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六年,春,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齐侯弗及盟。弗及者,内辞也。行父失命矣,齐得内辞也。行父出会失辞,义无可纳,故齐侯以正道拒而弗受,不盟由齐,故得内辞。
○释曰:以行父失辞之故,为齐侯所非,外得其所拒,内失其志,《春秋》恶行父之失命,故得内辞也。
夏,五月,公四不视朔。天子告朔于诸侯,诸侯受乎祢庙,礼也。每月,天子以朔政班于诸侯,诸侯受而纳之祢庙,告庙以羊。今公自二月不视朔,至于五月,是后视朔之礼遂废,故子贡欲去其羊。○去,起吕反。
○释曰:《三朝记》云,周衰,天子不班朔于天下。此云班朔者,彼据周末全不能班之。此时尚或班,或不班,故下传云:以公为厌政以甚矣。范云,天子班朔而公不视是也。知是二月不视朔至五月者,以经书五月,公四不视朔。若从五月以后数之,则公或视或不视,何得预言四不视朔。知从二月至五月为四也。又云是后视朔之礼遂废,而经直云公四不视朔者,《左氏》以为此独书公四不视朔者,以表公实有疾,非诈齐也。《公羊》为此公有疾犹可言,无疾则不可言。《谷梁》文虽不明,盖从此一讥之恶,足见其馀不复讥也。
公四不视朔,公不臣也,以公为厌政以甚矣。天子班朔而公不视,是不臣。○厌,于艳反。
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师丘。师丘,齐地。○师丘,《左氏》作郪丘,《公羊》作犀丘。
复行父之盟也。春,齐侯不与行父盟,故复使遂修之。○复行,扶又反。又音服,注「复使」及下注「而复」皆同。
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僖公夫人。
毁泉台。丧不贰事,贰事,缓丧也,丧事主哀而复毁泉台,是以丧为缓。
以文为多失道矣。缓作主、跻僖公、四不视朔、毁泉台之类。
○释曰:《春秋》为尊亲者讳,而举其多失道者,仲尼之修《春秋》,所以示法,有罪皆讳,何以见其褒贬?故桓公杀逆之主,罪无遗漏,亦其比也。至于书经,文不委曲,则亦是讳,何者?文实逆祀,而云跻僖;文从后多不视朔直言四不视朔而巳文称毁泉台则似嫌其奢泰是亦臣子为尊亲讳之义也。然取二邑、大室屋坏、不与扈盟,亦是失道,注不言之者,云云之类,足以包之也。《公羊》以为泉台者,是庄公所筑郎台也。《左氏》与此传并不显言,或如《公羊》之说也。
自古为之,今毁之,不如勿处而已矣。若以夫人居之而薨者,但当莫处。
楚人、秦人、巴人灭庸。
冬,十有一月,宋人弑其君杵臼。泰曰:传称人者,众辞。众之所同,则君过可知。又曰称国以弑其君,君恶甚矣。然则举国重于书人也。○杵,昌吕反。臼,其九反。
○释曰:称人「众辞」,庄十七年传文。「称国以弑其君,君恶甚矣」,成十八年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