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
○解云:不书日月者,桓十四年夏,「郑伯使其弟语来盟」之下,何氏云「时者,从内为王义,明王者当以至信先天下」。然则成三年「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苟庚来聘。卫侯使孙良夫来聘。丙午,及荀庚盟。丁未,及孙良夫盟」,亦是来盟而书日月,彼下注云「书者,恶之。《诗》曰:『君子屡盟,乱是用长。』二国既修礼相聘,不能亲信,反复相疑,故举聘以非之」,是其恶,故不举重而书日月之义也,是当文皆有注解。
夏,公会齐侯伐莱。
秋,公至自伐莱。
大旱。为伐莱逾时也。○为,于伪反。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