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
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夏,户雅反。召,诗照反。
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公孙姓音生,又如字。
五月,公及诸侯盟于皋鼬。召陵会刘子、诸侯,总言之也。皋鼬,地名。○鼬,由又反。
○一事而再会,公志于后会也。后,志疑也。公畏强楚,疑于侵之,故复者,更谋也。不日者,后楚伐蔡,不能救故。○复,扶又反。
○释曰:案传例地而伐,疑辞。今经言会于召陵侵楚,则疑于前会,不关于后。而云「志于后会也」者,后志疑何?解,楚当时为之所困,削弱矣,诸侯侵之,易可得志。今一会之中,十有九国,众力之强,足以服楚,不敢深入,浅侵郊竟,则责诸侯之疑,居然可晓。公疑于楚强,谓无勇,故会盟二文,并见鲁公,外内之疑两显。
杞伯成卒于会。
六月,葬陈惠公。
许迁于容城。
秋,七月,公至自会。
刘卷卒。刘,采地。○刘卷,音权。采,七代反。
此不卒而卒者,贤之也。寰内诸侯也,非列土诸侯,此何以卒也?天子畿内大夫有采地者,谓之寰内诸侯,非列士之诸侯,虽贤,犹不当卒。○寰内音环。
天王崩,为诸侯主也。昭二十二年景王崩,尝以宾主之礼相接,能为诸侯主,所以为贤。
○释曰:又云「非列土诸侯,此何以卒也?天王崩,为诸侯主也」。书卒不阙其贤,而范例云「寰内诸侯,非列土诸侯。非列土诸侯而书之者,贤之也」。贤之一文,而义当两用,解上言不卒而得书卒之意,释下言贤之犹贤不当卒。卒之者,以其为诸侯主,明贤之义,故得书卒。反覆二事皆是为贤,故例复云贤之不用葬。葬之者,明亦为贤之,而采地比之畿外诸侯,故书葬。
葬杞悼公。
楚人围蔡。
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
葬刘文公。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伯举,楚师败绩。吴其称子,何也?以蔡侯之以之,举其贵者也。贵谓子也。
蔡侯之以之,则其举贵者,何也?吴信中国而攘夷狄,吴进矣。其信中国而攘夷狄奈何?子胥父诛于楚也,子胥父,伍奢也。为楚平王所杀。○信音申。攘,如羊反,却也。
挟弓持矢而干阖庐。见不以礼曰干,欲因阖庐复父之雠。○挟,户牒反,又子协反。阖,户腊反。庐,力居反。见,贤遍反。
阖庐曰:「大之甚!勇之甚!」子胥匹夫,乃欲复雠于国君,其孝甚大,其心甚勇。
○释曰:子胥之复雠,违君臣之礼,失事王之道,以匹夫之弱,敌千乘之强,非心至孝,莫能然也。得事父之孝,非敬长之道,故曰「其孝甚大」。若夫子胥父欲被诛,窜身外奔,布衣之士,而求干列国之君,吐弓矢之志,无疑难之心,故曰「其心甚勇」。
为是欲兴师而伐楚。子胥谏曰:「臣闻之,君不为匹夫兴师。
○释曰:然则成汤之诛葛伯,为杀其饷者;武王之杀殷纣,称靳朝涉之胫,何以万乘之主,为匹夫复雠?解,汤征葛伯,本为不祀之罪,罪巳灼然。然汤听其顺辞,使其亳民为耕,葛伯杀其饷者,此由不祀而致祸。其如殷纣之罪,被所不尽,斩以所不书,故武王致天之罪,称斮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亦不为匹夫兴师。吴子有因诸侯之怒,直申子胥之情,故言「不为匹夫兴师」,得其实论也。传称子胥云「亏君之义,复父之雠」,传文曲直,子胥是非,《谷梁》之意,善恶若为?解,《公羊》、《左氏》论难纷然,贾逵、服虔共相教授,戴宏、何休亦有唇齿。其于此传开端,似同《公羊》,及其结绚不言子胥之善。夫资父事君,尊之非异,重服之情,理宜共均。既以天性之重,降于义合之轻,故令忠臣出自孝子,孝子不称忠臣。今子胥称一体之重,忽元首之分,以父被诛,而痛缠骨髓,得耿介之孝,失忠义之臣,而忠孝不得并存。传不善子胥者,两端之间,忠臣伤孝子之恩,论孝子则失忠臣之义。《春秋》科量至理,尊君卑臣,子胥有罪明矣。君者臣之天,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子胥以藉吴之兵,戮楚王之尸,可谓失矣。虽得壮士之偏节,失纯臣之具道,传举见其非,不言其义,盖吴子为蔡讨楚,申中国之心,屈夷狄之意,其在可知。
且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雠,臣弗为也。」于是止。蔡昭公朝于楚,有美裘,正是日,囊瓦求之。正是日,谓昭公始朝楚之日。○为是,于伪反,「不为」及下「为是」皆同。朝于,直遥反,注同。囊,乃郎反。
昭公不与,为是拘昭公于南郢。南郢,楚郡。○郢,以井反,又以正反。
数年然后得归,归乃用事乎汉。用事者,祷汉水神。○数,所主反。
曰:「苟诸侯有欲伐楚者,寡人请为前列焉。」楚人闻之而怒,为是兴师而伐蔡。蔡请救于吴,子胥曰:「蔡非有罪,楚无道也。君若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此时可矣。」为是兴师而伐楚。何以不言救也?据实救蔡。
救大也。夷狄渐进,未同于中国。
○释曰:「夷狄渐进,未同于中国」,狄何以言救齐?解,救齐是善事。今吴夷狄而忧中国,故进称子,然未同诸夏,故不言救。虽书救齐而未称人,许夷狄不使顿备故也。令吴既进称子,复书曰救,便与中国齐踪,华夷等迹,故不与救。若书救,当言吴子救蔡;「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伯举」,不直举救蔡,而言吴入楚。
楚囊瓦出奔郑。知见伐由已,故惧而出奔。
庚辰,吴入楚。日入,易无楚也。易无楚者,坏宗庙,徙陈器,挞平王之墓。郑嗣曰:「陈器,乐县也。礼:诸侯轩县。」言吴人坏楚宗庙,徙其乐器,鞭其君之尸,楚无能抗御之者,若曰无人也。○易,以豉反。坏音怪。挞,士达反。县音玄。亢,苦浪反。
何以不言灭也?据宗庙既毁,乐器巳徙,则是灭也。
欲存楚也。其欲存楚奈何?昭王之军败而逃,父老送之,曰:「寡人不肖,亡先君之邑。父老反矣,何忧无君?寡人且用此入海矣。」父老曰:「有君如此其贤也,以众不如吴,以必死不如楚。」雍曰:「吴胜而骄,楚败而奋。」○肖音笑。奋,方问反。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吴人,复立。楚复立也。○败,必迈反。复,扶又反。
何以谓之吴也?据战称子。
狄之也。何谓狄之也?君居其君之寝而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寝而妻其大夫之妻,盖有欲妻楚王之毌者,不正。乘败人之绩,而深为利,居人之国,故反其狄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