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
夏,狄伐郑。
秋,七月。
冬,天王出居于郑。王者无外,此其言出何?据王子瑕奔晋不言出。
○解云:桓八年传云:「女在其国称女,此其称王后何?王者无外,其辞成矣」是也。
○解云:即襄三十年「王子瑕奔晋」是也。
不能乎母也。不能事母,罪莫大于不孝,故绝之言出也。下无废上之义,得绝之者,明母得废之,臣下得从母命。
○解云:正以襄王之母于今仍在,亦非继母,与《左氏》异也。郑氏《发墨守》云「圣人制法,必因其事,非虚之。《孟子》曰:『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今襄王实不能孝道,称惠后之心,今其宠专于子,失教而乱作,出居于郑,自绝于周,故孔子因其自绝而书之,《公羊》以母得废之,则《左氏》巳死矣」是也。襄王正是惠后所生,非继母。又云「失教而乱作,自绝于周,从《左氏》」。郑氏杂用三家,不苟从一。鲁子曰:「是王也,不能乎母者,其诸此之谓与?犹曰是王也,无绝义,不能事母而见绝外者,其诸谓此灼然异居,不复供养者与!王书者,录王者所居也。○与,音馀。复,扶又反。供养,九用反;下馀亮反。
○解云:《公羊》以为此天王出居于郑,不事其母,而自出居于郑,《春秋》恶其所为,是以书出以绝之,实非出奔,故云灼然异居,不复供养者与。
晋侯夷吾卒。篡故不书葬,明当绝也。不日月者,失众身死,子见篡逐,故略之,犹薛伯定也。
○解云:正以惠公无立、入之文,于例去葬以绝之。
○解云:大国之卒,例书日月,上十七年冬,「十有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之类是也。
○解云:即定十二年「春,薛伯定卒」,彼注云「不日月者,子无道当废之,而以为后,未至三年,失众见弑,危社稷宗庙,祸端在定,故略之」。然则惠公之子,亦是不肖而以为后,未期之间,文公夺之,是以不书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