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言及者,留吁行微不进。
夏,成周宣谢灾。成周者何?东周也。后周分为二,天下所名为东周。名为成周者,本成王所定名,天下初号之云尔。○宣谢灾,《左氏》作「宣谢火」。
○解云:欲言天子正居,经无京师之文;欲言是邑,而录其灾,故执不知问。
○解云:何氏之意,以成周为天子正居,但至昭二十二年夏景王崩,敬王即位,王子猛与之争立,入于王城,自号西周,是故天下之人因号成周为东周矣。是以昭二十二年「秋,刘子、单子以王猛入于王城」,传云「王城者何?西周也」,注云「时居王城邑,自号西周王」。二十六年「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传云「成周者何?东周也」,注云「是时王猛自号为西周,天下因谓成周为东周」也。云名为成周者,即郑注《书序》云「居摄七年,天下太平而此邑成,乃名曰成周」也者,是其名作成周之义矣。
宣谢者何?宣宫之谢也。宣宫,周宣王之庙也。至此不毁者,有中兴之功。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无室曰谢。
○解云:宣王亲尽,不宜有庙,今灾其榭,故执不知问。
○解云:皆《释宫》文。李氏曰「室有东西厢,谓宗庙殿有东西小堂也」,孙氏云「夹室前堂」。无东西厢有室曰寝者,郭注云「但有大室」。云无室曰榭者,但有大殿无室内名曰榭,郭注云「榭即今堂堭」是也。
何言乎成周宣谢灾?据天子之居称京师,宋灾不别所烧。
○解云:即桓九年「纪季姜归于京师」,传云「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是也。云宋灾不别所烧者,即襄三十年夏五月「宋灾」是也。特据宋灾者,以其王者之后,与周相类也。
乐器藏焉尔。宣王中兴所作乐器。
○解云:盖夷厉之时乐器有坏,故宣王作之,不谓更造别乐,何者?正以考诸古典,不见宣王别有乐名故也。
成周宣谢灾,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新周也。新周故分别有灾,不与宋同也。孔子以《春秋》当新王,上黜杞,下新周而故宋,因天灾中兴之乐器,示周不复兴,故系宣谢于成周,使若国文,黜而新之,从为王者后记灾也。
○解云:使周成为国,与宋、齐之属相似。云从为王者后记灾也者,即襄九年「宋火」之下,传云「外灾不书?此何以书?为王者之后记灾也」是也。
秋,郯伯姬来归。嫁不书者,为媵也。来归书者,后为嫡也。死不卒者,巳弃,有更适人之道,或时为大夫妻,故不得待以初也。弃归例有罪时,无罪月。
○解云:正于《春秋》上下,鲁女嫁为诸侯夫人者,无不书之,即「叔姬归于纪」,「伯姬归于宋」之属是也。今此不书,故知为媵。若然,案隐七年「叔姬归于纪」,注云「叔姬者,伯姬之媵也」,「媵贱书者,后为嫡」。然则彼后为嫡,初去则书,此亦后得为嫡,而初嫁不书者,盖以不贤故也。是以彼注云「媵贱书者,后为嫡,终有贤行。纪侯为齐所灭,纪季以酅入于齐,叔姬归之,能处隐约,全竟妇道,故重录之」是也。然则彼以终有贤行,故初去得书,此则初去不书,明其无贤也。正以其嫡不书,则知伯姬非侄娣也。左媵右媵皆尊于嫡侄娣,故后得为嫡耳。云来归书者,后为嫡也者,正以纪叔姬后为嫡,卒葬皆书,即庄二十九年「纪叔姬卒」,三十年「葬纪叔姬」是也。今此被出亦待书见,故知后得为嫡矣。云死不卒者,已弃云云,案庄二十九年「纪叔姬卒」,注云「国灭卒者,从夫人行,待之以初也」。然则彼叔姬者,庄十二年「归于酅」时从夫人行,故虽国灭,犹得待之以初。今此伯姬或时为大夫妻,故不得作夫人待之,是以不复书其卒矣。云云之说,在庄二十九年。云弃归例云云,有罪时者,此文书秋是也。无罪月者,即成五年「春,王正月,叔姬来归」之属是也。
冬,大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