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成公元年

成公卷十七起元年,尽十年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无冰。周二月,夏十二月。《尚书》曰「舒恒燠若」,《易》京房传曰「当寒而温,例赏也」,是时成公幼少,季孙行父专权,而委任之所致。○舒恒,如字,缓也;《尚书》作「豫」。「奥」,本又作「燠」,于六反,暖也。少,诗召反。

[疏] 注「尚书」至「燠若」。

○解云:《洪范》文。舒,迟也。恒,常也。若,顺也。言人君举事太舒,则有常燠之咎气来顺之是也。

[疏] 注「易京」至「赏也」。

○解云:凡为赏罚宜出君门,而臣下行之,故曰倒赏也。是以《洪范》云「唯辟作福,唯辟作威,唯辟玉食」,郑氏云「此凡君抑臣之言也,作福专庆赏,作威专刑罚,玉食备珍美」;又云「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郑氏云「害于汝家,福去室凶;凶于汝国,乱下民」是也。然则是时成公幼少,季孙专政,是以无冰矣。桓十四年「无冰」之下,何氏云「此夫人淫泆,阴而阳行之所致」;襄二十八年「无冰」之下,何氏云「豹羯为政之所致」,皆与此注合。

三月,作丘甲。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丘使也。四井为邑,四邑为丘。甲,铠也。讥始使丘民作铠也。古者有四民:一曰德能居位曰士,二曰辟土殖谷曰农,三曰巧心劳手以成器物曰工,四曰通财粥货曰商。四民不相兼,然后财用足。月者,重录之。○铠,苦伐反。辟,婢亦反。粥,羊六反。

[疏] 「讥始丘使也」。

○解云:谓不辨能否以丘责甲,故讥之矣。

[疏] 注「四井」至「为丘」。

○解云:《司马法》文。《周礼》经亦然。

[疏] 注「古者」至「录之」。

○解云:四民之言,出《齐语》也。德能居位曰士者,即彼云「处士就间宴」是也。辟士殖谷曰农者,即彼云「处农就田野是也」。巧心劳手以成器物曰工者,即彼云「处工就宫府」是也。通财粥货曰商者,即彼云「处商就巿井」是也。云月者,重录之者,欲道宣十五年秋「初税亩」,哀十二年「春,用田赋」皆书时,今书月,故如此解。

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时者,谋结鞍之战不相负也。后为晋所执。不日者,执在三年外寻旧盟后,非此盟所能保。

[疏] 注「时者」至「负也」。

○解云:正以《春秋》之义,大信者书时故也。鞍之战在下二年。

[疏] 注「后为」至「能保」。

○解云:《春秋》之义,不信者日,故如此注也。言后为晋所执者,即下十六年「九月,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招丘」是也。言执在三年外寻旧盟后者,即下三年,「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丙午,及荀庚盟」,传云「此聘也,其言盟何?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是。

秋,王师败绩于贸戎。孰败之?盖晋败之。以晋比侵柳围郊,知王师讨晋而败之。○贸戎,音茂,一音茅,《左氏》作「茅戎」。

[疏] 注「以晋」至「茅戎」。

○解云:宣元年「冬,晋赵穿帅师侵柳」,传云「柳者何?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子也」者,是晋侵柳之事。昭二十三年春,「晋人围郊」,传云「郊者何?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于周?不与伐天子也」者,是晋人围郊之事。然则围郊之事超在此经之后,得如此明义者,正以往前晋人侵柳已犯天子,至于在后围郊复犯天子,二经之间天子败绩,据上下更无馀国犯王之处,故知正是天子讨晋而为所败,故如此解。

或曰贸戎败之。以地贸戎故。

[疏] 注「以地贸戎故」。

○解云:盖晋侯不臣,知王讨之,逆往败之,亦何伤?

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据侵柳围郊言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正其义使若王自败于贸戎,莫敢当敌败之也。不日月者,深正之使若不战。

[疏] 「王者」至「当也」。

○解云:《春秋》之义,讬鲁为王,而使旧王无敌者,见任为王,宁可会夺?正可时时内鲁见义而已。

[疏] 注「不日」至「不战」。

○解云:正以《春秋》之例偏战者日,诈战者月,故如此解。

冬,十月。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