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晋。
邾人伐我南鄙。
叔彭生帅师伐邾。
夏,五月,乙亥,齐侯潘卒。潘,浦干反。
○释曰:《世家》及《世本》是齐昭公也。
六月,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伯、曹伯、晋赵盾。癸酉,同盟于新城。新城,宋地。
同者,有同也。同外楚也。
○释曰:《春秋》书同盟非一,传或有释,亦有不释;就不释之内辞又不同。所以然者,庄公之世,二幽之盟,于时楚国未强,齐桓初霸,直取同尊周室而巳,故传云「同尊周也」。及邵陵首止之徒,楚不取与争,褒大齐桓,故不复言同。当文公时,楚人强盛,而中国畏之。今同盟详心外楚,不复直能尊周室而巳,故传释之云同外楚也。「断道」书同,传云:「外楚也。」则「清丘」亦是外楚,故传省文也。举断道以包上下,则虫牢、马陵,蒲之与戚,柯陵、虚杅之类,亦是省文可知。同盟鸡泽复发传者,楚人转盛,中国外之弥甚,故更发之,则戏盟及京城重?之等,亦其义也。平?又重发外楚之文者,平丘以下,中国微弱,外楚之事尽于平丘。从此以后,不复能外,故发传以终之也。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孛之为言犹茀也。其曰入北斗,斗有环域也。据孛于大辰及东方皆不言入,此言入者,明斗有规郭,入其魁中也。刘向曰:「北斗贵星,人君之象也。茀星,乱臣之类,言邪乱之臣,将并弑其君。」○孛,步内反。茀,李轨、扶愤反,徐邈扶勿反,一音步勿反,又音弗。邪,俄嗟反。弑音试。
公至自会。
晋人纳捷菑于邾,弗克纳。是郄克也。其曰人,何也?微之也。何为微之也?长毂五百乘,绵地千里,长毂,兵车。四马曰乘,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合三万七千五百人。绵犹弥漫。○捷菑,在接反,下侧其反。毂,古木反。乘,绳证反。卒,子忽反。
○释曰:不言贬之者,以非专恶之称,故传言微之而巳。
过宋、郑、滕、薛,敻入千乘之国,欲变人之主,敻犹远也。变人之主,谓时邾巳立玃且。邾,小国,而言千乘者,大郄克之事。○敻,况盛反。
至城下,然后知,何知之晚也!征不庙筭正其得失,劳而远涉,乃至城下。邾以义拒,然后方悟,贬之曰人,不亦宜乎?○悟,五故反。
弗克纳,未伐而曰弗克何也?弗克其义也。非力不足,义不可胜。
捷菑,晋出也。玃且,齐出也。姊妹之子曰出。
玃且,正也。捷菑,不正也。正,适。○适,丁历反。
九月,甲申,公孙敖卒于齐。奔大夫不言卒,而言卒何也?据闵二年「公子庆父出奔莒」,后不言卒。
为受其丧,不可不卒也。其地,于外也。成十七年「公孙婴齐卒于狸蜃」,传曰:「其地,未逾竟。」宣八年「仲遂卒于垂」,垂,齐地。然则地或逾竟,或未逾竟。凡大夫卒在常所则不地,地者皆非其常所,随其所在而书其地耳,不孙于逾竟与不逾竟。○为,于伪反。狸,力之反。蜃,市轸反。竟音境,并同。
○释曰:此与公孙婴齐卒于狸蜃,传皆释之。宣八年「仲遂卒于垂」,而传不释者,此公孙敖卒于齐之国内,故传释之曰「其地于外也」,明在他国而卒。公孙婴齐卒在鲁竟内,故传释之曰「其地,未逾竟」,明非他国也。二者既巳发传,垂是齐地,非是他国都,又非鲁竟内,在两端之间,故不复释之。
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舍未逾年,其曰君何也?成舍之为君,所以重商人之弑也。舍不成君,则杀者非弑也。○杀其,音试,本又作弑。
商人其不以国氏何也?据隐四年,州吁弑其君完,不言公子。
不以嫌代嫌也。《春秋》以正治不正,不以乱平乱。舍不宜立,有不正之嫌。商人专权,有当国之嫌,故不书国氏,明不以嫌相代。
○释曰:《左氏》以舍是昭公之子,夫人叔姬所生,而范云舍不宜立,有不正之嫌,以传云不以嫌代嫌,明知舍不正。又舍卒不日,亦是非正之验。
舍之不日,何也?未成为君也。
○释曰:传例:凡弑君书日以明正,不系于成君。若舍是庶,成君亦不合书日。而云未成君者,《春秋》不正见者,虽庶亦得书日,即齐侯小白、郑伯突是也。今商人为不欲以嫌代嫌,故不去公子,则舍不正之嫌,前巳着见。不正巳见,例当书日,为未成君,故不日耳。
宋子哀来奔。其曰子哀,失之也。言失其氏族,不知何人。
○释曰:经言宋子哀,传云失之也者,旧解失之者,谓其未达称子之意。案范注云「言失其族不知何人」,则不得云失其称子之意。盖失之者,谓虽知子哀是宋之大夫,但不知是何族姓也。
冬,单伯如齐。单伯,鲁大夫。○单音善。
齐人执单伯。私罪也。单伯淫于齐,齐人执之。
齐人执子叔姬。叔姬同罪也。
○释曰:叔姬既与单伯同罪,而经文异执者,单伯是天子命大夫,鲁人遣送叔姬,未至而与之淫。王则闇于取人之术,鲁则失于遣使之宜,故经不书叔姬归于齐。再举齐执之文者,使若异罪然,所以为讳也。明年,书「单伯至自齐」,亦是讳之之事耳。《公羊》亦以为「不言齐人执单伯及子叔姬」者,「内辞也,使若异罪然」。《左氏》则云单伯天子大夫,为鲁「请叔姬」,非《谷梁》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