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僖公十七年

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英,于京反。

夏,灭项。孰灭之?桓公也。何以不言桓公也?据庄十年「齐师灭谭」称齐师。○项,户讲反,国名也,齐灭之,《左氏》以为鲁灭。为贤者讳也。项,国也,不可灭而灭之乎?桓公知项之可灭也,知政昏乱,易可灭。○为,于伪反。下「为之讳」同。而不知已之不可以灭也。霸者,存恤邻国,抑强辅弱,义不可灭人之国。既灭人之国矣,何贤乎?君子恶恶,疾其始;绝其始,则得不终于恶。邵曰:「谓疾其初为恶之事,不终身疾之。」○恶恶,并如字,又乌路反。善善,乐其终。乐贤者终其行也。邵曰:「谓始有善事,则终身善之。」○行,下孟反。

[疏] 「君子」至「其终」。

○释曰:言此者,解为齐桓讳灭项之意。恶恶疾其始,谓君子憎恶恶人,则疾其初始,何者?欲使恶入不得终于恶,故就其初始,即贬疾之也。善善乐其终,谓君子善其善人,乐使终其行也。以乐终其行,故虽有恶,亦为讳之。或齐虽灭项,亦不言齐灭也。邵解二事,并与范异。君子恶恶疾其始者,君子憎恶人有恶事,唯疾其初始为恶不终身疾也,言有恶则疾之,无恶则止也。善善乐其终者,君子嘉善人,则欲终身善之,见人一度有善,则终身不忘,故为齐桓讳灭项也。

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邵曰:「存亡谓存邢、继绝谓立僖公,所以终其善。

秋,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卞,鲁地。○卞,皮彦反。九月,公至自会。桓会不致而今致会,桓公德衰,威信不着,陈列兵车,又以灭项。往会既非逾年乃反,故往还皆月以危之。

冬,十有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此不正,其日之,何也?据二十四年「晋侯夷吾卒」不书日。其不正前见矣。其不正之前见何也?以不正入虚国,故称嫌焉尔。庄九年「齐小白入于齐」贬不称公子。虚国,谓齐无君。传例曰:「以国氏者,嫌也。」○见,贤遍反。下同。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