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一年,春,楚子伐麇。麇,九伦反。
夏,叔彭生会晋郄缺于承匡。承匡,宋地。○缺,苦悦反。
秋,曹伯来朝。朝,直遥反。
公子遂如宋。
狄侵齐。
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不言帅师而言败,何也《据僖元年「公子犮帅师败莒师于丽,获莒拏」,称帅师。○败,必迈反。咸,音咸,丽,力知反。拏,女居反。
直败一人之辞也。一人而曰败,何也?以众焉言之也。言其力足以敌众。
○释曰:公子犮与莒拏战,唯二人相敌,亦是直败一人,彼言帅师,此不言者,季子与莒拏并将军众而行之,虽决胜负,以其俱有徒众,故经书帅师;今叔孙与鲁之众止敌一人,故但言败,不言帅师也。
传曰:长狄也,弟兄三人,佚宕中国,佚犹更也。○佚宕,大结反,更也。害,本又作宕。更音庚。
瓦石不能害。肌肤坚强,瓦石打擿,不能亏损。○强,其丈反。擿,直只反。
叔孙得臣,最善射者也。射其目,身横九亩。广一步,长百步,为一亩。九亩,五丈四尺。○射其,食亦反,下注同。广,古旷反。直亮反。
○释曰:《春秋考异邮》云:「兄弟二人各长百尺,别之国欲为君。」何休云:「长百尺。」范云:「五丈四尺者,谶纬之书,不可悉信。」以此传云身横九亩,故知是五丈四尺也。杜预注《左氏》云「三丈」,唯约《国语》仲尼称「憔侥长三尺」,大者不过数之十,非经正文,故范所不信。
断其首而载之,眉见于轼。兵车之轼高三尺二寸。○断,丁管反。见,贤遍反。轼音式。
○释曰:知者,《考工记》云,兵车之广「六尺有六寸」,又「以其广之半为之轼崇」,是轼高从上而下,去车版三尺三寸,横施一木,名之曰轼也。
然则何为不言获也?据莒拏言获。
曰,古者不重创,不禽二毛,故不言获,为内讳也。不重创,恤病也。不禽二毛,敬老也。仁者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故为内讳也。既射其自,又断其首,为重创。鬓发白为二毛。○重,直用反,注同。创,初羊反。为内,于伪反。造,七报反。沛音贝。
○释曰:或以《春秋》本自不应书经,何讳之有?《谷梁》以不重创为讳,其理非也。今知不然者,以长狄兄弟更害中国,祸害为深,得臣能立功于一时而标名于万代,其庸大矣。若其不讳,何以不书?且晋获潞子,尚书于经,鲁获长狄,弃而不录,详内略外之义,岂其然哉?知内讳之言为得其实也。
其之齐者,王子成父杀之,则未知其之晋者也。
○释曰:《公羊传》云:「兄弟三人,一者之齐,一者之鲁,一者之晋。」何休云,之三国各欲为君,象周衰,礼义废。鲁成就周道之国,齐、晋霸者之后,此三国为后,欲见中国皆为夷狄之行。范虽不从何说,理亦无妨。
○释曰:之鲁者,叔孙得臣杀之。之齐者,王子成父杀之。谓其之晋者,史传不记,未知杀者姓名是谁也。