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春,王二月,葬杞僖公。
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其言取之何?据诈战言败也。○雍,于用反。
○解云:即庄十年秋,「荆败蔡师于莘」,昭二十三年秋,「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传云「此偏战也,曷为以诈战之辞言之,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是也。
易也。其易奈何?诈之也。诈谓陷阱奇伏之类。兵者,为征不义,不为苟胜而已。十三年诈反不月,知此不蒙上月,疾略之尔。○易也,以豉反,下同。阱,才性反。为征,于伪反。
○解云:何氏盖取《礼记·中庸》云「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擭掐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又言奇伏者,奇兵伏兵之谓也。
○解云:下十三年「春,郑轩达帅师取宋师于嵒」,传云「其言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诈反也」;注云「前宋行诈取郑师,今郑复行诈取之,苟相报偿,不以君子正道,故传言诈反。反,犹报也」。然则兵之设也,为欲征不义,岂欲苟胜而为诈,故知《春秋》疾而略之,皆不书月矣,何者?《春秋》之义,偏战者日,诈战者月,所以然者,正疾其行诈,略之故也。今此二经,乃设陷阱奇伏,又为诈之甚者,是以《春秋》复深略之。
夏,楚人伐陈。
秋,宋公伐郑。
冬,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