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襄公二十六年

二十有六年,春,王二月,辛卯,卫宁喜弑其君剽。此不正,其日何也?殖也立之,喜也君之,正也。父立以为君,则子宜君之,以明正也。○君剽,匹妙反。

[疏] 「此不正其日何」。

○释曰:知剽不正者,以元年称公孙见经故也。

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

甲午,卫侯衎复归于卫。日归,见知弑也。书喜弑君,衎可言归,衎实与弑,故录日以见之。书日所以知其与弑者,言辛卯弑君,甲午便归,是待弑而入,故得速也。○衎,苦旦反,一本作衍。见知,贤遍反。实与音豫,下同。

[疏] 「日归」至「弑也」。

○释曰:衎既与弑,不言入以恶之者,传例归为善,复归则居其两端,故传复者复中国,归者归其所。今喜既弑君,衍可言归,但以与弑,故从平文云复归。书名,因以见恶耳。不言入,以明归罪于宁喜也。

夏,晋侯使荀吴来聘。

公会晋人、郑良霄、宋人、曹人于澶渊。

秋,宋公杀其世子座。座,在禾反。

晋人执卫宁喜。

八月,壬午,许男宁卒于楚。宣九年九月「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传曰「其日,未逾竟也」。此乃在楚,何以日邪?隐三年「八月,庚辰,宋公和卒」,传曰:「日卒,正也。」许男卒于楚,则在外已显,日卒,明其正。○竟音境。

[疏] 注「宣九」至「其正」。

○释曰:案薄氏驰云:「此自发例于大国,不明于小国。其小国或详或略,许男书日,必正也。」范答云:「《春秋》称世子国有非正,周之襄王,晋之恭子,曹伯射姑,亦是其例。玃且之卒,谓于日食之下,何以知其不日?」然则范之此答,据何文得知?又周之襄王与恭子何以为别?又薄氏之驳不问射姑,而范答探意大过者,案《左氏》襄王是惠后之子,明襄王是嫡也。故文八年书「八月,戊申,天王崩」,恭世子是献公烝父妾而生,僖五年被杀不日,故知虽世子仍非嫡也。薄氏之意,见射姑称世子,而卒不称日,故驳云发例于大国,小国自从详略,故范以射姑非正答之。据陈侯款,僖七年宁毌之会,亦言世子,至僖二十八年,书卒之上亦不日,明称世子亦有非正也。捷菑既贬,则玃且是正,故知玃且之卒,蒙上日食之文可知。襄王正,恭子不正,而亦引以为例者,欲明襄王正而称世子,申生不正亦称世子。据此言之,明有不正而称世子者,

冬,楚子、蔡侯、陈侯伐郑。

葬许灵公。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