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五年,春,季孙行父如晋。
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泰曰:「擅权专国,不君其君,缘其不臣,因曰无君。上司马、司城皆不名,而此独名者,以华孙奉使出盟,为好于我,故书官以见专,录名以存善。」○华,户化反。使,所吏反。好,呼报反。以见,贤遍反。
○释曰:外大夫来盟书名,则是常事。而云录名以存善者,华孙擅权专国,理合变文,今得录名,即是同于常使。失常为恶,则得常是善,犹《左氏》称「公子翚如齐逆女,修先君之好,故曰公子」,亦其类也。华孙奉使不称使者,以其专,故经书官以表之。传云无君之辞也,既无君无臣,故不得使也。
司马,官也。其以官称,无君之辞也。来盟者何?前定也。不言及者,以国与之也。称,尺证反,年末注同。
○释曰:重发传者,不称使,嫌异常故也。
夏,曹伯来朝。朝,直遥反。
齐人归公孙敖之丧。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释曰:庄二十五年传称「鼓,礼也」。鼓既是礼,所以书之者,鼓当于朝,今用之于社,鼓虽得礼,用之失处,故书也。若然,后亦鼓之于社,而云礼者,彼对用牲为非礼,故云「鼓,礼也」。其实用鼓亦非其处,若得其处,经不当书耳。
单伯至自齐。大夫执则致,致则名,此其不名何也?据昭十四年「意如至自晋」称名。
天子之命大夫也。
晋郄缺帅师伐蔡。戊申,入蔡。
○释曰:伐入两举者,伐而不即入,故两举之也。庄二十八年伐战两举者,初伐其竟内,战在国都,故亦两举之也。
秋,齐人侵我西鄙。其曰鄙,远之也。其远之何也?不以难介我国也。介犹近也。○难,乃旦反。介音界,注同。
○释曰:重发传者,以庄十九年三国「伐我」,今齐人独来,嫌异,故重明之。
季孙行父如晋。
冬,十有一月,诸侯盟于扈。诸侯皆会,而公独不与,故耻而略之。
○释曰:旧解公独不与者,谓七年扈之盟公不得与,故略言诸侯。此与十七年公虽与会,讳前不与,故亦略之。其意解公独不与,谓七年时也。今以为公独不与,正谓此年公在不与,故言公会诸侯。今此会盟,公全不往,故直言诸侯盟于扈而巳,皆所以为讳也。
十有二月,齐人来归子叔姬。其曰子叔姬,贵之也。其言来归,何也?父母之于子,虽有罪,犹欲其免也。凯曰:「书来归,是见出之辞。有罪之人,犹与贵称,书之曰子者,盖父母之恩,欲免罪也。
○释曰:来归者,是彰罪之称。而云父母之于子欲其免也者,称子是尊贵之辞。虽云来归以贵辞言之,非是有罪之称,故云欲其免也。
齐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郛,郭,○郛,芳俘反。
○释曰:《公羊传》云:「郛者何?郛也。」此不发传者,《春秋》唯有此事而巳,非例所及,故略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