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八年,春,白狄来。不言朝,不能行朝礼。○朝,直遥反。
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称行人,怨接于上也。怨其君而执其使,称行人,明使人尔,罪在上也。○其使,所吏反,下同。
○释曰:称人以执,是执有罪。范云明使人者,谓称行人者,明罪在君上,故云「明使人」,非谓称行人以罪晋也。重发传者,楚是夷狄,嫌晋之主盟当异,故重明之。
秋,齐侯伐我北鄙。
冬,十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同围齐。非围而曰围,据实伐。
齐有大焉,亦有病焉。齐若无罪,诸侯岂得同病之乎?
非大而足同焉?齐非大国,诸侯岂足同共围之与?○同与音馀。
诸侯同罪之也,亦病矣。诸侯同罪大国,是不量力,必为大国所雠,则亦病矣。
○释曰:知非围者,以十九年经云「至自伐齐」,不以围致故也。传言「非围而曰围」者,解经不以实言之意。「齐有大焉,亦有病焉,」谓经称同围之意。齐虽有事,大国焉,亦有罪恶焉。病犹罪恶也,谓数伐鲁。以数伐鲁,又复国大,故称同围之耳。「非大而足同与」,覆上「齐有大焉」,「诸侯同罪」之意也,谓齐若非大国,何须诸侯同罪之也。「亦病矣」,谓齐是大国,诸侯共同罪之,必为大国所雠,是取祸之道,故云亦罪恶矣,言诸侯与齐同有罪恶也。
曹伯负刍卒于师。闵之也。
○释曰:僖四年「许男新臣卒」,彼内桓师,故不地。知言卒于师者,皆闵之也。
楚公子午帅师伐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