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春,公如齐。
夏,公至自齐。
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子叔姬。○叔孙得臣卒。不日者,知公子遂欲弑君,为人臣知贼而不言,明当诛。
○解云:隐二年注云「亲逆例时」,知此月为下卒出,高固不蒙月也。
○解云:正以所闻之世,大夫之卒,无罪者日,有罪者月,今此不日,故解之。但推寻上下,更不见得臣有罪之文,惟有文十八年「秋,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冬十月公子遂弑子赤,是以何氏消量作如此解。
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何言乎高固之来?据当举叔姬为重,大夫私事不当书。○为重,直用反,下同。
○解云:正以《春秋》尊内故也。
○解云:正以内之大夫,直录其如,不书其大夫私事故也。今书高固,是以难之。
言叔姬之来,而不言高固之来,则不可。礼,大夫妻岁一归宗。叔姬属嫁而与高固来,如但言叔姬来,而不言高固来,则鲁负教戒重,不可言,故书高固,明失教戒重在固。言及者,犹公及夫人。
○解云:妇人之道,既嫁从夫故也。
○解云:即僖十一年「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谷」是也。然则《公羊》之义,以为夫妻言及者,远别之称,剌其无别,是以下注云「言其双行匹至,似于鸟兽」是也。故桓十八年春,「公夫人姜氏遂如齐」,传云「公何以不言及夫人」,注云「据公及夫人会齐侯于阳谷」;「夫人外也」,注云「若言夫人已为公所绝外也」;「夫人外者何?内辞也」,注云「内为公讳辞」;「其实夫人外公也」,注云「时夫人淫于齐侯而谮公,故云尔」。然则桓公十八年而不言及者,若言夫人为公所绝外,是以不得言及以远之。
子公羊子曰:「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言其双行匹至,似于鸟兽。
○解云:言其无别,如「雄狐绥绥」,故曰双行;游匹而来,鹑鹊不异,故言匹至,似于鸟兽矣。而旧说云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故以喻焉,非何氏意也。
楚人伐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