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成公十二年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周有入无出。郑嗣曰:「王者无外,故无出也。宗庙宫室有定所,或即位失其常处,反常书入,内宗庙也。昭二十六年『天王入于成周』是。」○处,昌虑反。其曰出,上下一见之也。郑嗣曰:「上,谓僖二十四年『天王出居于郑』;下,谓今周公出奔,上下皆一见之。」○见,贤遍反。言其上下之道无以存也。上虽失之,下孰敢有之?今上下皆失之矣。上虽有不君之失,臣下莫敢效不臣之过。今复云周公之出,则上下皆自失矣。君而不君,臣而不臣,是无以存于世,言周之所以衰。○复云,扶又反。

[疏] 「周有」至「失之矣」。

○释曰:有入无出,注意直据天子,今不云王而云周者,以经虽无王臣入文,至于王臣出,亦是讥限,故言周以总之。范以王者出入之文俱有,故注直言王以当之。案僖二十四年传云:「虽失天下,莫敢有也。」谓王虽出郑,不敢有之以为国也。此云上虽失之,下孰敢有之,谓上虽有不君之失,臣下谁敢于效为之。观经立说,故二处不同也。今上下皆失之矣,谓王既书出居于郑,今复云周公出奔晋,是上下皆有失也。《公羊》以为书出者,周公「自其私土而出也」;《左氏》以为书出者,已复之,「周公自出」。并与《谷梁》异也。

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琐泽,某地。○琐,素果反。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交刚,某地。中国与夷狄不言,战皆曰败之。 不使夷狄敌中国。夷狄不日。

[疏] 「夷狄不日」。

○释曰:不于箕役发传者,以再败狄师甚之,故发于此。

冬,十月。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