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齐。桓之盟不日,其会不致,信之也。据柯之盟不日,柯之会不致。
○解云:即上十三年「冬,公会齐侯于柯」,不书日不致是也。
此之桓国,何以致?危之也。何危尔?公一陈佗也。公如齐淫,与陈佗相似如一也。○佗,大何反。
○解云:即桓六年「蔡人杀陈佗」,传云「陈佗者何?陈君也。陈君则曷为谓之陈佗?绝也。曷为绝之?贱也。其贱奈何?外淫也。恶乎淫?淫于蔡,蔡人杀之」是也。
祭叔来聘。不称使者,公一陈佗,故绝,使若我无君,以起其当绝,因不与天子下聘小人。○祭,侧界反。
○解云:如此注者,正欲决隐七年「天王使凡伯来聘」,九年「天王使南季来聘」,等是王使而皆称使。今此独不称使,故决之。何氏知不称使,是我无君之文者,正见闵二年「高子来盟」,传云「何以不言使?我无君」是也。若然,案桓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桓五年夏,「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桓八年春,「天王使家父来聘」。然则桓公篡逆,经犹称使而不绝之。庄公特淫,绝之者,桓四年伯纠之下,何氏云「下去二时者,桓公无王而行,天子不能诛,反下聘之,故为贬,见其罪,明不宜也」。然则桓公恶甚,故去二时以明不宜。庄公罪轻,故不言使以见绝,因不与天子下聘小人而巳。《春秋》见义,非唯一种,未可然怪也。
夏,公如齐观社。何以书?讥。何讥尔?诸侯越竟观社,非礼也。观社者,观祭社。讳淫言观社者,与亲纳币同义。社者,土地之主。祭者,报德也。生万物,居人民,德至厚,功至大,故感春秋而祭之,天子用三牲,诸侯用羊豕。
○解云:谓实以淫泆大恶不可言,因其有事于观社,故以观社讥耳。
○解云:时王之礼。
公至自齐。
荆人来聘。荆何以称人?据上称州。
○解云:即上十六年「秋,荆伐郑」之属是也。
始能聘也。《春秋》王鲁,因其始来聘,明夷狄能慕王化,修聘礼,受正朔者,当进之,故使称人也。称人当系国,而系荆者,许夷狄者不一而足。
○解云:正以十年传云:「州不若国,知进称人宜系国矣」。文九年「楚子使椒来聘」,传云「椒者何?楚大夫也。楚无大夫,此何以书?始有大夫也。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又襄二十九年传云「札者何?吴季子之名。《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也」,是以此注引之耳。
公及齐侯遇于谷。
萧叔朝公。其言朝公何?据公在内不言朝公,在外言会。
○解云:即隐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之属是也。
○解云:定十四年「邾娄子来会公」,及公会某侯之属皆是也。
公在外也。时公受朝于外,故言朝公,恶公不受于庙。○恶公,乌路反,下同。
○解云:隐七年注云「不言聘公者,礼,聘受之于大庙,孝子谦不敢以巳当之,归美于先君,且重宾也」,隐十一年注云「不言朝公者,礼,朝受之于大庙,与聘同义」。今此言公故如此解。
秋,丹桓宫楹。何以书?讥。何讥尔?丹桓宫楹,非礼也。楹,柱也。丹之者,为将娶齐女,欲以夸大示之。传言「丹桓宫」者,欲道天子诸侯各有制也。礼,天子斫而砻之,加密石焉;诸侯斫而砻之,不加密石;大夫斫之;士首本。失礼宗庙例时。○宫楹,音盈,柱也,下传及注同。为将,于伪反。斫,丁角反,下同。砻,力工反。
○解云:皆《外传·晋语》张老谓赵文子椽之制。《谷梁传》曰:「天子之桷,斫之砻之,加密石焉;诸侯之桷,斫之砻之;大夫斫之;士斫本。」今此何氏于丹楹之下总言之矣。斫本者,正谓全以树本而行斤斫之。
○解云:正谓此文是也。下经二十四年「三月,刻桓宫桷」而书月者,以其功重故也。此谓失礼修营之例也。若其祭祀失礼者,则书日,是以隐五年「初献六羽」之下,何氏云「失礼鬼神例日」是也。若始造宗庙而失礼者,亦书日,即成六年春,王「二月,辛巳,立武宫」是也。而定元年九月,「立炀宫」,亦为非礼,而不书日者,所见之世,其恩尤厚,故不为书日,使若得礼然。
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曹达《春秋》常卒月葬时也。始卒日葬月,嫌与大国同,后卒而不日,入所闻世,可日不复日。○射姑,音亦。复,扶又反。
○解云:即文九年「秋,八月,曹伯襄卒」,冬,「葬曹共公」;昭十八年「春,王三月,曹伯须卒」,「秋,葬曹平公」之属是也。其有卒葬在日月下者,不蒙日月矣。其文各自有解。
○解云:即桓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是也。所以然者,敬老重恩故也。
○解云:正以对桓十年「曹伯终生卒」,以为后矣。
○解云:即文九年「秋,八月,曹伯襄卒」是。案曹为小国,入所闻之世,正合卒月,而言可日者,正以传闻之世,巳得录之,故所闻世可以书日,但以嫌同大国,故不日矣。
十有二月,甲寅,公会齐侯盟于扈。桓之盟不日,此何以日?危之也。何危尔?我贰也。庄公有污贰之行。○扈,音户。有污,污辱之污,一音乌卧反,后放此。行,下孟反。
○解云:谓庄公之行,既不清洁,又不专一,故谓之贰矣。鲁子曰:「我贰者,非彼然,我然也。」嫌上托以齐恶我贰,相疑而盟,故日也。解言非齐恶我也,我行污贰,动作有危,故日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