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宣公十二年

十有二年,春,葬陈灵公。传例曰:「失得不葬」;「君弑,贼不讨不葬,以罪下也」;「日卒,时葬,正也」。灵公淫夏姬,杀泄冶,臣子不能讨贼,逾三年然后葬,而日卒时葬,何邪?泰曰:「楚巳讨之矣,臣子虽欲讨之,无所讨也,故君子即而恕之,以申臣子之恩。称国以杀大夫,则灵公之恶不嫌不明,书葬以表讨贼,不言灵公无罪也。逾三年而后葬,则国乱居可知矣。非日月小有前却,则书时不嫌。」○弑音试。夏,户雅反。

[疏] 注「传例」至「不嫌」。

○释曰:「失得不葬。」昭十三年传文。「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罪下也,」隐十一年传文。「日卒,时葬,正也」,襄七年传文。案征舒之弑灵公在十年五月,至此才二十一月,而注云逾三年者,诸侯五月而葬,今逾五月至三年,故曰逾也。非日月小有前却者,未五月谓之前,过五月谓之却,言葬有前却,则书月以见危。今三年始葬,非是小有前却,故书时不嫌也。

楚子围郑。

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邲,郑地。○邲,皮必反。

[疏] 「夏六月」至「于邲」。

○释曰:《公羊传》称,荀林父称名氏、先楚子者,恶林父也。若然,城濮之战后子玉,当是善子玉乎?徐邈云:「先林父者,内晋而外楚。」是也。

晋师败绩。绩,功也。功,事也。日其事,败也。

[疏] 「日其事,败也」。

○释曰:旧解此战事书日者,为败之故也。特于此发之者,二国兵众,不同小国之战,故特发之。徐邈云:「于此发传者,深闵中国大败于强楚也。今以曰为语辞,理足通也。但旧解为日月之日,疑不敢质,故皆存耳。」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灭萧。

[疏] 「戊寅,楚子灭萧」。

○释曰:书日者,徐邈云:「萧君有贤德,故书日也。」何休云:「责楚灭人国,故书日。」若释善而从,则徐言与传例合也。

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干清丘。清丘,卫地。

宋师伐陈。

卫人救陈。

[疏] 「卫人救陈」。

○释曰:不言善者,卫宋同盟外楚,今反救陈,不足可善,故传不释。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