

[疏] 注「据盟」至「出公」。

○解云:即僖五年夏,「公及齐侯、宋公」以下,「会王世子于首戴」,「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戴」是也。

殆诸侯也。殆,危也。危诸侯,故再出豹,惧录之。曷为殆诸侯?据首戴不殆。为卫石恶在是也,曰恶人之徒在是矣。卫侯衎不信,而使恶臣石恶来,故深为诸侯危,惧其将负约为祸原。先见此者,衎负鱄杀喜得书葬,嫌于义绝可,欲起其小负。会盟再出,不举重者,方再出豹也。石恶恶者,下出奔是也。

[疏] 注「会盟」至「豹也」。

○解云:正以文十四年夏,「公会宋公」以下,「同盟于新城」,举盟以为重,不言会于某。今此会盟并举,故须解之。

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是后阍杀吴子馀祭,蔡世子般弑其君,莒人弑其君之应。○阍杀,音昏;下音弑,二十九年同。祭,侧界反。

[疏] 注「是后」至「之应」。

○解云:即下二十九年夏五月,「阍弑吴子馀祭」;三十年「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三十一年冬十月,「莒人弑其君密州」是也。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