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桓公十四年

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无冰。皆君不明去就,政治舒缓之所致。《五行传》曰:「视之不明,是谓不哲,厥咎舒,厥罚常燠。」○哲,陟列反,一本作晢,之列反。燠,于六反,暖也,下文同。

[疏] 「无冰」。

○释曰:旧解传云「无冰时,燠也」,谓无冰书时,燠,暖也。时字上读为句。因即解成元年正月公即位,二月葬宣公,三月作丘甲,「无冰」在其中,不是为无冰书月可知也。此「正月,公会郑伯于曹」,下云「无冰」,则「正月」者,直为公会郑伯,不为无冰。何者?无冰一时之事,固当不得以月书也。徐邈亦然。今以为成元年传云「加之寒之辞也」,则无冰亦当蒙月也。传云「无冰,时燠也」者,谓今所以无冰者,正由时燠也。于字下读,理亦足通。

[疏] 注「皆君不明去就,政治纪缓之所致。五行」至「罚常燠」。

○释曰:徐邈云:「无冰者,常阳之异,此夫人淫泆,阴为阳行之所致也。」何休注《公羊》亦然。今范云「皆君不明去就,政治舒缓之所」,致则非独为夫人也。盖为桓公闇于去就,不达是非,外不能结好邻国,内不能防制夫人,又成乱助篡,贪赂废祀,以火攻人,反与伐战。此等皆是不能去就,政教舒缓,故又引《洪范五行传》曰:「视之不明,是谓不哲。」言人君愚暗,察视不明,是谓不昭哲也。其咎过在于舒缓,其天降谓罚,常在时燠也。

无冰,时燠也。○夏,五,夏五,本或有月者非。郑伯使其弟御来盟。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其弟云者,以其来我,举其贵者也。来盟,前定也。不日,前定之盟不日。言信在前,非结于今。○御,鱼吕反,本亦作御,《左氏》作语。

[疏] 「诸侯」至「不日」。

○释曰:重发不以属通例者,前「弟年来聘」,今「御来盟」,嫌不同,故重发之。此云「前定之盟不日」,则成十一年「己丑,及郄犨盟」,是后定可知也。

孔子曰:「听远音者,闻其疾而不闻其舒。疾谓激扬之声,舒谓徐缓。望远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貌,姿体。形,容色。立乎定、哀,以指隐、桓,隐、桓之日远矣,夏五,传疑也。孔子在于定、哀之世,而录隐、桓之事,故承阙文之疑不书月,明皆实录。○传,直专反。

[疏] 注「明皆实录」。

○释曰:言孔子承阙文之疑,不止「夏,五」一事,故云「皆「也。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御廪,藏公所亲耕以奉粢盛之仓也。内灾例日。○廪,力甚反。

[疏] 注「御廪」至「例日」。

○释曰:御廪者,藏公所亲耕之物,御用于宗庙,故谓之御廪。《祭义》云:「古者天子为藉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诸侯为藉百亩,冕而青纮,躬秉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是公所亲耕也。「内灾例日」者,成三年「甲子,新宫灾」,此云「壬申,御廪灾」是例日也。

乙亥,尝。御廪之灾不志。以其微。

[疏] 注「以其微」。

○释曰:旧解云:「灾是大事,尝亦不小,而云微者,周之八月,夏之六月,其六月之末,容得立秋之节祭,未足可书,比之灾则为微,当合举重,而今并书之者,是未易灾之馀可志,而已见其不敬,故兼志之。」如此解,则传云「御廪之灾不志」者,谓不当兼志之也。今以为微者,直谓御廪灾也,故徐邈云「不足志」是也。徐又云:「而尝可也,言可以尝。」「可」上属,与范注违,不得取之。

此其志,何也?以为唯未易灾之馀而尝可也,志不敬也。郑嗣曰:「唯以未易灾之馀而尝,然后可志也。用火焚之馀以祭宗庙,非人子所以尽其心力,不敬之大也。」○尽,注忍反。天子亲耕,以共粢盛。天子亲耕,其礼三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共音恭,一本作供。粢音咨。推,昌谁反,一音他回反。

[疏] 注「天子」至「曰盛」。

○释曰:《月令》天子于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是其文也。

王后亲蚕,以共祭服。王后亲蚕,齐戒躬桑,夫人三缫,遂班三宫。朱绿玄黄,以为黼黻文章,服既成,君服以祀之。○齐戒,侧皆反,本亦作斋。缫,先刀反。黼音甫,亦作黼。黻音弗,俗作绂。

[疏] 注「王后」至「祀之」。

○释曰:王后亲蚕,齐戒躬桑,《月令》文。夫人三缫,遂班三宫云云,《祭义》文。故彼云:「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筑宫仞有三尺,棘墙而外闭之。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积,卜三宫之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奉种浴于川,桑于公桑,风戾以食之。」郑玄云:「大昕,季春朔日之朝也。诸侯夫人三宫,半王后也。又云:「及良日,夫人缫,三盆手,遂布于三宫夫人世妇之吉者,使缫,遂朱绿之,玄黄之,以为黼黻文章。服既成,君服以祀先王先公,敬之至也。」郑玄云「三盆手者,三淹也。凡缫,每淹,大总而手振之,以出绪也」是也。

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祢,不若以已所自亲者也。凯曰:「夫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由中出者,身致其诚信,然后可以交于神明,祭之道也。」○祢,乃礼反。

[疏] 注「礼有」至「道也」。

○释曰《祭统》文。郑玄云:「《五经》者,吉、凶、宾、军、嘉也。莫重于祭,谓以吉礼为首也。《大宗伯职》曰,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

何用见其未易灾之馀而尝也?曰,甸粟而内之三宫,三宫米而藏之御廪。甸,甸师,掌田之官也。三宫,三夫人也。宗庙之礼,君亲割,夫人亲舂。○亲舂,伤容反。

[疏] 注「甸甸」至「亲舂」。

○释曰:传言「甸粟」,知是掌田之官也。礼: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故知「三宫」是三夫人宫也。「宗庙之礼,君亲割,夫人亲舂」者,文十三年传文。未尝,必有兼甸之事焉。夫人亲舂,是兼甸之事。○兼甸如字,一本作旬,十日为旬,注亦然。

[疏] 「兼甸之事焉」。

○释曰:传「兼甸之事焉」者,纳粟者甸师,而夫人亲舂,是兼之也。

壬申,御禀灾,乙亥,尝,以为未易灾之馀而尝也。郑嗣曰:「壬申乙亥相去四日,言用日至少而功多,明未足及易而尝。」

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

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以者,不以者也。民者,君之本也。使人以其死,非正也。不以者,谓本非所得制,今得以之也。刺四国使宋专用其师,轻民命也。○刺,七赐反。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