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公起十四年,尽三十二年
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大夫执则致,致则名,意如恶,然而致,见君臣之礼也。大夫有罪,则宜废之。既不能废,不得不尽为君臣之恩,故曰「见君臣之礼」。○见君,贤遍反。
○释曰:重发传者,单伯书字,意如则书名,婼又无罪,以见三者义异,故各发传也。
三月,曹伯滕卒。
夏,四月。
秋,葬曹武公。
八月,莒子去疾卒。去,起吕反。
○释曰:不正前巳见说,今卒书月,莒行夷礼,故无嫡庶之异。
冬,莒杀其公子意恢。恢,苦回反。
言公子而不言大夫,莒无大夫也。莒无大夫,而曰公子意恢,意恢贤也。曹、莒皆无大夫,其所以无大夫者,其义异也。曹叔振铎,文王之子,武王封之于曹,在甸服之内,后削小尔。莒,已姓,东夷,本微国。○振铎,之慎反;下大各反。甸,徒遍反。已姓音已,一本又音祀。
○释曰:传言此者,总而言之,则小国无大夫也。就事而释,则曹、莒有异,故传辨之。
○释曰:曹是文王之子,封于曹者,《世本》文。「在甸服之内」者,定四年《左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